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贵州省毕节纳雍县一中2018-2019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化学试题1.能表示人体大量喝水时,胃液的pH变化的图象是( )A. AB. BC. CD. D【答案】A【解析】【分析】选项中图象,横坐标表示加水的体积,纵坐标表示溶液的pH,结合胃液的成分和pH计算公式进行解答。【详解】人体胃液的主要成分为盐酸,盐酸显酸性,溶液的酸碱度可用pH值表示,其计算公式为pH=-lgc(H+),其中c(H+)表示氢离子浓度,显酸性的胃酸,在人体大量喝水时,氢离子浓度随着加水稀释,氢离子浓度的减小,溶液的pH升高,结合图象,横坐标表示加水的体积,纵坐标表示溶液的pH,A图象符合题意。答案选A。2.在体积为V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盛有一定量H2,通入Br2(g)发生反应:H2(g)Br2(g)2HBr(g)H0。当温度分别为T1、T2,平衡时,H2的体积分数与Br2(g)的物质的量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由图可知:T1T2B. a、b两点的反应速率:baC. 为了提高Br2(g)的转化率,可采取将HBr液化并及时移走的方法D. T1时,随着Br2(g)加入,平衡时HBr的体积分数不断增加【答案】D【解析】【详解】A.相同投料下,由题H0,为放热反应,H2体积分数越高,转化率越低,温度越高,结合题给图象,可知T1T2,不选A项;B.相同温度下,浓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a,b两点温度均为T1,b点Br2(g)投料比a点多,故a、b两点的反应速率:ba,不选B项;C.生成物浓度减小,平衡右移,故将HBr液化并及时移走,Br2(g)转化率提高,不选C项;D. 当温度均为T1时,加入Br2,平衡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导致HBr的物质的量不断增大,但体积分数不一定逐渐增大,这与加入的溴的量及转化率有关,故选D项。答案选D。3.已知:H2(g)F2(g)=2HF(g) H270 kJmo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氟化氢气体分解生成氢气和氟气的反应是放热反应B. 1 mol H2 与 1 mol F2 反应生成 2 mol 液态 HF 放出的热量小于 270 kJC. 在相同条件下,1 mol H2与 1 mol F2的能量总和小于 2 mol HF 气体的能量D. 该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可用如图来表示【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此反应是放热反应,逆过程是吸热反应,故错误;B、HF(g)=HF(l) HVHY,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HX可能是强酸B. HY一定是强酸C. HX的酸性强于HY的酸性D. 反应开始时二者生成H2的速率相等【答案】D【解析】【分析】因开始的pH相同,镁足量,由V(HX)V(HY),说明HX溶液的浓度较大,则HX酸性较弱,反应速率与氢离子浓度成正比,以此进行分析并解答。【详解】ApH=l的两种一元酸HX与HY溶液,分别与足量Mg反应,HX产生氢气多,则HX为弱酸,故A错误;BpH=1的两种一元酸,分别取100mL加入足量镁粉,由V(HX)V(HY),说明HX溶液的浓度较大,则HX酸性较弱,二者可能一种为强酸,另一种为弱酸,或者二者都是弱酸,其中HX较弱,故B错误;CpH=1的两种一元酸,分别取100mL加入足量镁粉,由V(HX)V(HY),说明HX溶液的浓度较大,则HX酸性较弱,故C错误;D反应开始时,两种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相等,所以反应速率相同,故D正确。答案选D。【点睛】解答该题应注意以下三点:(1)强酸完全电离,弱酸部分电离。(2)酸性相同的溶液,弱酸的浓度大,等体积时,其物质的量多。(3)产生H2的速率取决于c(H)的大小。6.将CH4设计成燃料电池,其利用率更高,装置示意如图(A、B为多孔性碳棒)持续通入甲烷,在标准状况下,消耗甲烷体积VL。则下列说法错误是()A. 通入CH4的一端为原电池的负极,通入空气的一端为原电池的正极B. 0V22.4 L时,电池总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H42O22KOHK2CO33H2OC. 22.4 LV44.8 L时,负极电极反应为CH48e3H2OD. V33.6 L时,溶液中只存在阴离子【答案】D【解析】【分析】因为n(KOH)=2mol/L1L=2mol,故随着CH4通入的量逐渐增加,可能先后发生反应CH4+2O2=CO2+2H2O、CO2+2KOH=K2CO3+H2O、K2CO3+CO2+H2O=2KHCO3;再根据甲烷的量计算生成的二氧化碳的量,结合反应方程式判断反应产物及发生的反应。