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民航规章李云波二 一一年三月 2 Part2民航法规 Part3CCAR 65部 Part4CCAR 91部 Part1民航法规体系 Part5CCAR 97部 Part6CCAR 121部 4 Part2民航法规 Part3CCAR 65部 Part4CCAR 91部 Part1民航法规体系 Part5CCAR 97部 Part6CCAR 121部 5 民用航空有关法律 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于 年 月 日通过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五十六号公布 自 年 月 日起施行 共十六章二百一十四条 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 6 民航法部分条款 第一章总则规定了立法的目的 主权原则 行政管理机构及其职权 国家对民用航空的基本政策 第五章航空人员概括了从事民用航空活动的空勤人员和地面人员 第七章空中航行从事飞行的民用航空器 应当携带有关文件 第十五章法律责任航空人员玩忽职守 或者违反规章制度 导致发生重大飞行事故 造成严重后果的 依照刑法追究刑事责任 7 民航法规举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飞行基本规则为了维护国家领空主权 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飞行活动 保障飞行活动安全有秩序地进行而制定 凡辖有航空器的单位 个人和与飞行有关的人员及其飞行活动必须遵守 2000年7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令第288号公布 2001年7月27日第一次修订 2007年7月18日第二次修订 8 Part2民航法规 Part3CCAR 65部 Part4CCAR 91部 Part1民航法规体系 Part5CCAR 97部 Part6CCAR 121部 9 CCAR 65部 10 CCAR 65部 11 CCAR 65部 执照申请 12 CCAR 65部 13 CCAR 65部 14 飞行签派员必须持有根据本规则颁发的飞行签派员执照 并完成CCAR121部所规定的训练 满足相关要求后方可履行运行控制职责 飞行签派员执照持有人应在36个日历月内至少完成一次执照定期检查 否则不得履行运行控制职责 在民用航空飞行标准监察员或者授权的局方代表提出要求时 应当出示飞行签派员执照和体检合格证 接受检查 执照要求 CCAR 65部 飞行签派员执照申请人应当通过针对航空运输中使用的任何一种大型飞机的实践考试 内容应当基于本规则附件A中规定的内容 技能要求 15 参加飞行签派员执照理论考试的人员应当年满21周岁 并且必须在获得65 70条 b 款规定的有效书面毕业证明之日起18个日历月内完成理论考试 参加飞行签派员执照实践考试的人员应当通过第65 55条规定的理论考试 并满足第65 57条规定的经历要求 获得飞行签派员执照资格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1 年满21周岁 2 具有大学专科 含 以上学历 3 能够读 说 写并且理解汉语 4 通过了本规则第65 59条规定的理论和实践考试 5 相应的经历和训练要求 资格要求 CCAR 65部 16 飞行签派员执照申请人应当至少通过下述航空知识的理论考试 1 与航线运输驾驶员权力 限制和飞行运行相关的中国民用航空规章中适用的规定 2 气象 包括锋的知识和影响 风的特性 云的形成 结冰和高空资料 3 气象和航行通告资料的收集 分析 分发和使用 4 气象图表 地图 预报 顺序报告 缩写和符号的理解和使用 5 当其在相应的空域系统内运行时 有关的气象服务职能 6 风切变和下沉气流的认识 识别和避让 7 仪表气象条件下的空中导航 8 与航路运行 终端区和雷达环境下有关的运行以及与仪表进离场和进近程序相关的空中交通程序和驾驶员的职责 9 航空器的载重与平衡 航图 图表 表格 公式和计算的应用 以及对航空器性能的影响 10 与正常和非正常飞行状态下的航空器飞行特性和性能有关的空气动力学 11 人为因素 12 决策与判断 13 机组资源管理 包括机组交流和协调 理论知识要求 CCAR 65部 17 申请人在申请日期前3年中至少有2年的如下任意经历或者其组合 并在此以后 圆满完成按照本规则附件A 飞行签派员执照训练课程 要求设置的至少200小时的训练课程 并且提供了符合本规则第65 70条 b 款规定的有效书面毕业证明 1 在国家航空器运行中担任驾驶员 飞行领航员 管制员 航空气象分析人员 2 在CCAR121部航空承运人的运行中 在合格的飞行签派员的直接监督下担任助理签派员至少1年 或者担任驾驶员 飞行机械员 航空气象分析人员 飞机性能工程师 3 在航空器运行中担任空中交通管制员或者航行情报员 4 在航空器运行中 履行局方认为能够提供同等经历的其他职责 如果申请人不具备本条 a 款要求的经历 则应当按照本规则附件A的要求完成至少800小时的训练课程 并提供符合本规则第65 70条 b 款规定的有效书面毕业证明 申请人在申请执照前12个月内 必须在合格的飞行签派员监视下在运行控制的岗位上至少服务90个工作日 经历和训练要求 CCAR 65部 18 在执照考试中出现作弊行为的 或在执照申请中出现欺诈行为的 由民航地区管理局取消其执照申请资格 并在12个日历月内不再受理其新的申请 CCAR 65部 执照申请的不受理 执照的吊扣与吊销 a 对执照持有人 违反65 18条规定顶替他人参加考试的 由民航地区管理局吊扣其执照6个月 b 伪造和篡改签派员训练记录的 