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家立毕业论文,终稿 2.doc_第1页
周家立毕业论文,终稿 2.doc_第2页
周家立毕业论文,终稿 2.doc_第3页
周家立毕业论文,终稿 2.doc_第4页
周家立毕业论文,终稿 2.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毕毕 业业 论论 文文 题题 目 目 浅析织金县地质灾害的主 要类型及防治措施 学学 号 号 08120902010 姓姓 名 名 周 家 立 教教 学学 院 院 地理与生命科学学院 专业班级 专业班级 地理科学 2009 级 指导教师 指导教师 莫 世 江 教授 完成时间 完成时间 2013 年 04 月 26 日 毕节学院教务处制毕节学院教务处制 毕节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浅析织金县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及防治措施 作者姓名 周家立 专业班级 地理科学 2009 级 学号 08120902010 指导教师 莫世江 摘摘 要 要 文章以织金县为研究对象 通过对 2007 2012 年 5 年间织金县地 质灾害隐患点的数据统计分析 结果表明 织金县地质灾害类型多样 灾害规模 大小不一 主要有滑坡 崩塌 地裂缝 塌陷 泥石流等类型 总结织金县地质 灾害类型 分析织金县诱发地质灾害的人文原因及自然原因 以及在灾害防治中 的问题及困难 从而提出防治自然灾害的建议 关键词 关键词 地质灾害 滑坡 崩塌 地裂缝 灾害防治 毕节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The main types of geological hazards in Zhijin County analysis and prevention measures Candidate Zhou Jia li Major Geographical Science 2009 Student No 08120902010 Advisor Mo Shi jiang Abstract Taking Zhijin County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rough to the 2007 2012 5 years Zhijin County geological hazard point data statistical analysis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ypes of geological hazards in Zhijin County variety the scale of the disaster is not the same size there are types of landslide collapse ground crack collapse debris flow Summarize the types of geological hazards in Zhijin County the humanities and natural causes analysis of Zhijin County in geological disasters and disaster prevention of problems and difficulties and put forward suggestions for prevention of natural disasters Keywords geological hazard landslide landslide crack disaster control 毕节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目目 录录 摘 要 I ABSTRACT II 引言 1 1 织金县地形地貌概况 1 1 1 地形简介 1 1 2 地貌概况 2 2 织金县地质灾害主要类型 2 2 1 滑坡 2 2 2 崩塌 3 2 3 地裂缝 3 2 4 