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拍摄钱币小技巧 自备相机一台【数码相机】,白色底板一张【这样有利于体现清晰效果,也能体现出光泽】,白色台灯一台【由于其它颜色灯光容易使拍出来的币偏色,所以建议尽量使用白色的】,大块橡皮筋一块【就是小孩子学习用的那种,把中间雕出一条缝,可以把币竖起,是拍边齿用的】,再把相机调到微距离功能【微距离功能拍出来的币,就像我们用扩大镜看币一样,起到扩大作用,币的细部能够清晰,但前提得掌握好】,切记千万别把相机灯光线调到其它光线,让它用自然光线拍摄【因为其它光线很容易让币偏色】。接下来是把币放在灯光下,找一个最能体现币光线的位置,再把币最靠近灯光的那一头用纸块或其它东西垫起,这样币和灯光就成小斜波状态【这样做对原光币最能体现出效果】再接下来就要准备拍照了,首先找块东西来固定相机或支撑手部控制相机,也可以用拍照专用的三脚架,那样最好【我个人没有用任何东西,只是双手腾空拍照,那样比较难掌握,建议不要,稍微一动就全砸了】然后把相机摄影头对准币面,看相机里面最合适最清晰的位置,猛的按下快闸门,这一步就完成了,切忌按下快闸门瞬间,手千万别抖,否则会成羊癫疯,模糊不清。拍边齿,就是把币插在准备好的橡皮筋缝里,让币竖起,找合适位置,照以上拍摄方法进行拍摄,这样就大功告成了。【一般我自己都拍很多次,选出最清晰的一张】再把拍好的照片,用电脑把空白多余处裁剪掉,这样看起来比较有美感舒服,同样图片也可以扩大【但千万别用软件进行修改,那样容易失真,网上做生意容易造成误会】至于拍照技巧就得用熟能生巧来形容了,只要你耐心练习肯定可以把照片拍好。 字画拍摄技巧 我发现这里有很多朋友字画图片拍的不是很好,我就拍摄字画注意事项简单写一点,供大家参考。 135相机镜头焦距知识:35mm以下为广角,特点是清晰,变形,主要用于风光摄影。19mm以下为超广角(鱼眼镜头),主要用于夸张变形摄影。50mm为标准镜头,一般用于室内摄影,如人像。80mm以上为长焦距镜头。俗称望远镜头,特点是清晰度小,不变形,缺点是要求光线要好,相机要稳,最好用三角架,主要用于远距离摄影。 书画作品拍摄的特点:首先要求是不变型,其次才是清晰度。 一、将书画作品粘在墙上,墙要平整,并最好正对光线,如窗子。如果是侧对光线,效果是一侧明亮一侧黑暗。 二、把相机安装在三角架上,无三角架可找些桌子凳子代替,要稳,注意小心相机失落。 三、相机最好与作品距离在5米以上,如果是大尺寸作品还要远。相机镜头要正对书画作品中心,不可过高也不可过低,不可偏左也不可偏右。镜头要与墙面保持平行。拍摄时要使用80mm以上的长焦,最好不用闪光灯,尽量使用自然光线。如果是小型家用相机,通过变焦调节到长焦距,关闭闪光灯。(如果只是在这个论坛上用,500万的像素就行了,太高图片大,太低影响清晰度) 四、书画作品最忌广焦镜头,最忌不平行最忌镜头不能正对画心。这三点都是变形的原因。 五、后期制作:由于书画作品的正方比例与相机的画面不一致,所以拍好后,要用某些图形制作软件进行后期处理,一般是去除不需要的部分(如墙面),这方面可用的软件很多,如Photoshop、Picasa等,我推荐使用ACDSee 32,这是个图片浏览器,占的空间不大,操作简单。用鼠标选择你要的画面然后保存就行了。 由于最近事多人忙,写的过于草率,也不能用使用景深、快门、光圈、反差等专业术语,请各位原谅。如有问题我可单独解答。 对于小尺寸作品如A3、A4大小,有条件者可直接通过平板扫描仪进行处理。 需要注意的玉或水晶的拍摄技巧 【色彩】专业拍摄(如玉类/水晶等)的相机没有,但基于(如玉类/水晶等)拍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的一些问题,可以产生一些比较有针对性的技术特性,我们就根据这些技术特性来有针对的选择适合我们的数码相机A.象素。这是数码相机最基本的技术标准之一。我们拍摄(如玉类/水晶等)一般是使用微距拍摄,所以对细节的体现要求很高,相对高象素的数码相机更能体现细节部分,所以一般来说象素要求都在至少400万以上。当然再高了也没太大意义,除非你准备冲扩大篇幅的广告画等B.