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師手冊(96學年度)一、資訊相關系統使用說明2(一)資訊服務系統登入程序2(二)E-Campus教學輔助系統登入程序2二、授課相關規定2(一)開課學分數規定2(二)排課規定3(三)授課鐘點規定4三、人事相關辦法6(一)教師升等辦法 6(二)教師差勤辦法9四、導師注意事項12(一)中華大學導師制實施辦法 12 (二)個別諮商輔導預約注意事項 14五、教師評鑑相關辦法14(一)中華大學教師綜合績效評鑑辦法 14(二)中華大學專任教師教學績效評鑑辦法 15(三)中華大學導師評鑑辦法 23(四)中華大學教師研究績效評鑑辦法 26(五)中華大學專任教師服務績效評鑑辦法 28一、資訊相關系統使用說明(一) 資訊服務系統登入程序 本校網站首頁(.tw/)資訊服務教職員網路服務系統鍵入帳號及密碼登入 (二)E-Campus教學輔助系統使用登入程序 中華大學算中心首頁(.tw/)網路學習組線上教學e-Campus線上教學教師端並請參考E-Campus線上教學二、授課相關規定開課、排課、授課鐘點(一) 開課學分數規定第一條 各學制一學期開課學分數之上限: 一、大學部:(一) 大學部一個年級一個班級70學分:一年級18學分;二年級18學分;三年級20學分;四年級14學分 (二) 大學部一個年級二個班級120學分:一年級34學分;二年級34學分;三年級32學分;四年級20學分 (三) 大學部一個年級三個班級170學分:一年級50學分;二年級48學分;三年級44學分;四年級28學分附註:94、93級建築系修業年限為4年,而92、91、90級修業年限仍為5年,所以以招收2個班級的基準,在92、91、90級的部份,每學期在每個年級平均多加6學分。 (一) 通識教育中心:400學分二、 二技、二技專班: (一) 單班:42學分 (二) 雙班:78學分 (三) 三班:117學分附註:各系新增第一年或停招剩一年者則以上標準1/2計算;開課結果若有涉及一門課學分數差異者得予以寬限但至多以2學分為限。三、 研究所: (一) 碩士班及碩士專班:一、二年級學生人數未逹30人者,以15學分計;30人以上者,以每生0.5學分計。 (二) 博士班:以學生人數計,每生0.5學分。第二條 有關0學分課程之規定:一、 大學部一律不准開設0學分的課程,部份體育、通識英文及軍訓、軍護課程除外。二、 研究所只能開設下列二種0學分的課程(請用下列制式名稱)(1) 論文指導與研究(2) 書報討論三、 碩(博)士班開設的0學分的課程是以所為單位,不是以組為單位。碩(博)士班一個年級只能開一門書報討論。一般生和在職生必須算成一班,不能分開計算。碩(博)士班若人數太少,可以考慮一、二年級合開書報討論。四、 兩個系共組一個碩(博)士班,若差異性太大,則可視為兩個所,分別開設書報討論。五、 書報討論修課人數如果過多,可以加開一班,但是拆班後每一班學生人數不宜少於30人。六、 博士班因為目前人數不多,原則上應該和碩士班一起合開書報討論。第三條 除了上述0學分的課程及實驗課、實習課之外,其餘大學部、二技(專)、研究所的課程,必須學分數、授課數和鐘點數一致。如有例外課程,得由系(所)提出申請,經系(所)、院、校課程規劃委員會三級三審,核准後實施。 (二) 排課規定第四條 專任教師於大學部、研究所(碩、博士班)授課,每週以至少排課四天為原則,導師時間得納入計算。若專任教師於大學部、研究所之授課時數未逹基本鐘點者,則可將二技(專)、碩士專班之課程納入計算。第五條 專任教師於大學部、研究所(碩、博士班)授課,每天排課日間至多四小時,含夜間不得超過六小時。第六條 為顧及學生學習效果,專任教師教授大學部課程,一科目為三小時(含)以上者,除實習、實驗、建築學院之建築設計課程外,不得一次全部授畢;且以一次授課時數不超過二小時為原則,請將授課時數至少分散為兩天。如有例外課程,得由系(所)提出申請,經系(所)、院、校課程規劃委員會三級三審,核准後實施。第七條 大學部課程應於週一至週五之19節平均分散排課,研究所(碩、博士班)課程除與碩士專班合開外,不得在週六、週日排課。若有特殊原因,得簽請教務長核准後辦理。第八條 週一第七、八節課為共同時間,全校不得排課。第九條 於網路初選結束後,凡兼任教師開課之選修課程,選課人數於大學部、二技(專)未達十五人、研究所未達五人之課程必須停開。大學部一年級、二技(專)三年級上學期新生之選修課程,可於加退選後,再依選課人數決定是否需停開。