由民航地区管理局吊扣其执照1至6个月 c 违反航空规章的 视其造成后果的严重程度予以吊扣 吊销执照的处罚 受到刑事处罚后的执照处理 执照持有人受到刑事处罚期间不得行使执照赋予的权利 19 b 航空承运人违反本规则第65 51条 a 款规定 指定未取得飞行签派员执照的人员履行运行控制责任的 由民航地区管理局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并可以处以警告或者3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CCAR 65部 使用未取得执照的人员 a 违反本规则第65 51条 a b 款规定 未取得飞行签派员执照在国内 国际定期载客运输飞行中履行运行控制责任的个人 在12个日历月之内不得申请飞行签派员执照 由民航地区管理局责令其停止飞行签派工作 并可以处以警告或者人民币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在检查中未能提供执照 飞行签派员违反本规则第65 51条 c 款规定 在检查中未能提供飞行签派员执照或者体检合格证的 由民航地区管理局责令改正并可以处以警告或人民币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20 Part2民航法规 Part3CCAR 65部 Part4CCAR 91部 Part1民航法规体系 Part5CCAR 97部 Part6CCAR 121部 21 概述 CCAR 91 R2 一般运行和飞行规则 共 18章 262条 六篇附录 二个说明CCAR 912004年1月14日民航总局令第120号公布 自2004年6月1日起施行 CCAR 91 R12007年2月14日民航总局令第177号公布第一次修订 自2007年6月1日起施行 CCAR 91 R22007年9月10日民航总局令第188号公布第二次修订 自2007年11月22日起施行 第二次修订主要是加强与国际民航组织标准的符合性和针对我国空域内全面实施RVSM运行要求的内容 22 地位和作用 1 CCAR 91部是运行规章中的基础规章 1 运行规章的组成 121部 135部 91部 2 CCAR 91部中的飞行规则适用于所有民用航空器的运行 3 公共航空运输飞行在遵守CCAR 91部的基础上 还要遵守CCAR 135或121部的规定 2 CCAR 91部的制定填补了基础运行规章的空白 3 CCAR 91部对完善民航总局航空器运行管理规章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 4 CCAR 91部为航空作业和通用航空的运行管理提供了管理依据 23 制定原则 1 先进性不低于国际民航组织的标准 借鉴民航发达国家的一些具体标准和做法 实现与国际标准接轨 2 可行性尽量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 吸取我国多年运行中总结出来的经验 便于使用和贯彻 3 保持版本的国际通用性 24 有关规范性文件 AC 91FS 01 使用全球定位系统 GPS 进行航路和终端区IFR飞行以及非精密进近的运行指南 AC 91FS 02 特殊航空器和机组 SAAAR 实施所需导航性能 RNP 程序的适航与运行批准准则 AC 91FS 03 特殊批准的II类或低于I类运行最低标准的程序 AC 91FS 04 使用数据链通信系统的运行批准程序 AC 911FS 05 要求授权的特殊航空器和机组 SAAAR 实施公共所需导航性能 RNP 程序的适航和运行批准准则 AC 91FS 06 关于一般运行和飞行规则的临时补充规定 AC 91FS 07 缩小垂直间隔 RVSM 空域的运行要求 25 Part2民航法规 Part3CCAR 65部 Part4CCAR 91部 Part1民航法规体系 Part5CCAR 97部 Part6CCAR 121部 26 1991年8月22日以民航总局令第20号发布 机场运行最低标准的制定与实施规定 1992年1月1日起施行 2001年2月26日民航总局令第98号令公布 航空器机场运行最低标准的制定与实施规定 CCAR 97 R1 公布之日起施行 同时20号令废止 2003年6月20日民航总局令第119号公布关于修订 航空器机场运行最低标准的制定与实施规定 的决定 CCAR 97 R2 公布之日起施行 CCAR 97对制定机场运行最低标准 规范航空器机场的运行 提高运行安全水平 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概述 27 精密进近使用仪表着陆系统 ILS 微波着陆系统 MLS 或精密进近雷达 PAR 提供方位和下滑引导的进近 非精密进近使用甚高频全向信标台 VOR 无方向性无线电信标台 NDB 或航向台 LLZ 仪表着陆系统ILS下滑台不工作 等地面导航设施 只提供方位引导 不提供下滑引导的进近 机场运行最低标准机场可用于飞机起飞着陆的运行限制 对于起飞 用能见度 VIS 或跑道视程 RVR 表示 在需要时 还应当包括云高 对于精密进近着陆 根据运行分类用能见度 VIS 或跑道视程 RVR 和决断高度 高 DA DH 表示 对于非精密进近着陆 用能见度 VIS 和最低下降高度 高 MDA MDH 表示 重要定义 28 计划最低标准在飞行计划中对起飞着陆和航路飞行选择的备降机场使用的最低标准 通常起飞备降机场使用的计划最低标准与该机场的着陆最低标准相同 航路飞行和目的地的备降机场使用的计划最低标准略高于该机场的着陆最低标准 超障高度 OCA 或超障高 OCH 按照有关超障准则确定的最低高度 OCH为在跑道入口以上或在机场标高以上的最低高度 决断高度 DA 或决断高 DH 在精密进近中规定的一个高度或高 在这个高度或高 如果不能取得继续进近所需的目视参考 