焦距。对于焦距来说,影响照片的主要结果体现一是画面构图。焦距的广角端越大的相机,非常适合拍摄大的摆件,而且构图也容易许多。这点上,很多朋友采用单反是很明智的选择,因为单反可以配合使用大广角镜头,更方便的拍摄大件玉器或水晶,这里如果对摆件拍摄有要求的朋友,在选择数码相机时最好选择广角在28mm以内的相机,不过不推荐使用24mm以内的广角,这个时候照片的畸变的控制难度已经远远超过了你对构图的要求C.感光速度(ISO)。我们要体现(如玉类/水晶等)质的细腻,特征之一就是(如玉类/水晶等)表面的润滑与细腻,是绝对要避免长时间的快门以及高感光速度的,这样都会引起画面噪点过高而损失细节以及破坏质感。理想的感光速度应该在ISO50ISO200以内,好让噪点减少到最小D.感光宽容度。这个词大家可能很少听到,给大家看个图大家就知道什么是感光宽容度了意思很明了,就是相机对光的感应没有人的眼睛那么敏感。对和(如玉类/水晶等)的拍摄中特别以白玉为明显,很多情况下白玉表面浅浮雕,光如果打的比较强,细节之处就会白花花的一片,毫无细节可言。如果光比较弱,细节明显了,但是往往白度又欠缺,这是个两难的问题,也是数码相机的通病,所以我们在选择的相机的时候最好试一下,拍摄一张明暗对比明显的照片,看一下照片的饱和度是否理想,这也是考察相机捕捉画面细节的很重要的一个问题E.微距能力。这个参数并不做过多限制。为什么这么说呢?那就是因为目前市场上大多数的相机的微距能力都还是不错的,一般只要微距能达到5CM以内都可以满足我们的(如玉类/水晶等)拍摄,当然如果你有特别小巧的玉件,这对微距能力就是个考验了,不过任何的相机的最大微距都是在广角端才能使用,所以对拍摄环境例如三脚架的使用等,都有额外的要求(除非你保证手持相机一动也不动,然后把镜头帖在玉件上)。在这里,微距的要求不做过多的限制,一般5cm3cm都可以满足我们的拍摄F.相机模式。一定要购买具有手动模式的数码相机,既然是考虑商业级摄影,那种傻瓜式的全自动数码相机就显的太小儿科了。包括光圈/快门/M档、测光、白平衡、ISO以及暴光补偿能力,这些只有手动数码相机上才有的功能,正是我们拍摄(如玉类/水晶等)所必需的。G.白平衡。良好的白平衡将省下很多你后期处理照片的时间。这个的重要性想必大家在拍摄白玉/羊脂玉的时候都碰到过,颜色真是很麻烦的一个问题。不同相机对于白平衡的把握能力各不相同,在这里推荐CANON系列的数码相机,CANON的白平衡把握能力一直都被业界所称道,白平衡识别比较差当然就是SONY了。SONY对于人像以及场景拍摄对颜色会有特殊的加强,这样让照片看上去饱和度更高(特别是F717和F828,两者拍摄风景以及人像都出奇的漂亮)。但对于玉器的拍摄来说,这则是歪曲了颜色本身的含义了,所以不推荐使用SONY的数码相机晶莹剔透、灵气逼人的玉器需要靠好的方法表现出来,正所谓“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文章内容再好,没有好的文辞来修饰,流传也不会广泛;在网上做生意,既要货真价实,诚信经营,又要注意方式方法,一幅精确的商品图片,可能让买家眼前一亮。准备一块玻璃(40*30CM)两块砖头,一块白布,一块黄布,三脚架和相机是必须的了。说到这里大家都清楚了吧:面对太阳,放好桌子,铺上白布(光线太强的时候用黄布,增加对比,否则透光导致玉件细节看不清)两边摆好砖头,中间放上玻璃(搽干净些)支好相机,放上一个玉件,对好焦距,拍一张看看效果,效果最好时,在玻璃下边的白布上放一块小石头(用来节省摆放玉件的时间,不要担心它也会进入图片,因为它一定会被玉件和阴影挡住的)然后你就可以左手往玻璃上(石块正上方)放玉件,右手按快门,一般速度在3秒每张。总结:1,本方法适合拍一切透明、镂空、较薄的宝贝。 2,拍摄前对自己的宝贝需要简单分类,并摆在桌面上,以提高拍摄速度! 3,三脚架一定放牢(放心,实践证明没有任何滑动问题 4,镜头尽量向下,有利于微距、有利于立体表现、有利于回避阳光反射关于古玩收藏品的拍摄要点 先说说拍摄古玩收藏品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设备它们包括:一台数码相机,一支坚固的三脚架,一个摄影台,一张背景纸、两盏照明灯以及其它附件。 