然所有停開之課程,皆不核發教師授課鐘點費。 (三) 授課鐘點規定第十條 本校專任教師每週基本授課時數規定如下一、 教授八小時二、 副教授九小時三、 助理教授九十小時(授課滿十小時後,得超支鐘點)四、 講師十小時附註:助理教授於大學部、研究所(碩、博士班)授課,十小時以上或不滿九小時者,核定超鐘點=授課鐘點-10。第十一條 本校專任教師兼行政職務者,其核減時數,依中華大學教師兼行政工作辦法第三條規定辦理。第十二條 實驗、實習課之鐘點以上課時數之2/3計算。外文系日語聽講實習、資工系專業實習,因課程特殊,已經簽呈核准,鐘點數等於上課時數計算。第十三條 以英語授課,其鐘點數以原計算鐘點方式之1.5倍計算,但大班鐘點仍以1倍計算。第十四條 特殊專業訓練課程:1、 實施方式:i. 由各系針對發展特性,規劃專業之訓練課程。ii. 以小班指導之方式進行教學,以加強學生之專業訓練,提昇學生之專業技能。加強規劃課程以高年級學生為主,且各系以一科為限。2、 鐘點計算方式i. 以指導學生人數為鐘點費計算之基礎。ii. 老師指導鐘點數:(指導學生人數/N)課程時數。(說明:N人數依各系規劃科目而定,原則N=20)iii. 每位教師之指導鐘點數不得高於課程時數。3、 申請方式:由系(所)撰寫規劃書,經系(所)、院、校課程規劃委員會三級三審,核准後實施。第十五條 專任教師授課鐘點之限制如下,超過上限(不包含小數點)的部份不予核計鐘點費。一、 於大學部及研究所(碩、博士班)超支鐘點以每週四小時為上限。二、 扣除教師授課基本鐘點後,二技、二技專及碩士專班授課鐘點以六小時為上限。三、 至本校推廣教育處及各分處授課鐘點以九小時為上限。四、 授課總鐘點數(含已核減之鐘點數)以十八小時為上限。總鐘點之定義如下:總鐘點=【教師基本鐘點數】+【大學部、研究所(碩、博士班)之核定超鐘點數】+【二技(專)、碩專之授課鐘點】+【推廣教育處及各分處之授課鐘點】若有特殊原因,得簽請校長核准後辦理。第十六條 不受專任教師授課鐘點限制之課程及其鐘點計算方式如下:一、 論文指導與研究:指導碩、博士生,每生0.25小時計。二、 師資培育中心教育實習:每位教師指導實習生人數以18人為上限,每生以0.15小時計。三、 體育組校隊訓練:指導校隊,每隊1小時計。四、 以英語授課而增加之鐘點(上課時數乘0.5倍)。五、 大班人數之鐘點數。第十七條 大學部及研究所課程,日鐘點、夜鐘點之計算方式:一、 課程之上課時間,有一堂(含)以上排在星期日至星期六的第一節至第九節,則以日鐘點計算。二、 課程之上課時間,全部排在星期日至星期六的第節至第節,則以夜鐘點計算。三、 大學部及研究所(碩、博士班)之論文指導與研究、教育實習、校隊訓練及其他未列上課時間之課程,皆以日鐘點計算。第十八條 大班授課鐘點費計算方式:每個科目之修習人數在:一、 6170人之間者,乘1.1倍計算鐘點數。二、 7180人之間者,乘1.2倍計算鐘點數。三、 8190人之間者,乘1.3倍計算鐘點數。四、 91100人之間者,乘1.4倍計算鐘點數。五、 101120人之間者,乘1.5倍計算鐘點數。六、 120人以上者,乘2倍計算鐘點數,或得視其科目性質分為兩班。附註:專業必修科目超過101人以上者,不得合班。三、人事相關辦法 (一)中華大學教師升等辦法中華民國九十一年十二月十八日九十一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二次校教師評審委員會通過 中華民國九十三年元月十四日九十二學年度第一學期第四次校教師評審委員會修正通過 中華民國九十三年五月十二日九十二學年度第二學期第三次校教師評審委員會修正通過中華民國九十三年九月八日九十三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一次校教師評審委員會修正通過 中華民國九十四年一月十九日九十三學年度第一學期第四次校教師評審委員會修正通過 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五月二十四日九十四學年度第二學期第二次校教師評審委員會修正通過 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七月二十六日九十四學年度第二學期第四次校教師評審委員會修正通過 中華民國九十六年一月二十二日九十五學年度第一學期第六次校教師評審委員會修正通過 中華民國九十六年七月三日九十五學年度第二學期第四次校教師評審委員會修正通過第一條 本校為辦理專任教師升等之申請、推薦與審查,特訂定教師升等辦法(以下簡稱本辦法),除法令另有規定者外,悉依本辦法辦理。