塌陷 4 2 5 泥石流 4 3 织金县地质灾害的主要诱发原因 5 3 1 自然因素 5 3 2 人为因素 6 4 织金县地质灾害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6 4 1 缺乏专业化防灾治灾工作人员 6 4 2 受灾等级的评判机制有待完善 7 4 3 地质灾害防治资金不足 7 4 4 地质灾害预警工作水平较低 7 4 5 其他 7 5 对织金县地质灾害预防与处理的一些建议 7 6 结束语 8 参考文献 9 致 谢 10 毕节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第 0 页 共 10 页 0 引言引言 80 年代 西安矿业学院的杨梅忠教授 1 2 对煤矿区地质灾害问题进行了研究 从内外力型地质灾害链分析其成因 罗炳佳和沈诚通过对贵州矿山地质环境的研 究 3 分析了矿产资源开采所带来的影响以及地质灾害的发生情况 系统地对矿 山地质环境影响进行了评估 郭振春 4 通过对 1993 2000 贵州发生的 345 次地质 灾害的资料统计 分析了诱发贵州省地质灾害的自然原因与人文原因 并对贵州 省的地灾防治提出了实际性的可行性建议 灾害地质学 5 一书 对各种地质 灾害类型的特点 成因 防治措施都进行了系统性的分析 对本文的撰写起到了 实质性的参考作用 在灾害预报的方法上 国内的研究者们引进了非线性理论 如协同预测模型 6 时间序列预报理论 7 突变理论预报模型 7 等 这些方法通过系统论的原理 研究灾害与外界因素以及各灾害类型内部的发生 发展过程来预报灾害的发生 潘耀忠 史培军 8 和向喜琼 黄润秋 9 分别对 地理信息系统 GIS 应用 于灾害的研究中的可行性与实际成果 对织金县的地质灾害防治采用此技术提供 了理论性依据 目前国外对地质灾害的研究多集中在模型的建立和计算机实现上 如 3S 在地质灾害的监控与可视化 数字减灾系统DDRS等方面的应用 采用现代技术对 中小流域地质灾害进行区域性评价 查明地质灾害时空分布规律 划分地质灾害 危险性等级 同时将此危险性等级与土地资源的可利用性和土地售价联系起来 使地质灾害研究成果直接为公众服务 典型地区区域地质灾害预警系统和灾害管 理信息系统建设取得显著进展 如美国地质调查局与气象局合作 在上世纪80年 代中期在San Francisco海湾地区建立的滑坡预警系统 第一次利用电视和电台 比较准确发布了由降雨所诱发的大量滑坡事件 10 毕节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第 1 页 共 10 页 1 1 织金县地形地貌概况织金县地形地貌概况 1 1 地形简介 织金县地势西高东低 境内最高点是西部三塘镇的双窑岩 海拔 2254 5cm 最低点在东部三岔河与六冲河的交汇处 海拔 861 5cm 两地高差 为 1393cm 织金县处于黔西高原向黔中丘原盆地过渡地带 沿以那正平 绮陌 阿烈 城关白岩 珠藏高山 黑土打括一线 以西属黔西高原地带 地形切割强 烈 水系发育 沟谷纵横 山脉的走向与地质构造线基本一致 海拔多在 1600m 2000m 之间 以东属黔中丘原地带 平地及坝子较发育 地势较开阔 地形起伏较大 海拔多在 1200m 1600m 之间 1 2 地貌概况 织金县是贵州省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区 境内坡陡山高 峰峦叠嶂 沟壑 纵横 土地破碎和风化程度较为强烈 节里裂缝发育十分活跃 地形地貌及地质 构造等地质条件复杂 地质环境条件十分脆弱 县内地貌类型复杂多样 按成因 可分为溶蚀地貌 溶蚀 侵蚀地貌和剥蚀 侵蚀地貌三大类 其中 溶蚀地貌 按其组合形态特征分为峰丛洼地 分布于鸡场 三塘等地 溶 丘洼地 分布于绮陌 三甲等地 溶丘谷地 主要分布于猫场等地 溶蚀 侵蚀地貌 由非岩溶与岩溶地层相间分布 其发育方向基本上与地 质构造线一致 以峰丛沟谷 分布于城关白岩 珠藏 少普等地 和河谷侵蚀地貌 分布于六冲河 三岔河沿岸地带 为主 剥蚀 侵蚀地貌 以侵蚀切割为主 形态以中等及浅切割的中山 低中山 为主 主要在珠藏 桂果 茶店等地零星分布 2 织金县地质灾害主要类型织金县地质灾害主要类型 地质灾害主要是指由于地质作用引起的人民生命财产损失的灾害 其诱发原 因包括降雨 融雪等诱发的自然原因 