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构建无背景的选择性感染噬菌体 1000-8861 (xx)05-0484-03构建无背景的选择性感染噬菌体陈颖,李海,吴文言(中山大学生命科学院生物医药中心,广州510275)xx-07-07;修回日期xx-12-05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30271580)作者简介陈颖(1980-),女,广东广州市人,硕士生,主要从事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 (Tel(E-mail)vividlivelyhotmail.通讯作者摘要目的构建一个选择性感染噬菌体(selectively infective phage,SIP)载体。 方法删去M13KO7gIII基因的第2个甘氨酸丰富区,并在此位置插入3个内切酶识别位点,用于外源基因的插入,构建成重组噬菌体基因组BP-M13KO7。 将重组噬菌体BP-M13KO7的培养液上清液感染XL1-Blue,检测其感染背景。 结果重组噬菌体BP-M13KO7培养液上清液不具有感染性,完全消除了背景。 结论通过将M13KO7gIII基因的第2个甘氨酸丰富区置换成3个内切酶识别位点,构建成的重组噬菌体无感染性背景。 关键词选择性感染噬菌体;M13KO7;甘氨酸丰富区Q7-1AConstruction ofa non-background selectively infective phageCHENYing,LI Hai,WU Wen-yan(Biopharmaceutical Center,School ofLife Science,Sun Yat-sen University,Guang-zhou510275,China)AbstractObjectiveTo constructa non-background selectivelyinfective phage(SIP)vector.MethodsThe secondGly-rich regionin gIIIp of M13KO7was deleted,and replacedwith afragment containing3enzyme recognitionsites forforeign genes.The infectious back-ground ofthe resultingphage wasexamined byinfecting culturesupernatant of BP-M13KO7with XL1-Blue.ResultsInfectivity backgroundwasnot found.A non-background SIPwas suessfullyconstructed.ConclusionSelectively infectivephage,constructed bydisplacing thesecondGly-rich regioningIIIpofM13KO7with fragmentcontaining3enzyme recognitionsites,is pletelydeleted withinfectiousback-ground.Key wordsSelectively infectivephage;M13KO7;Gly-rich region选择性感染噬菌体(selectivelyinfectivephage,SIP)技术比传统噬菌体展示技术1更方便、快捷。 该技术利用抗原与抗体之间的结合作用,以噬菌体为载体,一步筛选到抗原的抗体。 只要能够形成噬菌斑的克隆就是抗原与抗体发生相互作用的克隆,而不需要用ELISA2等方法进行筛选鉴定。 特别适合于筛选蛋白多肽的高亲和力的配体。 丝状噬菌体次要衣壳蛋白gIIIp有三个结构域,分别完成两个功能:感染和参与组装。 SIP的技术核心是利用DNA重组技术分离三个结构域,从而分离这两个功能,使得组装出膜的噬菌体不具有感染性3。 理想的SIP载体应满足以下要求:载体未连入可相互作用的蛋白组合时,产生的噬菌体不具有感染性。 但是目前所报道的SIP载体未能满足此要求。 本实验根据M13基因组结构紧凑性的特点,利用M13本身的gIII基因启动子启动N1-N2-抗原、抗体-CT两个读码框的转录,以此减轻噬菌体的负担,最终消除了SIP载体的感染背景。 1材料与方法1.1材料XL1-Blue:recA1,endA1,gyrA96,rhi-1,hsd17,SupE44,relA1,Iac(F+proAB+、Iac1q、Zde1M 15、Tn10),为本实验室保存。 M13KO7购自Amersham Biosciences公司。 1.2BP-M13KO7的构建以M13KO7为出发质粒,将其gIII上的第2个甘氨酸丰富区编码序列换成NS片段。 由于NS片段不能直接连入M13KO7,所以先合成BP片段,BP片段由gIII第2个甘氨酸丰富区两翼和NS片段组成,其两端分别是BamH和Pac的识别位点(图1)。 将BP片段用BamHPac酶切连接入经相同酶处理的M13KO7。 NS片段的序列如下:GCTAGCTAAGTGAAAAAATTATTATTCGCAATTCCTTTAGTTGTTCCTTTCTATTCTCACTCC CCTAGGTGAGTGAAAAAATTATTATTCGCAATTCCTTTAGTTGTTCCT484免疫学杂志第22卷第5期xx年9月IMMUNOLOGICAL JOURNALVol.22No.5Sept.xxDOI:10.13431/j.ki.immunol.j.xx0135TTCTATTCTCACTCCACTAGT。 其中GCTAGC是Nhe酶切位点,设计用于抗原的插入;CCTAGG是Avr酶切位点,设计用于抗体轻链的插入;ACTAGT是Spe是酶切位点,设计用于抗体重链的插入。 灰色显示的是gIII的信号肽。 图1M13KO7的改造示意图Fig1Diagram ofM13KO7reform1.3BP-M13KO7的背景检测将BP-M13KO7质粒转化新鲜制备的大肠杆菌XL1-Blue,从平板上挑克隆培养至A600nm0.81.2,离心分离培养上清液部分和菌泥。 上清液用于感染实验4以检测是否有噬菌斑。 菌泥用LB重悬后按1100扩增培养BP-M13KO7的细菌培养物,连续扩增培养9代,每代均取上清液用于感染实验。 2结果从经过鉴定为BP-M13KO7的克隆中取4个克隆做上清液感染实验,均未发现感染性背景。 为了方便对该载体进行操作,对其进行了稳定性的摸索。 将这些克隆连续传9代,每代均取上清液用于感染实验,结果发现其中3个克隆一直没有出现感染现象,保持了稳定性。 只有一个克隆从第4代开始出现感染现象,一直到第8代消失,在此过程中呈现减弱的趋势(表 1、图2),且其噬菌斑外观比较清晰,直径也比较大,与野生型噬菌斑有明显的不同(图3)。 3讨论本实验设计的无感染背景的SIP载体与其它SIP载体相比主要特点为:一是前者没有另外加入启动子;二是外源基因的插入位点只用一个内切酶识别位点。 