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价铬钝化原理_第1页
三价铬钝化原理_第2页
三价铬钝化原理_第3页
三价铬钝化原理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人从事三价铬钝化研究多年,感于目前市面上对其配方的保密过严,严重阻碍国内对三价铬钝化的认识与研究,现介绍一些入门知识,并公布一些简单配方,希望能满足论坛各位仁兄的求知欲。一:配方组成1.1三价铬离子(主成膜剂):硫酸铬、硝酸铬、氯化铬1.2络合剂(产品稳定剂):各大生产商所使用的络合剂不外乎两体系三种原料:有机酸体系草酸、柠檬酸(通常所用的紫红色药水都是这个体系);氟体系氟化钠,氟化铵,氟化氢铵(通常所用的绿色透明药水都是这个体系)。1.3氧化剂:硝酸根离子。1.4其它金属离子 目的是为了提高耐蚀性并调整钝化膜的颜色。用的最多的有钴、镍及一些稀土元素。1.5其它阴离子 与金属离子的性质差不多,也是一种成膜促进剂。二:钝化原理水溶液中Cr3+通常都以Cr(H2O)63+存在,水的络合能力很弱,在发生钝化反应时,体系不稳定,因此需要一些相对较强的络合剂。这与电镀添加剂的本质基本相同。加入络合剂后,铬离子以以下结构式存在:Cr(H2O)6-XFX(3-X)+ 0X3或 Cr(H2O)6-2X(C2O4)2X(3-2X)+ 0X1.52.1金属锌在氧化剂硝酸的作用下溶解为锌离子。Zn+H+-Zn2+H22.2 由于H+的消耗,使金属的表面pH升高2.3 随着pH升高,络合离子稳定降低,解离出的氢氧根离子进攻络合离子,使铬离子及溶液中的锌离子形成Cr(OH)3和Zn(OH)2 ,沉淀在锌表面上形成钝化膜;同时,作为络合剂的C2O42也被解离出来与Co2+形成不溶性的C2O4Co沉淀在钝化膜表面。C2O4Co是非晶态的固体,其能极大的提高钝化膜的抗蚀性能。这样反复进行,真到钝化膜生长起来。当然,钝化膜的成份并不只是这么简单,到目前为止,还没 有一个定论,但这只是科学家的事。三配方设计3.1一度市场上卖的很火的兰白钝化粉配方研究CrCl3 812g/LNaF 6g/LHNO3 6ml/L这个配方主要特点:蓝度高,光亮好,发蓝速度快。但其盐雾效果极差,只适合低端市场。这一配方还有一致命缺陷,在使用或放置一段时间后,就不能用。使用过的朋友应该能充分感受其中的痛苦。这是因为:在些配方中氟离子起络合和发蓝作用。由于氟离子对铬的络合作用相对较强,在放置一段时间后,氟离子与铬完全络合,工作液中完全没有氟离子的存在,因此就达不到发蓝的效果。这点可以从其工作液在工作或放置一段时间后,pH值反而降低来证明。因为氢氟酸属弱酸,在水溶液中的解离度不高。但氟与铬形成络合离子后,氢离子被释放出来,从而降低了工作的PH值。HFCr3+Cr(H2O)6-XFX(3-X)+H因此,产家配套了发蓝粉(氟化铵),提供氟离子,并适当提高工作液PH值。3.2 我设计蓝白配方一:Cr2(SO4)36H2O 7g/LCoSO47H2O 2.5g/lNaNO3 4g/LNH4Cl 1g/L硝酸调PH值到2.0,钝化时间2040秒,盐雾过48小时。配方二:Cr(NO3)39H2O 120g/L草酸 40g/L柠檬酸 25g/L硅酸钠 60g/L硝酸钴 25g/L10mL/L开缸,1520秒,盐雾过48小时。以上两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