一、相机 不建议大家为专门拍摄静物去重新购置专业相机,手中已有的,尽量物尽其用。想添置相机的朋友应该遵循所购买的相机具备“可手动操作(起码能够增减曝光量和多种白平衡模式选择)、有微距拍摄功能”这两个基本功能。其中,“可手动操作”是为了根据实际拍摄情况能自主调节曝光量和白平衡,而“微距功能”是方便拍摄局部细节特写。严格来讲,没有手动功能的全自动数码相机不适合拍摄高质量的静物照片。 二、三脚架 不要迷信相机的“防抖功能”以及你的过人腕力,在静物摄影中,三脚架是必不可少的。购买时应遵循稳固第一、轻便第二的原则。如果只限室内拍摄静物使用,份量自然越重效果越好。 三,摄影台 摄影台其实就是一个夹角大于100度,类似于靠背椅形状的平台架,用于铺设背景纸和摆放被摄物品。有能力的朋友可以自制,或利用家中的类似物品,如沙发、桌子等。(附图) 四,背景纸灰黑色渐变背景纸是拍摄古玩艺术品的最佳选择,不但色调庄重便于突出主体,而且有助拍摄时的正确测光。购买时应该选择表面无颗粒、可用湿布擦拭清洁的那种。 五,照明灯具 照明灯架最好是可以调节高度的,灯罩的深度应该可以容纳照明灯泡。照明灯泡一定要选择“三基色萤光粉,色温为5400K左右”的节能螺旋灯泡,这点非常重要!照明灯泡的光源是否合乎要求,将直接影响到照片的色彩还原正确与否,居室内的照明光源几乎都不符合彩色摄影的要求。至于额定功率,30W(相当与200W的钨丝灯泡)左右就足够了。有条件的朋友可以选择带柔光罩的照明灯架,或在灯罩上套一个专用柔光布,这样可以减轻来自被摄物表明的反光。 六,柔光棚还有一种可折叠的柔光摄影棚,也可以用来拍摄我们手中的藏品。缺点是不能铺设大面积的背景纸,也无法容纳大件物品进行拍摄。以上设备网上摄影器材商店都有销售。(附图) 6.jpg好了,必需的设备添置好后我们就可以进行拍摄了。铺设好背景纸(注意深色一头朝上,转折处要有一定的弧度),架上相机,左右两侧摆设好照明灯,原则上与被摄物呈3045度角。为了突出轮廓线条或内部质感,有些藏品(如雕塑、半透明体等)在拍摄时可以再打上背光或顶光,当然这需要增加照明灯的数量。(附图) 一,构图构图方面,一般来说被摄主体居中是最基本的构图原则,但被摄体切忌不要占据整个画面,四周适当留有一定的空间,可以烘托出被摄体的平稳感和透视感。拍摄局部特写时,可以舍去四周没有关联的画面,突出所要表达的细节部位。 二,对焦现在的数码相机自动对焦功能虽然可以满足绝大部分线条清晰、色调反差明朗物体的拍摄,但是,一但遇到单色调的光滑表面(如半透明的玻璃球、没有形成开片的单色釉表面等物体),再专业的自动对焦系统恐怕也会束手无策。其原因在于,相机自动对焦的精度取决于被摄体的反差强弱;反差越强,对焦精度越高。因此,我们在拍摄这类物品时,不妨在白色、没有线条形状的物体表面放一根黑色丝线,或在黑色、没有线条形状的物体表面放一根白色丝线;半按快门对准丝线对焦,随后抽去丝线按下快门曝光。这样,便可以有效避免被摄体焦点不实(俗称“跑焦”)的尴尬。虽是举手之劳,效果却事半功倍。拍摄其它单一色调的物体也可以参照此方法。(附图) 单色调清晰.jpg (261.91 KB)单色调模糊.jpg (205.02 KB) 三,测光相机自动测光的原理是,任何亮度的黑白单色物体,经过相机自动测光系统分析处理拍摄后,呈现在我们眼前的都是18%的灰色调。这就是为什么有时我们拍出来的单一黑色物体不够黑(曝光过度)、白色不够白(曝光不足)的根本原因;尤其是近距离拍摄这类物体时,问题更加明显(饱和度高的彩色色调也容易出现类似问题,具体表现为色泽暗淡,色彩不鲜艳等)。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临时调整拍摄时的曝光量。在拍摄黑色、或亮度较弱的主体时有意识减少一些曝光,拍摄白色、或亮度较强的主体时相对增加一些曝光。绝大部分数码相机都可以手动增加或减少曝光量,至于增减幅度,需要多拍几张对比后方能确定。