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湖心亭看雪【写作特色】写景、叙事、抒情融于一炉,这正是本文的一大特色。1、重点赏析:雪后奇景【描写雪景的句子(段):“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1)写景的顺序。【共两句话。概括一下,第一句是对什么进行描写?第二句又是对什么进行描写?】这是从整体到局部地描写。在整体描写部分,又采用了由上到下的顺序。在局部描写部分,又采用了由大到小,由远到近的顺序。(2)修辞夸张,排比,比喻(“一芥”,一根小草)。(3)抓住了景物的特征。哪些词语体现作者抓住了景物特征?“一白”“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4)文中作者还用了怎样的写作方法什么手法来写景?白描文字简练朴素,不加渲染,这种写法就是白描。(抓住事物特征,以质朴的文字,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事物形象的描写方法。)(5)作者为什么要强调这些景物的小,他真正要突出的景物是什么?是要突出“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的壮观景象。正是这种满世界都白的奇观,才使他觉得眼前的具体景物都变小了。2、写作方面,作为一篇游记,作者是怎样处理写景、叙事、抒情的关系的?叙事是行文的线索,须用俭省的笔墨交代,如文中写“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是日更定,余拿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到亭上”,“及下船”,交待了作者的游踪。写景是游记的表现重点,要抓住景物的特点,把景物最打动人的地方表现出来,景中含情。本文写雪景的一段,作者就抓住了夜色中雪景的特点,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正是茫茫雪境中的亮点,作者以他准确的感受体会到简单背后的震撼力,宇宙的空阔与人的渺小构成了强烈的对比,景物因此有了内容。湖心亭巧遇虽是叙事,但重在抒情。因意外遇到两个赏雪人而惊喜,短暂的相遇都很畅快,随之而来的分别不免伤感,但遇到志趣相投的人又让他释然。情绪的变化一波三折,但是都与“看雪”有关,是“看雪”行动的延伸。由从景的角度写景转变为从人的角度写景,将人与景有机地结合起来。人的参与,给有可能显得冷寂、单调的景物注入了生机。而人与景的融合,正是本文的特色。3.课文是从哪几个角度写西湖雪景的?三个角度:(1)未游西湖时,从听觉角度概写:“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2)(游西湖时)先总写全景远景:“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3)(游西湖时)后具体描写近景:“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4.文中有关“湖上影子”的描写有什么特点?作者运用白描手法,由远及近,写出了“湖上”雪后最具代表性的景物,即长堤、湖心亭、舟、舟 中人。这些景物与人,在大雪的笼罩下全都变得虚无缥缈,模糊微小,天人合一,宇宙的空阔与人的渺小构成了强烈的对比,变成了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具有了童话般的梦幻色彩。然而最微不足道的“两三粒”人却是这空旷寂寥的雪世界的主人,他们是赏雪的主体。作者的描写,宛如中国画的写意手法,寥寥几笔,就传达出景物的形与神。5.“湖中焉得更有此人”一语,与文中哪句话相互映衬?试结合语境,分析这两句话的表达效果。“湖中焉得更有此人”一语,与结尾舟子的喃喃自语“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相互映衬,前句借“客”偶遇知音的惊喜,赞美作者之“痴”;后句借舟子之口,说“客”之“痴”,为作者之“痴”找到“同调”,找到了可以原谅的“理由”。作者超凡脱俗的行为和孤高自赏的情怀,不但在“客”那里引起了共鸣,也通过他与“客”的“合鸣”,仿佛让本无雅趣的舟子也受到了“痴”的精神感染,让他若有所悟,若有所思。文章至此戛然而止,余音袅袅,令人回味无穷。湖心亭看雪答案【中考链接】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更定( ) 湖中人鸟声俱绝( ) 余拏一小舟( )拥毳衣炉火( ) 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 )焉得更有此人(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 客此( )及下船( ) (11)上下一白( ) (12)惟长堤一痕( )(13)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完了,结束 消失 撑,划 鸟兽的细毛 独自 水汽凝成的冰花 白汽弥漫的样子 哪能 指酒杯 客居 等到 (11)全 (12)只有 (13)罢了二、翻译下列句子。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译文: 2、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译文: 3、湖中焉得更有此人!译文: 4、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译文: 5、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译文: 6、是日更定,余拿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译文: 7、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译文: 3、湖里哪能还有这样的人!(想不到湖中还会有这样的人!)4、不要说相公痴情,还有跟相公一样痴情的人!(不要光说相公痴,还有和相公一样痴的人。)5、(我看见)有两个人已铺好了毡子,相对而坐,一个童子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6、这一天五更过后,我划一条小船,穿着毛皮衣,带着火炉,独自划往湖心亭去看雪。7、冰花一片弥漫,天、云、山、水,上上下下,全是一片白色。三、阅读理解1、用原文回答问题:(1)作者写看雪的时间、地点、天气状况的句子是: 。(2)文中具体描写雪景的句子是: (3)点明主旨的句子: 。 2、说说文中描写西湖雪景的文字有什么特色。举例说明。答: 3、文中引用舟子的话有何用意?“痴”与课文第一段哪句话相呼应?写出作者什么心情?答: apology n. 道谦;谢罪 challenge n. 挑战4、哪些动词表现作者的“痴”?文中结尾舟子说作者痴,你如何理解作者的“痴”? Danish n. 丹麦语答: 5、“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一句写出了什么意境?此句在全文结构上有何作用?George Stephenson 乔治?斯蒂芬森答: logical adj. 合逻辑的;合情理的 6、“独往湖心亭看雪”一句中“独”字有什么表达作用?(火车站的)月台答: crack n. 裂缝;噼啪声 7、文中开头说“独往湖心亭看雪”,后来又写到“舟中人两三粒”,况且文章末尾舟子还出现了,这是不是矛盾?migration n. 迁徙;迁居;移居答: San Francisco n. 圣弗朗西斯科(也称 1、(1)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2)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3)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2、本文描写西湖雪景主要运用了白描的写法。如:“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这种写法,文字简练朴素,不加渲染。4、作者引用舟子的话包含了对“痴”字的赞赏,作者的确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雅情雅致,同时这种天涯遇知音的愉悦化解了作者心中的淡淡愁绪。(衬托作者深夜偶遇知音的惊喜心情,表明作者不虚此行,深夜赏雪,收获颇大,印象极深。)与开头“独往湖心亭看雪”相呼应;写出了作者超然脱俗的性格。5拿、拥、往、看 他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闲情逸致。(意思对即可,每点1分,共2分)。6、路无行人,天无飞鸟,天寒地冻,万籁俱寂的意境。作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安徽省宿州市砀山县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题库及答案
- 心有灵犀游戏题目及答案
- 心理学必背题目及答案
- 小学语文各种句型改写题目及答案
- 桃花源记人物性格分析与文学创作技巧探讨:高中语文研究性教案
- 工艺品采购及加工合同
- 农业生态合作社合同书
- 初中物理力学模型制作:力学原理与实践操作教案
- 技术解决方案标准化流程
- 时间像小马车说课课件
- 2025年反洗钱知识竞赛培训试题及答案
- 军工计价管理办法
- 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2023年小升初语文真题试卷(学生版)
- 2025租房合同附带室内物品清单
- 2025年度枣庄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课考试题(含答案)
- “满鲜一体化”视域下“满鲜”商业会议所联合会研究(1918-1929)
- 高中生物开学第一课课件 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1
- 送配电线路工(送电)-初级工模拟题含答案(附解析)
- 供应商物流管理办法规定
- 2025新食品安全法及修订解读企业应对新规培训课件
- 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诊疗指南解读 2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