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东新城高铁商务区情况简介0622doc-锡东新城.doc_第1页
锡东新城高铁商务区情况简介0622doc-锡东新城.doc_第2页
锡东新城高铁商务区情况简介0622doc-锡东新城.doc_第3页
锡东新城高铁商务区情况简介0622doc-锡东新城.doc_第4页
锡东新城高铁商务区情况简介0622doc-锡东新城.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锡东新城锡东新城是无锡“五大新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发建设锡东新城,对于推进城市东联战略、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加快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构建高新技术产业、高端服务业发展平台,全面提升无锡国际竞争力,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和深远影响。 锡东新城的规划建设范围。锡东新城规划建设范围为:北至北中路,南与无锡新区相连,东、西分别以锡张高速和沪宁高速为界,规划范围约125平方公里。锡东新城从东往西由三个功能板块构成。其中东部板块依托锡山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和环宇创新科技园,重点打造SPark(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园)、休闲商务、高端居住等功能性载体,建设独特的滨水城市景观、多元化的科技创新产业基地和商务休闲功能区,规划面积45平方公里;中部板块即无锡高铁商务区(其中围绕高铁站台的 3.98 平方公里为高铁核心区)依托京沪高铁站点,重点发展总部经济、服务外包、现代物流、金融服务、国际社区等现代服务业,规划面积45.62平方公里;西部板块依托锡山经济开发区、江南商贸物流城、中国工业博览园及VPARK(服务外包产业园),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科技创新、服务外包、现代物流、软件开发、工业展示交易及工业旅游等产业,规划面积34.38平方公里。锡东新城的功能定位。按照“四高联动”的发展要求,坚持“面向世界、着眼未来、接轨上海、服务周边”的发展思路,突出高起点功能定位、高起点城市设计、高起点产业构建,着力将锡东新城打造成为无锡创新发展的新名片、锡山转型发展的新平台。主要功能定位为区域性枢纽换乘中心、城市东部的副中心、高端产业集聚区,成为一座开放式、生态型、国际化的现代化新城。 锡东新城建设的总体目标。按照“五年成框架,十年出形象”的目标,用10年左右时间基本形成锡东新城发展格局。 无锡高铁商务区,用3年左右时间初步形成3.98平方公里高铁核心区城市形态。基本完成以路网、环境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同步建设地铁换乘中心,建设与张家港、江阴、惠山区、常熟和苏州相城区等周边地区的快速便捷通道。基本完成45.62平方公里范围内建设项目所需用地的拆迁安置,并建设完成相配套安置房社区。 东部板块依靠丰富的山水人文资源,坚持打“生态牌”、“科技牌”,落实生态优先,发展生态经济、循环经济,努力建设绿色生态园区;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构建特色鲜明、功能完善的创新创业载体,打造创新、创业产业高地。启动建设宛山荡核心区、SPark(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园)等。 西部板块依托现有产业优势、区位优势、交通优势,着力提升原有园区的规划、产业和环境建设水平,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加快建设服务外包产业基地、科技创新创业园区及功能性配套设施,着力建设创新型、国际化开发园区。 一是坚持高起点规划。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创新规划理念,整合规划资源,综合挖掘无锡、锡山所具备的优势和潜力。本着“总体规划稳定框架,近期规划项目优化”的原则,坚持用地结构适宜性与市场运作操作性相结合,充分考虑生活、商务、产业发展等方面的要求,体现建设发展的整体性和延续性。注重加强与上海的互动对接,推进配套发展、错位发展和特色发展。 二是坚持高水平开发。严格遵循“生态结构完整性,基础设施超前性”原则,大力引进符合锡东新城功能定位和无锡产业发展导向的项目,注重工程质量与建设进度并重、形态开发与功能完善并举,好中求快,突破重点,超前发展,努力将锡东新城打造成京沪高铁沿线城市中的创新亮点,成为无锡城市发展的新象征和新标识。 三是坚持高效率运作。创新投融资体制和机制,完善“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的机制,按照“自筹资金、自行建设、自主经营、自求平衡”的要求,多渠道筹措建设发展资金,实现建设资金自求平衡。 四是坚持高效能管理。创新建设管理体制,探索建立集中、统一、高效、有序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高效、便捷的办事程序,确保开发建设快速有序推进;强化区域开发的统筹协调机制,实现规划设计统一、建设标准统一、整体风格统一。无锡高铁商务区商务区的建设范围。商务区为锡东新城中部板块,具体开发建设范围为:北至北中路,东至走马塘,西、南至春丰河,总规划面积45.62平方公里。 商务区的功能定位。按照“四高联动”的发展要求,坚持“面向世界、着眼未来、接轨上海、服务周边”的发展思路,依托京沪高铁站建设,重点发展总部经济、服务外包、现代物流、金融服务、商务居住、国际社区等现代服务业。商务区的主要功能定位为区域性交通枢纽换乘中心、高端服务业的集聚区、无锡城市东部的副中心。 商务区开发建设三年目标。按照“五年成框架,十年出形象”的目标,加快推进交通路网、拆迁安置、载体平台和社区建设,完善功能配套,培育高端产业,三年内基本完成10平方公里启动区(锡沪路以南,吼山路以东,安南大道以北,锡东大道以西区域)以路网和环境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拉开商务区45.62平方公里范围内的道路框架,以通畅的交通网络、优美的景观绿化、配套的城市功能,迎接2011年京沪高铁的全线开通营运。 商务区发展远景:坚持国际化视野,突出城市建设现代化品味。着眼高定位、引导新潮流是商务区在城市设计和形态展示上的追求。未来的商务区将努力成为拥有一流的城市建筑、具备成熟的建筑风格、展示与江南水乡相适应的城市形态的现代化新城,在无锡乃至长三角形成一个现代与古典相结合、活力与舒适相共融的城市典范。坚持两高产业导向,形成产业支撑优势。着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高端服务业,结合锡山已有的产业优势,引导更多资金、技术、智力密集型企业入驻商务区,通过对世界一流企业的引进,带动相关服务机构与团队进驻,在商务区形成服务业与2.5产业相对集聚的现代产业集群。坚持生态特色,引导高层次人才落户。依托商务区禀赋卓越的山水资源,突出以翠屏山、九里河为代表的生态景观,围绕绿色服务、滨水休闲,着力开发商务区的商住混合功能,以国际化社区为载体,打造高品质人居环境,吸引更多高层次人才入驻,为两高产业持续优化发展提供动力。坚持功能配套,统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