则必须开始复飞 最低下降高度 MDA 或最低下降高 MDH 在非精密进近和盘旋进近中规定的高度或高 在这个高度或高 如果没有取得要求的目视参考 则不能下降至最低下降高度或最低下降高以下 重要定义 29 云高云或遮蔽现象最底层距地面的高度 遮蔽现象用 裂云 阴天 遮蔽 表示 能见度 VIS 在白天能看清和辨别出明显的不发光物体 在晚上能看清明显的发光体的距离 跑道视程 RVR 飞机位于跑道中线 驾驶员能看清跑道道面标志或跑道边灯或中线灯的最大距离 跑道视程是经大气投射仪测量后考虑大气消光系数 视觉阈值和跑道灯强度而计算的数值 跑道视程 RVR 数值的大小与跑道灯光的强度有关 当跑道视程 RVR 小于飞机起飞 着陆要求的数值时 应考虑将跑道灯光强度调大直至最强 5级灯光 以提高飞机运行的正常性 非精密进近的直线进近是指最后进近航迹与着陆跑道中线延长线的交角不超过一个特定值的进近 该值对A类和B类飞机为30 对C类 D类 E类飞机为15 目视盘旋进近为仪表进近的延续 飞机在仪表进近程序中不能直线进近着陆时 着陆前在机场上空进行目视对正跑道的机动飞行 重要定义 30 精密进近着陆的分类 31 根据飞机审定的最大着陆重量在着陆形态下失速速度的1 3倍 即在入口的指示空速IAS 将飞机分为下列A B C D E五类 飞机分类 32 民航总局公布的机场运行最低标准 没有考虑 具体机型的机载设备飞机性能飞行机组的技术水平和飞行经验这些因素应由各航空营运人确定其所用机场的运行最低标准 公司标准 时予以考虑 运行最低标准 33 航空营运人应当遵照本规定所述的准则 结合其运行条件 包括机型 机载设备 机组技术水平和飞行经验等 制定国内机场的起飞着陆最低标准 公司标准 按航空营运人运行合格审定的有关规定报批 航空营运人在国内机场使用的机场运行最低标准不得低于民航局公布的最低标准 航空营运人在国外机场使用的起飞和着陆最低标准 应当按照本规定的准则 参考机场所在国家航行资料汇编 AIP 中公布的超障高度 OCA 结合其运行条件 机型 机载设备和机组的技术与经验 制定 按航空营运人运行合格审定有关规定报批 航空营运人在国外机场使用的起飞和着陆最低标准不得低于机场所在国家为该机场规定或者建议的最低标准 机场运行最低标准的制定和批准 34 起飞标准 确定起飞最低标准 应当全面考虑影响起飞的下列因素 一 避开不利地形和障碍物 二 飞机的操纵能力和性能 三 可用的目视助航设施 四 跑道的特性 五 可用的导航设施 六 发动机失效等不正常条件 一发失效应急程序 七 跑道污染 侧风影响等不利的天气 起飞最低标准通常只用能见度表示 但在起飞离场过程中必须看清和避开障碍物时 起飞最低标准应当包括能见度和云高 并在公布的离场程序图中标出该障碍物的确切位置 另外 如果在仪表离场程序中规定一个安全飞越障碍物所要求的最小爬升梯度 并且飞机能满足规定的上升梯度时 起飞最低标准才可以只用能见度表示 制定机场运行最低标准的准则 35 类精密进近的最低标准 任何精密进近 包括ILS MLS和精密进近雷达PAR进近 其DH在60米或以上 最低VIS在800米或RVR550米 有中线灯时 或以上都是 类精密进近 类精密进近的最低标准应当包括决断高度 高 DA DH 跑道视程 RVR 或者能见度 在装有RVR的跑道 精密进近最低标准用决断高度 高 DA DH 跑道视程 RVR 表示 对于因机场周围地形的影响 在进近区内经常出现下沉气流的跑道 根据超障高 OCH 确定的决断高至少应当增加以下的余度 一 对于螺旋桨飞机 增加的余度为15米 二 对于涡轮喷气飞机 增加的余度为30米 机场运行最低标准的制定和批准 36 I类精密进近使用的跑道视程 RVR 最低标准小于800米时 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一 机载设备相当于II类运行的设备 低高度的无线电高度表和自动油门除外 和得到I类运行的适航保证 二 机长在所飞机型上已获得了超过100小时的机长飞行经验 机长和副驾驶已经受到了II类运行的理论教育 三 机长按该着陆最低标准实施进近着陆 经检查合格 机场运行最低标准的制定和批准 37 Part2民航法规 Part3CCAR 65部 Part4CCAR 91部 Part1民航法规体系 Part5CCAR 97部 Part6CCAR 121部 38 概述 CCAR 121 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 自1999年5月5日发布以来 巳进行四次修订 CCAR 121部的发布和实施提高了我国民用航空运输飞行的整体安全水平和国际地位 推动了我国民用航空与国际接轨和交流的速度 CCAR 121部是飞行标准规章中最重要的一部 它是运行规章中标准最高 要求最严 完全符合国际民航公约附件六运行标准的一部规章 39 概述 CCAR 121部是一部安全运行管理规章 是对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进行安全管理的依据 它规定了对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之前的合格审定 达到规定的安全水平后才批准运行 规定了对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的持续监督检查 使其保持不低于审定时的安全水平 并且 规章规定了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运行所需遵守的具体安全标准 CCAR 121 R4 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 共26章 289条 7个附件 一个说明 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的训练 