如此设计是为了达到以下目的:减轻噬菌体的负担。 因为噬菌体本身的基因组结构是很紧凑的,除了gIII和gVIII之间有一小段非编码区、gII和gIV之间有508bp的非编码区之外,基因组的其它序列都是编码蛋白的基因。 而且,根据文献报道,gIII和gVIII之间的非编码区有可能是整个噬菌体的中心终止信号(central terminator)5及一弱启动子6。 而在gII和gIV之间的508bp非编码区则是噬菌体基因组控制元件的集中地。 所以M13噬菌体基因组基本上没有冗余序列。 针对M13的这个特点,本实验设计的SIP载体也不给噬菌体添加多余的碱基序列。 因此,采用gIII的启动子连续完成N1-N2Ag、V L和V HCT三个读码框的转录。 在进行蛋白翻译的时候,以上三个读码框首尾相连紧密,虽然有可能出现翻译效率比较低的现象,但是从理论上来说,核糖体能够连续完成三个读码框的翻译。 而这种低效率不仅不影响噬菌体的形成,还可减轻噬菌体和宿主菌的负担。 有文献报道,理论上失去感染性的SIP载体会回复感染性7,该文认为这种感染性回复是由gIIIp的两部分结构域基因重排而引起的。 然而该文作者将N1-N2结构域与CT结构域换位后,这种感染性回复现象虽然降低了,但没有消失。 故本文推测:噬菌体的负担过重也是其感染性回复的原因之一。 而且具有两个串联启动子的人工质粒尤其容易产生缺失8。 所以,本SIP载体不在N1-N2Ag、V L和V HCT三个读码框前设计相同的强启动子,意在避免此弊端。 另外,在载体的设计上使用了同尾酶:Nhe、Avr和Spe,这对于克隆操作可能会不太方便,主a)Bacteria withoutinfection;b)Generation5of clone4;c)Genera-tion6of clone4;d)Generation7of clone4图2BP-M13KO7感染结果Fig2Infection ofBP-M13KO7a)M13KO7plaque;b)BP-M13KO7plaque图3两种噬菌斑比较Fig3Comparison oftwo typesof plaques485第5期陈颖,等.构建无背景的选择性感染噬菌体表1BP-M13KO7感染实验结果Tab1Infectivity testofBP-M13KO7Generation CloneCulturehFinal cellden-sity(A600nm)Infection11234171.3910.7441.2710.830No plaque212349.51.1801.1880.9441.241No plaque31234141.7401.6401.5901.604No plaque4123460.7050.6550.6400.637No plaqueOnlycell coloniescould beseen51234914.51.4181.3601.3481.317No plaqueNocell coloniesor plaquesa61234650.7580.6930.6500.343No plaqueNocell colonies,but largepla quesappeared a7123481.4211.3661.2782.053No plaqueLargeplaques declinedin quantitya812348.51.1971.3951.4032.100No plaque91234111.5201.4991.5221.880No plaquea)Ilustrated inFig2要是外源基因的插入方向问题。 在设计外源基因引物时要使用不同的同尾酶识别序列,通过测序可以确定外源基因的插入方向。 而在实际操作中,反向插入载体的基因读码框通常很快就会终止,不能形成融合蛋白,在淘选的时候能自动被淘汰。 从BP-M13KO7的感染实验结果,我们可以看到,载体的背景完全消除了,说明两个强启动子的存在的确会给宿主菌和噬菌体造成负担,而使其更易突变。 由于本实验构建的载体仍然是噬菌体的衍生物,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不稳定性,可能在三代后产生突变,所以操作中要注意使用新鲜制备的载体。 参考文献1宫爱艳,蔡家利.噬菌体抗体库技术应用研究进展J.免疫学杂志,xx,20 (3):59-61.2刘北一,李一,富宁,等.三种检测噬菌体阳性克隆的ELISA比较J.免疫学杂志,1998,14 (1):54-55,63.3隋建华,宋增璇.选择感染性噬菌体(SIP)技术:一种新的相互作用分子筛选技术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1999,26 (4):407-409.4张建琼,张雪萍,林陵,等.辅助噬菌体扩增与定量条件的研究J.南京铁道医学院学报,1999,18 (1):13-15.5Edens L,Konings RN,Schoenmakers JG.Physical mappingofthe centralterminator fortranscription onthe bacteriophageM13genomeJ.Nucleic AcidsRes,1975,2 (10):1811-1820.6Edens L,Konings RN,Schoenmakers JG.Transcription ofbacteriophageM13DNA:exist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谁住进了瓶的家》课件
- 《诫子书》课件介绍
- 风心病术后护理教学查房
- 亮卡安全培训课件
- 《让友谊之树常青》课件
- 事故预防及安全培训课件
- 语文课标课程实施解读
- 事业单位教学课件
- 监理资料员个人年终总结
- 事业单位安全培训课件
- 国家电网工作人员综合素质考试题库含答案
- 3.4 活动:电路创新设计展示说课稿 2025-2026学年教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
- 2025年彩色水泥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煤矿井下喷浆安全培训课件
- 输变电工程建设现行主要质量管理制度、施工与验收质量标准目录-2026年2月版-
- 2025年餐饮服务及学校食堂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培训考试试卷(含答案)
- 威士忌培训课件
- 黄帝内经课件
-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第二版)知识点总结
- 五年级小数乘法竖式计算300道(可直接打印)
- 现代康复治疗技术练习题库+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