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5卷第10期徐东亮,等:纤维缠绕张力微机控制系统73第25卷第10期武汉理工大学学报Vol. 25 No. #2003 年 10 月JOURNAL OFWUHAN UNIVERSITY OFTECHNOLOG5Oct. 2003纤维缠绕张力微机控制系统徐东亮,吴耀楚,刘雪红,田会方(武汉理工大学机电学院,武汉430070)摘要:介绍了纤维缠绕张力微机系统的控制原理及硬件、软件的设计方法。该系统采用静摩擦施力方式给行进中的 缠绕纤维施加和调整张力,在对纤维损伤较小的情况下,实现了缠绕纤维的高张力高精度微机控制。关键词:纤维缠绕i张力i微机控制中图分类号:TP 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4431(2003)10-0071-03纤维缠绕(FW)张力是影响纤维缠绕玻璃钢/复合材料制品,特别是高性能制品质量的重要因素。对缠 绕过程中各缠绕层纤维张力进行准确控制是实现FW制品承载前具有所要求的预应力分布和预应力水平的 有效办法a。目前国内缠绕机一般采用机械式张力控制器,通过机械连接反馈,控制精度较低;国外有电子式 张力控制器,应用张力不变时,纱团阻力矩与纱团半径成反比的原理实现张力控制。这类张力系统采用在纱 团轴上施加阻力矩来调整纤维的张力,施加大张力时容易造成勒纱现象,对纤维损伤较大,只能用于张力不 太大的场合;其张力检测与实际张力甚至相差上十倍。一般要求纤维缠绕制品按张力逐层递减制度控制张 力,这类张力器不易在生产过程调节,或准确调整其设定张力。因而,对于要求大张力和高精度张力控制的 FW制品生产,这类张力控制方法无法满足使用要求2。为实现FW过程纤维的宽范围、低损伤大张力的高自动化控制,介绍一种先进的F W张力微机控制系统 (MCTS )。该系统可对FW过程中的纤维张力按一定的设定曲线进行控制。同时具有缠绕层自动跟踪(对微 机控制缠绕机)、用户级张力传感器标定、断纱报警、控制张力自动记录和控制结果处理等功能。实际应用表 明:该系统运行稳定可靠、控制性能优良,在民用高性能FW制品的生产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1 FW张力自动控制系统原理控制系统主要由张力检测机构、计算机和张力施加机构3大部分组成。其原理如图1所示,张力辊与电 机直联,纤维纱束在张力辊处绕张力辊一圈,以产生足够的静摩擦力。系统闭环控制过程如下:电机对张力 辊施加阻力矩,使纤维产生一定的张力。纤维张力通过传感辊作用于传感器产生电信号。与传感器相连的变 送器将该信号变送成标准信号,并传送给计算机的A/D模块,从而测得当前缠绕纤维的实际张力。由微机对 所测张力进行记录、比较和PID处理,然后送出控制数字信号。控制数字信号经D/A转换,控制驱动模块驱 动电机,对张力辊的阻力矩进行调整,实现纤维张力的控制。该系统采用静摩擦力(纤维与张力辊间无相对 滑动)间接施力方式对行进中的纤维张力进行施加与调整,因而对纤维的损伤较小,可对纤维进行大张力控 制(最高可达纤维强度的55%)。此外,采用微机作为控制处理核心系统,使张力的测量、控制精度及记录处 理都达到用户提出的性能要求。2张力施加方法2.1低损伤张力施加原理缠绕纤维的张力施加原理如图2所示。浸胶纤维由A端进入,经过张力辊,并在张力辊上绕一圈后,从B 收稿日期:2003-05-30.基金项目:军工专项项目(430711).作者简介:徐东亮(19 70-),男,讲师.E-mail: xdonglmail. wt. edu. ?导纱辕PID及其 它处理导纱棍傲机单元变送器传感辊导纱辊导纱辊丝嘴芯模纤维图1张力施加原理图图2张力施加原理图图3软件框架图端抽出。在张力辊两端各设立了一个限位导 纱辊,以防止张力辊进端纤维压住出端纤 维,使进出段纤维产生相互摩檫,造成搭纱、 甚至断纱现象。假设A端纤维初张力为), B端纤维张力为),纤维与张力辊间不产生 相对滑动,则调整施加于张力辊上的力矩 M,可使B处张力得到相应调整。由于采用 静摩擦力方式施加张力,因而对纤维的损伤 很小,进行大张力控制时不会对纤维性能产 生太大的影响。通过调整张力辊的阻力矩即 可调整纤维张力,从而使张力调整较为容 易。2.2张力施加方案的使用条件及应用方程 该方案的正常使用前提条件是纤维与 张力辊间不产生相对滑动。根据柔韧体摩擦 的欧拉方程(1)式中,分别为纤维A、B处张力,3为纤 维与张力辊间的最大静摩擦系数。由此可确 定纤维与张力辊间不产生相对滑动的条件 为),6)e223(2)在式(2)的条件下,A端张力、B端张力和张 力辊的阻力矩-间满足力学平衡关系式)b-7 0 8 d;/d= )a7 (3)式中,8为张力辊的转动惯量,7为张力辊半开始软硬件初始化读键盘、控制面 板及当前缠绕层读取张力值求与当前设 定值的偏差停各电机 记录结果终止控制?停各电机异常处理图4控制软件程序框图径,;为张力辊转动角速度。式(3)为张力施力方案的控制和设计方程。