【详解】A. 燃料电池中,通入CH4的一端发生氧化反应,为原电池的负极;通入空气(O2)的一端发生还原反应,为原电池的正极,不选A项;B. 当0V22.4L时,0n(CH4)1mol,则0n(CO2)1mol,又因为电解质溶液中n(KOH)=2mol,故KOH过量,所以电池总反应式为CH4+2O2+2KOH=K2CO3+3H2O,不选B项;C. 当22.4 LV44.8L,1moln(CH4)2mol,则1moln(CO2)2mol,发生反应,得到K2CO3和KHCO3溶液,则负极反应式为,不选C项;D. 当V=33.6L时,n(CH4)=1.5mol,n(CO2)=1.5mol,则电池总反应式为3CH4+6O2+4KOH=K2CO3+2KHCO3+7H2O,则得到0.5molK2CO3和1molKHCO3溶液,故溶液中的阴离子有和,选择D项。答案选D。【点睛】本题难点在于需要结合氢氧化钾的量和通入的甲烷的体积来确定所发生的总反应,从而确定反应产物。7.酸碱恰好完全中和时 ( )A. 酸和碱的物质的量一定相等B. 溶液呈现中性C. 酸和碱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D. 酸能提供的H+与碱所能提供的OH-的物质的量相等【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酸碱恰好完全中和,是指酸能提供的氢离子和碱能提供的氢氧根离子的物质的量相等,但酸和碱的物质的量不一定相等,反应后的溶液为盐的溶液,也不一定为中性,所以选D。考点: 酸碱中和8.相同温度下,同物质的量浓度的Na2SO3和Na2CO3的两种溶液中,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A. B. C. D. 【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H2CO3酸性小于H2SO3,相同温度下,同物质的量浓度的Na2SO3和Na2CO3的两种溶液中,水解程度比更高,可知得出正确选项。【详解】由于H2CO3酸性小于H2SO3,故水解程度比更高,所以,;又因为水解产物,所以有,答案选A。9.已知:H(aq)OH(aq)H2O(l)H57.3 kJmol1。现将一定量的稀盐酸、浓硫酸、稀醋酸分别和1 L 1 molL1的NaOH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其中放热最少的是()A. 稀盐酸B. 浓硫酸C. 稀醋酸D. 稀盐酸和稀醋酸【答案】C【解析】【详解】A.一定量稀盐酸和1 L 1 molL1的NaOH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因为盐酸是强酸,故根据所给热化学方程式,放出热量等于57.3 kJ;B.一定量浓硫酸和1 L 1 molL1的NaOH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因为硫酸是强酸,且溶于水放热,故放出热量大于57.3 kJ;C.一定量稀醋酸和1 L 1 molL1的NaOH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因为醋酸是弱酸,醋酸电离吸热,故放出热量小于57.3 kJ;D.盐酸是强酸,醋酸是弱酸,醋酸电离吸热,和1 L 1 molL1的NaOH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放出的热量要多余醋酸和氢氧化钠反应放热的热量。因此放热最少的是选项C,答案选C。10.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A(g)2B(g)2C(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A. C的生成速率与C分解的速率相等B. 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 A,同时生成2nmol BC. 单位时间内消耗nmol A,同时生成2nmol CD. B的生成速率与C分解的速率相等【答案】A【解析】【详解】A. C的生成速率与C分解的速率相等,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故达到平衡状态,A项正确;B. 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 A,同时生成2nmol B,二者均为逆反应速率,不能说明平衡状态,B项错误;C. 单位时间内消耗nmol A,同时生成2nmol C,二者均为正反应速率,不能说明平衡状态,C项错误;D. B的生成速率与C分解的速率相等,二者均为逆反应速率,不能说明平衡状态,D项错误。答案选A。11.钛酸钡的热稳定性好,介电常数高,在小型变压器、话筒和扩音器中都有应用。钛酸钡晶体的晶胞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它的化学式是( )。