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70分的懒妈妈.doc_第1页
做70分的懒妈妈.doc_第2页
做70分的懒妈妈.doc_第3页
做70分的懒妈妈.doc_第4页
做70分的懒妈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做家长有三种境界,第一重是忙于育儿之术,第二重是长于育儿之术,第三重是精于育儿之术。随着境界的不断提升,父母从“育儿工”上升到了“育儿专家”。忙碌的育儿工作,让家长们投入了百分百的精力,疲惫之余,却仍感力不从心,收效甚微。可见100分的勤快的家长不一定就能得到100分的结果。与其这样,倒不如给自己喘口气,放个小假,偷个小懒,做不了100分的勤快妈妈,那就换个角色,做一个70分的“懒”妈妈,也许还会有意外的收获。这样也行?当然行!来听听“懒”妈妈们的真实经历吧“懒”有“懒”福以“懒”的名义教育1号“懒”妈妈肖筠:公务员 儿子出生后,立即成了全家人的宝。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四个人围着小家伙一个人转:儿子要喝奶,奶奶拿奶粉,爷爷拿奶瓶,外公倒水,外婆拿毛巾!那个忙碌劲,不亚于太后用膳。我明白,教育孩子不能过分迁就他。但是,面对老人的高度热情,我无法将这一理念落实。宝宝两岁时,什么都想抢着干,爷爷奶奶虽然很高兴,但总是一个劲地说:“宝宝还小,宝宝还小!奶奶来做!”就这样,小家伙的工作热情就中途夭折了。过年的时候,老人都回老家了,这下我可就没有了后顾之忧,决定将“懒”进行到底儿子想吃饼干,嚷着要我去拿。我说:“你自己去,妈妈也累了。”他不肯,我们僵持着,最终他还是妥协了,自己跑去拿饼干。我们一家三口逛街回来,累了,我和他爸爸躺到床上,对宝宝说:“我们累了,休息一会儿,你要是不休息就到客厅看会儿电视吧。”儿子不高兴,可我们都闭上了眼睛,他想了想,就走出了房间,还没忘帮我们把房间门关上。我和老公相视一笑,我悄悄地爬起来,跟在他后面看。小家伙打开冰箱,拿了酸奶,打开电视,一个人坐在沙发上,有模有样地看起来。在我们的“漠视”下,儿子一个春节竟学会了穿、脱衣裤,拿筷子吃饭,自己收拾玩具,这让我惊喜不已。待老人过年回来时,看到宝贝孙子可以为他们“服务”了,高兴得不得了!有的时候,他们习惯性地想要代劳,儿子还会以“宝宝长大了,我自己能行!”来拒绝。公公婆婆暗地里对老公说:“看你的懒媳妇,连儿子都不会带,什么都让他自己来,这么小的孩子,他能受得了吗?” 但我庆幸,正因为我的“懒”,造就了一个爱劳动的儿子。“懒”得恰到好处2号“懒”妈妈褚云:电台编辑 我天生就是一个懒人。这一点无庸质疑。一个勤劳的妈妈可能会被人们尊为模范;而一个懒惰的妈妈则会被人们瞧不起。可是,我觉得,一个勤快妈妈养育出来的孩子可能会很懒因为妈妈太勤快了,宝宝什么也不用干,什么都没学会;而一个懒妈妈的孩子可能正好相反。关键在于妈妈什么时候该勤,什么时候该懒。周末,我们一家人坐在一起看电视,我想喝水了,又不想动,于是喊一声:“宝宝,给妈妈倒杯水来!”宝宝倒完水,我马上表扬:“宝宝真懂事,从小就知道孝敬妈妈!”宝宝很得意,又问爸爸想要喝水吗?奶奶需要喝水吗?把我们全家服务个遍。也许这一幕在勤快妈妈眼里是万万使不得的,她们怕孩子会打坏水杯,会烫伤皮肉,于是自己再累也不肯停下来歇一歇,事事不求人。慢慢地,宝宝会觉得妈妈就像超人,永远不知疲倦。她不需要别人的帮助,自己一伸手说不定还添乱、挨骂,于是乐得让妈妈去做。我常常说的口头语是:“我女儿真能干,比妈妈小时候强多啦。”这种激将法很灵,女儿现在十分能干,我也落得个轻松自在。现在我一有头疼脑热就嚷嚷,还会让女儿端茶送水、拿吃的;如果腰酸背痛,我更会“通告”,让女儿帮我按摩几下;即便是她什么都不做,眼巴巴地守在我身边,最起码也能让我感受到她细小的担忧和关怀,这比那些药物更有效!因为“懒”而长大3号“懒”妈妈焦阳:艺院老师 母亲在我家小住,最后被“气”走了。临走丢下一句话:“没见过你这样的懒妈妈,你这样对待孩子,我看不下去!”母亲秉承了传统的育儿观念:觉得做妈妈的就应该把时间花在孩子身上,宝宝的时间就是妈妈的时间。