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专业知识与实务章节练习题.doc_第1页
农业专业知识与实务章节练习题.doc_第2页
农业专业知识与实务章节练习题.doc_第3页
农业专业知识与实务章节练习题.doc_第4页
农业专业知识与实务章节练习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 现代农业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人多地少的国家,如日本和荷兰等,发展土地节约型技术如精耕细作和作物品种改良,以( )为主要目标。A.提高土地生产率 B.提高劳动生产率C.提高资源利用率 D.提高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并重2.现代农业的特征是( )。 A科学化 B持续化C产业化D商品化3.在保证农产品供给、扩大农民就业、输送劳动力的传统功能基础上,农业向着农产品加工、农业环保、观光、休闲等领域扩展,这体现了( )。A农业技术的先导性B农业功能的多元化C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 D农业产业经营的一体化4.我国现代农业的主要类型不包括( ) 。 A生态农业,有机农业 B绿色农业,精确农业C数字农业,都市农业D观光农业,种源农业5.由于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千差万别,在应用农业科学技术时要因地制宜,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必须有与之适应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这体现了农业生产的( ) 。 A综合性 B渐进性C区域适应性 D应用的不确定性6.杂交水稻技术、转基因技术的产生使技术或技术体系发生质的变革,这种科技进步称为( )。A技术进化 B技术革命C技术的多元化 D技术的社会化7.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和农户最重要的目标是( )。A产量目标B利润目标C质量目标D提高农产品竞争力目标8.下列不属于农业技术推广手段的是( )。A试验B示范 C宣传 D催化9.属于农业科技进步内部动力的因素是( )。A利润目标B城镇化发展 C农业现代化 D农业外贸10.农业推广具有( )和反馈两个基本职能。 A改进 B示范 C催化D宣传11.我国建立农业推广机构是在( )。A20世纪80年代初期 B20世纪60年代初期C20世纪50年代初期D20世纪20年代初期12.()是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推广客体。A.农业新技术的需求 B.农业新技术的供给C.农业科技成果 D.农业新技术的潜在使用者13.农业产业化是市场农业自我积累、自我调整、自我发展的基本经营方式,是以( )为基础的经济共同体。 A多元参与者主体共同利益 B单一参与者主体的利益C龙头企业的利益 D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利益14.以下不能体现农业专业化的是( )。A吉林的玉米产业带 B美国的畜牧业生产,其育雏、饲料、蛋奶生产等工作都由专门的企业来完成C墨西哥某城市为农户设立系统化的服务机构D陕西的苹果产业带15.近年来,在我国发展产业化经营过程中,常见的“龙头企业”+农户的形式属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哪种组织模式( )。 A合同制模式 B公司制模式C合作社模式D股份制模式16.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人类与环境大会”,通过了著名的( ),成为谋求人与自然协调、保持环境清洁和维持地球生态平衡新思想的重要里程碑。A人类环境宣言 B21世纪议程 C登博斯宣言 D丹波宣言和行动纲领17.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 )。 A社会可持续性 B经济可持续性C生态可持续性 D资源可持续性18.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了自己的可持续农业发展模式,即( )。 A有机农业发展模式B生态农业发展模式C石油农业发展模式 D绿色农业发展模式19.下列不属于生态农业的是( )。 A南方水旱结合 B发展石油农业C立体种植农业 D农渔结合的“桑基鱼塘”二、多项选择题1.关于现代农业说法正确的是( )。 A以科学化为核心 B以市场化为核心 C以商品化为特征 D以产业化为目标 E以产业化为中心2.农业生产技术科学化主要包括( )。 A良种化 B化学化C市场化 D机械化E专业化3.推动农业科技进步的外部动力因素有( )。A.产量目标的追求 B.农业现代化C.农村产业结构的变革 D.城镇化的发展E.质量目标的追求4.农业科技进步具有自身的独特特点,分别是( )。 A渐进性 B社会性C综合性 D区域适应性E应用的不确定性5.农业生产条件技术的进步表现在( )。 A农业生产工具的进步B品种的改良C管理技能的进步 D农用能源的进步E农业基础设施的进步6.农业科技进步对农业发展的作用( )。A提高土地生产率和农产品质量B改善和提高宏观经济管理水平C有利于独立经营D提供先进的农业技术设备,提高劳动生产率E可改变农民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7.农业技术推广,是指通过( )等,把农业技术普及应用于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和产后全过程的活动。A.示范 B.销售C.试验 D.指导E.营销8.农业技术推广的催化职能包括( )。A普及式推广 B传达式推广 C宣传式推广 D教育式推广E讲解式推广9.推广项目的主要来源有( )。 A试验 B科技成果C引进技术D农民的生产经验E推广部门的技术改造项目10.农业产业化的主要特征是( )。 A服务社会化 B农业专业化C经营一体化 D农业科学化E利益分配机制合理化11.农业专业化具体包括( )。