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鸡兔同笼问题的数学问题分析 “鸡兔同笼问题”是我国古代的一道数学名题,在上海教材中被安排在四年级下学期,但在二年级学“列表枚举法”时学生已初步接触过这个问题,有的三年级学生在外面补课时已经会套用“假设法”的解题模式,有的则从家长那里学会了用方程解答.有趣的是,数据较小时,一年级学生用“画图法”也能解决这种问题.这就是四年级学生关于“鸡兔同笼问题”的“数学现实”一锅不折不扣的“夹生饭”. 笔者尝试以“课程实施三放三收”的策略引导学生走进他们“生活中的数学”,一起来烧烧这锅“夹生饭”. 一、一放一收:呈现“原生态” 1.重心下移:呈现“原生态” 上课伊始,老师出示了一只陶瓷储蓄罐,轻轻一摇,里面的硬币哗哗作响. 师:储蓄罐里有2分硬币和5分硬币共8枚,每种硬币各几枚?(PPT呈现) 生:这道题有好几种可能,好象缺少条件. 师:要补上什么条件? 生:要知道储蓄罐里一共有多少钱. 师:好的,现在补上“一共有3角4分钱”,能做吗? (学生有的沉思,有的动笔写写算算,有的则一脸茫然.) 师:这类问题,早在1500年前,我们的老祖宗在一本叫孙子算经的书中就有专门的记载.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古代数学名题:鸡兔同笼问题. PPT出示:今有鸡兔同笼,上有8头,下有22足.鸡有几只?兔有几只? (学生似乎被点醒,有的若有所思,有的若有所悟,有的则依然沉默.) 【设计意图:储蓄罐里的“硬币问题”学生也许陌生,但这只是一个悬念,一个引子;而似曾相识的古代名题对部分学生则是某种点拨与唤醒,能初步激活部分学生的学习经验,找到思考问题的起点.】 2.重心下移:让“差异”成为资源 师:脚为什么比头多呀? 生:因为一只鸡有2只脚,一只兔有4只脚. 师:鸡和兔的只数都是未知的.想一想,怎么办?有困难的也可以同桌商量商量,再动笔试试看. 巡视发现,有以下几种具有代表性的解法. (1)有的学生通过列表枚举,找到了答案. (2)也有学生列出了算式: (22-82)(4-2)=3(只),8-3=5(只) 师:你是怎样想的? 生:假设8只全部是鸡,应该是16条腿,比题目里告诉我们的少了6条,每少2条腿,说明有一只兔被当成了鸡 (能说得清道理的只是数学上的少数尖子,不少学生还是半懂不懂的.) 师:其实,这道题一年级的小朋友们也会做,他们用的是“画图的方法”.(PPT动态演示画图的过程.)谁能说说一年级同学是怎么想的? (原本半懂不懂的学生从直观的画图过程中明白了算理) 生:一年级同学也是先假设8只全部是鸡,画上16条腿,再把多出来的6条腿添给三只鸡,就变成了三只兔. 师:比较一下,你有什么发现? 生:方法不同,但结果都是5只鸡和3只兔. 生:都用到了假设法. 师:你更喜欢哪种方法? 生:我喜欢“图画法”,比算式好懂,列表比较麻烦. 生:但“图画法”也有麻烦的时候,如果是800只脚呢?还是假设法比较好. 【设计意图:“声一无听,色一无文,味一无果,物一无讲.”国语郑语.如同植物的多样性能让杂花生树一样,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原生态地呈现的各种方法成为一种教育资源,这些方法相互验证,相互启迪,往往能进一步激活孩子们的思维.】 3.重心下移:聚焦困惑,突破难点 师:明明假设的是鸡,怎么求出来的却是兔呢? (学生一时难以回答,片刻沉静后,学生从PPT上的画图法中找到了解释) 生:因为,假设全是鸡,少算的6条腿都是“兔腿”. 生:把少算的6条兔腿换回去,就变成了兔子.所以,假设全是鸡,求出来的是兔子. 生:反过来,如果假设全是兔,求出来的是鸡. 【设计意图:为什么明明假设的是鸡,求出来的却是兔子?这历来是不少学生在理解上的一大困惑.所以,贴近学生理解上的这个难点,聚焦并放大这个环节,让学生不仅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从而切实突破难点.】 二、二放二收:激活“创生态” 1.