而我则整天忙自己的工作,很少有时间陪宝宝,在宝宝很小的时候,我就让他单独睡一个房间,自己学习叠被子穿衣服了。晚上,我和宝宝各占书房一隅,我写稿子,他看书。有时候,他过来缠我,我总会说:“妈妈很忙,等事情做完,我会给你讲故事,现在是我们各自的时间。”有一次,单位领导让我去高校进修。可一想到要去外地度过三个月,我心里还是对儿子放不下。临走前,我要加个班,儿子的分享阅读班又临时把课调整到星期天,这下,我只好带着儿子去上班。我以为儿子肯定会“大闹天宫”的,没想到他却出奇的省事,只是不停地问这问那,当他看到我忙着备课、改作业时,儿子递给我一块糖说:“妈妈,原来你不懒啊。”回家的路上,我告诉儿子妈妈爱这份工作就像他爱画画,喜欢奥特曼一样,告诉他,妈妈想去进修是好让自己工作得更出色,就像他要不停地吃饭学习让自己快快长大。儿子听懂了,主动伸出小拇指:“拉勾勾,妈妈加油。你要天天给我打电话,我们一起长大。”现在,我工作的时候,儿子再也不来缠我,他乖乖地做着自己的事情。有困难也会自己主动想办法去解决。他还是分享阅读班上最棒的小朋友,老师的评价是:自理能力强。“懒”有“懒”法三位妈妈的讲述是否也让你对闲懒的育儿生活心生向往?当有一天你也想尝试做一位“懒”妈妈时,请记住,“懒”有“懒”法,切不可急功近利、盲目随行。1. 身懒心不懒做“懒”妈妈绝不是为了享轻闲、图自在,而是用心良苦。通过谈话、讲故事等方式,使孩子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道理。宝宝的未来要靠自己去开创,独立的生活能力是一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而这种能力不是天生的,是从小培养和锻炼出来的。父母如果将孩子的一切都包办,等于剥夺了孩子认识世界、锻炼自我的机会。做个“懒”妈妈是为孩子着想,对孩子的成长负责。 其实,做懒妈妈一点也不容易。让孩子自己做事,在许多情况下,不但不能省力,反而更加麻烦。宝宝与大人分床,夜里就要多次起来给她盖被;宝宝自己吃饭,撒得到处都是,就得洗衣、擦桌、拖地板; 孩子自己洗的袜子、手绢不干净,就得重洗一遍;孩子自己洗澡,搞得“水漫金山”,还得收拾半天,当然没有自己直接包办更为快捷方便,省心省力。但这却是促成宝宝成长的好契机。2. 互相表达爱爱是相互的,宝宝需要爱,父母当然也需要。宝宝生活优越,全然不知道家长工作的辛苦和感觉,怎么可能知道爸爸妈妈也需要爱呢?默默奉献的妈妈,也要学会时常偷偷懒。周末的早上,不妨睡一个懒觉,冲着宝宝发发牢骚:“妈妈真辛苦啊,为了你,妈妈少睡了好多个懒觉。”家长有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空间,自己偷偷懒,其实就是给了宝宝培养独立能力的机会。也才不会把父母的付出看成理所当然。妈妈不能用100分的标准来给自己打分,衣食住行是孩子自己的事,妈妈不是“全职保姆”!当然,缺失的爱可能会让宝宝不适应,产生情绪。那爸爸妈妈一定要时常把爱说出口,让孩子扭转“父母不爱我了”的稚嫩想法。3. 多信任少埋怨有很多勤快妈妈什么事都想替宝宝做,但做的时候却很不情愿,一边做一边责怪宝宝:“你怎么什么都不会做?妈妈像你这么大的时候都能上街打酱油了。”要不就历数:“你看谁谁真聪明,还会自己吃饭呢”事情没做完,宝宝早就被数落得垂头丧气,信心全无,更不用说放手让宝宝自己去做又会衍生出多少牢骚。宝宝的年纪尚小,出现失误再所难免,请不要用大人的准则去限制他,相信你的宝贝,他有自己的问题处理方案。多给宝宝鼓励和表扬,少点指责和埋怨,宝宝就会多点信心和满足。写在前面的话:做个身懒心不懒的妈妈如何教育孩子,是每一位父母都关心的问题。对于我们做父母的来说,我们恨不得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花在孩子身上,但事实上,教育的效果并不因为付出多少而获得多少。女儿出生后,我几乎全身心扑在女儿身上,我甚至可以自豪地说:“我是一个非常勤快的妈妈。”但是,我很快就发现自己所做的与希望的结果并不一致。