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建省南平市夏道中学2006-2007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中国古代史综合)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 共46分)和第卷(非选择题 共54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满分为100分。第卷(选择题 共46分)1.下列历史事件发生在右边示意图中阴影部分 的是 A盘庚迁殷 B牧野之战 C吴越争霸 D葵丘会盟 2.读图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完成下题。图 图5 春秋形势图 6 战国形势图 对比图5。从图6可以观察到的政治局势变化是A尊王攘夷 B楚王问鼎 C三家分晋 D秦修万里长城3.右图所示之剑出土于甘肃灵台,剑柄用青铜铸成,剑身铁质,是我国现今出土最早的人工冶铁制品之一。该剑最早可能铸造于A夏朝 B商朝 C春秋 D战国 4.岭南地区归属中央王朝版图始于中学历史教学园地A西周 B秦汉 C西晋 D隋唐中学历史5.西汉统治者总结秦朝历史,从“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的认识出发,采取的措施是A实行郡、国并行制度 B.颁布“推恩令”C实行编户齐民制度 D.颁布“附益之法”6.下列历史事件发生在东汉时期的是 A张骞出使西域 B倭奴国奉贡朝贺: C昭君远嫁呼韩邪单于 D卫青、霍去病大败匈奴7.下列不属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手工业发展表现的是 A吴、蜀的丝织业闻名全国 B建业、扬州是有名的造纸中心 C能造使用推进器的战舰 D青瓷制作技术日臻成熟8.宋辽通过澶渊之盟维持了较长时间的和平。这次议和的背景是A辽国财政无力支持战争 B辽军的进攻受到遏制C北宋在财政上非常充足 D北宋军事占绝对优势9.李清照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女词人。她中年以后作品的突出特点是 A. 怀念中原故土,渗透了忧伤的感情 B. 着重揭露封建统治的腐朽和黑暗 C. 着重表达豪迈奔放的思想感情 D. 反映市民生活面貌,具有浓厚的市民气息10.为了有效地控制地方,元朝统治者在地方设置的管理机构是 A.西域都护 B.行中书省 C.宣政院 D.理藩院11.削弱相权是中国古代加强皇权的重要手段。与此相关的措施是A秦朝设立御史大夫和太尉 B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北宋设立枢密使和通判 D元朝设立中书省12.下面叙述的是我国古代一项科技发明:“一板印刷,一板 已自布字。此印者才华。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欧洲人开始使用这一技术是在A.8世纪中期B.11世纪中期 C.14世纪中期D.15世纪中期13.下列有关我国古代四大发明的表述,正确的是 A西汉时期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B隋唐时期已经有了活字印刷的书籍 C唐朝时发明了管形火器“突火枪”。 D宋代在航海交通上已普遍使用指南针14.下列中外文化交流事件中,发生在宋代的是中学历史教学园地A佛教开始传入中国内地 B十进位记数法传到天竺C活字印刷术开始外传 D引进玉米和甘薯中学15.图7所示艺术盛行的朝代是A秦 B隋 C唐 D元16.史书记载:“始置诸州通判,故常与知州争权”,反映的朝代是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17.废除丞相制度后,明朝在皇帝和六部之间逐步建立的官制是 A内阁 B军机处 C三司 D枢密院 18.明朝的科举取士制度发生了某些变化。主要表现为 A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 B科举试卷仅从信家的四书、五经中命题C首创了武举和殿试 D在考试方法上开始旁行糊名法19.下列机构中负责管理监察事务的是 唐朝门下省元朝御史台明朝提刑按察使司清朝议政王大臣会议 A B C D 20.明朝建立后,为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实行三司分权。“三司”指的是 承宣布政使司 提刑按察使司 奴儿干都司 都指挥使司 A. B. C. D. 21.)反映我国君主专制制度发展趋势的排列是 参知政事的设置 丞相制度的废除 军机处的设立 三省六部制的创立A B C D22.清朝中央政府对西藏管辖加强的标志是 A. 顺治帝册封五世达赖 B.康熙帝册封五世班禅 C. 雍正时期设置驻藏大臣 D.乾隆时期设立伊犁将军23.中国古代与均田制相应的赋税制度是中学历史教学园地A租调制 B摊丁入亩 C一条鞭法 D两税法第卷(非选择题 共54分)2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炀帝大业元年,发河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通济渠,自西苑引谷、洛水达于河,又引河通于淮海,自是天下利于转输。四年,又发河北诸郡百余万众开永济渠,引沁水南这于河,北通涿县。自是丁男不供,始以妇人从役。通典卷十漕运 材料二 (通济渠和邗沟开通后)水面网四十步,通龙舟,一自京师至江都,离宫四十余所。(江南河开通后)八百余里,水面阔十余丈,又拟通龙舟,并置驿官草顿。 大业杂记 材料三 将兴辽东之役,自洛口开渠达于涿郡,以通运漕。 一一隋书卷六八阎毗传 材料四 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胡曾汴水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体汴河怀古 汴水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脂膏是此河。 