A农业企业专业化 B农业服务社会化C农业经营一体化 D农业地区专业化E农艺过程专业化12.农业产业化经营在现代农业中的作用是( )。 A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B有利于使分散经营的小规模农户更好的适应大市场的需求C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保障农民权益D有利于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率和转化效率E有利于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13.合同制的主要方式有( )。 A公司型合同 B市场型合同C劳动型合同 D生产管理型合同E资源提供型合同14.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运行机制主要包括( )。A利益分配机制 B运转约束机制C合同合作机制D分散经营机制E统一管理机制15.利益分配机制中分配方式有( )。 A实行按股分红、红利不等B保护价格C利润返还D反租倒包E按股分红、红利均等16.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要运转约束体制有( )。 A市场约束体制B契约约束机制C股份合作约束机制 D专业承包约束机制E股东约束机制17.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特征是( )。 A社会可持续性 B生存可持续性C生态可持续性 D经济可持续性 E技术可持续性18.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有( )。 A农业资源多,但是不能合理利用 B农业发展后劲不足C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较低D农业生态环境不断恶化E农村剩余劳动力较多答案部分一、单项选择题1.【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参见教材2页【答疑编号37731】2.【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参见教材3页【答疑编号37732】3.【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参见教材2页【答疑编号37733】4.【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参见教材5-6页【答疑编号37734】5.【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参见教材9页【答疑编号37735】6.【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参见教材9页【答疑编号37736】7.【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参见教材10页【答疑编号37737】8.【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参见教材11页【答疑编号37738】9.【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参见教材10页【答疑编号37739】10.【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参见教材12页【答疑编号37740】11.【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参见教材13页【答疑编号37741】12.【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参见教材12页【答疑编号37742】13.【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参见教材14页【答疑编号37743】14.【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参见教材15页【答疑编号37744】15.【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参见教材16页【答疑编号37745】16.【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参见教材20页【答疑编号37746】17.【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参见教材22页【答疑编号37747】18.【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参见教材24页【答疑编号37748】19.【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参见教材24-25页【答疑编号37749】二、多项选择题1.【正确答案】ACD【答案解析】参见教材3页【答疑编号37750】2.【正确答案】ABD【答案解析】参见教材3页【答疑编号37751】3.【正确答案】BCD【答案解析】参见教材10页【答疑编号37752】4.【正确答案】ACDE【答案解析】参见教材9页【答疑编号37753】5.【正确答案】ADE【答案解析】参见教材9页【答疑编号37754】6.【正确答案】ABDE【答案解析】参见教材11页【答疑编号37755】7.【正确答案】ACD【答案解析】参见教材11页【答疑编号37756】8.【正确答案】BD【答案解析】参见教材12页【答疑编号37757】9.【正确答案】BCDE【答案解析】参见教材12页【答疑编号37758】10.【正确答案】ABCE【答案解析】参见教材14-15页【答疑编号37759】11.【正确答案】ADE【答案解析】参见教材14页【答疑编号37760】12.【正确答案】ABCE【答案解析】参见教材15-16页【答疑编号37761】13.【正确答案】BDE【答案解析】参见教材16页【答疑编号37762】14.