女儿生性敏感,从出生开始就哇哇地叫着要人抱,而我也认为,多拥抱孩子有利于孩子的情感发育,于是我和我妈常常抱着孩子,结果,女儿养成了不抱着不睡觉的坏习惯,无论她在大人怀里睡得多香甜,只要轻轻地把她的小屁股从大人手上移到床上,她立刻就会大哭起来。结果,从月子开始,女儿基本上都是在我妈的怀里睡觉的,不管白天还是黑夜,只要女儿哭着要抱,我妈都会毅然抱着我的女儿靠在床边睡觉。这样的日子持续了三个月,终于,我忍无可忍,断然对我妈说:“您到自己房间去睡觉吧,晚上我一个人来看宝宝。”我妈太爱我女儿了,这种爱简直就是溺爱。我妈不在身边了,我才好“狠下心”来让我女儿知道,睡觉是她自己的事情,她不可以连睡觉时也不让我们休息。结果,这个决心一下,没几天,女儿竟然成功地“学会”自己在小床上睡觉了!女儿从出生开始就纯母乳喂养,由于其间出现母乳性黄疸,我给女儿停了三天母乳,改用配方奶喂养,女儿对奶瓶非常抗拒,但也没办法,等黄疸消退我又开始母乳喂养。谁知,黄疸反复好几次,我也不得不几次中断母乳,改用配方奶。等女儿黄疸完全消退后,我又恢复纯母乳喂养。随着女儿的长大,该加辅食了,但女儿非常抗拒,奶瓶、调羹一概拒绝,加上我频繁外出,女儿可能缺乏安全感。反正,我妈说,无论如何,我的女儿都不肯吃除母乳外的其他东西。即使我外出8小时,我的女儿也以绝食的方式等待我回来。而我当时因为坚持母乳喂养的理念,总觉得自己不在家亏欠了女儿,于是每次回家都是迫不及待地给女儿喂奶。9个月时检查,女儿贫血,虽然我们给她增加补血的辅食,但她压根就不吃。也是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我决定给她断母乳。刚开始,先断白天的母乳,不管女儿怎么吵闹,我坚持不亲自哺乳,而是把母乳挤出来放在奶瓶里让她吃。女儿刚开始抗拒,但看我如此坚决,后来竟然吃配方奶了。白天断奶成功后,我很快就给她断了夜晚的奶。没几天,女儿竟然能够自己捧着奶瓶喝奶了。再后来,她还会主动讨奶吃了,这个过程真是有点戏剧化。有一句话这样说道:“家长的态度,决定孩子未来的高度;家长的观念,决定孩子未来的宽度。”这两件事情让我转变了教育观念。我曾经引以为傲的“全身心为孩子付出”的观念被自己彻底地否定了。我明白了,孩子真的是不能宠,而是应该让他明白,大人是爱他的,但是不会什么事情都让他由着性子来,他应该学会独立自主,不给大人增添过多的麻烦。爱孩子并不是给她想要的,正如“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一样。给孩子再多的金钱,总有用完的时候;替孩子做事,父母总有年老做不动的时候;给孩子再多的爱,父母也总有离开人世的时候那么,留给孩子最好的东西到底是什么?我想来想去,那就是让孩子学会独立自主。什么是独立自主?独立自主就是指孩子在思考、想象和各种活动中,不依赖他人、不轻言放弃,能够相对独立地进行某项活动或者完成某件事情。独立自主是健康人格的表现之一,它对孩子的生活、学习质量以及孩子成年后事业的成功和家庭生活的美满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如果孩子学会了独立自主,即使有朝一日,我们不能和孩子在一起了,我们也不用担心孩子无法立足于社会。心理学专家研究表明,3岁左右是培养孩子独立性的敏感期。孩子在3岁左右,自我意识开始萌芽和发展,渐渐表现出独立自主的倾向,常会拒绝大人的帮助,想试着自己去做某些事情。因此,家长应该把握并利用这个大好时机,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从小给孩子树立独立的性格和意识是很必要的,而且是越早培养越好。与勤快妈妈相比,本书提倡的懒妈妈,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懒惰,而是要求妈妈树立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的意识,在适当的时候用适当的方法给孩子一些指导,鼓励孩子独立面对各种各样的事情,做一个身懒心不懒的妈妈。