A. BaTi8O12B. BaTi4O6C. BaTi2O4D. BaTiO3【答案】D【解析】【详解】仔细观察钛酸钡晶体结构示意图可知:Ba在立方体的中心,完全属于该晶胞;Ti处于立方体的8个顶点,每个Ti为与之相连的8个立方体所共用,即有属于该晶胞;O处于立方体的12条棱的中点,每条棱为四个立方体所共用,故每个O只有属于该晶胞。即晶体中BaTiO=1(8)(12)=113。答案选D。12. 2003年,IUPAC(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推荐原子序数为110的元素的符号为Ds,以纪念该元素的发现地(Darmstadt,德国)。下列关于Ds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Ds原子的电子层数为7B. Ds是超铀元素C. Ds原子的质量数为110D. Ds为金属元素【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Ds的原子序数为110,Ds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七周期第族。A、Ds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七周期,则电子层数为7,故A正确;B、11092,原子序数在92号以后的元素为超铀元素,故B正确;C、Ds原子的原子序数为110,质量数为281,故C错误;D、Ds为过渡元素,属于金属元素,故D正确;故选C。考点:考查了原子的原子序数与质量数的相关知识。13. 第三能层含有的轨道数为A. 3B. 5C. 7D. 9【答案】D【解析】考查能级和能层的有关计算和判断。第三能层含有s、p、d3个能级,所以含有的轨道数是1359,答案选D。14. 已知X、Y、Z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离子晶体,其晶胞如图所示,则下面表示该化合物的化学式正确的( )A. ZXY3B. ZX2Y6C. ZX4Y8D. ZX8Y12【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了晶体结构的计算及其应用,较易。根据晶体结构的计算方法可知,一个晶胞中含1个Z原子,X原子数为1,Y原子数为3。所以化学式为ZXY3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A。15.下列变化规律中正确的是( )A. 金属Na、Mg、A1熔、沸点由高到低B. HCl、HBr、HI的还原性由强到弱C. H+、Li+、H的半径由小到大D. 同浓度的硫酸钠、醋酸钠、碳酸钠溶液的碱性由强到弱【答案】C【解析】【详解】A.在金属晶体中,金属原子的价电子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小,自由电子与金属阳离子间的作用力越大,金属的熔沸点就越高。而同一周期的金属元素,从左到右,阳离子半径逐渐减小,离子所带电荷逐渐增加,故金属Na、Mg、Al的熔、沸点应是由低到高,A项错误;B. 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非金属性逐渐降低,离子的还原性逐渐增大,故HCl、HBr、HI的还原性应是由弱到强,B项错误;C.电子层数越少,微粒半径越小;电子层结构相同微粒,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故H+、Li+、H的半径由小到大,C项正确;D.硫酸钠不水解,同浓度酸性醋酸大于碳酸,故碳酸根的水解程度大于醋酸根的水解程度,碱性强弱为醋酸钠碳酸钠,故同浓度的硫酸钠、醋酸钠、碳酸钠溶液的碱性由弱到强,D项错误。答案选C。16.Co(NH3)5Cl2+配离子,中心离子的配位数是A. 1B. 2C. 4D. 6【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配合物也叫络合物,为一类具有特征化学结构的化合物,由中心原子或离子(统称中心原子)和围绕它的称为配位体(简称配体)的分子或离子,完全或部分由配位键结合形成,配合物中中心原子提供空轨道,配体提供孤电子对,配合物Co(NH3)5Cl2+中,Co2+为中心离子提供空轨道,电荷数为+2,Cl、NH3为配体提供孤电子对,有一个氯离子和五个氨分子做配体,配位数为6,答案选D。考点:考查配合物的成键情况。17. 下列各项中表达正确的是( )A. F的结构示意图:B. CO2分子的比例模型示意图:C. NaCl的电子式:D. N2的结构式:NN【答案】A【解析】AF-的核电荷数为9,最外层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其离子结构示意图为:,故A正确;B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2个碳氧双键,是直线型分子,故B错误;C氯化钠是离子化合物,是钠离子和氯离子通过静电作用形成的,其正确的电子式为,故C错误;D氮气分子中含有氮氮三键,其正确的结构式为:NN,故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常见化学用语的表示方法,涉及电子式、结构简式、离子结构示意图、结构式等知识,明确常见化学用语的书写原则为解答关键。