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实例论述基础底板大体积砼施工技术.doc_第1页
根据实例论述基础底板大体积砼施工技术.doc_第2页
根据实例论述基础底板大体积砼施工技术.doc_第3页
根据实例论述基础底板大体积砼施工技术.doc_第4页
根据实例论述基础底板大体积砼施工技术.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根据实例论述基础底板大体积砼施工技术摘要:本文笔者通过某高层住宅楼地下室底板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实践,详细论述了施工大体积混凝土需要采取的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测温;养护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of a high-rise residential building through the design of mass concrete construction practice, and discusses the construction of mass concrete need to take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and technical measures.keywords: mass concrete;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maintenance中图分类号:tu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工程概况某高层住宅楼工程为剪力墙结构,建筑面积22800m2,地下一层,地上三十三层,总高度99.7m。该工程地下室基础底板长30.5m,宽21.5m,底板厚1.5m,混凝土浇筑总量达1000m3,底板底钢筋和面筋均为双向25150,中间一层钢筋为双向14200,底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抗渗等级为p6。底板混凝土一次浇筑成功,不留施工缝。该底板砼于2009年6 月28 日浇筑完毕,经检查未发现任何温度裂缝,砼强度均符合设计要求。2 施工方案:2.1 混凝土采取搅拌站集中统一搅拌,砼输送泵一次输送到位的方法。2.2 混凝土浇筑方向和浇筑顺序:混凝土采用斜面分层,一次平仓连续施工的方案, 分层厚度500mm,根据搅拌站及输送泵所处位置,确定混凝土沿短边方向。砼缓凝时间定为8 小时。3 施工准备3.1 原材料选用:水泥选用鱼峰水泥32.5r普通硅酸盐水泥;砂子选用细度模数在2.652.8 含泥量小于3%的中砂;石子选用连续级配、含泥量小于1%的531.5 mm 的碎石;粉煤灰选用级磨细粉煤灰。3.2 配合比设计:3.2.1 优化配合比:采用掺加粉煤灰、sp402 减水剂和uea 微膨胀剂的方法优化配合比。3.2.2 配合比的确定:选用混凝土坍落度为16020mm,缓凝时间为89 小时,配合比为:水泥345kg;中砂653kg;碎石1162kg;粉煤灰76kg;uea- n 膨胀剂34.5kg;sp402 减水剂5.2kg;水180kg。水灰比:w/c=0.523.3 施工现场准备:现场建立统一搅拌站,配备两台500l 混凝土搅拌机,一台350l混凝土搅拌机备用。一台hp1200电脑自动计量配料机,二台hbt60混凝土输送泵(其中一台备用)4 热工计算本底板混凝土浇筑正值夏季高温天气(2009年6 月底),混凝土浇筑期间大气最高37,平均气温32。4.1 混凝土拌合温度:tc每立方米混凝土原材料重量、温度、比热及热量详见下表:注:上表材料温度一览中括号前为太阳直晒温度,括号内为采用降温措施后的温度。不采取降温措施的混凝土拌和温度:tc=tiwc/wc=82732.9/2667.67=31()采用降温措施的混凝土拌和温度:tc=tiwc/wc=75683.6/2667.67=28.2()4.2 混凝土出罐温度ti:因为砼搅拌机房为敞开式,所以:ti =tc=31()ti (降温)=tc=28.2()4.3 混凝土浇筑温度tj采用泵送混凝土、输入浇筑地点需用10 分钟,浇筑10 分钟。混凝土浇筑温度:tj=tc+(tq- tc)(a1+a2+a3)= 28.2+ (32- 28.2)(0.037+0.03)=28.6()4.4 砼绝热温升tt 计算:一般情况下,3 天时水化热温度最大,故计算龄期3 天的绝热温升,采用经验公式计算。