事实上,不管是勤快妈妈还是懒妈妈,我们每一位妈妈都是爱孩子的,但怎样才是真正的爱而不是溺爱,妈妈还需要把握好尺度。最后,把这篇由冰心老人翻译的伟大诗人、哲学家纪伯伦的论孩子送给每一位父母:你们的孩子,都不是你们的孩子,乃是“生命”为自己所渴望的儿女。他是借你们而来,却不是从你们而来。他们虽和你们同在,却不属于你们。你们可以给他们以爱,却不可以给他们以思想。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你们可以荫庇他们的身体,却不能荫庇他们的灵魂。因为他们的灵魂,是住在“明日”的宅中,那是你们在梦中也不能相见的。你们可以努力去模仿他们,却不能使他们来像你们。因为生命是不倒行的,也不与“昨日”一同停留。你们是弓,你们的孩子是从弦上发出的生命的箭矢。那射者在无穷之中看定目标,也用神力将你们引满,使他的箭矢迅速而遥远地射了出去。让你们在射者手中的“弯曲”成为喜乐吧!因为他爱那飞出的箭,也爱了那静止的弓。序:“懒”妈妈其实是好妈妈家庭教育指导师 松婀鹂当华芳让我给她的新书好妈妈不妨“懒”一点写序时,我毫不犹豫就答应了,因为做个“懒”妈妈也是我的教育理念。与西方孩子相比,中国孩子的致命弱点在于缺乏独立自主的意识,依赖性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这跟父母的教养方式有极大的关系。郑板桥的教子诗“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靠天靠人靠祖宗,不算是好汉”曾经家喻户晓,每个家长都会为郑板桥严格要求孩子的心情所感动。但是,当我们自己做家长了,却很难做到这一点。在许多父母心里,孩子再大也是自己的孩子。我们总是以爱孩子为名,替孩子包办了许多事情。我们给孩子喂饭,为孩子穿衣,帮孩子洗脸,替孩子收拾书包,代孩子做作业基本上能做的都做了,孩子几乎什么事情都不用做,总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渐渐地,孩子长大了,却养成了凡事依赖父母的习惯,他们四体不勤,无法独立生活。孩子的这些问题,归根结底就在于父母的包办代替,使孩子丧失了自我实践的机会,让孩子变得缺乏自信,能力低下。华芳提倡的“懒”妈妈似乎与传统的勤劳、任劳任怨的妈妈形象相悖。其实不然,如今的孩子得到的呵护有余锻炼却不足。所以“懒”应该成为妈妈们的一门必修功课。我本人在教育孩子的过程当中也坚持做个“懒”妈妈。儿子小博四五岁时,我便开始让他学着洗碗,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丈夫很不满意我的做法:“什么都信得过孩子,只要你省事就行!你是怎么当妈的!”其实不然,开始做这些事的时候,帮他打扫战场更费心费神。劝说小博下楼去买东西那次,是我在食杂店的外面等着他,他成功地买过两次之后,孩子很有成就感,但让他独自下楼去买他却不肯,对我说:“妈妈,我不吃了还不行吗!”但最终儿子没能抵住我的鼓动,带着我的叮咛与嘱咐,还是战战兢兢地攥着钱,在我忐忑地注视中下楼了。那种站在窗前东张西望地担心,绝不是处理孩子浪费一袋洗衣粉或弄得满地水等麻烦那样简单与轻松。尤其是过了预计时间小博还没回来,我在担心后悔间,准备下楼找孩子,这时我望见儿子小小的身影从前幢楼的楼角闪出,手里抓着一个塑料袋,急匆匆地走着,虽然看不清儿子的表情,但我想象得出他稚嫩的脸上严峻的神情,我顿时涌出一种想流泪的冲动。问后才知道,原来袋子太薄漏了个洞,丢了一根火腿肠,他又回去寻找。当儿子举着火腿肠说“妈,我剥给你吃”的时候,我不禁紧紧地抱着他流下了眼泪。我的“懒”换来的是孩子的独立和孝顺,这就是当个“懒”妈妈的收获。事实上,从孩子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做父母的不仅给了孩子生命,也给了他们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存在于这个世界的权利。父母如果总是不让孩子学着照料自己的生活,不让孩子尝试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就会人为地推迟孩子独立自主的时间,使孩子产生对父母的过度依赖感,缺乏自我决策的意识。