本题的易错点是B。18.下列各项叙述中,正确的是()A. 镁原子由1s22s22p63s21s22s22p63p2时,原子释放能量,由基态转化成激发态B. 价电子排布为5s25p1的元素位于第五周期第A族,是s区元素C. 所有原子任一能层的s电子云轮廓图都是球形,但球的半径大小不同D. 24Cr原子的电子排布式是1s22s22p63s23p63d44s2【答案】C【解析】【详解】A、原子由基态转化成激发态,要吸收能量,A不正确。B、应该是位于第A,属于p区元素,B不正确。C、所有原子任一能层的s电子云轮廓图都是球形,但球的半径大小不同,C不正确。D、电子出全充满或半充满是稳定的,所以24Cr原子的电子排布式是:1s22s22p63s23p63d54s1,D不正确。所以正确的答案是C。19.在硼酸B(OH)3分子中,B原子与3个羟基相连,其晶体具有与石墨相似的层状结构。则分子中B原子杂化轨道的类型及同层分子间的主要作用力分别是A. sp,范德华力B. sp2,范德华力C. sp2,氢键D. sp3,氢键【答案】C【解析】【分析】与石墨结构相似,则为sp2杂化;羟基间可形成氢键。【详解】在硼酸B(OH)3分子中,B原子与3个羟基相连,其晶体具有与石墨相似的层状结构。则分子中B原子杂化轨道的类型与石墨中的碳原子相似,同为sp2杂化,同层分子间的主要作用力为氢键,层与层之间的作用力是范德华力,C正确,选C。20. 下列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和分子几何构型不正确的是A. PCl3中P原子sp3杂化,为三角锥形B. BCl3中B原子sp2杂化,为平面三角形C. CS2中C原子sp杂化,为直线形D. H2S分子中,S为sp杂化,为直线形【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首先判断中心原子形成的键数目,然后判断孤对电子数目,以此判断杂化类型,结合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可判断分子的空间构型解:APCl3中P原子形成3个键,孤对电子数为=1,则为sp3杂化,为三角锥形,故A正确;BBCl3中B原子形成3个键,孤对电子数为=0,则为sp2杂化,为平面三角形,故B正确;CCS2中C原子形成2个键,孤对电子数为=0,则为sp杂化,为直线形,故C正确;DH2S分子中,S原子形成2个键,孤对电子数为=2,则为sp3杂化,为V形,故D错误故选D21.CH3-CH=CH-Cl,该有机物能发生 ( )取代反应 加成反应 消去反应 使溴水褪色使酸性KMn04溶液褪色 使AgN0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聚合反应A. 以上反应均可发生B. 只有不能发生C. 只有不能发生D. 只有不能发生【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此有机物含有碳碳双键,可使溴水、酸性KMnO4溶液褪色,可发生加成反应、聚合反应;含有官能团Cl,可发生取代反应、消去反应。由于此有机物中氯原子不能电离出来,故不能与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所以选C。考点:官能团性质。点评:熟悉各类官能团的性质。22.据报道,近来发现了一种新的星际分子氰基辛炔,其结构简式为HCCCCCCCCCN。下列对该物质的判断正确的是()A. 属于不饱和烃B. 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C. 所有原子都在同一条直线上D. 可由乙炔和含氮化合物加聚制得【答案】C【解析】【详解】A.烃是由C、H两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物,从结构简式中可看出含有N,故不是烃,A项错误;B.从结构简式中可看出氰基辛炔中有CC,易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故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B项错误;C.三键为直线结构,且均直接相连,则所有原子都在同一直线上,C项正确;D.炔和含氮化合物加聚时会生成高分子化合物,三键中的一个键会被打开而出现双键,而是HCCCCCCCCCN中不含有双键,且不是高分子,故不能由加聚反应制得,D项错误。答案选C。23. 咖啡鞣酸具有较广泛的抗菌作用,其结构简式如下图所示:关于咖啡鞣酸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分子式为C16H13O9B. 1 mol咖啡鞣酸可与含8 mol NaOH的溶液反应C. 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说明分子结构中含有碳碳双键D. 