第二條 教師申請升等須符合下列之規定:一、助教升講師者,須於教育人員任用條例修正生效日(八十六年三月二十一日)前持有教育部所頒助教證書後,任助教四年以上,成績優良,並有專門之著作者。 二、講師升助理教授者,須持有教育部所頒講師證書後,任講師三年以上,成績優良,並有專門之著作,其水準相當於博士論文者。講師直接升副教授者,須於教育人員任用條例修正生效日(八十六年三月二十一日)前持有教育部所頒講師證書後,任講師並持續任教未中斷,成績優良,並有專門之著作者。 三、助理教授升副教授者,須持有教育部所頒助理教授證書後,任助理教授三年以上,成績優良,並有專門之著作者。 四、副教授升教授者,須持有教育部所頒副教授證書後,任副教授三年以上,成績優良,並有重要專門之著作者。 五、專任教師申請升等須在本校任教滿二年。 六、教師必須當學期實際在校授課,始受理其升等申請,審查期間若送審教師因故未能蒞教評會說明,而致送審未獲通過時,應自行負責。 七、體育、藝術、應用科技類教師得以作品、成就證明或技術報告代替專門著作申請升等。第三條 教師升等年資計算,依據其教育部所頒現職證書內記載之起資年月為起算點。若帶職帶薪於國內外研究、進修、講學、薦舉期間擔任教學達本職應授時數之半者,其年資應予全數採計,而留職停薪之年資概不採計(借調期間若義務在本校授課達三小時者除外)。第四條 本校講師經核准於國內外進修後取得博士學位者,得申請改聘為助理教授,經三級教評會審查(其中論文審查部分,依本校教師著作外審作業要點辦理)通過後,以校教評會審查通過之次日為起(改)聘日。第五條 升等教師所提著作,應有個人之原創性,除不得以整理、增刪、組合或編排他人著作而成之編著或其他非學術性著作送審外,並應符合下列規定:一、與任教科目性質相符,係送審前五年內及取得前一等級教師資格(同起資年月)後,在國內外學術或專業刊物發表(含具正式審查程序,並得公開及利用之電子期刊),或該刊物出具證明將定期發表,或在國內外具有正式審查程序研討會發表且集結成冊公開發行(含以光碟發行),或出版公開發行。代表著作若為出具證明將定期發表者,應自該刊物出具證明所載日期起一年內發表,並自發表之日起二個月內,將已發表之專門著作送至人事室,若未補繳,將再送校教評會重新審議其資格。 二、以二種以上著作送審者,自行擇定代表著作及參考著作;其屬系列之相關研究者,得合併為代表著作。 三、代表著作如係二人以上合著者,申請升等教師應以書面說明本人參與之部分,並由合著者簽章證明。第六條 申請升等之教師除代表著作及參考著作外,若屬送審前五年內及取得前一等級教師資格(同起資年月)後,所有個人在專業或學術上之成果,得一併作為送審之參考資料。第七條 除前述著作之規範外,升等教師並需準備妥本校教師升等送審相關資料表(如附件)所列之各項資料、表件等。 第八條 教師升等之評審內容包括教學、研究、服務及輔導。其升等條件如下:一、最近一學年度考核結果為晉級。二、最近三次教師綜合評鑑之教學、服務及輔導等項次成績,至少三分之二項次為該院前90%。三、最近五年內且為取得前一等級教師資格後之研究成績,除符合該院升等要求外,被刊登或接受刊登之SCI、SSCI、EI、TSSCI、A&HCI、THCI期刊論文(必須為通訊作者或學生不計入排名後之第一作者)篇數需達下列標準(依教育人員任用條例第30-1條,以博士學位論文升等副教授者除外):升等別近三次教師綜合評鑑之教學、服務或輔導成績在該院之排名人文社會學院管理學院建築學院資訊學院工 學 院講師升助理教授在前30%內-一篇未在前30%-一篇二篇助理教授(或講師)升副教授在前30%內-一篇二篇未在前30%-二篇三篇副教授升教授在前30%內-二篇三篇未在前30%-三篇四篇第九條 教師升等之審查程序如下:一、教師應於每年三月底及十月底前備齊研究(含著作)、教學、服務及輔導等各項資料,向各系所提出申請。二、由系所先行審核申請升等教師各項有關表件,提系所教師評審委員會進行審議。通過後連同研究項目之相關資料,報請院長提交院教師評審委員會審議。升等教師得提出三位以內,認為不宜審查其著作之迴避名單,並敘明理由供簽報審查委員時之參考。 三、院教師評審委員會應將其著作(含代表著作及參考著作)依本校教師著作外審作業要點規定辦理校外審查,外審後,院教師評審委員會應將三份外審評審意見表,連同系所教師評審委員會所送之其他研究、教學、服務及輔導成績等書面資料進行審議,必要時得請升等教師列席說明。通過後送人事室簽請主任委員召開校教評會審議。 