tt=w/10+f/50w- 每立方米混凝土水泥用量(kg/m3)f- 每立米混凝土中粉煤灰掺量(kg/m3)tt=345/10+76/50=36()。4.5 混凝土内部实际最高温度tmax:tmax=tj+t=28.6+36=64.64.6 混凝土表面温度tb(t)混凝土采用表面先覆盖两层麻袋(3cm 厚),上面再覆盖一层塑料薄膜进行保温。4.6.1 混凝土的虚铺厚度:h=k/i- 麻袋保温厚度:取3cm;i- 麻袋导热系数取0.14w/mk;q- 空气层传热系数取23w/m2k模板及保温层的传热系数:=1/(i/i+1/q)=1/(0.03/0.14+1/23)=4- 混凝土导热系数:取2.33w/mk;k- 计算折减系数,取0.666混凝土的虚铺厚度h=k/=0.6662.33/4=0.388(m)4.6.2 混凝土表面温度:tb(t)=tq+(4/h2)h (h- h)tt=32+4/(2.176)20.388(2.176- 0.388)(64.6- 32)=51.1()4.6.3 混凝土中心最高温度tmax 与表面温度tb(t)之差tmax- tb(t)=64.6- 51.1=13.5()4.6.4 混凝土表面温度tb(t)与大气温度tq 之差tb(t)- tq=51.1- 32=19.1()结论:混凝土中心最高温度tmax与表面温度tb(t)之差:tmax- tb (t)=64.6- 51.1=13.5(), 未超过25的规定,符合要求。混凝土表面温度tb(t)与大气温度tq 之差:51.1- 32=19.1亦未超过20,符合要求。故不需要采取其它措施,即可保证质量,不会产生温度裂缝。5 砼浇筑工艺5.1 砼振捣:根据混凝土泵送时自然形成的流淌坡度,沿坡度布两道振动棒,第一道在混凝土卸料处,负责出管混凝土振捣密实,第二道布置在斜面中下部,确保中下部混凝土密实。振捣时捣棒应直上直下,快插慢拔,插点均匀,插点间距控制在50cm以内,防止离析和漏振。5.2 泌水处理:在垫层施工时,预先有意识地沿纵向和横向做一定坡度,使泌水顺垫层坡度流向电梯井坑,再用污水泵将水抽出至基础周围的排水沟内。5.3 混凝土表面处理:混凝土初凝前用刮杠按设计标高找平后,用木抹子抹压;初凝后终凝前再用木抹子抹压一遍,使砼表面更密实,闭合收水裂缝,避免收缩裂缝产生。6 防止温度裂缝技术措施6.1 现场原材料采取以下降温措施:6.1.1 砂、石场地搭设凉棚(钢管支架、彩条布盖顶),防止砂、石受太阳直晒。6.1.2 使用库存水泥,禁止使用刚进场不久的水泥。6.2 混凝土输送管道上全部包上麻袋并浇水湿润,以防止混凝土输送过程中温度升高。6.3 混凝土测温措施:6.3.1 测温方法:采用简易测温法,即在混凝土中预埋钢管,用玻璃温度计测温,钢管用48 脚手架管,底口焊铁板封死,上口高出混凝土面100mm,内放300mm高度水,用木塞封口。6.3.2 测温点布置:测温点的布置考虑具有代表性,能全面反映大体积混凝土各部位的温度。测温点平面位置见下图一,沿浇筑的高度断面布置在底面、中部和上表面三处三温孔见下图二。图1图26.3.3 测温要求:测温次数:自混凝土开始浇筑时起第一天至第五天,每2 小时测一次,第六天至第十天每4 小时测一次第十一天至第十五天每8 小时测一次,直至混凝土内外温度同大气温度一致后方可停止测温。测温要求:测温管内始终保持不少于30cm深的水,温度计从测温开始的第一次就放入测温管内,每次测温时取出,坚持快提慢放的原则,并及时快速的查看度数,并做好记录。每次测温数据应由大气温度、塑料薄膜下温度、麻袋下温度、混凝土表面温度、中心温度和底部温度六个数据组成。测温人员应按规定时间进行测温,如发现测温数据突变或养护不到位,应及时通知技术负责人和养护人员及时调整养护措施。6.4 混凝土养护措施因天气炎热,混凝土浇筑完后随即盖上塑料薄膜,防止混凝土失水,初凝后最后一遍抹压完后在混凝土表面先盖两层浸湿麻袋,在麻袋上再覆盖一层塑料薄膜,四周压实。底板四周侧面采用挂两层浸湿麻袋片外加一层塑料薄膜方法保温养护。6.5 混凝土测温结果整理及分析测温实际结果与计算基本一致,底板中心最高温度平均为642,只有个别点(第14 号测温点)达到70。从测温资料得知,底板中心最高温度基本上都出现在混凝土浇筑后的第40 小时至44 小时(即第二天晚上) 而不是通常的第3 天,分析原因是夏季施工大体积砼,混凝土入模温度比较高,较之其它季节施工的混凝土能较早达到温度峰值。7 施工效果该工程底板大体积混凝土通过对试块检验和非破坏性检验,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底板未发现温度伸缩裂缝,该基础工程质量评为优良。8 结论8.1 夏季施工大体积混凝土比冬季施工质量容易保证,因为夏季大气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