工程开挖 爆破等诱发的人为原因 本文 所统计的各灾害数量 主要是以隐患点为主 这里的隐患点是指 包括已经发生 但目前仍不稳定的滑坡 崩塌 泥石流等 以及可能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不 稳定斜坡 潜在滑坡 潜在泥石流等 据统计 2007 2012 年 8 月 织金县地质 灾害隐患点共有 359 处 其中主要包括 滑坡 崩塌 地裂缝 塌陷 泥石流 2 1 滑坡 滑坡 指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 受河流冲刷 地下水活动 雨水浸泡 地 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 在重力作用下 沿一定软弱面整体或者分散地顺坡向 毕节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第 2 页 共 10 页 2 下滑动的自然现象 滑坡是织金县最主要的自然地质灾害类型之一 2007 2012 年 全县共发现 滑坡灾害隐患点 119 处 其物质组成多为土质滑坡 灾害规模多为中小型 按其发生地点来分 主要分为两种 一是房后滑坡 这类滑坡单点灾害的影 响范围和规模均较小 但其危害性极大 因为致灾体紧邻建筑物 且其运动速度 较快 突发性较强 二是山体滑坡 规模相对较大 常造成滑坡体上地面开裂 房屋变形 道路下陷 电杆歪斜 水田挤压等灾变形迹 危害性较大且较难彻底 治理 主要分布在牛场 珠藏 黑土 后寨 八步 以那 猫场 化起 阿弓 茶 店 金龙 绮陌 白泥 纳雍 马场 上平寨 普翁等乡镇 2 2 崩塌 崩塌 即平常所说的塌方 指陡坡上的岩体或者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 山体发生崩落 滚动 堆积在坡脚或沟谷的地质现象 织金县的崩塌灾害有土崩和岩崩两种 其中 岩崩较多 多发于道路两侧的 危岩体 属危岩崩塌 崩塌发生后常造成道路中断 2007 2012 年 全县共发现 崩塌隐患点 42 处 其中多数规模在 10000m3以下 10000m3以上的有 6 处 按从 大到小顺序分别是 城关镇白岩村河边组 崩塌规模最大 为 190000m3 影响人 口 137 人 损失财产 33 2 万元 由于发现较早 及时进行了搬迁避让 所以损失 较小 其次是阿弓镇依聋村的崩塌 珠藏镇龙山组 少普乡街群村和大寨村的 潜在崩塌 规模均为 100000m3 受灾 威胁 人口 895 人 占崩塌受灾 威胁 总人口数的 18 5 损失 威胁 财产共 1097 2 万元 占损失 威胁 财产总数 的 36 再次是城关镇白岩村冲头组的崩塌 规模为 60000m3 影响人口 93 人 损失财产 24 7 万元 崩塌灾害主要分布于 城关 三塘 大平 绮陌 营合 牛场 猫场 龙场 八步 阿弓 珠藏 三甲 鸡场 少普等乡镇 2 3 地裂缝 地裂缝 指地表岩层 土体在自然因素或人为因素的作用下 产生开裂 并 在地面形成一定长度 宽度的裂缝的一种地表破坏现象 织金县的地裂缝灾害主要是受矿产资源开采 建筑施工 管道铺设等人为因 素引发 多发于矿区和建筑工地等人为活动较为强烈和主要进行地下作业的地域 周围 其中以煤矿区周围最为居多 全县共有年产 15 万吨以上的煤矿 99 个 遍及 毕节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第 3 页 共 10 页 3 全县 31 个乡镇 全县共 32 个乡镇 所有煤矿周围都存在地裂缝灾害 因此地 裂缝灾害在织金县所有地质灾害中分布范围最为广泛 其灾害点也是最多的 2007 2012 年全县共有地裂缝灾害点 181 处 其对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影响最为直接 各矿区周围都有居民生活点 地裂 缝常见于矿区周围农户的居住房和农业生产土地上 在受灾民房内 墙体以及地 面随处可见明显的地理缝 宽度多在 0 10mm 之间 最严重的可达 20mm 以上 织金县农村的民房的房顶多用于蓄水 在房屋顶板产生地裂缝之后 所蓄水就会 渗透到屋内 使屋内变得潮湿 且墙体受到浸泡后 会容易导致墙体上原有的地 裂缝长度加长 宽度加大 严重威胁着群众的生命安全 