四、校教師評審委員會審議前,除升等條件有未合者外,校應再將其著作(含代表著作及參考著作)依本校教師著作外審作業要點規定辦理校外審查。外審後,校教師評審委員會應將三份外審評審意見表,連同院教師評審委員會所送之其他研究、教學、服務及輔導成績等書面資料進行總評,必要時得請升等教師列席說明。 五、專門著作經三位校外學者專家審查,升講師及升助理教授為已獲兩位以上評予70分(及格分數)以上;升副教授及升教授為已獲兩位以上評予75分(及格分數)以上,則對研究成果之評審,原則上將尊重外審之專業認定。六、系、院、校教評會作業時程:系教評會送院院教評會送校校教評會審定報教育部發證教師年資起算4月30日前7月31日前12月31日前1月31日前8月11月30日前2月28日前7月15日前7月31日前2月 七、各級教師評審委員會辦理審查作業過程及內容均不公開,業務承辦人於審查作業中須負保密之責任,升等教師於審查過程中不得向業務承辦人詢問相關審查事項。第十條 校教評會辦理教師升等評審通過並經校長核定後,由人事室檢附送審教 師人數統計表、教師資格審查名冊暨教師資格審查履歷表,報請教育部核發證書,俟證書核下即由人事室簽請校長換發聘書,聘期以教師證書年資起算日期為準。第十一條 教育人員任用條例修正生效日(八十六年三月二十一日)前已取得講師、助教證書者,經核准於國內外進修後取得博士學位,以博士學位論文升等副教授,審查程序另依下列規定辦理。 一、著作外審由院、校二級教評會辦理。 二、系、院、校教評會作業時程同第九條第一項第六款。 三、若未獲通過,則應另申請改聘為助理教授,審查程序依本辦法第四條之規定辦理。第十二條 體育教師之升等須經體育組教評會審查通過,再經人文社會學院教評會審查通過,提送校教評會審查。第十三條 本校研究人員、專業技術人員之升等,除本校另有規定外,其餘未盡事項依照本辦法辦理。第十四條 本辦法經校教評會審議後,送校務會議通過,陳請校長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二)教師差勤辦法中華大學教師請假規則第 一 條 本校專任教師(含兼任行政職務者)請假,依本規則辦理。教師請假應於事前提出申請,並依規定核准後始能休假。如不克依限提出者,應獲得系所主管同意,再辦理或補辦請假手續。教師請假由系所主管、院長同意、會課務組後送人事室登記;三天(含)以上或請公假者,需先依前述請假程序辦理後,會人事室再陳校長核准。兼任行政職務者,應按教學及行政程序辦理。 教師請假不論日數,均應並加填課程處理說明單。第 二 條 教師請假分下列七種: 一、公假:依下列各款情事之一者,得給予公假,每學期累計以二星期為限,但不得支領差旅費。 (一)因公奉派外出處理公務。 (二)參加政府召集之集會。 (三)依法受各種兵役召集。 (四)參加政府依法主辦之各項投票。 (五)經核准之短期講習訓練。 (六)參加國外暨大陸國際會議或研討會。 (七)應國內外機關團體或學校邀請,參加與其職務有關之各項會議或活動,或基於法定義務出席作證、答辯,經學校同意。 (八)以個人名義受聘擔任行政機關或學校之教練、裁判研習、講席、講座、顧問、及評鑑委員者。 (九)個人受邀帶領參加各單項國家代表隊之國際比賽,擔任隊員者。 (十)應中央、省、縣、市機關、學校團體邀請個人參加各項訓練比賽者。 (十一)以個人名義應邀赴其他機關、學校參加慶典、演講、講習、觀摩評鑑等活動。 (十二)赴國外研究、講學、進修經學校核准同意者。(僅限寒暑假期間且不受每學期二星期之限制)。(十三)參加政府舉辦與職務有關之考試,經學校同意。(十四)參加本校舉辦之活動,經學校同意。 二、事假:每學年累計以七天為限,超過七天者須經系(所、中心)主管及院長同意報請校長核准,其超過日數亦以七天為限。其家庭成員預防接種、發生嚴重之疾病或其他重大事故須親自照顧時,得請家庭照顧假,每學年准給七日,其請假日數併入事假計算。 三、病假: (一)每學年累計以二十八天為限,超過期限之病假得以事假抵充。女性教師因生理日致工作有困難者,每月得請生理假一日,其請假日數併入病假計算。(二)請病假三日(含)以上,須呈繳合法醫療機構或合格醫師證明書。(三)因患重病非短時間所能治癒者,經健保特約醫院所診斷証明屬實者,得報請校長核准延長之,其延長期限不得超過半年,倘延長期滿而仍不能授課者,並提請校教師評審委員會審議依本校相關規定辦理之。 四、婚假:給婚假十四天。除因特殊事由,經學校核准延後給假或於結婚前一星期內因籌辦婚事需要提前給假者外,應自結婚之日起一個月之內請畢(須附喜帖或結婚有關文書)。 