庆幸的是,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父母明白了培养孩子独立性的重要性。正如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提出的家长的责任是帮助孩子去生活,是帮助孩子学会自立,是帮助孩子学会如何做人。华芳的好妈妈不妨“懒”一点不但告诉父母要避免大包大揽和包办代替,要为孩子创造一些实践的机会,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而且从生活、处事、学习及品格四个方面,系统地给父母提供了一些“懒”招,引导父母有意识地培养独立自主的孩子。其实,我认为“懒”妈妈比传统的勤快妈妈更疼爱自己的孩子,只是在用“懒”一点的方式送给孩子两份贵重的礼物:一份是尝试新任务的勇气,一份是承担责任的权利。这两份礼物能够让孩子在日常小事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从而增强独立处理事情的自信心。这样,孩子在以后遇到更大的挑战时才不至于不知所措,当某天有人夸奖孩子时,妈妈可以骄傲地说:“这得感谢我平时的懒一点。”写在前面的话 做个身懒心不懒的妈妈第一章 学会适应周围的环境“盘古开天地,适应者生存,不适应者死亡”,有生存能力和生活能力的生物基本都生存了下来。生物如此,人也是如此。对于孩子来说,如果缺乏生存能力,是很难在社会上生存的。即使在社会上生存着,也是很难对社会有所贡献的。一、吃饭:那是孩子自己的事二、睡觉:让孩子睡自己的觉三、玩耍:爱怎么玩就怎么玩四、自我服务: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五、家务劳动:孩子成长的必修课六、适应环境:适者才能生存七、自我保护:保护自己一辈子懒妈妈讲故事 小蜗牛的壳 云雀的羽毛第二章 学会挺起腰杆做人每个人必须学会挺起腰杆做人,而挺起腰杆的背后,需要许多独立自主的品格来支撑,例如:自尊自爱、自强自立、自律自控、自信自省而这些做人的品格,必须在孩子年幼的时候就植入孩子的心灵。如果孩子学不会自立做人,那么,谁又能代替孩子呢?一、自尊:珍惜自我的价值二、自信:相信自己是最好的三、自律:控制自己的行为四、自强:做不断进取的强者五、自控:驾驭自己的情绪六、自省:不断自我反思懒妈妈讲故事 尊严高于生命 挡不住的诱惑第三章 学会有主见地处事孩子迟早要走入社会,他的处事方式直接关系到他在事业上能否取得成功。那些凡事无主见,无法独立处事的人是不可能取得事业上的成功的。因此,父母要重视孩子处事能力的培养,让孩子成为具有独立人格、遇事有主见的人。一、解决问题:不给别人添麻烦二、学会拒绝:维护自己的权益三、自主选择:让孩子自己做决定四、自我负责: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五、自我安排:做事有周密计划六、人际矛盾:让孩子自己去解决七、自己埋单:要花钱,自己挣!懒妈妈讲故事 自作聪明的墨鱼 老鼠学飞翔第四章 学会自动自发地学习学习是一个终身的过程,孩子将要不断地经历学习、工作、取得经验、再学习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一个人的学习能力并不完全取决于他的智力水平,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这个人怎样使用他的智力。一、自由探索:在探索中成长二、上学放学:不再接送和陪学三、家庭作业:让孩子独立完成四、自主学习:自动自发地学习五、课外书:让孩子自己去选择六、兴趣班:兴趣和快乐最重要七、独立思考:不做人云亦云的跟屁虫懒妈妈讲故事 第一个吃狼桃的人 清藏的白兔希望华芳的好妈妈不妨“懒”一点使更多的妈妈受益,让更多的孩子在“懒”妈妈的精心培育下茁壮成长。写在前面的话:做个身懒心不懒的妈妈如何教育孩子,是每一位父母都关心的问题。