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利店行业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便利店行业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便利店行业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便利店行业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便利店行业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便利店行业:布局为先 经营为王报告摘要:中国便利店仍处于发展初期。目前我国便利店发展特点:(1)便利店销售占比低,增长快;(2)各区域发展极不均衡;(3)网点布局以区域内集中加密为主;(4)门店经营以加盟连锁为主;(5)商品销售占比中烟类最高;(6)具有销售毛利高、客单价低、周转快的特点;(7)外资便利公司综合竞争力普遍强于内资便利公司。上海便利店:竞争非常激烈,外资成追赶之势。上海连锁便利行业已出现大规模收购,洗牌加速。目前上海呈现“四大”内资便利品牌与“四大”外资品牌相互激励竞争的格局。但外资便利公司的经营能力普遍强于内资,近年来外资便利超市呈迅猛追赶之势。上海便利店行业的发展历程是中国便利店行业未来发展的缩影。广州便利店:外资占主导地位,洗牌还将继续。广州便利店的发展由外资便利公司主导,外资便利公司进入时间早,且门店数多,总体发展超过内资便利公司。目前,广州形成了以7-Eleven、OK等外资便利连锁企业为主的连锁便利市场格局。成都便利店:内外资竞争刚刚开始。成都主要有四家当地便利企业红旗连锁、互惠超市、舞东风和Wowo便利。2011年和2012年7-11和全家相继进入成都,成都连锁便利行业开始受到外资便利店的挑战。可以预见,未来1、2年成都便利店的竞争格局将发生重大变化。未来发展:布局为先,经营为王。虽然连锁便利行业仍将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但是我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消费习惯和生活方式存在很大差异,一些竞争激烈的区域便利店行业已经开始洗牌。抢先布局的便利公司即便门店数占据优势,但由于经营方面存在短板,在激烈的竞争下很快败下阵来。便利企业的核心价值在于管理能力,而不是门店数量。对股票投资建议:重点关注红旗连锁的发展。即将上市发行的红旗连锁以便利超市经营为主,抢先布局成都地区,国际知名便利品牌进入成都地区,红旗连锁的24小时便利店在成都的扩张压力加大,提升经营管理能力成红旗连锁未来发展的重中之重。风险提示:连锁便利市场竞争加剧,行业整合洗牌加速。1.中国便利店:处于发展初期相比欧美、日本将近半个世纪的便利店发展历史,中国的连锁便利行业仅渡过了15个春秋,目前处于发展初期,但一些一线城市已出现饱和。1987年广州开出中国大陆首家便利店,1992年全球最大的连锁便利公司7-Eleven登陆深圳,1993年香港百里臣也在深圳开设第一家门店,1996年、2004年日本第二和第三大连锁便利公司罗森和全家都在上海开业,同时又有内资连锁便利公司,如可的、美宜佳、快客、好德等连锁品牌迅速扩张。目前已经形成了新老、内外资品牌激烈竞争的态势。查看原图1.1.便利店销售占比低,增长快便利店业态占整个零售收入的比重非常低,仅1.1%。2010年,我国家庭百货零售业态的销售收入占零售行业收入41%。其中家庭百货零售收入来看,超市占比44.4%,大卖场占比14%,而便利店占比仅1.1%。便利店占整个零售收入市场比重非常低,而在日本便利店的行业销售收入已经超过百货店。便利店销售收入和门店数均保持迅速增长。从2003年到2011年,中国便利店门店数和收入复合年均增长率分别达20%和24%。9年间,便利店的门店数和收入都增长4倍多,2011年便利店门店数达27600家,收入近500亿元。可见我国便利店未来发展空间很大,并保持较快增长。查看原图查看原图1.2.各区域发展极不均衡目前上海、广东便利店发展最快,其次是北京、四川、江苏、浙江等地,而一些二线城市和多数三线城市还处于空白状态。零售研究认为,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时,便利店行业进入发展初期;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时,便利店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期;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时,便利店行业进入激烈竞争期。