(附图) 白色泛灰.jpg (209.98 KB) 黑色浓郁.jpg (234.66 KB) 黑色苍白.jpg (273.37 KB) 白色正常.jpg (208.73 KB) 四,白平衡观察发布在网络上的收藏品照片,图片“偏色”是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所以,这里着重谈谈彩色照片拍摄时的“白平衡”问题。“白平衡”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最通俗的理解就是让白色物体所形成的影像依然为白色;如果拍出来的照片白是白,那么其它颜色物体的影像就会很接近人眼的色彩视觉习惯。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色彩还原真实”。要使我们拍摄的照片色彩还原真实,选用正确的照明光源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所以,在这里还得谈谈什么是“色温”。色温,是表示光源光谱质量最通用的指标。色温是按“绝对黑体”来定义的,单位为“K”(开尔文)。光源的辐射在可见区和绝对黑体的辐射完全相同时,此时黑体的“温度”就称之为此光源的色温。低色温光源的特征是其能量分布中“红辐射”相对多些,通常称为“暖光”;色温提高后,能量分布中“蓝辐射”的比例增加,通常称为“冷光”。一些常用光源的色温为:标准烛光为1930K,钨丝灯为2800K左右,荧光灯为3000K,闪光灯为3800K,中午阳光为5400K,电子闪光灯为6000K,蓝天为1200018000K。以上这些光源中,色温为5400K的光源是最适合用来准确还原色彩的;因此,就象上述提到的那样,室内摄影照明光源一定要选择“色温为5400K、三基色荧光粉”的节能照明灯泡。只有在这种光源下拍摄出来的色彩效果,才能非常接近与在室外中午日光下拍摄的效果,才能最大限度的还原我们眼里所看到的真实色彩。附上相机不同“白平衡模式”下拍摄的同一光源下的物体效果。通过对比,“日光模式”和“自动模式”比较接近原色。关于“灰板”:我们都知道,如果一个物体是绝对的黑色,那它的反射率是0,如是绝对的白,那么它的反射率就是100%。实际上所有的物体都在这两个极端之间。如果某一灰色影调反射的是18%的光,它就是18%的灰。如果把大自然中的所有物体的亮、暗、中间色调混合起来,产生的就是18%的灰。因此照相机中测光系统的设计就是以这种18%的灰的亮度为再现目的的。不管你把测光系统对准任何色调的物体进行测光,它总是“认为”被摄对象是中灰色调,并提供再现中灰色调的曝光数据。也就是说,你把照相机对着白雪测光,得到的曝光数据是把白雪还原为灰色,对着黑色的物体测光,得到的曝光数据也是把该物体还原成灰色。这时就需要进行曝光补偿了。如果测光的对象恰好是18%反射率的中灰色调,包括测光范围内各种景物的综合亮度呈18%的中灰色调时,按测光读数推荐的曝光组合就能产生准确的曝光,也就是能最大限度的表现景物各种亮度层次。但是大多数的被摄体不可能是18%的反射率,这时就可以把柯达18%灰板放置在同被摄体相同的光照条件下,再用照相机内的测光系统对准灰板进行测光得到准确的曝光数据。确定曝光值、确定光比、确定色彩的平衡和密度、确定微距及翻拍摄影的曝光、为数码相机和摄像机设定白平衡。 “灰板”的“颜色”如图所示。如果我们使用的是灰黑色渐变背景纸,那么,可以从由白到黑的过渡中找到“灰板”的“颜色”加以利用了。 白平衡自动.jpg (222.36 KB) 白平衡荧光灯灯.jpg (271.7 KB) 白平衡阴影.jpg (227.06 KB) 白平衡阴天.jpg (221.89 KB) 白平衡钨丝灯.jpg (276.28 KB) 白平衡闪光灯.jpg (220.77 KB) 白平衡日光.jpg (283.18 KB) 有了标准照明光源并不是说可以万事大吉,不同型号、不同级别的数码相机对色彩“白平衡”准确性是不尽相同的;特别是近距离拍摄单一色调的物体,差别会更明显。我们不妨可以做个实践,在室外自然光下拍摄一张树木的照片,再近距离拍一张树叶的特写。对比之后我们会发现,树木的绿叶绿的非常真实,接近肉眼看到的效果;而那张绿叶的特写,绿色不是偏黄就是偏蓝。