五、產假:(一)產前檢查假:八天(得分次申請,不得保留至分娩後)。 (二)娩假:四十二天(在產前二星期內因生產需要,經醫師証明確需休養,亦得請娩假,但合計日數,不得超過規定日數)。 (三)流產假:1、懷孕滿五個月以上流產者,給流產假四十二天。 2、懷孕三個月以上未滿五個月流產者,給流產假二十一天。 3、懷孕未滿三個月流產者,給流產假十四天。(四)因配偶之分娩者,給陪產假二天,每次請假至少半日,得分次申請。但應於配偶分娩日前後三日內請畢,例假日順延之(須附合法醫療機構或合格醫師證明書之日期為準計算之) 以上娩假、流產假應一次請畢,均須附合法醫療機構或合格醫師證明書之日期為準計算之。 六、喪假:(須附死亡證明書或除籍謄本或訃聞;依規定應於死亡之日起百日內請畢)。(一)父母、配偶死亡者:十五天。(二)繼父母、配偶之父母、子女死亡者:十天。(三)曾祖父母、祖父母、配偶之祖父母、配偶之繼父母、兄弟姐妹死亡者:五天。 七、公傷假:因執行公務而受意外危險傷害者,檢具醫院証明(証明書應請醫師記載療養所需日數),按實際醫療情形准假之。第 三 條 公差及公假依下列規定分別之: 一、公差:基於本校公務或本職行政職務上之需要,奉派外出處理公務或開會者謂之公差,得支領出差旅費。 二、公假:基於法令規定,非屬私人請假離校者為公假,但不得支領差旅費。以上公差、公假須附有關証明文件影印本。第 四 條除公差使用出差申請單外,其餘假別一律使用電子公文e化假卡。第 五 條事、病假日數依學年度計算,凡到職未滿一學年者,按其在職月數比例計算,比例計算後未滿半日者以半日計;超過半日未滿一日者,以一日計。第 六 條請假日數計算方式:一、 事假、病假均不含國定例假日及彈性放假日。二、 婚假、產前檢查假、娩假、流產假、陪娩假、喪假及延長病假均不含國定例假日。第 七 條非教學單位之研究助理請休假,比照職員工規定辦理。第 八 條教師請假,請人代課之鐘點費依下列規定分別之: 一、專任教師請假,請人代課所需鐘點費(同等職級),除公傷假及娩假(流產假)由學校負擔外,其餘均由請假人自行負擔,兼任教師因事不能到校授課,原則上應自行補課;若需請人代課之鐘點費,由其自行負擔。 二、娩假超鐘點費規定:產假(流產假)42天:不支給6週超鐘點費。流產假21天:不支給3週超鐘點費。流產假14天:不支給2週超鐘點費。第 九 條 專任教師請假在一學期以上或每學期缺課未補累計達三次者提請教評會審議。 教師准假期間所遺職務之處理依下列規定: 一、兼有行政職務之教師請假期間所遺職務,報請校長同意委託同事代理,不支給代理人津貼,請假期間較長而其兼職無人兼任時,其兼職得調整之。教師請假時間超過兩週者,所缺課程應隨時補授或應於停課前補足,並填課程處理說明單,知會教務處課務組。 二、教師每次請假逾兩星期者,以洽妥校內同仁代課為原則,並須徵得系、所、院主管及學校同意,代課鐘點費由請假教師自付。第 十 條教師於期中、期未考試時,不到校監考,且未請本校教師代理者,以缺課計。第十一條 教師臨時調課應填寫中華大學臨時調課說明表並交由系、所公告,並影印一份交課 務組備查。第十二條本規則經行政會議通過陳校長核准後實施;修正時亦同。四、導師輔導相關辦法 (一) 中華大學導師制實施辦法90.09.06學務會議通過91.09.18學務會議修訂92.12.03學務會議修訂94.12.28學務會議修訂95.11.22學務會議修訂95.12.20校務會議修正通過96.05.23學務會議修訂96.06.20校務會議修正通過96.11.21學務會議修訂96.12.19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一條依教師法第17條規定教師有擔任導師之義務,為落實本校導師輔導制度,特訂定本辦法。第二條導師所輔導學生之編組,依下列原則辦理:(一)依各系所學生員額總數為基數,每位導師以至少輔導三十名學生為原則,惟二技與專班則以班為單位,每班設置一名導師,以每六十名學生設置一名導師為上限。(二)各組導師之分配及學生之編組方式由各系依其特色自行決定,惟若學生之導師若有變更,應於學期初二週內,由系上導師與學生共同確認之。可採行之參考方式如下:1、單導師制:每位學生而言,皆對應一位導師,班級學生的管理與輔導由導師負責,因每位學生有一位固定的導師,故導師應盡其所能的提供支援。此導師制度的特色,在於導師對班級與學生之間較有歸屬感,進而扛起班級經營的責任。2、雙導師制:雙導師即各班設置二位導師,惟為配合學生對導師滿意度的評鑑,每位學生皆須有確定的導師,在面對班級學生的問題時,可以互相討論、共同成長,此外,學生的請益對象亦多了一種選擇。