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发展及概述.doc_第1页
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发展及概述.doc_第2页
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发展及概述.doc_第3页
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发展及概述.doc_第4页
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发展及概述.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发展及概述发帖人: 黑玫瑰 点击率: 1148【摘要】文章对绿色建筑体系和可持续发展的历史进行回顾,指出了传统的高物耗的发展模式既不经济也不利于环境,实行新的、有利于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模式即可持续发展模式势在必然。【关键词】绿色建筑;体系;可持续发展一、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及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关乎人类自身生存与发展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资源、能源的枯竭、环境的恶化等问题已威胁到人类目前及子孙万代的生存,在此背景下,绿色建筑及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理论也应运而生,相关的研究与实践已成为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一环。二、绿色建筑(一)绿色文化的渊源植物是自然界生生不息的生命运动的最基本的环节,是一切动物和人类生存的最主要的支持系统。“绿色”首先是指能把太阳能转化为生物能、把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的植物的颜色,它象征着生机盎然的生命运动,象征着自然存在物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与协调。“绿色”作为一种文化,是指人类仿效绿色植物,取之自然又回报自然,而创造的有利于大自然平衡,实现经济、环境和生活质量之间相互促进与协调发展的文化。它包括绿色思想以及在绿色思想指导下的绿色产业、绿色工程、绿色产品、绿色消费等等。绿色建筑是绿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绿色思想源远流长。易传的作者主张的“人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的天人协调思想;老子提出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法自然”思想;北魏农学家贾思勰提出的“顺天时,量地利”,农畜产业循环生产的思想;宋代张载主张的“民胞物与”思想都是中国古代留下的一些朴素的、自发的绿色意识,还没有达到、也不可能达到“思想的自觉”。真正基于对人与自然之间辩证关系的理性思考而提出的绿色思想,是本世纪中叶以来的事情。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几乎所有著名的西方学者都在不同程度上谈论过某些最尖锐的重大问题,核战争、粮食奇缺、生物圈质量恶化、物资福利分配不均、能源和原料短缺等成为人们谈论的“全球问题”。1972年,西方的一些科学家组成了罗马俱乐部,并提出了关于人类处境报告增长的极限,这个报告为沉醉于20世纪60年代经济和技术增长的巨大成就的西方世界敲响了警钟:地球容纳量是有限的,经济增长不可能长期持续下去,如果人口和资本“按照现在的方式继续增长,最终的结果只能是灾难性的崩溃。”增长的极限的问世,震动了世界,有力地唤起了世界的普遍觉醒,推动了绿色文化的形成和绿色运动的兴起。上世纪7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先后成立了“地球之友”、“绿色和平组织”和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宗旨的政党绿党。世界各国也建立了生态和环境保护机构,出现了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学等新学科,绿色理论不断深化。(二)绿色建筑的概念建“绿色建筑”是近几年针对全球环境及可持续发展等问题所提出的新概念。绿色建筑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是一种文化,它的背景是社会文化中的绿色文化,简单地讲,绿色文化就是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文化,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它包括绿色思想以及在绿色思想指导下的绿色产业、绿色工程、绿色产品、绿色消费等等。绿色建筑是绿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及其内涵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有很多,在众多的定义中,布伦特兰夫人主持的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所下的定义,被学术界看作是对做出的一个经典性的界说。这个定义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它包括两个重要的概念:“需要”的概念,尤其是世界上贫困人民的基本需要,应将此放在特别优先的地位来考虑;“限制”的概念,技术状况和社会组织对环境满足眼前和将来需要的能力施加限制。 可持续发展战略这一概念,目前还没有较全面、系统的阐述。在此只是引用国际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和世界资源保护联盟在准备和实施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指南和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施手册中的观点,对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一个简要的解释。所谓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指改善和保护人类美好生活及其生态系统的计划和行动的过程,是多个领域的发展战略的总称,它要使各方面的发展目标,尤其是社会、经济及生态、环境的目标相协调。可持续发展战略可以是国际的、区域的、国家的或地方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也可以是某个部门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观的提出,是人类社会发展理论的重大变革,也是绿色理论研究的重大突破。20世纪70年代初,面对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两难选择,罗马俱乐部提出了“零增长”的建议,引发了经济继续增长还是实行零增长的争论。在这场争论中,人们重新审视“经济增长”的概念,使这个概念开始具有了“净化的增长”、“质量增长”或适度增长”的新含义,从而为可持续发展观的提出做了理论准备。1980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在世界保护策略中首次使用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并呼吁全世界“必须研究自然的、社会的、生态的、经济的以及利用自然资源过程中的基本关系,确保全球的“可持续发展”。 