这个结果表明,近距离拍摄单一色调的物体时,数码相机的自动白平衡准确率会明显降低,即便是高档专业机型也在所难免。这是因为,数码相机自动白平衡的准确率高低是与所参照的色调种类多少成正比的;被摄体的颜色越丰富,白平衡效果就越佳,反之则准确率下降。当然,这个结论是建立在正确选择照明光源基础上的。因此,我们在近距离拍摄单一色调的物体时,最好在被摄物旁放一小张白纸,先试拍一下,看看白纸是不是够白;如果白纸明显有偏色,就要靠调节相机的白平衡设置来纠正了。绝大部分数码相机的白平衡模式是可以调节的,比如“日光、荧光灯、钨丝灯、多云、阴影、阳光下”等等。要求严格的图片应该多拍多试,直到找到最佳效果的白平衡模式。(附图) 近拍偏色.jpg (253.31 KB) 近拍偏色调整.jpg (259.41 KB) 五,布光拍摄以鉴赏为目的的收藏品照片与拍摄商品广告片是有区别的。前者必需真实,即“形状真实、材质真实、色彩真实”,后者则允许运用拍摄特技以及后期制作进行艺术喧染。既然如此,我们在具体拍摄以鉴赏为目的的收藏品照片时,如何对被摄物进行布光反到变的简单易行了。对一般不透明的三维物体,两盏灯一左一右成3045度角照射是最常用的布光方式;如果想要突出被摄体的立体感,可拉开其中一盏灯与被摄物的距离,形成一定的明暗的差别。雕塑类、凹凸明显的纹饰,可以采用单盏侧光照明以增强明暗反差,但暗部细节需用反光板(纯白色卡片纸)进行适当补光。 常规布光.jpg (284.47 KB) 侧光布光.jpg (280.94 KB) 立体感布光.jpg (279.95 KB) 拍摄透明或半透明的物体时,背逆光可以突出被摄物的轮廓线条和内部结构,从而产生晶莹剔透的美感。玻璃制品和玉器可以采用这种布光方式,但在具体拍摄时,这种布光方式对测光的准确性要求较高。(附图) 逆光布光.jpg (254.34 KB)最后谈几点注意事项一,避免被摄物体变形大多数数码相机都配备从广角至中远焦距的变焦镜头,在较近距离(2030CM)拍摄时,应该尽量避免使用广角一端拍摄,宁可将相机挪后一些,使用中长焦一端拍摄。否则,由于广角镜头在透视上对近大远小的过分夸大,会使被摄物产生变形失真,从而影响人们对物体形状的判断。(附图) 广角变形调整.jpg (225.62 KB) 广角变形.jpg (214.71 KB) 二,拍摄角度相机相对于被摄物的高低位置,也是需要加以注意的一个细节。以拍摄一件圆形立件为例,在画面上应该能明显看到器物口沿的后半周。这是一个参照性很强的例子,同时也是一个大致的要求,具体拍摄时要看器物的造型而定,以产生视觉美感为准则。(附图) 常规拍摄角度.jpg (235.82 KB)三,尽可能在较强的光线下拍摄 大多数相机不能手动调节光圈和快门,如果拍摄时现场光照较弱,相机就会自动选择较大的光圈值与快门速度相匹配,拍摄出来的照片的“景深”就会很浅,很难保证所拍摄的立体物前后都清晰可辨。尽量选择较强的照明光线,可使相机在拍摄时自动收小光圈,从而达到增加“景深”范围的目的。(附图) 较大光圈.jpg (221.5 KB)较小光圈.jpg (266.72 KB)四,一件供鉴别的藏品至少需要配备几幅照片 一件供鉴别(注意不是观赏)的藏品,到底需要用几幅图片来表达才能达到全面直观的效果?这是一个没有严格定论的问题。还是以圆形立件为例,大致需要正反两面、口部、底部、底部细节、釉面特写以及内腔形状(如果方便拍摄的话)等六、七幅照片来加以说明。藏品的种类不同、器型不同、材料不同,以及每个人的鉴别手段、方式、依据不同,拍摄藏品照片时视角和部位取舍也会不尽相同。(附图) 正面.jpg (236.26 KB)反面.jpg (247.31 KB) 内腔.jpg (255.92 KB) 口沿.jpg (254.34 KB) 胎釉结合部.jpg (262.84 KB) 底部.jpg (230 KB) 口部.jpg (262.57 KB) 五,后期处理最后谈谈图片的后期处理和文件压缩。根据“形状真实,材质真实、色彩真实”的原则,数码照片的后期制作,使用普通的图片处理软件是完全可以胜任。