3控制系统软件1) 控制系统软件组成系统软件实现了控制系统运 行参数的调入拷出、张力制度设计、直接张力设定值输 入、传感器标定、控制参数设定、张力的自动控制与半自 动控制、控制结果处理和打印等功能。具体组成框架如图 3所示。2) 控制程序控制程序是控制系统的核心,是张力 控制的直接执行者。它运行过程的许多参数都是由其它 程序间接提供的,控制程序框图如图4所示。图5张力控制过程曲线4系统运行实例1)运行条件缠绕纤维,20.ex高强纱,俄罗斯产品;鼓形纱团;纤维经过的路径:纱团2导纱辊2胶槽2导纱辊2张力辊2导纱辊2传感器2丝嘴2芯模;电 机输出控制量上限设为85(满幅量为100)控制过程缠绕层数变化采用自动跟踪方式;纤维浸胶胶温38 5。 内衬直径:130 mm;内衬长度:440 mm;环向缠绕;缠绕转速:100330 r/min;张力设定范围:1643 N。表1内衬尺寸受张力的影响测量点内衬长度/mm内衬直径/mm缠绕前440. 16130.740层号为30时441.14129.392层号为4时441.70128. 6162 )张力控制情况及精度系统控制过程运行稳定;当前缠绕层变 化时,系统能及时准确地改变张力设定值;系统断纱判断正确无误;实 际张力对设定张力的改变具有很好的跟随性;张力控制精度达5?。实际控制界面如图5所示。3) 内衬在张力作用下的测试结果内衬尺寸变化见表1。按表1 计算,缠绕层号为48时,内衬长度增长0. 35?,伸长量为1. 54 mm;直 径缩小1. 62?,缩小量为2. 124 mm。这反映了内衬上己具有相当大的预应力。5结论E采用静摩擦施力方式对缠绕纤维进行张力控制,实现了缠绕纤维张力的大张力、高精度微机控制。F控制过程具有缠绕层自动跟踪、当前张力设定值自动更换、断纱停机、报警和控制张力记录等功能。G控制系统软件功能齐全,具有控制前后相关处理功能。 d.采用图文动态监视操作界面,使系统使用方便、直观。e该系统成本较高,限制了它在民用FW制品生产中的推广,但由于一般民用FW张力控制器的技术要 求不高,因而可选用成本较低的硬件,以扩大其在民用生产中的应用。参考文献1 李昕,吴耀楚,杨虹.FRP残余应力及纤维最佳预张力分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1,23(5) :5456.2 冷兴武,王文达,张立国.缠绕工艺M.武汉: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5.Microcomputer Control System on Filament Winding TensionXU Dong-liang,WU Yao-chu,LIU Xue-hong,TIAN Hui-fang(School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ing,WUT,Wuhan 430070,China)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the controlprinciple ofthefilamentwinding tensioncontrol systemand the designmethodofthe hardware and the software.Adjustingfilamenttensionbystatic-frictionduringthe courseofwinding hightensionofwinding filament is controlled precisely witli little wear and tear to it.Key words : filament winding ; tension ; microcomputer control万方数据纤维缠绕张力微机控制系统教据III WANFANG DATA文献链接作者:徐东亮,吴耀楚,刘雪红,田会方作者单位:武汉理工大学机电学院,武汉,430070刊名: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丨.1 ilEED英文刊名: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年,卷(期):2003,25(10)被引用次数:19次参考文献(2条)1. 李昕,吴耀楚,杨虹FRP残余应力及纤维最佳预张力分析期刊论文-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1(5)2. 冷兴武;王文达;张立国缠绕工艺1995I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1. 田会方.田从莲基于PROFIBUS-DP的四轴纤维缠绕机计算机数控系统期刊论文-机电工程2005,22(1)2. 田会方.杨岳.周洋基于Internet的纤维缠绕机远程监控系统期刊论文-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3,25(7)3. 叶涛.田会方.