与浓溴水能发生两种类型的反应【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项,分子式应为C16H18O9,错误;B项,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的是羧基、酚、酯基。而醇不能与氢氧化钠反应。该物质的结构中,含有一个羧基,一个酯基,两个酚。所以1 mol咖啡鞣酸可与含4 mol NaOH的溶液反应,所以B选项是错误;C项,醇OH、酚OH均可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所以C选项是错误;D项,苯酚能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含碳碳双键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所以该物质能与浓溴水发生加成反应和取代反应,所以D选项是正确考点:考查有机物官能团性质的相关知识点24.下列醇中能由醛加氢还原制得的是A. CH3CH2CH2OHB. (CH3)2CHCH(CH3) OHC. (CH3)3COHD. (CH3)2CHOH【答案】A【解析】【分析】利用消去反应原理,能够由醛或酮加氢还原制得的醇,醇中的羟基相连的碳原子上必须有氢原子;不能够由醛或酮加氢还原制得的醇,醇中的羟基相连的碳原子上没有氢原子,能由醛加氢还原制得必须是与羟基相连的碳上有2个氢原子,据此进行判断。【详解】ACH3CH2CH2OH能够由CH3CH2CHO加成反应生成,故A正确;B(CH3)2CHCH(CH3) OH与羟基相连的碳原子上有1个氢原子,故B错误;C(CH3)3COH羟基相连的碳原子上没有氢原子,不能够由醛或酮加氢还原制得,故C错误;D(CH3)2CHOH与羟基相连的碳原子上有1个氢原子,故D错误。答案选A。25.甲烷分子中的4个氢原子全部被苯基取代,可得如图所示的分子,对该分子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分子式为C25H20B. 该化合物为芳香烃C. 该化合物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D. 分子中所有原子一定处于同一平面【答案】D【解析】A. 分子式为C25H20,A正确;B. 该化合物分子中有个苯环,所以其为芳香烃,B正确;C. 由甲烷分子的正四面体结构可知,该化合物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C正确;D. 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D不正确。本题选D。26.2008奥运会吉样物福娃,其外材为纯羊毛线,内充物为无毒的聚酯纤维(结构简式如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羊毛与聚酯纤维的化学成分相同B. 聚酯纤维和羊毛在一定条件下均能水解C. 该聚酯纤维的单体为对苯二甲酸和乙醇D. 聚酯纤维和羊毛都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答案】B【解析】诗题分析:A.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聚酯纤维是聚酯,二者的化学成分不同,故不选A;B.聚酯纤维是酯类聚合物,所以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水解,羊毛是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水解,故选B;C.聚酯纤维的单体式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故不选C;D.聚酯纤维是合成的高分子材料,羊毛是天然高分子材料,故不选D。考点:高分子材料的成分和性质。27.归纳是一种由特殊(个别)到一般的概括,但是归纳出的规律也要经过实践检验才能决定其是否正确。下面几位同学自己总结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 不是所有醇都能被氧化成醛,但所有含碳原子大于2的醇都能发生消去反应B. 标准状况下,0.5mol N2和0.5mol O2的混合气体所占的体积约为22.4LC. 原子晶体熔点不一定比金属晶体高,分子晶体熔点不一定比金属晶体低D. 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的,必须看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总能量的大小【答案】A【解析】【详解】A.伯醇可以被氧化为醛,仲醇可以被氧化为酮,叔醇不能发生催化氧化反应;只有临位碳原子上含有氢原子的醇可以发生消去反应,故不是所有含碳原子大于2的醇都能发生消去反应,选择A项;B. 0.5mol N2和0.5mol O2的混合气体物质的量是1mol,标况下V=nVm=22.4L,不选B项;C.