由于我国大部分地区人均GDP较低,不足以支撑便利店的扩张和发展,因此全国大部分省份便利店总数在500间以下,甚至是空白。天津、河北、重庆便利店数在500-1000家。东部沿海地区山东、江苏、浙江门店数在1000-5000家之间;内陆的四川省和山西省也加入了这一行列。竞争最大的地区是广东和上海,也是国内便利店发展较早的区域,其便利店门店数超过了5000家。查看原图1.3.网点布局以区域内集中加密为主便利店区域内集中加密布局的特点是由其行业特点决定的。由于便利店经营商品较少,仅2000-3000种,并且还需要根据顾客需求经常调整商品种类,同时有的便利店还经营便当、早餐等鲜食,门店配送要求一天一送,甚至两送,因此要求连锁便利公司必须建立完善的物流系统保证门店的供货。由此连锁便利公司必将是集中密集开店,在一个区域做大做强后再抢占另一个区域市场。目前,快客便利、东莞星翰和7-Eleven跨区域经营已有一定规模,美宜佳、可的、全家等刚刚跨走出区域经营,大多数便利企业以省内或核心城市集中开店为主,整个便利店行业仍处于发展初期。查看原图查看原图1.4.门店经营以加盟连锁经营为主目前我国便利店门店主要以加盟连锁经营为主,排名靠前的便利企业加盟门店占比都比较高,如东莞美宜佳甚至100%采取加盟连锁经营。加盟连锁经营模式为企业迅速扩张提供了强力支持,并迅速提升品牌价值,占领市场先机。但便利企业的经营重心仍是物流、品类管理、培训等专业化经营方面,只有夯实后台,才能保证门店经营成功。查看原图1.5.烟类销售占比最高便利店商品销售占比中烟类最高,占比高达36%,其次为公交卡、饮料和电讯卡,其销售额占比高达70%。由于外资企业不准卖烟,7-Eleven、全家等外资便利企业以鲜食销售为主,此类商品的销售占比高达40%左右,远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查看原图1.6.销售毛利高、客单价低、周转快相比超市和大卖场业态,便利店销售毛利最高,为20%左右,高出超市和大卖场近6.5%。其次,便利店客单价最低,其客单价为15元左右,超市和大卖场则高达50元和80元。再次,便利店存货周转天数最少,平均库存周转天数为10天,而超市和大卖场则高达30-40天左右。由于便利店为顾客提供快捷便利的服务,甚至24小时购物服务所需,因此便利店多位于人流量大的商圈或社区聚集点,经营成本较高,由此使得便利店的毛利率要高于超市或大卖场5-6百分点。便利店定位同时也决定了顾客购买的商品多是超市商品的补充,多为便当、饮料、乳制品等商品,单价低。最后便利店经营规模小,商品种类少,能够对顾客需求变化做出较快反应,并且其销售的便当等即食食品必须要新鲜,因此要求其经营周转必须要快。查看原图1.7.外资便利公司综合竞争力普遍强于内资便利公司据研究表明,一家便利门店日销售收入要在4500元以上该店才能实现盈利,而且门店规模要保持在600家以上该公司才能盈利。目前平均单店收入超过4500元的便利公司有六家,其中7-Eleven、全家和喜士多三家外资公司的单店日销售收入都达到了7000元人民币以上。尤其是7-Eleven单店日销售额将近8500元,主要是深圳7-Eleven经营非常不错,而上海7-11进入较晚,还需培育。内资便利公司中,农工商超市旗下的好德便利和可的便利单店日销售收入超过6000元;良友金伴刚过4500元。但罗森便利和快客便利单店日销售收入均在4500元以下,其盈利能力较弱。由于烟草经营受限,外资便利店的实际营运能力更为突出。2007年国家发改委颁布了烟草专卖许可证管理办法,禁止外资企业进入烟草经营领域。因此在正规途径下,大部分外资便利店不具备销售香烟的资格,而烟类产品是便利店最大的零售收入来源。目前外资便利企业在没有烟草销售的情况下,还能取得如此高的单店收入,可见其特色商品经营能力远远高于内资便利企业,其综合竞争力较强。另外,外资以自营门店为主,当门店达到一定数后,将放开加盟经营,届时内资便利公司将面临更大的压力,尤其是加盟占比较高的企业。查看原图2.主要区域便利店竞争格局便利店的网点布局以区域内集中加密为主,而且各区域发展极不均衡,因此分区域研究便利店竞争格局尤为重要。上海、广州为我国便利店发展最快的地区,其市场竞争非常激烈。由于便利店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后台管理,因此经营出色的便利企业将会很快复制其成功经验。因此,我国其他地区的便利店发展必将经历上海或广州的发展历程。2.1.上海便利店:竞争非常激烈,外资成追赶之势随着上海连锁便利行业竞争的不断加剧,行业出现了大规模收购,洗牌加速。1995-2001年,上海先后出现了“可的”、“罗森”、“联华”、“良友”、“85818”等五大便利公司,2001年“好德”、“喜士多”、“21世纪”三家新便利公司诞生,好德便利在短短3年时间门店数超过1000家,打破了上海原有的五大便利店格局。其中的21世纪便利在2003年被美亚集团收购,2005年宣布关闭旗下500多家便利店。