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马说练习题及答案一、基础知识1.本文作者_,字_,_代_家。其散文尤为著名,有_的美誉。后世称其为_。为_之一。是唐代_的领袖。2.找出文中的通假字并解释。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黑的词语:骈死于槽枥之间( )不以千里称也( )一食或尽粟一石()食不饱(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策之不以其道(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执策而临之( )只辱于奴隶人之手( )4.用原文语句回答下列问题。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_。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_。千里马有怎样可悲的遭遇:_,_。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_。人们常用文中两句话概括自己怀于不遇,这两句话是:,_,_。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表达了才能之士的悲愤的句子:_!_?_。文中韩愈说明庸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的句子是:_,_,_。有一个名人曾说过:“世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由此,我们联想到本文中的一句话是:_,_。文中哪句话包含了一个反题,指明了千里马对伯乐的依赖关系:_,_。5.一个人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用一个与马有关的成语来比喻:_。 在封建社会里,有才能的人被压制、埋没,而一个人一旦得势,则亲朋好友即使平庸也跟着发达,所谓“一人得道,_”。二、阅读研究6.本文作者借千里马和伯乐的传说,巧妙地运用比喻的手法,表达作者愤慨的情感。说说伯乐,千里马和“食马者”、“策马者”分别比喻什么?7.首句“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在文中有什么作用?指明了千里马和伯乐的什么关系?8.“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揭示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象?9.“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10.“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这几句话的理解?11.“安求其能千里也?”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其作用是什么?12.找出文中描写“食马者”平庸、 愚妄浅薄的语句,并说明其所用的修辞方法有作用?13.读到“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时”你有什么感受?14.本文结尾两句,对全文有什么作用?15.“ 策之不以其道”中的“道”在文中具体指什么?16.你怎样理解文中表现的作者的思想感情?17.作者的人才观中什么?你对这种人才观是怎样看的?18.联系实际,谈谈你是如何看待人才和伯乐之间的关系的?19.龚自珍“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和本文阐述的观点是否相矛盾?谈谈你的看法。20.“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你是否同意作者的观点?请做简要阐述。21.根据本文内容,从千里马角度谈起,分别以“有志”和“无才”为首词,写一组不少于五言的对偶句。有志_;无才_。22.“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三国演义中,诸葛亮遇到刘备后,才有隆中决策,才有火烧连营,才有请根据课文内容和已有提示,将下列对偶句补充完整。(补充后不少于七言)有_方显_;无_岂有_。23.根据文意,请尝试创作一组不少于五言的对联,对千里马或伯乐表达自己的心声。上联:_;下联:_。24.有人曾说过:“世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对于千里马而言,伯乐自然是他永世的知音,遗憾的是在封建社会里,千里马很少能遇到伯乐。请你联系本文文意,给下面的句子对一个下联。上联:良马有幸遇伯乐下联:_。25.有人曾说过:“世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对于千里马而言,伯乐自然是他永世的知音,遗憾的是在封建社会里,千里马很少能遇到伯乐。请你联系本文文意,给下面的句子对一个下联。上联:世上岂无千里马;下联:_。26.你认为要成为千里马应如何去做?27.学完马说后,你认为应该该去“识才和选才”。结合社会实际谈一谈。28.本文借千里马说明了伯乐的重要性,三国演义中称得上是千里马的是哪两匹马,其最终主人分别是谁?29.古往今来,曾有许多卓有才华的仁人志士被统治者埋没甚至迫害过,这些人也由衷地发出了无尽的感慨。请写出其中的两人及他们发出的感慨。30.在当今社会,你认为伯乐和千里马哪个更重要?请举例说明。31.在当今社会,你认为“千里马”应该具备怎样的素质?32.作者把千里马不能千里归罪于食马者,你是否同意作者的观点?33.作者以千里马比喻人才,从文中千里马的遭遇来看,人才展现才华最需要的是什么?参考答案:一、基础知识1-5略二、阅读研究6.伯乐:识别人才,利用人才的封建统治者。千里马:有才能的人。食马者和策马者:埋没人才,愚妄浅薄的统治者。7.提出中心论点,开篇点出论证的前提,有提挈全文的作用。指明千里马对伯乐的依赖关系。8.统治者昏庸浅薄,世上缺少识别人才的伯乐。9.愤世嫉俗,对统治者不能识别和选拔重用人才的不满,对被压制折人才的同情,以及自己怀才不遇的抑郁心情。10.有了伯乐,才会有千里马,如果没有伯乐,即使有千里马,也不能被人发现,也就等于没有千里马,说明伯乐对千里马的命运起决定作用。11.反问。表达作者愤怒谴责“食马者”的思想感情,增强了语言的气势。12.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排比,使文章具有辛辣的嘲讽,把“食马者”的平庸无能写得淋漓尽致,增强了语言的气势。13.对千里马的遭遇的深切同情,对封建统治者埋没人才,摧残人才表示强烈愤慨。14.点明文章主旨。“不知马”三个字是文章主旨所在。15.千里马的特性。16.对封建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摧残人才、埋没人才的现象表达了强烈的愤慨。17.作者主张通过伯乐发现人才。这种人才观具有片面性,选拔人才可多途径多层次、多方面选拔。18.可以围绕千里马应充实自己并主动抓住机遇展露才华,而伯乐应该是不拘一格来发现人才。