试飞 调机飞行应按91部规章和 中华人民共和国飞行基本规则 有关规定实施 40 部分条款讲解 CCAR 121 R4是一部对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进行合格审定和持续监督检查以及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运行所需遵守的具体安全运行标准的管理规章 涉及面很广 内容很多 我们从六个方面介绍CCAR 121 R4部分内容 一 总则 二 飞行签派中心 飞行签派员及职责 三 飞行签派员的训练 四 飞行签派员的合格要求和值勤时间限制 五 签派和飞行放行 六 罚则 41 总则 第121 1条目的和依据为了对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进行运行合格审定和持续监督检查 保证其达到并保持规定的运行安全水平 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 和 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许可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 制定本规则 42 总则 第121 3条适用范围 a 本规则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航空运营人实施的下列公共航空运输运行 1 使用最大起飞全重超过5700千克的多发飞机实施的定期载客运输飞行 2 使用旅客座位数超过30座或者最大商载超过3400千克的多发飞机实施的不定期载客运输飞行 3 使用最大商载超过3400千克的多发飞机实施的全货物运输飞行 b 对于适用于本条 a 款规定的航空运营人 在本规则中称之为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 43 总则 第121 3条适用范围 c 对于按照本规则审定合格的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 中国民用航空总局 以下简称民航总局 授权相关的民航地区管理局按照审定情况在其运行合格证和运行规范中批准其实施下列一项或者多项运行种类的运行 1 国内定期载客运行 是指符合本条 a 款第 1 项规定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两点之间的运行 或者一个国内地点与另一个由局方专门指定 视为国内地点的国外地点之间的运行 2 国际定期载客运行 是指符合本条 a 款第 1 项规定 在一个国内地点和一个国外地点之间 两个国外地点之间 或者一个国内地点与另一个由局方专门指定 视为国外地点的国内地点之间的运行 3 补充运行 是指符合本条 a 款第 2 3 项规定的 除定期之外的国内或者国际运行 44 总则 第121 3条适用范围 d 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应当遵守其他有关的中国民用航空规章 但在本规则对相应要求进行了增补或者提出了更高标准的情况下 应当按照本规则的要求执行 e 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在运行中所使用的人员和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所载运的人员应当遵守本规则中的适用要求 f 在本规则中 对于载运邮件的飞行 视为载运货物飞行 对于同时载运旅客和货物的飞行 视为载运旅客飞行 但应当同时满足本规则中有关货物运输的条款的要求 45 总则 第121 11条境外运行规则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在中国境外运行时 应当遵守 国际民用航空公约 附件二 空中规则 和所适用的外国法规 在 民用航空器驾驶员 飞行教员和地面教员合格审定规则 CCAR 61 一般运行和飞行规则 CCAR 91 和本规则的规定严于上述附件和外国法规的规定并且不与其发生抵触时 还应当遵守CCAR 61 CCAR 91和本规则的规定 46 飞行签派中心 飞行签派员及职责 按民航现行有关飞行标准规章规定 运行控制分为三种类型 1 飞行签派系统CCAR 121实施的国内 国际定期载客运行 民航局飞行标准司于2000年10月30日下发咨询通告 航空公司运行中心 AOC 的政策与标准 AC 121 004 对航空公司的飞行签派中心的要求 做了明确规定 2 飞行跟踪系统CCAR 121实施的补充运行第121 125条 第121 127条3 飞行定位系统按CCAR 135部和CCAR 91部实施的运行 47 飞行签派中心 飞行签派员及职责 运行控制 是指合格证持有人使用用于飞行动态控制的系统和程序 对某次飞行的起始 持续和终止行使控制权的过程 CCAR 121附件A 只有按CCAR 121规章实施的 国内 国际定期载客运行 要求建立飞行签派系统和配备有飞行签派执照的飞行签派员 48 飞行签派中心 飞行签派员及职责 第121 103条飞行签派中心合格证持有人应当证明 对于其所实施的运行拥有足够数量的飞行签派中心 并且这些飞行签派中心的位置和能力 能够确保对每次飞行进行恰当的运行控制 恰当 就是 安全 舒适 正常 经济 AC 121 004AOC的功能要求 飞行机组 签派放行 运行控制 飞机排班 旅客服务 机场当局 维修 配载 工程机务 机组排班 气象 空中交通管制 营销部门 飞机性能工程师 航空公司运行控制示意图 系统技术 支援工程师 运行经理 分会司席 飞行专家 50 飞行签派中心 飞行签派员及职责 第121 395条飞行签派员实施国内或者国际定期载客运行的合格证持有人 