若地裂缝产生于农民的 农业生产土地上 会导致水分 肥料等沿地裂缝流失 使得农作物无法正常生长 产量降低 从而影响农民的生产收入 严重的将使得整块土地无法进行农业生产 直接影响着以农业生产为主要收入的农户的生活 2 4 塌陷 塌陷 指地表岩体或者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的作用下 向下陷落 在地面 形成陷坑 洞 的一种地质灾害现象 2007 2012 年 5 年间织金县共发生过 11 次塌陷灾害 规模均较小 主要 是由于煤矿采挖和地下水位急剧变化所引起的 多发于居民房外的田间地头 但 也有发生于居民房内的塌陷灾害 2010 年 9 月 27 日凌晨 织金县城关镇城南片 区沙井巷突发地面塌陷灾害 形成数个圆形深洞 最大直径达 10 多米 有 3 户 人家的地面以及地上的家具落入深洞内 但由于发现及时 未造成人员伤亡 塌陷灾害主要发生在城关 八步 自强 鸡场 上平寨 实兴六个乡镇 2 5 泥石流 泥石流 指在山区或者沟谷深壑 由于暴雨 暴雪或其他自然灾害引发的山 体滑坡 并携带有大量泥沙和石块的特殊洪流 泥石流是织金县发生次数最少的地质灾害 2007 2012 年 5 年间全县发生泥 石流 6 次 规模最大的是 2009 年 8 月发生在以那镇三合村葫芦田组的泥石流 规模达到 2000m3 影响最大的是 2008 年发生于三塘镇上寨村丫口寨组的泥石流 受灾人数 618 人 经济损失 141 1 万元 2 6 主要地质灾害发生情况统计 利用下表对 2007 2012 年 5 年间各主要地质灾害发生情况进行简单统计 2007 2012 年织金县主要地质灾害发生情况统计表 灾害名称数量 处规模 m3受灾 威胁 人口 财产 威胁 损失 毕节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第 4 页 共 10 页 4 人 万元 滑坡119115070103324651 7 崩塌4269845048383097 7 地裂缝1812515024489 4 塌陷1195415464 泥石流65260801238 5 3 织金县地质灾害的主要诱发原因织金县地质灾害的主要诱发原因 3 1 自然因素 3 1 1 地质地貌 织金县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区 自然地理条件较差 地形切割强烈 境内坡陡山高 峰峦叠嶂 沟壑纵横 土地破碎与风化程度强烈 地质构造复杂 基岩节里裂缝发育十分活跃 山体边坡稳定性较差 地形地貌及地质构造等地质 条件复杂 地质环境十分脆弱 容易导致滑坡 崩塌 泥石流等突发性地质灾害 发生 3 1 2 岩土体工程地质特征 织金县工程地质岩组根据岩石力学性质 岩性及组合关系 可分为 4 类 硬质岩类 以灰岩 白云岩 泥质白云岩和泥质灰岩为主 主要包括三叠系 法郎组 T2f 杨柳井组 T2y 关岭组 T2g 安顺组 T1a 大冶组 T1d 二叠系茅口组 P1m 等 这一类型的岩组岩溶发育 岩石坚硬 性脆 抗风化能 力强 抗压强度较高 是产生崩塌和岩溶塌陷的主要岩类 软质岩类 以粉砂岩 页岩 泥岩 粘土岩夹煤为主 主要包括侏罗系自流 井群 J1 2zl 三叠系二桥组 T3e 飞仙关组 T1f 峨眉山玄武岩 p 石炭系祥摆组 C1x 等 此类岩组中的新鲜砂岩物理力学强度较高 但其常与 页岩 泥岩互层 大大降低了其岩体的物理力学强度 这一类型的岩石透水性较 弱 为较好的隔水层 其中的粘土岩遇水后容易软化 为易滑岩层 此外 该类 岩组的抗风化能力较弱 常形成较厚的残坡积层 容易产生滑坡 泥石流等地质 灾害 软硬互层岩类 以白云岩 灰岩夹砂页岩 泥岩为主 主要包括的地层有三 叠系永宁镇组 T1yn 二叠系长兴大隆组 P2c d 石炭系上司组 C1s 旧司 组 C1j 奥陶系湄潭组 O1m 等 此类岩的岩层呈带状分布 碳酸盐岩与碎 屑岩呈夹层状互层状结构形式产出 其溶蚀性及物理力学性质差异较大 在接触 毕节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第 5 页 共 10 页 5 带上 岩溶较为发育 岩溶管道顺层分布 其中碎屑岩层中的软质岩石的力学强 度较低 孔隙度大 遇水后容易软化 工程性质较差 容易产生滑坡 崩塌等地 质灾害 松散岩类 以亚砂土 粘土 