19.马说强调的是要善于发现人才,重用人才;而龚自珍则要不拘一格降人才,是呼唤能拯救天下的人才。20.言之成理即可。如:我认为千里马自身素质更重要。千里马应具备自人推销的能力,不应一味等待伯乐的赏识,应主动地寻找机会展示自己。21.有志难成千里马;无才可作老黄牛。22.伯乐,槽间千里马;刘备,隆中决策人。23.伯乐识良马,明主觅贤才。24.贤才无辜逢昏君。25.人间难得九方皋。26.此题为开放题,回答合情合理即可,如:应从“普通马”做起,然后才能脱颖而出。27.识才和选才的方法现在很多,如考试、自荐、组织推荐、竞争上岗等。28赤兔马主人是关羽;的卢马主人是刘备。29.刘禹锡: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30.言之成理,例证恰当即可。如认为千里马重要:因为社会发展需要人才,而千里马正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试想如果没有爱迪生发明电灯,我们寻找光明的眼睛还要在黑暗中徘徊多久?31.首先应该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坚强的意志。其次应该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这样你于能在竞争中游刃有余。再次,还应该具有毛遂自荐的勇气,自信是成功的一半。32.言之成理即可。不同意。我认为千里马自身素质更重要。千里马应具备自我推销能力,不应一味等待伯乐赏识,应主动寻找机会。33.需要民主宽松的政治环境和统治者的知人善用。一、基础知识 1、给下列加粗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骈死(A、pin B、bn) 邮无恤(A、x B、xu) 伯乐(A、b B、bi) 粟一石(A、sh B、dn) 才美不外见(A、xin B、jin) 其真无马邪(A、xi B、y) 相马(A、xin B、xin) 马厩(A、ji B、j) 2、解释下列加粗的字。 骈死于槽枥之间_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_ _ 执策而临之_ _ 食之不能尽其材_ _ 策之不以其道_ 3、为下列加粗字选择正确的义项。 不以千里称也(A、称赞 B、称呼 C、物名) 故虽有名马(A、虽然 B、即使 C、如果) 一食或尽粟一石(A、有时 B、或者 C、可能) 其真不知马也(A、知道 B、识别 C、懂得) 4、解释下列句中加粗字的意思。 食:食民者不知其千里而食也 食不饱 策:策之不以其道 执策而临之 其:其直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能:虽有千里之能 晏求其能千里也 5、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才美不外见_ 食之不能尽其材_ _ 其真无马邪_ 二、阅读并回答问题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下列各句中的“食”读音和意义都相同的是_和_;_和_。 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食不饱,力不足。 食之不能尽其材。 2、翻译。 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_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_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_ 3、本文采用的写法是_。文中的“伯乐”是比喻_;“千里马”是比喻_;“食马者”是比喻_。集中抨击的社会现象是:_。 4、文中写千里马的遭遇的句子是:_。 5、本文论证的中心是:_。 6、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应有的两处停顿。 食 马 者 不 知 其 能 千 里 而 食 也。 7、“以”字的意思和用法与“不以千里称也”一句相同的一项是( ) A、策之不以其道 B、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C、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D、不以善小而不为 8、各用一句话概括各段段意 第一段:_ 第二段:_ 第三段:_ 9、对本文写作意图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借千里马因不遇伯乐而被埋没于世的故事,说明了识别和选拔人才的困难及其严重危害。 B、本文就有马无马问题反复进行论述,说明“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借以讽喻当时统治者不能识别和选拔人才,表达作者怀才不遇的心情。 C、本文借千里马因不遇伯乐而被埋没于世的故事,说明了众多的才智之士不得重用的真正原因,在于没有遇到像伯乐那样知人善任的人。 D、本文就有马无马问题反复进行论述,说明“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借以呼吁社会能有更多的像伯乐那样的人,使天下人才各得其用。 【答案】一、1、 A A A B A B A A 2、 两马并驾 犹,尚且 等同, 一样 拿,握 面对 通“饲”,喂 竭尽 正确的方法 3、 B B A C 4、 通“饲”,喂 吃 用鞭子打 马鞭 难道,表反问 大概,表推测 能力 能够 5、 “见”通“现”,表现,表露 “食”通“饲”,喂 材通“才”,才能 “邪”通“耶”,肄问词,相当于“吗”二、1、 2、 唉!难道真的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41反担保质押合同3篇
- 城市公园景观小品设计方案
- 应急物资储备库选址与规划方案
- 荆门新质生产力锂电
- 成都市新都区部分单位2025年8月公开招聘编外(聘用)人员(三)备考练习试题及答案解析
- 建设工程合同范文4篇
- 统编版一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语文无纸化测评(评分标准+答案)
- 施工现场污染控制技术方案
- 工程环境影响评估与控制方案
- 2025年甘肃省定西市岷县西江镇卫生院招聘乡村医生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面试必 备:援藏事业编面试题目全解析
- 2024-2025学年七年级数学下学期期末测试卷(人教版)原卷版
- 2025年生猪屠宰检疫竞赛题库
- 2025年中级银行从业资格之中级风险管理真题及答案详解(基础+提升)
- 数控加工程序管理办法
- 2025年综合类-农艺师考试-农艺师考试-园艺工考试-高级花卉工考试历年真题摘选带答案(5卷100题)
- 小学六年级综合实践环境保护计划
- 联邦学习框架下的设备故障智能诊断算法研究
- 婚内财产协议模板
- 中国钼金属行业市场调查报告
- 物业追缴奖励方案(3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