应当在每一飞行签派中心安排有足够数量的合格飞行签派员 以确保对每次飞行进行恰当的运行控制 51 飞行签派中心 飞行签派员及职责 第121 381条航空人员的条件及限制 a 合格证持有人不得使用 任何人员也不得作为按照本规则运行的航空人员被使用 除非该人员符合下列条件 1 持有局方颁发的相应的现行有效航空人员执照和证件 2 在按照本规则运行时 按照要求携带现行有效的航空人员执照 体格检查合格证和其他必需的证件 3 合格于所从事的工作 b 按照要求携带证件的每个航空人员 应当在局方检查时出示证件 c 款 略 不得使用己满60岁的飞行人员 52 飞行签派中心 飞行签派员及职责 第121 531条国内 国际定期载客运行的运行控制责任 a 合格证持有人应当对运行控制负责 b 机长和飞行签派员应当对飞行的计划 延迟和签派或者放行是否遵守中国民用航空规章和合格证持有人的运行规范共同负责 c 飞行签派员应当对下列工作负责 1 监控每次飞行的进展情况 2 分析与发布该次飞行安全所必需的信息 3 如果根据其本人或者机长的判断 认为该次飞行不能按照计划或者放行的情况安全地运行或者继续运行时 取消或者重新签派该次飞行 53 飞行签派员的训练 第121 401条训练的基本要求 a 合格证持有人应当按照下列要求 保证为所有机组成员 飞行签派员和其他相关人员提供充分的训练 1 制订符合本章 本规则附件D 飞行训练要求 附件E 熟练检查要求 和本规则附件G 高级飞行模拟机的使用 规定要求的训练大纲 使其获得相应的初始批准和最终批准 并按照训练大纲进行训练 2 为训练提供足够的地面训练设施和飞行训练设施 3 对于每一型别飞机及在该飞机型别范围内的各种改型 提供实施本规则训练和检查所需的合适的训练资料 考试题 表格 指南 程序 并使其保持现行有效 4 提供足够的地面教员 飞行教员 飞行模拟机教员 飞行签派教员和航空检查人员 以实施所要求的训练和检查 54 飞行签派员的训练 第121 401条训练的基本要求 b 对应当进行定期复训 飞行检查或者资格检查的机组成员 飞行签派员 在要求进行训练或者检查的那个日历月之前一个或者之后一个的日历月中完成了训练或者进行了检查的 被视为在所要求的那个日历月中完成了训练或者进行了检查 c 负责每一段训练或者检查的每个教员 主管人员或者航空检查人员 在完成这些训练或者检查后 应当对被训练或者检查合格的机组成员 飞行签派员 飞行教员或者航空检查人员的技术熟练程度和知识水平作出合格证明 这种合格证明应当作为该机组成员或者飞行签派员记录的一部分 d e f 款 略 55 飞行签派员的训练 第121 401条训练的基本要求1 合格证持有人应当按照下列要求 保证为飞行签派员提供充分的训练 制订符合本规则并按照获得相应的初始批准和最终批准训的练大纲进行训练 提供足够的地面训练设施和飞行训练设施 提供每一型别飞机及在该飞机型别范围内的各种改型训练和检查所需的合适的训练资料 考试题 表格 指南 程序并使其保持现行有效 提供足够的教员 以实施所要求的训练和检查 56 飞行签派员的训练 第121 401条训练的基本要求 续 2 定期复训期限规定 要求的日历月 前 后一个日历月 3 负责每一段训练或者检查的每个教员 对被训练或者检查合格的飞行签派员的技术熟练程度和知识水平作出合格证明 这种合格证明应当作为该飞行签派员记录的一部分 4 适用于一个以上飞机型别的训练科目 如果已在其中某一型别完成了该训练科目 则这些科目在以后的训练中 除定期复训之外 不需要重复训练 57 飞行签派员的训练 第121 403条训练大纲的制订要求 a 合格证持有人应当按照每一飞机型别分别制订训练大纲并保持其现行有效 供运行该型别所需要的每一机组成员和飞行签派员使用 b 每个训练大纲应当包括新雇员训练 初始训练 转机型训练 升级训练 复训和重新获得资格训练等基本类别的训练提纲 一般每一种训练提纲应当包含地面训练 飞行模拟机飞行训练 飞机飞行训练 应急生存训练 差异训练和资格检查等课程段的课程设置 每一课程段应当列明所训练的内容和计划小时数 在飞行模拟机飞行训练 飞机飞行训练和资格检查课程段中 还应当列明正常 非正常和应急动作 程序的详细说明 58 飞行签派员的训练 第121 403条训练大纲的制订要求 c 每种训练提纲还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1 受训人员的进入条件及训练后应当达到的质量要求 2 合格证持有人将使用的所有训练设施 设备 包括飞行训练器 飞行模拟机等训练设备的清单 3 所使用的教员 航空检查人员的资格 4 局方按照本规则第121 405条 d 款颁发的关于减少训练计划小时数的批准文件 59 飞行签派员的训练 训练大纲 规定和描述训练的目的 对象 课程 设施 设备 教员 考核和检查人员 教材 训练方法 检查程序及合格标准的文件 由不同类别的训练提纲组成 大纲 必须满足第121 403条的要求 训练提纲 对某一特定类别的训练 如 初始训练 差异训练 训练课程 一种类别训练的完整训练内容及训练日程 60 飞行签派员的训练 训练大纲的制订要求 按照每一飞机型别分别制订训练大纲并保持其现行有效 每个训练大纲应当包括 新雇员训练 初始训练 转机型训练 升级训练 复训和重新获得资格训练等基本类别的训练提纲 训练提纲应当包含 地面训练 飞行模拟机飞行训练 飞机飞行训练 应急生存训练 差异训练和资格检查等课程段的课程设置 每一课程段应当列明所训练的内容和计划小时数每种训练提纲还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受训人员的进入条件及训练后应当达到的质量要求 将使用的所有训练设施 设备 教员 航空检查人员的资格 减少时数的批文 61 飞行签派员的训练 第121 405条训练大纲及其修订的批准 a 申请训练大纲及其修订的初始批准和最终批准时 合格证持有人应当向局方提交按照本规则第121 