亚粘土和沙砾石层为主 主要分布于第四系 Q 残坡积 冲洪积层中 岩石组织结构较为松散 孔隙度较大使得其透水性 也较强 力学强度低 因而具有较高的压缩性及可塑性 容易发生滑坡 泥石流 等地质灾害 3 1 3 气候 降雨是织金县地质灾害发生的重要触发因素 该县地质灾害的发生与降雨量 关系密切 织金县的气候类型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4 9 月份为汛期 降水量较 多 易引发滑坡 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2 月至 4 月地温开始上升 冰雪溶化解冻 陡岩表面的危石容易掉落 坡地容易出现悬石滚落等现象 3 2 人为因素 织金县是国家重点开发扶贫的区域之一 随着国家政策的扶植 全县正大力 推进城市化发展 招商引资取得显目成就 矿山开发 大型工厂 能源开发 水 利工程 高速公路 铁路等的建设日益兴盛 在此同时 强烈的人为活动 不合 理的人类行为使得织金县的地质灾害频繁发生 人为因素成为地质灾害发生的主 要诱因 3 2 1 煤矿采挖 织金县煤矿资源丰富 全县共有煤矿 99 个 遍及 31 个乡镇 不合理的煤矿 采挖行为造成矿区周围地质灾害频发 矿井回采所形成的采空面 若不预留煤柱 支撑 就容易造成地面沉降 地裂缝等地质灾害 井下炸药的使用和机械设备的 震动容易引起上部土体 岩体崩塌 其次 震动使得土体和岩体变得疏松 若遇 强降雨 容易发生滑坡 泥石流等灾害 地下水的不合理抽取会造成地下水位急 剧变化 从而引发地面塌陷 煤矿开采所诱发的地质灾害在全县范围内分布最广 矿区周围常见的地质灾害有地裂缝 地面塌陷 危岩崩塌等 3 2 2 交通建设 工程建设开挖坡面坡脚会造成边坡失稳 加上堆放的弃渣等 若不及时处理 再遇强降雨 容易引发滑坡 泥石流地质灾害 3 2 3 水电站 织金县境内有引子渡和洪家渡两个大型水电站 电站库区在蓄水和放水期 容易诱发滑坡 崩塌等多种地质灾害 毕节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第 6 页 共 10 页 6 3 2 4 其他 人民群众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不合理行为也会诱发地质灾害 比如削坡建房 滥砍滥伐 频繁的耕作行为等会造成水土流失 容易诱发滑坡等地质灾害 4 织金县地质灾害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织金县地质灾害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4 1 缺乏专业化防灾治灾工作人员 织金县 地质灾害预防与处置办公室 是该县防灾治灾的主要部门 面对全 县点多面广的地质灾害 该部门的人员编制情况远远不能满足防灾治灾工作的需 求 且缺乏专业的防灾治灾人员 该办仅 2 人有资格进行地质灾害等级判定 4 2 受灾等级的评判机制有待完善 在地质灾害发生后 需要对受灾群众进行受灾等级判定 主要是对居民住房 土地的受损程度进行判定 定等级后再由物价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决定赔偿金额 这一机制主要是针对由人为因素引起的地质灾害 但目前这一机制并不完善 常 使地灾防治部门与人民群众产生矛盾 4 3 地质灾害防治资金不足 目前 我国有关地质灾害防治资金投入以及管理的法律法规尚不完善 地灾 防治工作未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现在的地灾防治资金来源 远不能适 应地灾防治工作的需要 在全县已查明的地质灾害隐患中 大部分都急需进行工 程治理 由于治理经费不足 使得一些危险性和危害性大的灾害隐患点得不到及 时的工程治理或搬迁避让 严重威胁着当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4 4 地质灾害预警工作水平较低 织金县的地灾预警职能目前主要由 地质灾害预防与处置办公室 承担 尚 未形成气象 水利 交通等部门统一和相互联动的监测预警体系 专业化的地质 灾害预警工作基本处于空白 