对于我们做父母的来说,我们恨不得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花在孩子身上,但事实上,教育的效果并不因为付出多少而获得多少。女儿出生后,我几乎全身心扑在女儿身上,我甚至可以自豪地说:“我是一个非常勤快的妈妈。”但是,我很快就发现自己所做的与希望的结果并不一致。女儿生性敏感,从出生开始就哇哇地叫着要人抱,而我也认为,多拥抱孩子有利于孩子的情感发育,于是我和我妈常常抱着孩子,结果,女儿养成了不抱着不睡觉的坏习惯,无论她在大人怀里睡得多香甜,只要轻轻地把她的小屁股从大人手上移到床上,她立刻就会大哭起来。结果,从月子开始,女儿基本上都是在我妈的怀里睡觉的,不管白天还是黑夜,只要女儿哭着要抱,我妈都会毅然抱着我的女儿靠在床边睡觉。这样的日子持续了三个月,终于,我忍无可忍,断然对我妈说:“您到自己房间去睡觉吧,晚上我一个人来看宝宝。”我妈太爱我女儿了,这种爱简直就是溺爱。我妈不在身边了,我才好“狠下心”来让我女儿知道,睡觉是她自己的事情,她不可以连睡觉时也不让我们休息。结果,这个决心一下,没几天,女儿竟然成功地“学会”自己在小床上睡觉了!女儿从出生开始就纯母乳喂养,由于其间出现母乳性黄疸,我给女儿停了三天母乳,改用配方奶喂养,女儿对奶瓶非常抗拒,但也没办法,等黄疸消退我又开始母乳喂养。谁知,黄疸反复好几次,我也不得不几次中断母乳,改用配方奶。等女儿黄疸完全消退后,我又恢复纯母乳喂养。随着女儿的长大,该加辅食了,但女儿非常抗拒,奶瓶、调羹一概拒绝,加上我频繁外出,女儿可能缺乏安全感。反正,我妈说,无论如何,我的女儿都不肯吃除母乳外的其他东西。即使我外出8小时,我的女儿也以绝食的方式等待我回来。而我当时因为坚持母乳喂养的理念,总觉得自己不在家亏欠了女儿,于是每次回家都是迫不及待地给女儿喂奶。9个月时检查,女儿贫血,虽然我们给她增加补血的辅食,但她压根就不吃。也是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我决定给她断母乳。刚开始,先断白天的母乳,不管女儿怎么吵闹,我坚持不亲自哺乳,而是把母乳挤出来放在奶瓶里让她吃。女儿刚开始抗拒,但看我如此坚决,后来竟然吃配方奶了。白天断奶成功后,我很快就给她断了夜晚的奶。没几天,女儿竟然能够自己捧着奶瓶喝奶了。再后来,她还会主动讨奶吃了,这个过程真是有点戏剧化。有一句话这样说道:“家长的态度,决定孩子未来的高度;家长的观念,决定孩子未来的宽度。”这两件事情让我转变了教育观念。我曾经引以为傲的“全身心为孩子付出”的观念被自己彻底地否定了。我明白了,孩子真的是不能宠,而是应该让他明白,大人是爱他的,但是不会什么事情都让他由着性子来,他应该学会独立自主,不给大人增添过多的麻烦。爱孩子并不是给她想要的,正如“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一样。给孩子再多的金钱,总有用完的时候;替孩子做事,父母总有年老做不动的时候;给孩子再多的爱,父母也总有离开人世的时候那么,留给孩子最好的东西到底是什么?我想来想去,那就是让孩子学会独立自主。什么是独立自主?独立自主就是指孩子在思考、想象和各种活动中,不依赖他人、不轻言放弃,能够相对独立地进行某项活动或者完成某件事情。独立自主是健康人格的表现之一,它对孩子的生活、学习质量以及孩子成年后事业的成功和家庭生活的美满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如果孩子学会了独立自主,即使有朝一日,我们不能和孩子在一起了,我们也不用担心孩子无法立足于社会。心理学专家研究表明,3岁左右是培养孩子独立性的敏感期。孩子在3岁左右,自我意识开始萌芽和发展,渐渐表现出独立自主的倾向,常会拒绝大人的帮助,想试着自己去做某些事情。因此,家长应该把握并利用这个大好时机,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从小给孩子树立独立的性格和意识是很必要的,而且是越早培养越好。