李敬方汴河直进船 请回答: 隋朝开凿大运河除为加强对南方的控制外,还有其他目的,根据材料一、二、三加以概括。 (3分) 大运河开通后,后人对此褒贬不一。根据材料四归纳三位诗人的不同观点。(3分) 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从正反两方面谈谈你对隋朝开凿大运河的看法。(6分)25. (32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以华夏文化为基础,融汇各民族文化,不断丰富发展,生生不息。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据礼记王制记述,春秋时期“中国(中原华夏)、戎夷,五方之民,皆有其性也,不可推移(改变)。言语不通,嗜欲不同”。而至东汉初年,据续汉书祭祀志记载,光武帝称其时已然“车同轨、书同文、人同伦”。材料二:会宁(黑龙江阿城)及国家兴王之地,自迁都永安(今北京),女直(即女真)浸忘旧风。宴饮音乐,皆习汉风。金史世宗纪 材料三:北方(指北方少数民族)奄有(统治)中夏,必行汉法,可以长久矣,故后魏(北魏)、辽、金历年(统治时间)最多。 (元)许衡鲁斋遗书(1)根据材料一,概括从春秋时期到东汉中国文化发生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成这一变化的原因。(9分)(2)根据所学知识,概括汉唐时期少数民族在哪些方面丰富发展了中华文化。(9分)(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辽、金“行汉法”的原因,并概述其内容(10 分)(4)简述从中华文明发展的历史中得到的启示。(4分)26.列举秦朝、唐朝、北宋、明朝君权与相权关系的有关史实,揭示其历史演变的总体趋势。并指出其影响。(10分) 参考答案题号12345678910答案CCCBABCBAB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BBDCDCABCB题号212223答案BCA24.答案:目的:沟通南北交通运输,满足隋炀帝巡游作乐的奢欲,运输军队和物资北征高丽。胡曾认为开凿大运河导致隋朝灭亡。皮日休肯定了开凿大运河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李敬方着重指出了运河开通后统治者对江南的搜刮和掠夺。积极作用:巩固政治上的统一,有利于沟通南北交通加强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消极作用:加重了劳动人民的徭役负担,激化了阶级矛盾,导致了隋朝的迅速灭亡,也加强了对江南人民的搜刮、掠夺。开凿大运河的积极作用是主要的。25.答案:(1)从分散走向整合。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文化交流与战争,促成(长江、黄河流域)各民族逐渐融合;秦汉长期的政治统一及其实行的统一措施促成了文化的一致性。(2)少数民族的音乐舞蹈、服饰、风俗习尚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容;少数民族地区的动植物、食物的传入,提高了内地的生产生活水平;少数民族内迁与融合为中华文化增添了刚劲、豪爽、活泼的多民族色彩。(3)契丹族和女真族社会文化落后于中原,统治中原,必须学习中原先进的文化。政治中心的南移,采用中原王朝政治制度;采用中原的生产方式;接受汉族的文化习俗。(4)考生回答出以下任一内容,如历史上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中华文明,继续发展仍需要个民族共同努力;中华文明要发展应保持自己的优秀传统,广泛吸收世界其他各国的优秀文化等,言之成理,即可赋分。照抄题干和所给材料,不得给满分。26.答案:史实: 秦朝:确立至高无上的皇权在中央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SO/IEC 12087-5:2025 E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Image processing and interchange (IPI) functional specification - Part 5: Basic image interchange format (BIIF)
- 【正版授权】 IEC 61496-3:2025 CMV EN Safety of machinery - Electro-sensitive protective equipment - Part 3: Particular requirements for active opto-electronic protective devices responsi
- 重庆线上防疫知识培训课件
- 图形的相似练习-2025-2026学年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
- 新解读《GB 8108-2014车用电子警报器》
- 重大危险源培训知识课件
- 老年人税法知识培训课件
- 《高等数学A》课程简介与教学大纲
- 老年人消防知识培训课件
- 大模型和数据要素赋能数字乡村解决方案
- 热电偶及热电阻知识培训
- 脐带、胎盘蜕膜干细胞制备与储存协议
- 人工智能产业分类目录
- 工务系统(普速部分)安全隐患问题分类(甲I类、甲II类、乙类、丙类)
- 计数型MSA的模板
- 工程初验申请表完整
- 压 实 度 试 验 记 录 表
- 初等数论简介课件
- 消防技术装备培训课件
- 粉末压制成形原理课件
- 北京银行基于云技术的开发测试环境建设实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