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等专业化设备极为缺乏 4 5 其他 除了上述几点之外 织金县的地灾防治工作还存在工作方针政策宣传不到位 等问题 在处理由煤矿等人为因素引起的地质灾害时 由于工作方针政策宣传不 到位 常使群众误以为地灾防治部门受雇于矿方 使群众与地灾防治部门产生矛 盾 导致地灾处置工作无法正常进行 出现群众上访等现象 5 对织金县地质灾害预防与处理的一些建议对织金县地质灾害预防与处理的一些建议 针对织金县地质灾害预防与处置中出现的问题 结合该县的实际情况以及灾 毕节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第 7 页 共 10 页 7 害发生的类型和特点 对织金县的地灾防治提出以下措施建议 1 扩大地灾防治主管部门的人员编制 招募更多的地灾防治专业化人才 引进预警和应急处置等专业化设备 加强对在职人员的教育和技术培训 采取业 务轮训 技术经验交流等形式 提高应用地质灾害防治新理论 新技术和新方法 的能力 从而提高地质灾害防治队伍的整体素质 强化地灾防治力量 2 与气象 水利等部门联合组建完善的地灾监测预警体系 充分利用气象 资源等 开展地质灾害预报 并利用短信平台及时将地质灾害预报预警内容发至 灾害区内的各乡镇主要领导 分管领导 国土所长和监测员 以提高防灾警觉 作出具体防灾措施 对可能受灾群众及时进行搬迁避让 尽量减少损失 3 与政府 国土 物价等部门联合建立一套完善的受灾等级评判标准及赔 偿机制 并严格实施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做到公平 公正 公开 在为受灾群 众争取合法利益的同时 也应维护矿方的合法利益 4 建立以政府为主导 多元化 多渠道的地灾防治资金投入机制 将地灾 防治资金列入财政预算 建立地质灾害防治专项基金 并尽量争取社会资金 社 会投入 扩大资金来源 5 树立科学发展观 依靠科技创新 提高防治水平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 GIS 作为平台 开发地质灾害信息系统 提高地质灾害信息采集 处理能力 使决策科学化和管理信息化 大力提高地质灾害防治的科技含量 6 加强宣传教育 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 将主要地质灾害的 发生前兆 特点 自救措施等科学知识与地灾防治的相关法律法规作为重点宣传 内容 增强群众地质灾害防治意识 提高自救能力 7 加快退耕还林的工作 严格控制滥砍滥伐 引导农村群众合理建房选址 严禁削坡建房 防止水土流失 8 加强对各类工程活动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监督与管理 在工程验收阶 段还应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进行验收 若已造成人为地质灾害 由责任单位或责 任人承担治理责任和费用 做到 谁引发 谁治理 9 根据相关政策法规 积极做好生产矿山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加强矿山 地质灾害防治 有效化解矿群矛盾 推进和谐矿山建设 6 结束语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 2007 2012 年 5 年间织金县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数据统计分析 总结织金县地质灾害类型主要有滑坡 崩塌 地裂缝 塌陷 泥石流等类型 灾 毕节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第 8 页 共 10 页 8 害的规模大小不一 其中以地裂缝灾害分布最广 影响也最大 灾害点的分布具 有点多面广的显著特点 织金县地质灾害的诱发原因较为复杂 有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主要的自然 原因有 复杂的地质地貌 岩土工程地质特征 气候 主要的人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