与勤快妈妈相比,本书提倡的懒妈妈,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懒惰,而是要求妈妈树立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的意识,在适当的时候用适当的方法给孩子一些指导,鼓励孩子独立面对各种各样的事情,做一个身懒心不懒的妈妈。事实上,不管是勤快妈妈还是懒妈妈,我们每一位妈妈都是爱孩子的,但怎样才是真正的爱而不是溺爱,妈妈还需要把握好尺度。最后,把这篇由冰心老人翻译的伟大诗人、哲学家纪伯伦的论孩子送给每一位父母:你们的孩子,都不是你们的孩子,乃是“生命”为自己所渴望的儿女。他是借你们而来,却不是从你们而来。他们虽和你们同在,却不属于你们。你们可以给他们以爱,却不可以给他们以思想。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你们可以荫庇他们的身体,却不能荫庇他们的灵魂。因为他们的灵魂,是住在“明日”的宅中,那是你们在梦中也不能相见的。你们可以努力去模仿他们,却不能使他们来像你们。因为生命是不倒行的,也不与“昨日”一同停留。你们是弓,你们的孩子是从弦上发出的生命的箭矢。那射者在无穷之中看定目标,也用神力将你们引满,使他的箭矢迅速而遥远地射了出去。让你们在射者手中的“弯曲”成为喜乐吧!因为他爱那飞出的箭,也爱了那静止的弓。吃饭:那是孩子自己的事(1)勤快妈妈天天是个活泼可爱的小男生,但是,3岁的天天却还不会自己吃饭。听天天的妈妈说,小时候的天天就不太爱吃饭。为了让天天好好吃饭,妈妈没少花心思。吃饭的时候,桌子上总是摆满了玩具,有时候,天天还会把玩具放到碗里去;有时候,天天一边吃饭一边玩饭粒,把饭粒粘得到处都是;有时候,天天把饭菜含在嘴巴里,就是不咽下去,每次都要妈妈哄;有时候,妈妈甚至要用威胁,天天才会把饭菜咽下去。为了让天天能够把饭吃完,妈妈也总是容忍着。天天会走路后,就不愿意在餐桌前坐着,看到妈妈端着饭碗过来,他总是不停地跑,没办法,妈妈总是追着天天喂。每次吃饭,总得花费一个多小时。这样一来,每次吃饭,妈妈都感觉是和天天在打仗,搞得疲惫不堪。即使有时候天天愿意坐在饭桌前吃饭了,他也总是看着饭碗发呆。妈妈不停地给天天夹菜,哄他好好吃饭,但天天似乎就是对饭菜提不起兴趣。有时候,天天好不容易对饭菜感兴趣了,也只是拿起勺子从一个碗里把饭舀到另一个碗里,然后再反过来舀。由于怕天天饿着,妈妈只好经常给天天加餐,牛奶、饼干、面包家里供天天吃的食物应有尽有。但是,天天似乎也没怎么吃。后来,天天越来越不爱吃饭,妈妈生气、呵斥根本没有效果,用好吃的零食引诱也没有效果,妈妈真是一点办法都没有了。专家点评吃饭本来是生存的一种本能需要,但是,现在却有越来越多的孩子在吃饭这个问题上让父母操心。几乎在每个小区,我们都能够看到家长端着一碗饭追着正在玩耍的孩子吃饭,而孩子往往是摇着头不愿意吃。那么,为什么孩子的吃饭问题会变得越来越让人操心呢?分析一下原因,不外乎有以下几点:1.家长过于溺爱在中国,现在基本上是一个家庭一个孩子,孩子降临后,家里所有人的视线都围绕着孩子转。孩子吃饭时,为了让孩子多吃点,长胖点,家长不惜“连哄带骗”。家长总是拿着勺子恭候在一边,只要孩子张嘴,家长立刻眉开眼笑地把饭菜送入到孩子的口中。有时候,为了取悦孩子,让孩子一边玩玩具一边吃饭,或者一边看电视一边吃饭,家长则在旁边陪玩,并伺机往孩子嘴巴里塞食物,希望孩子在玩耍当中不知不觉地进食。有些家长还不断地给孩子吃高蛋白的食物,而忽视了蔬菜、杂粮等富含维生素、纤维素的食物。孩子吃饭没有了自主的权利,长久下来,孩子会形成这样一种错误的信息:“吃饭是因为大人想要我吃才吃,吃什么大人已经为我准备好了,我张口吃就行了。”于是,孩子的吃饭只是为了完成任务,完全失去了吃饭的主动性。2.正餐与加餐不分主次许多家长都怕孩子的营养不够,因此,总是不停地给孩子加餐,牛奶、蛋糕、甜点、水果等都成为孩子的加餐,各种各样的休闲零食、饮料等都成为孩子口袋中常备的食物。这样,孩子的胃很少有空的时候,而且,孩子的口味在甜味及各种调味品的刺激下变得越来越挑。事实上,虽然孩子正处于快速长身体的阶段,但是,只要家长合理搭配饮食,正餐基本上能够满足孩子生长所需要的各种营养,只要在午后增加水果,在临睡前增加牛奶就可以了。