3、家族導師制:師生關係的建立以全系為單位,打破系所與年級間的隔閡,而以學號、興趣、專長及研究領域等組成所謂的家族。由系所請一位導師帶領一個或整個家族,家族成員涵蓋每個年級及研究所。此制度的特色在於家族的凝聚力強。4、功能導師制:此制度之建立,係針對老師擔任各種導師類別的意願,定義導師所能支援的屬性,使學生能從每位導師的教學中,獲得最有利的資源與協助。此制度一方面避免導師需支援各種屬性的負擔,另一方面,學生增加了請益對象,藉此獲得更好的師生互動品質。5、自選導師制:由學生自行選擇導師。(三)各系導師任務分配須經系務會議通過,併同導師總額及計算方式,請送學輔單位存參。第三條導師的組織:(一)一般導師:由系主任遴選適合之本校專任老師,進行學生輔導活動。(二)主任導師:包括校長、學務長、推廣處處長、各院院長、系、所主任、軍訓室主任,綜理各教學單位與軍訓室導師工作事宜。(三)系諮商導師:由學輔中心具諮商背景之專兼任輔導老師擔任。(四)系輔導員:由軍訓教官、校安人員、危機管理人員擔任,協助各系導師處理學生輔導事務。第四條導師之職責: (一)一般導師職責:1、擔任一般導師者,應於每學期排課時排定每週二小時之導師時間,以利個別或團體輔導工作之進行。2、了解學生之家庭及其個人狀況。3、生活輔導。4、學業輔導及生涯輔導。5、學生特殊問題及重大事項之輔導。如:(1)教官日誌中記錄之嚴重車禍或受傷,校內違規(大過(含)以上),以及校外違規之學生;(2)期中考後,若學生成績較差達到預警程度者;(3)針對僑生、原住民、殘障生、低收入戶或921地震受災戶之學生。6、視學生之狀況、需要,將學生轉介至學輔中心,若有特殊緊急事件請向學務處通報,以便立即會同處理。7、導師有出席全校導師會議、學系導師會議及參與導師知能研習之義務。8、導師應填寫學校規定之各項表冊(諸如綜合學生資料表、導生漫談、班會紀錄表、學生輔導選課紀錄表及學生特殊事件處理表)。(二)主任導師職責:1、協助各該院、系導師推行導師工作。2、召集並主持各該學系導師會議。導師會議每學期至少舉行一次,並可與系務會議合併舉行。且各系應在一學期內至少有一次(含)以上的系導師會議紀錄,並將該紀錄影印一份給學輔中心存查。3、考評並轉送各該院、系導師所填送之有關表冊。4、出席學生事務會議及有關學務之其他會議。5、協助學務處處理有關全校學務之共同問題。(三)系諮商導師職責1.與系導師保持密切聯絡,協助導師輔導學生有關心理、情緒、精神疾病等問題,為導師們輔導學生的顧問。2.協助規劃導師知能研習課程,提昇一般導師輔導學生之能力。3.遭遇校園危機個案,如:自殺、自傷、精神疾病發病、重度憂鬱等,召開緊急會議,與主任導師、導師、系教官及學生家長共同商討各職責角色之處理應變方案。4.系諮商導師每學期參與系導師會議,由各導師提出困難輔導個案,系諮商導師協助評估是否需轉介諮商,並提出適當輔導方式。(四)系輔導員職責:1.恪遵校園安全住校值勤規定,處理學生突發緊急事件與善後事宜,並遵校園安全通報系統實施通報。2.與各院長、系主任及導師保持密切聯繫,相互配合,為系導生提供必要之服務與輔導。3.針對學生個別差異,適時適切輔導,並視情況轉介學輔中心實施輔導。4.管制系導生請假情況及在校生疾病照料。5.辦理各項學生安全防護宣導與講習。6.宣導並防制藥物濫用、吸煙、酗酒及嚼食檳榔,並預防愛滋病傳染。7.定期及不定期辦理系導生校外生活及賃居生住宿輔導。8.協助辦理系導生急難救助申請及助學貸款事宜。9.輔導系導生預備軍士官考選事宜。(五)所有導師於輔導學生過程中知悉學生之疑似性侵害犯罪或家庭暴力情事者,應於24小時內通報性侵害及家暴防治專線113。第五條導師費:每人每個月陸仟元,一學年核發八個月,院、處長級以上主任導師,未帶導生者不支領導師費。第六條依中華大學優良導師甄選獎勵辦法,表揚優良導師。 (一)遴選出之導師,給予獎金與獎牌,以玆鼓勵。 (二)可列入考績升等之重要項目。第七條本辦法經學生事務會議暨校務會議通過,陳請校長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二)個別諮商輔導預約注意事項一、諮商服務採親自至中心來預約的方式,與前來預約同學說明中心相關諮商服務辦法讓當事人了解自己之權力及中心之規定後當面預約承諾,這是一個諮商關係開始的行動。二、每個學生每週只可預約一個時段,由於資源有限未避免學生預約後不出現,以網路或電話預約的方式容易產生此種情形,影響其他同學預約權利,因此目前不考慮接受同學以電話或網路預約,若同學以電話預約我們會以保留該時段的方式告知,待其前來填寫預約單後始完成其預約。