403条制订或者修订的训练大纲 并提供局方要求的有关资料 b 对于符合本章要求的训练大纲或者其修订 局方以书面形式发出初始批准 合格证持有人即可依照该大纲进行训练 在训练中局方对该训练大纲的训练效果作出评估 指出应当予以纠正的缺陷 c 合格证持有人按照初始批准的训练大纲所进行的训练 能使每个受训人员获得充分的训练 完成其指定任务的 局方可以为其颁发该训练大纲或者其修订的最终批准 62 飞行签派员的训练 第121 405条训练大纲及其修订的批准 d 在颁发训练大纲或者其修订的初始批准和最终批准 包括批准减少本章规定的计划小时数时 局方主要考虑 该合格证持有人训练中使用的资料 设备 方法和程序 是否有助于保证教学质量和提高效率 在颁发减少训练计划小时数的批准时 局方将向合格证持有人提供一份作出这种批准所依据的必要条件的文件 e 当局方认为 为了使已经获得最终批准的训练大纲继续保持良好训练效果 应当对其作某些修订时 则合格证持有人在接到局方的通知之后 应当对大纲进行相应的修改 合格证持有人在接到这种通知后30天之内 可以向局方提出重新考虑的请求 在对重新考虑的请求未作出决定的期间 该通知暂停生效 63 飞行签派员的训练 飞机组类 为方便机组成员和飞行签派员的训练管理 根据飞机动力装置的区别对飞机划分的种类 在本规则中 将飞机分为两个组类 组类I 以螺旋桨驱动的飞机 包括以活塞式发动机为动力的飞机和以涡轮螺旋桨发动机为动力的飞机 组类II 以涡轮喷气发动机为动力的飞机 新雇员训练 是指合格证持有人新雇佣的人员 或者已经雇佣但没有在机组成员或者飞行签派员工作岗位上工作过的人员 在进入机组成员或者飞行签派员工作岗位之前需要进行的训练 新雇员训练包括基础理论教育和针对特定机型和岗位的训练 64 飞行签派员的训练 初始训练 未曾在相同组类其他飞机的相同职务上经审定合格并服务过的机组成员和飞行签派员需要进行的改飞机型训练 转机型训练 曾在相同组类不同型别飞机的相同职务上经审定合格并服务过的机组成员和飞行签派员需要进行的改飞机型训练 65 飞行签派员的训练 定期复训 是指已取得资格的机组成员和飞行签派员 为了保持其资格和技术熟练水平 在规定的期限内按照规定的内容进行的训练 重新获得资格训练 已在特定航空器型别和特定工作岗位上经审定合格 但因某种原因失去资格的机组成员和飞行签派员 为恢复这一资格所应当进行的训练 差异训练 对于已在某一特定型别的飞机上经审定合格并服务过的机组成员和飞行签派员 当局方认为其使用的同型别飞机与原服务过的飞机在性能 设备或者操作程序等方面存在差异 需要进行补充性训练时应当完成的训练 66 飞行签派员的训练 第121 415条机组成员和飞行签派员的训练要求 a 合格证持有人的每一训练大纲应当根据机组成员或者飞行签派员的具体任务 提供下列地面训练 1 对于新招聘的机组成员或者飞行签派员 提供至少40个计划小时数的基础教育地面训练 除非按照本规则第121 405条规定予以减少或者符合本规则第121 401条 d 款的规定 该训练至少包括下列内容 i 机组成员或者飞行签派员的相应职责 ii 中国民用航空规章的相应条款 iii 合格证持有人的运行合格证和运行规范的内容 iv 合格证持有人运行手册的相应部分 2 按照适用情况 本规则第121 423条至第121 431条规定的初始和转机型地面训练 3 本规则第121 419条规定的应急生存训练 飞行签派员除外 67 飞行签派员的训练 第121 415条机组成员和飞行签派员的训练要求 b 每一训练大纲应当按照适用情况 提供本规则第121 433条至第121 437条规定的飞行训练 c 每一训练大纲应当提供本规则第121 439条规定的定期复训地面和飞行训练 d 合格证持有人使用的同一型别飞机之间具有差别时 为确保每一机组成员和飞行签派员获得完成其指定任务所需的充分训练 训练大纲中应当设置本规则第121 421条规定的差异训练 e 每一训练大纲中应当按照适用情况 包括本规则第121 423条和第121 433条规定的升级训练内容 用于副驾驶转升同一型别飞机机长的训练 68 飞行签派员的训练 第121 415条机组成员和飞行签派员的训练要求 f 对于转机型或者升级训练 本规则第121 423条至第121 435条规定的某些具体科目 动作 程序或者其一部分 可以根据适用情况按照本规则第121 401条 d 款的规定予以省略 或者按照本规则第121 405条的规定减少其地面教学或者飞机飞行训练的计划小时数 g 除本条以上规定的训练内容外 合格证持有人应当根据本单位具体情况 在训练大纲中增加必要的地面和飞行训练内容 以确保每一机组成员和飞行签派员达到下列要求 1 对于所服务的每架飞机 每个机组成员工作位置 每种运行 持续保持充分的训练和近期熟练水平 2 对新的设备 设施 程序和技术 包括对飞机的改装 具有合格的知识和技术水平 69 飞行签派员的训练 第121 421条机组成员和飞行签派员的差异训练 a 机组成员和飞行签派员的差异训练 至少应当包括适用于其所担负的任务与职责的下列内容和时间 1 讲授该飞机初始地面训练所要求的每一相应科目或者其一部分的差异 2 进行该飞机初始飞行训练所要求的每一相应动作或者程序的差异飞行训练 3 局方认为对于该飞机 该运行 该机组成员或者飞行签派员所必需的地面和飞行训练计划小时数 b 某一具体型别飞机的所有改型的差异训练 可以包括在该飞机的新雇员训练 初始训练 转机型训练 升级训练和定期复训中 70 飞行签派员的训练 第121 431条飞行签派员的初始和转机型地面训练 a 飞行签派员的初始和转机型地面训练应当至少讲授下列内容 1 一般科目 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i 通信系统的使用 包括这些系统的特性和相应的正常 应急程序 ii 气象学 包括各种类型的气象信息和预报 气象资料的分析 包括航路与终端区的气温和其他天气条件的预报 锋面系统 