2005年上海梅林正广被并入光明食品集团,其旗下的85818便利店全部更名为光明便利,目前仅存300多家门店。2004年外资企业全家便利进入上海,再次打破了上海便利店市场原有竞争格局。2007年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宣布转让其持有的可的便利81%股权给农工商超市集团有限公司,以求和好德形成规模协同效应。而且自2004年全家进入上海以来,内资便利公司的门店数基本无增长,内资便利公司的垄断地位已经被动摇。2009年又有外资7-11在上海开设便利店,未来上海的便利店竞争将越发激烈。查看原图上海呈现“四大”内资便利品牌与“四大”外资品牌相互激励竞争的格局。上海连锁便利行业在2001年前由“五大”便利公司占据市场的情况已经不复存在。由于外资便利公司进入市场时间早和本地优势,其门店数远远超过外资便利公司。内资便利公司门店数一般1000-2000家左右,在上海市内网点数也高达500家以上。而外资便利品牌门店数共581家,相差很大。但外资便利公司的经营能力普遍强于内资,近年来内资便利超市门店增长不大,而外资便利超市扩张飞快,呈现追赶之势。上海便利店行业的发展历程是中国便利店行业未来发展的缩影。查看原图查看原图2.2.广州便利店:外资占主导地位,洗牌还将继续广州便利店的发展由外资便利公司主导,外资便利公司进入时间早,且门店数多,总体发展超过内资便利公司。1996年香港牛奶集团在广州引入7-Eleven便利店,标志着广州连锁便利行业发展的开端。几乎和上海连锁便利行业情况一样,从2002年开始广州便利店行业的整合洗牌就已经开始了。BP石油旗下的Am-pm便利店被7-Eleven收购。随后台湾727便利也退出了广州市场。2006年,2007年上海知名便利品牌可的和联华快客将店铺卖给7-Eleven,结束了在广州的扩张。至此,广州形成了以7-Eleven、OK等外资便利连锁企业为主的连锁便利市场格局。查看原图2.3.成都便利店:内、外资竞争刚刚开始成都便利店市场主要有四家当地便利企业$红旗连锁(PRE215)$、互惠超市、舞东风和Wowo便利。其中红旗便利门店数最多,总门店数1126家,其中成都市区626家。2011年开始,成都连锁便利行业开始受到外资便利店的挑战。2011年3月7-11在成都开出第一家门店,短短一年间共开出50间门店。同时全家已在2012年6月进入成都,并计划年内新开20家门店。可以预见,未来1、2年成都便利店的竞争格局将发生重大变化。扩张过快、内功不足的便利企业势必要面临关店或被收购,并且退出市场的惨淡结局。查看原图从以上各区域的便利店竞争格局来看,我国便利店具有短期布局为先,长期经营为王的态势。我国连锁便利行业仍然方兴未艾,随着居民收入,城镇化率的提高以及消费习惯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连锁便利行业仍将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但是我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消费习惯和生活方式存在很大差异,一些竞争激烈的区域便利店行业已经开始洗牌。抢先布局的便利公司即便门店数占据优势,但由于商品开发、物流配送或门店管理等方面存在短板,在激烈的竞争下很快败下阵来。成功的便利店企业的扩张通常是“门店未动,物流和管理先行”,没有后台经营的投入,便利店迅速扩张通常是不可持续的。便利企业的核心价值在于管理能力,而不是门店数量。3.股票投资建议尽管目前我国便利店市场被各类投资者广泛看好,发展前期巨大,甚至受到了美国风投的青睐,但是纵观股票市场上便利店行业的投资机会,重点关注红旗连锁的发展。即将上市发行的红旗连锁以便利超市经营为主,与24小时便利店有较大的差别。红旗连锁抢先布局成都地区,目前有便利超市1119家(含24小时便利店32家),中型超市7家。随着7-Eleven、全家等国际知名便利品牌的进入,红旗连锁的24小时便利店在成都的扩张压力加大。但是红旗连锁在成都的抢先布局和其在四川其他地区网点的扩张都将给红旗连锁在与其他便利店竞争时加码,提升经营管理能力成红旗连锁未来发展的重中之重。另外,A股的中百集团和H股的$北京京客隆(00814)$、$联华超市(00980)$、$物美商业(01025)$涉足便利店行业。同时,便利店业务收入在其主营业务收入中所占比例都较低,低于10%($中百集团(SZ000759)$便民超市收入占比为17.3%,但是该业态与正在含义上的便利店有很大不同,为小型超市),其便利店业务的增长能给公司带来的盈利增长空间有限。查看原图附注1:7-Eleven便利介绍7-Eleven为全球最大的连锁便利集团。7-Eleven成立于于1946年由美国南方公司,1974年由日本伊藤洋华堂引入日本,从此7-Eleven开始蓬勃发展。7-Eleven以其特色的服务、专业的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