五、教師評鑑相關辦法 (一) 中華大學教師綜合績效評鑑辦法93.03.03九十二學年度第八次行政會議通過93.06.09九十二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94.12.07九十四學年度第五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94.12.21九十四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95.06.07九十四學年度第十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95.06.14九十四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95.12.06九十五學年度第五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95.12.20九十五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一條 為提昇本校專任教師在教學、研究、學生輔導、與服務等項目之績效,特訂定本辦法。第二條 凡任職本校滿一年之專任教師 (含教學單位之研究助理) 均為評鑑對象。惟符合下列情形者不須受評:1.於該評鑑學年度到校之專任教師。2.於該評鑑學年度休假研究或留職停薪超過半年以上之專任老師。3.女性教師因懷孕生產,於備齊相關文件經簽准後,得申請懷孕生產期間中之任學年度免受綜合評鑑。4講座教授或其他表現傑出教師,可提出申請,經校教評會審查通過,簽請校長核可後,得免予評鑑。第三條 本辦法評鑑教師每學年之綜合績效,並於每年之十月底前將評鑑結果核算完畢。評鑑期間轉任其他系所者,均列於現職單位受評。第四條 每一教師之綜合評鑑得分等於該教師在教學、研究、學生輔導、與服務等四項目得分乘以其分別之權重後之加總。各項目之權重應介於 10% (含) 至50% (含) 之間,由教師就各學院訂定之範圍自行設定,惟各項目之權重加總需為 100%。未擔任導師之教師得將學生輔導項目之權重設定為 0%。評鑑學年度僅擔任一學期導師,以該學期輔導分數計算。第五條 教師在教學項目之得分是依中華大學教師教學績效評鑑辦法計算而得,研究項目之得分是依中華大學教師研究績效評鑑辦法計算而得,學生輔導項目之得分是依中華大學導師評鑑辦法計算而得,服務項目之得分是依中華大學教師服務績效評鑑辦法計算而得。第六條 為使本辦法第五條計算而得之教師各項目原始得分能在統一的規模中進行本辦法第四條所定之綜合評鑑得分之計算,教師各項目之得分在彙入綜合評鑑得分計算前需進行調整。調整方式如下所示:每一教師在某項目之調整後之得分等於 目標平均分數加該教師在某項目原始得分之標準化值乘以一固定調整倍數 ,其中該教師在某項目原始得分之標準化值等於該教師在某項目之原始得分減所有教師在某項目原始得分之平均除以所有教師在某項目原始得分之標準差。第七條 綜合評鑑得分排名各院前 3% (小數點無條件進位) 之教師頒給年度優良教師。連續三年獲頒年度優良教師者,則另頒給傑出楷模教師。年度優良教師與傑出楷模教師之獎勵方式另由人事室簽請校長核定。第八條 綜合評鑑得分排名各院後 3% (小數點四捨五入) 之教師,次年排課不得超鐘點、不得排推廣處之課、不得校外兼課。排名各院後 3%,且各項原始得分均未達六十分以上之教師,經提校教評會決議者,當年度不予晉級。第九條 連續三年綜合評鑑得分排名落於各院最後 3% (小數點四捨五入) 之教師得依大學法相關規定提校教評會討論。惟若教師三年中有納入綜合績效評鑑之各項原始得分均達六十分 (含) 以上者不在此限。第十條 本辦法經行政會議議決,校務會議通過後,陳請校長核定後公佈實施,修正時亦同。 (二) 中華大學專任教師教學績效評鑑辦法93年1月14日九十二學年度第五次教務會議修訂通過93年5月19日九十二學年度第十次教務會議修訂通過93年6月2日九十二學年度第二次教務會議臨時會修訂通過95年6月21日九十四學年度第九次教務會議會修訂通過95年11月08日九十五學年度第三次教務會議會修訂通過96.06.20九十五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一條 為評鑑本校專任教師教學績效,特訂定本辦法。