晶体的熔点受多重因素的影响,原子晶体熔点不一定比金属晶体高,如钨的熔点(3410)比硅(1410)高;分子晶体熔点不一定比金属晶体低,如汞的熔点(-60)比冰的熔点(0)低,汞是液态金属,属于金属晶体,而冰是固态的水,它属于分子晶体,不选C项;D.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总能量的相对大小决定了反应的吸放热情况,当反应物所具有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所具有总能量,反应是放热的,反之是吸热的,不选D项。答案选A。28.联苯()由两个苯环通过单键连接而成,假定二氯联苯分子中,苯环间的单键可以自由旋转,理论上由异构而形成的二氯联苯共有A. 6种B. 9种C. 10种D. 12种【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在联苯分子中含有三种H原子,二氯联苯分子的同分异构体有;。共12种,因此选项是D。考点:考查二氯联苯分子的同分异构体的种类的知识。29.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可以用“键线式”表示,其中线表示键,线的交点与端点处代表碳原子,并用氢原子补足四价,但C、H原子未标记出来。已知利用某些有机物之间的转化可贮存太阳能,如降冰片二烯(NBD)经太阳光照射转化成四环烷(Q)的反应为(反应吸热),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 NBD和Q互为同分异构体B. Q可使溴水褪色C. Q的一氯代物只有3种D. NBD同分异构体可以是芳香烃【答案】B【解析】【详解】A、NBD和Q的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A正确;B、Q分子中碳原子均是饱和碳原子,Q不能使溴水褪色,B错误;C、物质Q中含有3种氢原子,一氯取代物有3种,C正确;D、NBD的分子式为C7H8,可以是甲苯,属于芳香烃,D正确;答案选B。30.下列实验可以获得预期效果的是()A. 用金属钠检验乙醇中是否含有少量水B. 用溴水除去苯中的少量苯酚C. 用质谱法测定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D. 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答案】C【解析】A乙醇和水都能与金属钠反应,不能用金属钠检验,可用硫酸铜检验是否含有水,A错误;B、除去苯中混有的少量苯酚:加入溴水,可以除去苯酚,但溴单质易溶于苯中,引入新的杂质,B错误;C、质谱法是测定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常用的物理方法,C正确;DpH试纸不能事先湿润,否则导致溶液浓度偏低,D错误,答案选C。31.已知常温下各物质的溶度积或电离平衡常数如下:Ksp(CuS)1.31036,Ksp(FeS)6.51018H2S:Ka11.2107,Ka271015一般来说,如果一个反应的平衡常数大于105,通常认为反应进行得较完全;如果一个反应的平衡常数小于105,则认为该反应很难进行。请回答:(1)向浓度均为0.1 molL1的Fe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加Na2S溶液,请写出首先出现沉淀的离子方程式_。当加入Na2S溶液至出现两种沉淀,则溶液中c(Fe2)c(Cu2)_。(2)通过计算说明反应CuS(s)2HCu2H2S进行的程度_。(3)常温下,NaHS溶液呈碱性,此时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若向此溶液中加入CuSO4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的pH_(填“”“”或“”)7。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原因_。【答案】 (1). Cu2S2CuS (2). 5.01018 (3). 反应很难进行 (4). c(Na)c(HS)c(OH)c(S2)c(H) (5). (6). HSCu2CuSH【解析】【详解】(1)因为Ksp(CuS)1.31036Ksp(FeS)6.51018,所以c(Fe2)=c(Cu2)的情况下,首先出现CuS沉淀,故首先出现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Cu2S2CuS;溶液中出现两种沉淀,说明FeS也出现沉淀,故;(2)因为,又因为反应CuS(s)2HCu2H2S的平衡常数为:,结合题干可知反应很难进行;(3)NaHS溶液呈碱性,故HS的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又水会电离出OH,故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Na)c(HS)c(OH)c(S2)c(H);因为发生的离子反应为:HSCu2CuSH,故溶液显酸性,pH7。32.