一般来讲,适当地调整一下照片的对比度、亮度、锐度应该在原则范围之内,超出这个范围需要谨慎操作,以免产生失真带来的视觉误导。按照雅昌网的图片附件上传规定,图片的纵向长度应控制在650左右,这种尺寸便于在论坛贴子里全幅观看;文件大小尽量向290KB上限靠拢,最大限度地保证图片具备足够的象素和观赏质量。附图中左侧为较低象素照片,右侧为较高象素照片。 下载次数:02011-3-6 08:32象素较低.jpg (29.29 KB) 象素较高.jpg (258.99 KB) 前面说过,网络上发布的一部分古玩藏品照片存在两个普遍问题,一是偏色,二是模糊。 相对模糊而言,偏色问题到不是致命的;而一但照片模糊,鉴与赏都无从谈起。产生照片模糊的原因不外有二,一是按快门时抖动,二是对焦不准。前者需要多练习,就象射击训练一样。使用三脚架可以确保万无一失,但许多朋友嫌麻烦。后者属于操作上的失误,应该找出具体原因并予以克服。 数码相机取景屏中央的小方块是自动对焦区域(较高级的相机有数个对焦点),拍摄时将对焦区域对准被摄主体半按快门,相机发出“滴”一声提示音,说明对焦完成,再按下快门完成拍摄。问题在于相机的自动对焦系统对光线弱反差小的物体的识别能力会明显下降,在这种情况下对焦拍摄,即便相机发出响声提示对焦完成,但焦点还是虚的,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跑焦”。要避免这种结果产生,需要增加光照的强度,或者提高被摄体对焦区域的反差。 下载 (264.95 KB)2011-3-6 09:11 下载 (269.64 KB)2011-3-6 09:11 手持相机进行拍摄时还有个问题需要注意:当半按快门对焦,相机发出提示音时,表明对焦区域的焦点已经合焦并锁定;此时最好不要再移动相机,尤其是相机与被摄体之间的前后距离,否则焦点容易失去。 友情提示:尽量选用较强光照拍摄。看看凡是在室外充足光线下拍摄的照片,绝少有焦点模糊的情况出现,那是因为强光下增强了被摄体反差的缘故。较强的照明下相机会自动选择较小的光圈;光圈缩小随之景深范围增大,即便在对焦时相机有轻微移动,主体也在清晰范围之内。因此,添置高亮度的摄影灯作为我们平时拍摄古玩收藏品的照明光源应该是首选。关于使用闪光灯的几点建议。 电子闪光灯的光线色温达到6000K,使用这种光源拍摄彩色照片应该不会产生偏色问题,无论是单独连接的闪光灯,还是与相机一体的。但是,使用闪光灯拍摄会产生光线死板、阴影浓重、光斑刺眼等弊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乐理音程考试题库及答案
- 森林防护巡护知识培训课件
- 森林家庭防火知识培训课件
- 棋王课件中职
- 海南省养老护理员职业资格技师考试题(含答案)
- 2025年裁判台球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项目经理从业资格认证考试模拟试题集及答题技巧
- 2025年软件工程师职称评定预测试题及答案参考
- 2025年物流经理高级实战模拟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桥梁博士v4课件
- 投资意向协议书2篇
- 《战略与战略管理》课件
- 《生物安全柜的使用》课件
- 比亚迪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研发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 酒吧防恐怖袭击应急预案
- GB/T 23986.2-2023色漆和清漆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和/或半挥发性有机化合物(SVOC)含量的测定第2部分:气相色谱法
- JB-T 4088.1-2022 日用管状电热元件 第1部分:通用要求
- 重点单位消防八本台帐
- 新机构CK6150数控车床使用说明书(通用)
- 售后维修服务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