3.过度“利诱”孩子吃饭许多父母为了孩子能够把饭吃完或者多吃点饭,就会不断地“利诱”孩子:“你要饭吃完,我就带你去动物园,否则,就不带你去!”“你要不要买那个遥控车?那先把饭吃完,否则,我就不给你买!”在父母的“利诱”下,孩子也变得越来越精明,有些孩子甚至把吃饭当成是与父母讲条件的工具,孩子甚至会主动提出:“妈妈,要是我把饭吃完了,你就得给我买滑板车!”“妈妈,我把饭吃完,是不是可以看动画片了?”就这样,吃饭不再有味道,吃饭是为了获得某种物品,满足自己的某种愿望。孩子对吃饭也就越来越没有兴趣。“懒”妈妈我的表姐是个典型的懒妈妈,在孩子吃饭的问题上,一直鼓励孩子自己吃。表姐的女儿宁宁11个月时,表姐就给宁宁买了一把儿童餐椅,高度正好和大人的餐桌一样。当家人吃饭的时候,她就让宁宁坐在餐椅上和大人一起进餐。刚开始,宁宁不会自己吃饭,都是她喂给宁宁吃。13个月后,宁宁突然喜欢自己动手抓食物了。于是,妈妈就在宁宁的面前准备了一个小盘子和小勺子,让宁宁自己吃。宁宁每吃一口,妈妈就会在旁边拍手称赞。宁宁很高兴,很快就把自己碗中的饭吃完了。尽管宁宁吃得满身满地都是饭粒,但是,妈妈从来不呵斥宁宁。妈妈还要求爷爷奶奶不要给宁宁吃零食,宁宁的零食只能是时令水果和新鲜的牛奶。后来,妈妈告诉宁宁,吃饭要快,半小时内要吃完。宁宁吃饭磨蹭时,妈妈就把饭菜撤走,不让宁宁吃。在几次挨饿后,宁宁逐渐养成了在规定时间内吃完饭的好习惯。如今,7岁的宁宁每次正餐的食欲都比较好,其他时间很少吃零食。每当吃饭的时候,她总会专注于吃饭,吃完饭再去做其他事情。当然,在妈妈科学搭配食物,不断变换饭菜花样的努力下,宁宁的脸色越来越红润,身体也非常健康。勤快妈妈网友盈盈妈妈曾经就女儿盈盈的睡觉问题咨询过我。盈盈从出生就一直和妈妈一起睡觉,后来,她一直要妈妈哄睡,而且一哄就是一两个小时。每天吃完晚饭,妈妈帮盈盈洗漱好就带她上床,妈妈开始讲故事,唱儿歌,盈盈这时最高兴了,她又是拍手,又是跳舞,有时还不停地抠妈妈的嘴巴、鼻子,每次妈妈困得不行了,盈盈却没什么睡意。1周岁的盈盈每天晚上很少八九点睡觉,10点11点睡觉是正常的。要是妈妈不哄睡的话,她会坚持到12点多,尽管哈欠连天,但依然挺着不睡。半夜,盈盈经常突然哭起来叫妈妈,只有妈妈在旁边拍拍她“妈妈在,宝宝睡觉”,盈盈才会安然入睡,有时还需要妈妈抱抱她才会睡。有一次,妈妈正好起来上厕所,这时盈盈醒来叫妈妈时爸爸答应了一声,结果盈盈哭得死去活来,直到妈妈回来抱起盈盈,盈盈才不吭声地靠在妈妈身上睡觉。妈妈总觉得盈盈年龄小,对她呵护有加。每天坚持哄盈盈睡觉,虽然妈妈也觉得很累。盈盈的爸爸一直提议让盈盈独自睡觉,他认为这既有利于孩子的睡眠质量,也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盈盈爸爸说:“孩子离开父母生活,那是早晚的事,孩子不可能一辈子在父母的呵护下生活,父母要做的不仅是要给孩子提供可口的食物、漂亮的衣服、温暖的房间,更要让孩子拥有独自生活的能力。即使孩子在面对陌生的世界时会有一丝害怕,我们做父母的也要鼓励孩子不要退却,要让孩子勇敢面对。”在爸爸的建议下,妈妈也尝试了让盈盈独自睡觉。但是,那天半夜,妈妈在迷迷糊糊中听到盈盈带着哭腔的喊声:“妈妈,妈妈!”妈妈来不及穿鞋就跑进盈盈的房间,看见盈盈正坐在床上,边揉眼睛边喊妈妈。妈妈摸摸盈盈的头,问她怎么啦。盈盈说要上厕所,看见房间这么黑,好害怕!妈妈带盈盈去了卫生间,结果,盈盈说什么也不愿独自睡觉。此后又有几次这样的“独自睡觉”,都是夜半醒来,吵得爸爸也无法睡觉。这种情况屡次出现,妈妈也感觉疲惫不堪,决定不再折腾。而且,妈妈怕盈盈独自睡觉会踹被子引起感冒发烧,也怕盈盈晚上起夜碰伤自己,因此,妈妈还是决定让盈盈跟爸爸妈妈一起睡。现在,盈盈上了小学,和她同龄的孩子都能独自睡觉,懂得照顾自己了,只有盈盈仍然像幼儿园的孩子那样,需要妈妈照顾。每次妈妈提出让盈盈单独睡觉,她就撅着小嘴向妈妈喊:“不同意,我就是不同意。”专家点评育儿专家指出,与父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