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家中进行化学实验,按照图A连接好线路发现灯泡不亮,按照图B连接好线路发现灯泡亮依据上述现象判断或回答下列问题:(1)NaCl属于_(“酸”、“碱”或“盐”),因为_(2)NaCl固体_(填“能”或“不能”)导电,原因是_(3)NaCl溶液_(填“能”或“不能”)导电,原因是_(4)在NaCl固体、NaCl溶液中属于电解质的是_,原因是_【答案】 (1). 盐 (2). NaCl是由金属阳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3). 不能 (4). NaCl未电离 (5). 能 (6). NaCl溶液中有能自由移动的离子 (7). NaCl固体 (8). NaCl固体是化合物,且其水溶液可导电【解析】【分析】由酸根离子和金属阳离子或NH4构成的化合物是盐;含有自由移动离子或电子的物质能导电,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是电解质,据此分析解答。【详解】(1)NaCl是由金属阳离子Na和酸根离子Cl构成,即NaCl属于盐;(2)NaCl固体不含自由移动的离子或电子,因此NaCl固体不能导电;(3)NaCl在水溶液里电离出自由移动的Na和Cl,因此NaCl溶液能够导电;(4)NaCl是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的化合物,属于电解质,NaCl溶液属于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33.某学习小组对人教版教材实验“在200mL烧杯中放入20g蔗糖(C12H22O11),加入适量水,搅拌均匀,然后再加入15mL质量分数为98%浓硫酸,迅速搅拌”进行如下探究;(1)观察现象:蔗糖先变黄,再逐渐变黑,体积膨胀,形成疏松多孔的海绵状黑色物质,同时闻到刺激性气味,按压此黑色物质时,感觉较硬,放在水中呈漂浮状态,同学们由上述现象推测出下列结论: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浓硫酸具有脱水性浓硫酸具有酸性 黑色物质具有强吸附性其中依据不充分的是_(填序号);(2)为了验证蔗糖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的气态产物,同学们设计了如下装置:试回答下列问题:图1的A中最好选用下列装置_(填编号);图1的 B装置所装试剂是_;D装置中试剂的作用是_;E装置中发生的现象是_;图1的A装置中使蔗糖先变黑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后体积膨胀的化学方程式为:_;某学生按图进行实验时,发现D瓶品红不褪色,E装置中有气体逸出,F装置中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颜色变浅,推测F装置中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颜色变浅的原因_,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答案】 (1). (2). (3). 品红溶液 (4). 检验SO2是否被除尽 (5). 溶液出现白色浑浊 (6). C12H22O11(蔗糖)12C+11H2O (7). 2H2SO4(浓)+CCO2+2SO2+2H2O (8). CO气体能还原热的酸性高锰酸钾 (9). 5CO+6H+2MnO4-5CO2+2Mn2+3H2O【解析】【分析】(1)浓硫酸的三大特性:吸水性、脱水性和强氧化性;(2)蔗糖与浓硫酸反应为固液不加热装置;B中盛放品红溶液,检验二氧化硫,用E中的氢氧化钡溶液检验二氧化碳,D中品红溶液检验SO2是否被除尽;浓硫酸能使蔗糖脱水生成C,浓硫酸有强氧化性能将C氧化成二氧化碳;CO气体能还原热的酸性高锰酸钾。【详解】(1)闻到刺激性气味说明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蔗糖先变黄,再逐渐变黑,体积膨胀,形成疏松多孔的海绵状黑色物质说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体积膨胀,形成疏松多孔的海绵状黑色物质说明黑色物质具有强吸附性;根据实验现象不能说明浓硫酸具有吸水性,酸性;答案为;(2)蔗糖与浓硫酸反应为固液不加热装置,装置选择;B中盛放品红溶液,用来检验二氧化硫,用E中的氢氧化钡溶液检验二氧化碳,实验现象是溶液出现白色浑浊,因为二氧化硫也能使Ba(OH)2溶液变浑浊,所以要先除去二氧化硫,所以C中高锰酸钾溶液的作用是除去二氧化硫,D中品红溶液检验SO2是否被除尽;浓硫酸有脱水性,能使蔗糖脱水生成C,方程式为C12H22O11(蔗糖)12C+11H2O;浓硫酸有强氧化性能将C氧化成二氧化碳,方程式为2H2SO4(浓)+CCO2+2SO2+2H2O;D瓶品红不褪色,说明气体中无二氧化硫,E装置中有气体逸出,气体不是二氧化碳,气体可能是浓硫酸将C氧化成一氧化碳,CO气体能还原热的酸性高锰酸钾,故F装置中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颜色变浅,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5CO+6H+2MnO4-5CO2+2Mn2+3H2O。