风的条件 以及各种高度的气象实况图和预报图的使用 iii 航行通告系统 iv 导航设备及其公布资料 v 飞行签派员与驾驶员的共同责任 71 飞行签派员的训练 第121 431条 a 款 vi 有关机场的特征 vii 盛行的天气现象和可以供使用的气象资料来源 viii 空中交通管制和仪表进近程序 ix 签派员资源管理训练 2 对于每一架飞机 讲授的内容应当包括下列项目 i 飞机的一般介绍 着重于运行特性与性能特性 导航设备 仪表进近与通信设备 应急设备与使用程序 最低设备清单以及其他与飞行签派员任务和职责有关的课题 72 飞行签派员的训练 第121 431条 a 款 2 对于每一架飞机 讲授的内容应当包括下列项目 ii 飞行操作程序 包括本规则第121 423条 a 款第 2 项第 vi 目规定的程序 正常 非正常和应急操作的原则以及相应的程序和限制 iii 重量与平衡的计算 iv 飞机性能签派的基本要求和程序 v 飞行的计划 包括航路选择 飞行时间分析及燃油要求 vi 应急程序 3 在训练过程中应当强调应急程序 包括在飞机遇到危难时 向有关政府部门和单位发出紧急通报 以给予该飞机最大限度的帮助 73 飞行签派员的训练 第121 431条 b 飞行签派员的初始和转机型地面训练 应当包括由有关主管人员或者地面教员对其进行的资格检查 以验证其在本条 a 款规定科目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c 飞行签派员的初始地面训练 除经批准按照本规则第121 405条予以减少外 其计划小时数应当符合下列规定 1 对于组类 飞机 至少具有下列计划小时数 i 以活塞式发动机为动力的 30小时 ii 以涡轮螺旋桨发动机为动力的 40小时 2 对于组类 飞机 至少具有40小时 74 飞行签派员的训练 第121 439条定期复训 a 定期复训应当以每12个日历月为一周期安排 保证每一机组成员或者飞行签派员 在该型别飞机和机组成员工作位置上获得充分的训练并保持近期熟练水平 b 机组成员和飞行签派员的定期复训地面训练应当至少包括下列内容 1 机组成员或者飞行签派员在所涉及的飞机和工作位置方面知识状况的问答或者考查 2 根据需要讲授本规则第121 415条 a 款要求的初始地面训练的适当科目 包括应急生存训练 对飞行签派员不作要求 3 对于客舱乘务员和飞行签派员 分别按照本规则第121 429条 b 款和第121 431条 b 款的要求进行资格检查 4 机组资源管理定期复训 对飞行机组成员 可以在航线模拟训练中完成这一训练或者训练的某些部分 75 三 飞行签派员的训练 第121 439条定期复训 c 机组成员和飞行签派员的定期复训地面训练 除按照本规则第121 405条的规定予以减少外 其计划小时数应当符合下列规定 1 2 项 略 3 对于飞行签派员 至少具有下列计划小时数 i 组类 以活塞式发动机为动力的飞机 8小时 ii 组类 以涡轮螺旋桨发动机为动力的飞机 10小时 iii 组类 飞机 20小时 d 款 略 76 飞行签派员的训练 第121 455条必需的训练 a 款 略 b 对于履行危险物品处理或者载运职责的人员 含地面人员 应当按照CCAR 276规定进行训练并保持训练记录 77 飞行签派员的训练 CCAR 65与CCAR 121 训练 考试 的区别 CCAR 65获取 执照 资格CCAR 121保持 执照 资格 78 飞行签派员的合格要求和限制 第121 501条飞行签派员的合格要求 a 在国内 国际定期载客运行中担任飞行签派员的人员 应当持有飞行签派员执照 并且按照本规则N章批准的训练大纲 圆满完成相应飞机组类中的一个型别飞机的下列训练 1 飞行签派员初始训练 但是如果该飞行签派员已对同一组类的另一型别飞机接受了初始训练 则只需完成相应的转机型训练 2 运行熟悉 在驾驶舱观察按照本规则实施的运行至少5小时 含一次起飞和着陆 对于驾驶舱没有观察员座位的飞机 可以在配备耳机或者喇叭的前排旅客座位上观察 本款要求可以用额外增加一次起飞和着陆代替一个飞行小时的方法 将运行熟悉小时数减少至不低于2 5小时 3 对于新引进组类的飞机 在开始投入本规则运行后90天之内 不满足本款第 2 项中运行熟悉要求的人仍可以担任飞行签派员 79 飞行签派员的合格要求和限制 第121 501条飞行签派员的合格要求 b 飞行签派员所签派的飞机与原签派的同型别飞机存在差异时 应当接受该飞机的差异训练 c 飞行签派员应当在前12个日历月内完成定期复训地面训练和资格检查 d 飞行签派员应当在前12个日历月内在其签派的每一组类飞机的一个型别飞机上 满足本条 a 款第 2 项中的运行熟悉要求 对每一组类飞机 本款要求可以使用按照本规则第121 407条批准的该组类一个型别的飞行模拟机 完成训练观察5小时的方法来满足 但是 如果使用飞行模拟机来满足本款要求 不得减少小时数 e 合格证持有人在批准飞行签派员担任飞机签派任务前 应当确认该飞行签派员熟悉其行使签派管辖权的运行区间的所有运行程序 但是 经审定合格可以签派飞机通过其他某个运行区间的飞行签派员 在与经审定合格的对该运行区间行使签派管辖权的飞行签派员协调后 可以签派飞机通过其他某个运行区间 80 飞行签派员的合格要求 1 在国内 国际定期载客运行中担任飞行签派员的人员 应当持有飞行签派员执照 并且按照本规则N章批准的训练大纲 圆满完成相应飞机组类中的一个型别飞机的下列训练 初始训练 同组类的另一型别飞机接受了初始训练者 转机型训练差异训练定期复训 应当在前12个日历月内完成 运行熟悉 应当在前12个日历月内完成 2 飞行签派员担任飞机签派任务前 应当确认该飞行签派员熟悉其行使签派管辖权的运行区间的所有运行程序 81 飞行签派员的合格要求 运行熟悉1 在驾驶舱观察按照本规则实施的运行至少5小时 含一次起飞和着陆 对于驾驶舱没有观察员座位的飞机 可以在配备耳机或者喇叭的前排旅客座位上观察 2 