关口前移:激活“创生态” 师:上面提到的几种方法都是我们现代人的解法,我们的老祖宗又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呢? PPT出示古人的解法:脚数2-头数=兔数,头数-兔数=鸡数. 师:古人的方法对不对呢?大家不妨用古人的方法验证一下上面这道题. 生(兴奋地):对的,对的,也是5只鸡,3只兔.比我们的假设法方便多了. 师:但古人是怎样想的呢?能不能发个短信或打个电话去问问?(生皆笑) 生:老师,我在一本书上看到古人用的是“抬足法”.就是让所有的鸡都抬起一条腿“金鸡独立”,让所有的兔子都抬起前腿“玉兔拜月”.这样,腿的总数就除以2.那么,每只鸡都是一条腿,每只兔都有两条腿,这时,脚数比头数多的,就是兔的只数. 师:你的知识很渊博,解释得也很清楚,很精彩. (古人的解法,一石激起千层浪) 生:老师,如果让鸡的两只翅膀着地,把鸡变成4条腿的“怪鸡”,那么(84-22)(4-2)=5是兔的只数,8-5=3是鸡的只数. 师:你为“假设全是兔”找到了一个生动形象的解释. 生:老师,如果只让所有的兔子前腿抬起来,就可以把所有的兔子都变成2条腿的“怪兔”.那么(22-82)(4-2)=3是鸡的只数,8-3=5是兔的只数. 师:这又是一个很妙的解释. 【设计意图:古人的“抬足法”犹如催化剂,催生出两翅着地的“怪鸡”和前肢举着的“怪兔”.学生的思维一旦被充分激活,任何奇思妙想都不会是一种意外.】 2.关口前移: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 师:你们见过把鸡和兔关在同一个笼子里的吗? 生:没有.(笑) 师:即便是鸡和兔关在同一个笼子里,直接数一下各自的头不就行了嘛,谁还会趴下去数脚呢?(生皆笑着摇头)那为什么从古到今,人们一直在研究这个问题呢?换句话说,“鸡兔同笼问题”到底有什么魅力呢? (学生皆若有所思) 师:不仅我们中国人研究“鸡兔同笼”问题,日本人也研究这个问题,在日本叫“龟鹤同游问题”. PPT出示:龟鹤同游,数头40,数脚112.龟鹤各几只? 问:“龟鹤同游”与“鸡兔同笼”有关系吗? 生:有关系.龟相当于4只脚的兔子,鹤相当于2只脚的鸡. 师:也就是说“鸡兔同笼问题”不一定只指鸡和兔.那你们能不能给它重新取个名字? 生:可以叫“鸭兔同笼问题”. 生:可以叫“鹅羊同笼问题”. 师:可以改成“兔狗同笼问题”问题吗? 生:不可以,因为,兔狗都是4条腿. 生:“鸡兔同笼问题”不一定是指鸡和兔,而是指这一类问题. 师:哪一类问题呢? 生:指分别有2条腿和4条腿的动物,知道共有几只头和几条脚,求两种动物各几只. 师:你们能解一下日本的“鸡兔同笼问题”吗? 一部分学生的列式为:(112-402)(4-2)=16(只)(兔),40-16=24(只)(鸡);但多数学生用的是古人提出的方法:1122-40=16(只)(兔),40-16=24(只)(鸡). 【设计意图:教者适时引入日本的“龟鹤同游”问题,并引导学生给“鸡兔同笼问题”重新取名字,进而追问,可否改成“兔狗同笼问题”,从而让学生逐步触及“鸡兔同笼问题”的数学实质.】 三、三放三收:建构一般性方法模型 1.重心上移:学生在哪里 师:现在,我们可以来解决前面“储蓄罐”里的硬币问题了储蓄罐中有2分和5分的两种硬币共8枚,一共3角4分.两种硬币各几枚? 部分学生用的是假设法,多数学生都直接套用古人的模式:342-8=9;但马上发现:5分硬币竟然比两种硬币的总数8枚还要多,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师:古人的方法怎么就不灵了呢? 生:因为每只兔与鸡腿数是两倍关系,而5分与2分却不是两倍关系. 师:看来,古人的解法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简单地套用,还是“假设法”更加管用. 教师呈现学生所使用的假设法: 假设全是2分硬币. (34-82)(5-2)=6(枚)5分 8-6=2(枚)2分 【设计意图:学生虽然基本掌握了假设法,但他们似乎更青睐古人的解法.