【点睛】本题考查浓硫酸的性质,二氧化硫的性质,在解答方程式的书写题时,首先理解反应原理,然后根据反应原理正确的分析出反应物、生成物结合方程式的书写规则进行书写。34.已知A、B、C、D、E、F为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前20号元素,A与B,C、D与E分别位于同一周期。A原子L层上有2对成对电子,B、C、D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简单离子可形成一种C3DB6型离子晶体X,CE、FA为电子数相同的离子晶体。(1)写出A元素的基态原子外围电子排布式:_。F的离子电子排布式:_。(2)写出X涉及化工生产中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3)试解释工业冶炼D不以DE3而是以D2A3为原料的原因:_。(4)CE、FA的晶格能分别为786 kJmol1、3 401 kJmol1,试分析导致两者晶格能差异的主要原因是_。(5)F与B可形成离子化合物,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F与B形成的离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该离子化合物晶体的密度为agcm3,则晶胞的体积是_(只要求列出算式)。【答案】 (1). 2s22p4 (2). 1s22s22p63s23p6 (3). 2Al2O3(熔融)4Al3O2 (4). Al2O3为离子晶体(或者离子化合物),而AlCl3为分子晶体(或者共价化合物) (5). CaO晶体中Ca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湖北恩施州巴东县农业农村局公益性岗位招聘1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1套
- 2025广东阳江阳西县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就业见习岗位1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新)
- 2025第十三届贵州人才博览会贵阳贵安事业单位引进高层次及急需紧缺人才770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突破训练)
- 2025贵州黔西南州望谟县消防救援大队招聘政府专职消防文员1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网校专用)
- 2025广西来宾宾信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拟聘人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1套
- 2025年春季中国石油哈尔滨石化公司高校毕业生招聘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典优)
- 2025年春季黑龙江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高校毕业生招聘50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有答案详解
- 2025年威海职业学院公开招聘高层次人才(40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夺冠)
- 2025年上半年浙江永康市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公开招聘合同制员工15人笔试题库历年考点版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广东深圳市优才人力资源有限公司招聘聘员(派遣至深圳市龙岗区审计局)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有答案详解
- 22G101三维彩色立体图集
- 人教版小学英语单词表(完整版)
- 自家停车位申请按照充电桩四方协议书
- 生产组织供应能力说明
- 足金点钻工艺培训
- JJG 162-2019饮用冷水水表
- 山西省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培训考试题库(浓缩500题)
- 空调负荷计算-空调负荷的计算(空调工程)
- 计算机视觉之图像分类课件
- 输电线路工程安全风险识别、评估、预控措施
- 大学英语三级词汇表(新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