可以用额外增加一次起飞和着陆代替一个飞行小时的方法 将运行熟悉小时数减少至不低于2 5小时 第121 501条 a 款 2 项 3 对于新引进组类的飞机 在开始投入本规则运行后90天之内 不满足本款第 2 项中运行熟悉要求的人仍可以担任飞行签派员 82 飞行签派员的合格要求 运行熟悉 续 第121 501条 d 款 4 对每一组类飞机 本款要求可以使用按照本规则第121 407条批准的该组类一个型别的飞行模拟机 完成训练观察5小时的方法来满足 如果使用飞行模拟机来满足本款要求 不得减少小时数 5 应当在前12个日历月内在其签派的每一组类飞机的一个型别飞机上 满足本条 a 款第 2 项中的运行熟悉要求 83 飞行签派员的合格要求 运行熟悉 续 6 在模拟机上运行熟悉 只适用于飞行签派员获得资格后的运行熟悉 7 不得在模拟机上重复进行运行熟悉 以取代实际运行中的运行熟悉 8 初始训练和转机型训练的运行熟悉中 应选择训练机型的典型运行区域进行运行熟悉 以后每年制定计划 接触其职责范围内不同运行区域 航线和航站 如 国际国内运行 ETOPS运行 延伸跨水运行等 监察员手册第五章 84 飞行签派员的合格要求和限制 第121 503条飞行签派员的值勤时间限制 a 合格证持有人应当规定飞行签派员日常的值勤时间 值勤时间应当从飞行签派员为签派飞机而了解气象情况和飞机运行情况时刻开始 至所签派的每架飞机已完成飞行 或者已超出其管辖范围 或者由另一位经审定合格的飞行签派员接替其工作时止 85 飞行签派员的合格要求和限制 第121 503条飞行签派员的值勤时间限制 b 除出现了超出合格证持有人控制能力的形势或者应急情况之外 签派员的值勤时间限制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1 任何合格证持有人不得安排飞行签派员连续值勤超过10小时 2 如果飞行签派员在连续24小时内被安排值勤时间超过10小时 该合格证持有人应当在该飞行签派员值勤时间达到或者累计达到10小时之前为他提供至少连续8小时的休息时间 3 合格证持有人应当在任意连续7个日历日内为飞行签派员安排一个至少连续24小时的休息期 或者在任一日历月中被安排相当时间的休息期 c 合格证持有人在经局方批准后 可以安排在境外工作的飞行签派员 在24小时内连续工作超过10小时 但在每个24小时期间内 应当安排该飞行签派员至少连续休息8小时 86 签派和飞行放行 第121 621条国内 国际定期载客运行的签派权除下述两种情况外 每次飞行应当在起飞前得到飞行签派员的明确批准方可以实施 a 对于国内定期载客运行的飞机 在原签派放行单列出的中途机场地面停留不超过1小时 b 对于国际定期载客运行的飞机 在原签派放行单列出的中途机场地面停留不超过6小时 87 签派和飞行放行 第121 677条国内 国际定期载客运行的签派责任合格证持有人应当根据授权的飞行签派员所提供的信息 为两个规定地点之间的每次飞行编制签派单 机长和授权的飞行签派员应当在签派单上签字 机长和授权的飞行签派员均认为该次飞行能安全进行时 他们才能签字 对于某一次飞行 飞行签派员可以委托他人签署放行单 但是不得委托他人行使其签派权 88 签派和飞行放行 CCAR 121对签派和飞行放行工作从 气象资料的要求 飞机适航要求 飞行机组的要求 航路机场通信和导航设施 飞机性能使用限制 航行通告 燃油规定 最低天气标准 备降机场选择 业载 飞行前和飞行中向机长的通告 初始签派和再签派 特殊情况下的运行 记录和报告等方面都有具体的规定 下面分15个方面讲解有关条款 89 签派和飞行放行 1 气象服务 第121 623条气象条件的熟悉 a 对于国内 国际定期载客运行 飞行签派员在签派飞机前 应当完全熟悉所飞航路 机场的气象实况报告和预报 否则不得签派或者放行该次飞行 b 款略而且 只能使用经局方认可的气象服务系统提供的气象资料和依据其气象资料而编制的气象预报以及经局方批准的危险天气实况报告与预报系统而编制的可能影响所飞航路和所用机场飞行安全的危险天气现象 如晴空颠簸 雷暴和低空风切变等情况的实况报告和预报 第121 99条 90 签派和飞行放行 1 气象服务 第121 671条报告的最低天气条件的适用性在按照本规则第121 665条至第121 669条实施运行时 最新天气报告正文中的云高和能见度值用于控制机场所有跑道上的目视飞行规则和仪表飞行规则起飞 着陆和仪表进近程序 然而 如果最新天气报告 包括从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吊装工程编制方案(3篇)
- 堤防工程模板专项方案(3篇)
- 四川省广元市2025年中考化学真题附真题答案
- 历史面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昆山电子面试题库及答案
- 客服面试题库大全及答案
- 安全教育培训评定课件
- 安全教育培训设计课件
- 2025年自动驾驶汽车车联网技术发展与市场前景研究报告
- 2025年工业互联网平台网络隔离技术在网络安全预警机制构建报告
- 急性胰腺炎早期液体复苏的思考 2
-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高眼压护理查房
- 2025年工会财务知识竞赛考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税收的原则课件
- 医疗机构应急管理与急救技能手册
- 2025留置辅警笔试题库及答案
- 胸椎后纵韧带骨化症
- 2025年秋季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 2025未签合同劳动争议仲裁申请书
- 耳前瘘管继发感染诊疗要点
- 2025年北京中考真题英语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