第二條 凡任職本校之專任教師(含同等級之研究人員)均為評鑑對象。本辦法評鑑期間為每一學期之開學日起至該學期結束。第三條 本辦法以基本分數再依據教學績效評鑑項目所列示之各項評鑑標準加(減)分,來評鑑專任教師之教學績效。每位教師當學期之教學評鑑項目、加(減)分數之核定及教學績效評鑑總分之計算方式,均由各院訂定與執行之。(各院專任教師教學績效評鑑辦法之加(減)分項目請參照:附件一、附件二、附件三、附件四、附件五) 第四條 教學問卷計分公式為非常同意:100、同意:85、尚可:70、不同意:60、非常不同意:50。教學問卷總分為授課課程分數加總後再平均。第五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呈校務會議核定後公佈實施,修正時亦同。附件一 附件1-1: 工學院 專任教師教學績效評鑑辦法之加分項目96年3月19日九十五年學年度第二學期第一次院教評會議修訂通過 96年5月23日九十五年學年度第二學期第二次院教評會議修訂通過 評鑑項目工學院標準工學院加分備 註1.教學問卷教學問卷平均分數60,且該學期該教師授課學生總人數達40人(含)以上者。(a)(教學問卷分數)4(b)全系前10(含)加4分,全系前10-20加3分(加分人數採四捨五入計算)1.教學問卷計分公式如下:A 非常同意:100B 同意:85C 尚可:70D 不同意:60E 非常不同意:502.本院將以人工方式執行,請各系派工讀生支援。2.教學平台eCampus使用教材功能加12分請參閱附註(一)使用作業、討論區功能加12分3.執行校外教學改進計畫主持或共同主持一件(子)計畫且完成結案者主持人加8分,共同主持人加2分請參閱附註(二)4.獲得網路教學補助獲得一門課補助且基本要求分數=70加2分5.參與教學卓越計畫參與執行教學卓越計畫加110分請參閱附註(三)6.期中教學問卷並進行學生學習效果分析建檔教師於學期中針對開授課程使用問卷查訪學生是否充分瞭解學科之教學目標與內容、學習狀況與學習困擾,且協助系上進行學生學習效果分析並建立相關檔案者。以一科為限,加14分,須呈現下列具體成果:j 問卷查訪結果。k 學生學習效果分析結果。l 建立檔案。為配合教育部系所評鑑之相關校標。(* :教育部之校標編號)1-2.*系所師生對教育目標的認同為何?2-6.*系所是否確保學生充分瞭解學科之教學目標與內容?2-4.*系所根據師生對課程意見回饋,檢討修正課程規劃與實施情形為何?7.校內教學改進計畫及成果教師針對開授課程學生學習效果分析結果,提出教學改進計畫與成果,進行多元教學與多元評量,並達到提昇學生學習成效者,老師在成果中須提供佐證資料並說明該課程可讓學生達到所宣稱之核心能力。 須佐證各個課程所宣稱培養的學生核心能。(IEET認證規範3) ,見附註(四) 須佐證評方法能確實檢測學生核心能。(IEET認證規範3) ,見附註(四) 須佐證課程規劃與要求皆能確實培育學生核心能,且符合華盛頓協定的要求。(IEET認證規範3) ,見附註(四)以老師為單位,每人加14分。須呈現下列具體成果:j改進計畫k計畫之成果l該計畫之成果須提供佐證資料可讓學生達到所宣稱之核心能力。2-4.*系所根據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新能源研发及成果转化合作框架协议
- 2025年个性化餐饮定制服务采购合同样本
- 2025新型电商企业智能物流系统操作人员劳动合同
- 2025年共享办公空间租赁合作协议
- 2025年度环保科技创新合作研发合同
- 地板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创业公司私募股权无偿赠与及投资管理服务框架合同
- 2025年国际美食品牌中国区加盟与区域代理合作协议
- 2025年度绿色能源项目土地流转与场地综合开发代理协议
- 2025年度物流仓储管理与智能调度系统定制合同
- 医疗废物与污水处理培训
- 康复科疾病护理
- 4S店员工职业卫生培训
- 地下通道水泵房管理制度
- 溺水患者急救培训
- 2026版步步高大一轮高考数学复习讲义第十章 §10.1 计数原理与排列组合含答案
- 人力公司营销策划方案
- 医院医疗用房管理制度
- 股权代持协议终止协议书
- 捡土豆装车合同协议书
- 国际压力性损伤溃疡预防和治疗临床指南(2025年版)解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