通过“储蓄罐里硬币”问题的变式训练,让学生突破古人解法的局限性,体会到“假设法”才具有更大的普遍适用性,使学生的认识得以进一步提升和完善.】 2.重心上移:建构一般性的“数学模型” 师:现在我们再来讨论一下,“鸡兔同笼问题”有什么独特的魅力? 生:它代表的是一类数学问题. 生:这类问题都是有两个未知量. 师:从解题方法上来看,有什么相同点? 生:它们都用了假设法. 师:为什么都用了假设法呢?或者说,用假设法好在哪里? 生:原来鸡和兔的只数都不知道,没法求,而假设全是某一种动物以后,问题就变得简单了. 师:(作若有所思状)噢,通过假设,两个未知量转化成一个未知量了,化难为易,不错不错! 板书:两个未知量一个未知量 【设计意图:围绕“鸡兔同笼问题到底有什么魅力”屡屡发问,又屡屡只问不答,可谓是“一咏三叹”.不经意的点拨,适时的追问,让学生一次次跳出那只有形的“笼子”,超越各种具体的解题方法,上升为一种更具有普适性的思想方法与策略转化,从而建构起解决这类问题的更具有一般性的“数学模型”!因为,数学是一门关于“模式”的科学,探究的是解决某类问题的“通则通法”.】 【综述】 在当今这个资讯高度发达的时代,以往有些所谓的“知识”正在逐步演变为“信息”,甚至是“常识”;因此,老师们觉得现在越来越难以“搭准学生的脉”.这直接导致了当下课堂教学中的“夹生饭”现象,使得课堂上单向度的“师授生受”关系越来越难以为继,也让习惯于围绕教案上课,习惯于课程实施“线性思维”的老师们,感到自己在课堂上的主导地位和话语权受到挑战.这不仅考验着老师们的实践智慧,甚至拷问着我们曾经得心应手的某些教学模式. 首先,课堂教学中的“夹生饭”现象是社会进步特别是科技发展的必然产物,这也是新课程所倡导的“学生活中的数学”的题中之意,这种活生生的“大数学课程”,需要我们具有相应的“大数学教学观”.这就要求我们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自己的“课程观,教学观”,虽然有时候是一种“被更新”. 其次,我们要调适某些程式化的课堂教学模式.孩子们都是带着他们已有的、参差不齐的、甚至是片面的知识经验和生活阅历来学习的.对此,无法回避,更不应“提防”.尊重和正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起点,对于学生已经有所了解的东西,不应该“装聋作哑”或“视而不见”,而是要悉心揣摩并“用活用足”这些资源.在课堂教学具体进程的不同阶段,学生的理解也动态地处于不同层次,因此,我们要适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智能合约委托管理合同
- 2025版汽车维修场地租赁合同协议(含售后服务)
- 贵州省修文县2025年上半年事业单位公开遴选试题含答案分析
- 2025版建筑设备监造与施工质量监督合同
- 2025年度养老院清洁护理服务合同范本
- 2025版企业内部市场分析与服务承包合同
- 河北省故城县2025年上半年公开招聘村务工作者试题含答案分析
- 2025二手住宅买卖合同范本:山地别墅
- 2025年标准板材市场推广与销售代理合同
- 2025版公共设施消防栓系统更换与维护服务合同
- 言语语言障碍康复护理
- 统编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作业设计
- 2024重庆机场集团公开招聘57人(高频重点提升专题训练)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介入科护理常规最终版
- DL∕T 1608-2016 电能质量数据交换格式规范
-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课后思考题答案全
- 医院口腔科服务管理制度
- 《军事理论》教案第七章 射击与战术训练
- 药事管理手册
- 电子产品原理分析与故障检修(第2版)高职全套教学课件
- 护士重症监护室护理的进修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