1987年,以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为主席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公布了里程碑式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向全世界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接受和认可。 YzB 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了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因有102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参加,所以又称之为全球首脑会议。这次会议通过了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和21世纪议程两个纲领性文件以及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签署了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生物多样性公约。这次大会的召开及其所通过的纲领性文件,标志着可持续发展已经从少数学者的理论探讨开始转变为人类的共同行动纲领。 当代人类和未来人类的基本需要的满足,是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目标,离开了这个目标的“持续性”是没有意义的;但是社会经济发展必须限制在“生态可能的范围内”,即地球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超越生态环境“限制”就不可能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一个追求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共进的过程。因此,“从广义上说,持续发展战略旨在促进人类之间以及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t C.K!Vkd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主任宋健在为我们共同的威来中文版撰写的“序言”中指出:这个研究报告把环境和发展这两个紧密相联的问题作为一个整体加以考虑,强调人类社会的发展只有以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持久、稳定的支持能力为基础,而环境问题也只有在社会和经济持续发展中才能得到解决。因此,只有正确处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掌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才能使这一涉及国计民生和社会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得到满意的解决。这一席话,抓住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这两个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深刻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精神实质。6t/RwiS#四、绿色建筑体系与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全人类共同的理想,生活在地球上的每一个人、每一个经济部门都有责任为维护人类的生存环境而奋斗。绿色建筑体系正是国际建筑界为了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战略所采取的重大举措,是建筑师们对国际潮流的积极回应。 建筑业的根本任务就是要改造自然环境,为人类建造能满足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需要的人工环境。但传统的建筑活动在为人们提供生产和生活用房之外,却像其他行业一样过度消耗自然资源,建筑垃圾、建筑灰尘、城市废热等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增长的极限的作者在分析“同人类能量利用的增加有关的污染物”时指出:“城市周围大气中的废热导致城市“热岛”的形成,在其内部发生了许多气象反常现象。当废热达到了地球正常吸收的太阳能的某个比例时,热污染可能给全世界的气候带来严重的后果。”他们认为,发达国家较大印城市都已停止增长,城市发展已经成为“无技术解决办法的问题”。增长的极限写到:美国城市“中心的土地上全部都布满了建筑物”,“美国绝大多数较大的城市都已停止增长富人正在向不断扩展的城市郊区迁移。城市中心地区充满着噪声、污染、犯罪、吸毒、贫穷、罢工和社会服务停顿等现象,因此生活质量不断下降。在一定程度上,由于无技术解决办法的问题,增长已经停止。”正是由于人们认识到传统城市发展模式,传统建筑体系是不可持续的体系,是污染环境、造成生污质量下降的体系,因此,在绿色文化的影响下,思想敏锐的建筑师改弦更张,开始探索建筑发展的“绿色”道路。TUw 早在20世纪70年代,西方一些建筑师开始应用生态学理论设计“生态建筑”。1981年国际建筑师协会(以下简称国际建协)第14次大会,以“建筑人口环境”为主题,较早地提出了经济发展不平衡、人口增长、环境、自然资源及能源危机等问题。 1993年国际建协第18次大会是“绿色建筑”发展史上带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会,在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推动下,这次大会以“处于十字路口的建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未来“为主题,大会发表的芝加哥宣言指出:“建筑及其建成环境在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符合可持续发展原理的设计需要对资源和能源的使用效率、对健康的影响对材料的选择方面进行综合思考”。“我们今天的社会正在严重地破坏环境,这样是不能持久的,因此需要改变思想,以探求自然生态作为设计的重要依据”。大会号召全世界的建筑师把环境与社会的持久性列为建筑师职业及其责任的核心。 1996年,在伊斯坦布尔召开联合国人居环境学与建筑学大会,参加会议的各国首脑签署了人居环境议程:目标和原则、承诺和全球行动计划,人类终于有了一个共同的建筑行动纲领。 从上述简要的回顾,可以看出绿色建筑与绿色文化、可持续发展理论是一种互动关系,绿色文化,可持续发展理论推动了绿色建筑体系的创造;而绿色建筑又丰富了绿色文化的内容,为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将做出重要的贡献。 五、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发展的人类住区人类的聚居生活是人类与自然之间相互作用、相互选择、相互适应的结果。现代意义上的人类聚居研究始于50年代初希腊著名规划学家道萨迪亚斯(C.A.Doxiadis)提出的聚居学思想,他提出要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科学、艺术等所有方面来探讨自然、社会、人、建筑物之间的关系,研究人类住区”。 人类聚居学发展至今,可持续发展的人类住区是研究的焦点。绿色建筑体系是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定义的人类住区模式,是人类经过历史的选择之后所倾向的人类住区模式,是综合了经济、环境、文化等各方面的信息来研究人类的生存空间,试图寻找最适合人类及人类环境的住区模式,即绿色建筑体系是可持续发展的人类住区,其空间尺度根据研究范围可大可小,大到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