张佑林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教学改革的创新与实践会议论文-20044. 胡冰.刘晓静.吴耀楚.Hu Bing.Liu Xiaojing.Wu Yaochu纤维缠绕机传动系统计算机设计的研究期刊论文- 工程塑料应用2000,28(12)5. 田会方.黄亚辉.罗宇基于CAN现场总线的纤维缠绕控制系统设计期刊论文-玻璃钢/复合材料2004(6)6. 袁海华.刘仕华.董雪琴故障树分析法在CCFWM故障诊断中的应用期刊论文-玻璃钢/复合材料2002(4)7. 刘雪红.吴耀楚.徐东亮.Liu Xuehong.Wu Yaochu.Xu Dongliang玻璃钢缠绕制品结构设计系统研制期刊论文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06,30(3)8. 胡俊.李鹏.吴耀楚缠绕线型及传动系统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期刊论文-玻璃钢/复合材料2003(1)9. 周庆贵纤维缠绕计算机张力控制系统的设计会议论文-200810. 罗宇.王志辉纤维缠绕机系统原有误差对FW线型精度的影响期刊论文-国外建材科技2003,24(3)I引证文献(16条)1. 罗姗,王志辉海底电缆张力微机控制系统的研究期刊论文-机械制造2010(08)2. 刘雪红,吴耀楚,徐东亮玻璃钢缠绕制品结构设计系统研制期刊论文-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06(03)3. 刘雪红,徐东亮,吴耀楚玻璃钢缠绕制品CAD/CAM系统期刊论文-山东建材2005(01)4. 来小丽,王强,蔡冬梅,苑立宽预应力缠绕模具设计理论期刊论文-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04)5. 何江华玻璃钢缠绕机控制系统设计学位论文硕士 20096. 朱洪雷纤维数控铺缠设备精密张力控制器的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107. 王莉娟基于Trio的夹砂玻璃钢管缠绕机控制系统研制学位论文硕士 20088. 赵寿华钢带缠绕张力控制系统的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109. 孟丽娟钢带缠绕预应力模具实验设备的开发与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1010. 何芳,赵寿华,王强预应力模具钢带缠绕张力控制期刊论文-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03)11. 朱洪雷纤维数控铺缠设备精密张力控制器的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1012. 巫瑞纤维铺缠设备中张力控制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山东高考化学试题(解析版)
- 销售工作题目大全及答案
- 葡萄酒盲品知识培训
- 2025联名合伙合同书范本版
- 2025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解析版)
- 2025综合雇佣合同范本
- 2025-2026学年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应用题平均数问题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 物业安全操作试题及答案
- 2025车辆买卖协议合同
- 2025年公共自行车锁车器设备项目合作计划书
- 女装销售店长培训课件
- 2025年潍坊市中考物理真题卷(含答案)
- 连锁餐饮合伙合同范本
- 酒管专业导论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外研社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单词表(带音标)
- 2025至2030中国体育赛事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发展前景与投资报告
- 小学戏剧教学课本剧剧本集锦
- 【一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2024)-第四单元汉语拼音】14. ang eng ing ong第二课时课件
- 2025年交管12123驾驶证学法减分及驾驶安全理论知识试题库(附含答案)
- 知识产权保护与服务平台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2025年胎膜早破护理胎膜早破护理查房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