【正确答案】AB【答案解析】参见教材17页【答疑编号37763】15.【正确答案】BCDE【答案解析】参见教材17页【答疑编号37764】16.【正确答案】ABCD【答案解析】参见教材17页【答疑编号37765】17.【正确答案】ACD【答案解析】参见教材21页【答疑编号37766】18.【正确答案】BCDE【答案解析】参见教材22页【答疑编号37767】第一章 现代农业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人多地少的国家,如日本和荷兰等,发展土地节约型技术如精耕细作和作物品种改良,以( )为主要目标。A.提高土地生产率 B.提高劳动生产率C.提高资源利用率 D.提高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并重2.现代农业的特征是( )。 A科学化 B持续化C产业化D商品化3.在保证农产品供给、扩大农民就业、输送劳动力的传统功能基础上,农业向着农产品加工、农业环保、观光、休闲等领域扩展,这体现了( )。A农业技术的先导性B农业功能的多元化C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 D农业产业经营的一体化4.我国现代农业的主要类型不包括( ) 。 A生态农业,有机农业 B绿色农业,精确农业C数字农业,都市农业D观光农业,种源农业5.由于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千差万别,在应用农业科学技术时要因地制宜,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必须有与之适应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这体现了农业生产的( ) 。 A综合性 B渐进性C区域适应性 D应用的不确定性6.杂交水稻技术、转基因技术的产生使技术或技术体系发生质的变革,这种科技进步称为( )。A技术进化 B技术革命C技术的多元化 D技术的社会化7.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和农户最重要的目标是( )。A产量目标B利润目标C质量目标D提高农产品竞争力目标8.下列不属于农业技术推广手段的是( )。A试验B示范 C宣传 D催化9.属于农业科技进步内部动力的因素是( )。A利润目标B城镇化发展 C农业现代化 D农业外贸10.农业推广具有( )和反馈两个基本职能。 A改进 B示范 C催化D宣传11.我国建立农业推广机构是在( )。A20世纪80年代初期 B20世纪60年代初期C20世纪50年代初期D20世纪20年代初期12.()是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推广客体。A.农业新技术的需求 B.农业新技术的供给C.农业科技成果 D.农业新技术的潜在使用者13.农业产业化是市场农业自我积累、自我调整、自我发展的基本经营方式,是以( )为基础的经济共同体。 A多元参与者主体共同利益 B单一参与者主体的利益C龙头企业的利益 D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利益14.以下不能体现农业专业化的是( )。A吉林的玉米产业带 B美国的畜牧业生产,其育雏、饲料、蛋奶生产等工作都由专门的企业来完成C墨西哥某城市为农户设立系统化的服务机构D陕西的苹果产业带15.近年来,在我国发展产业化经营过程中,常见的“龙头企业”+农户的形式属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哪种组织模式( )。 A合同制模式 B公司制模式C合作社模式D股份制模式16.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人类与环境大会”,通过了著名的( ),成为谋求人与自然协调、保持环境清洁和维持地球生态平衡新思想的重要里程碑。A人类环境宣言 B21世纪议程 C登博斯宣言 D丹波宣言和行动纲领17.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 )。 A社会可持续性 B经济可持续性C生态可持续性 D资源可持续性18.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了自己的可持续农业发展模式,即( )。 A有机农业发展模式B生态农业发展模式C石油农业发展模式 D绿色农业发展模式19.下列不属于生态农业的是( )。 A南方水旱结合 B发展石油农业C立体种植农业 D农渔结合的“桑基鱼塘”二、多项选择题1.关于现代农业说法正确的是( )。 A以科学化为核心 B以市场化为核心 C以商品化为特征 D以产业化为目标 E以产业化为中心2.农业生产技术科学化主要包括( )。 A良种化 B化学化C市场化 D机械化E专业化3.推动农业科技进步的外部动力因素有( )。A.产量目标的追求 B.农业现代化C.农村产业结构的变革 D.城镇化的发展E.质量目标的追求4.农业科技进步具有自身的独特特点,分别是( )。 A渐进性 B社会性C综合性 D区域适应性E应用的不确定性5.农业生产条件技术的进步表现在( )。 A农业生产工具的进步B品种的改良C管理技能的进步 D农用能源的进步E农业基础设施的进步6.农业科技进步对农业发展的作用( )。A提高土地生产率和农产品质量B改善和提高宏观经济管理水平C有利于独立经营D提供先进的农业技术设备,提高劳动生产率E可改变农民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7.农业技术推广,是指通过( )等,把农业技术普及应用于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和产后全过程的活动。A.示范 B.销售C.试验 D.指导E.营销8.农业技术推广的催化职能包括( )。A普及式推广 B传达式推广 C宣传式推广 D教育式推广E讲解式推广9.推广项目的主要来源有( )。 A试验 B科技成果C引进技术D农民的生产经验E推广部门的技术改造项目10.农业产业化的主要特征是( )。 A服务社会化 B农业专业化C经营一体化 D农业科学化E利益分配机制合理化11.农业专业化具体包括( )。A农业企业专业化 B农业服务社会化C农业经营一体化 D农业地区专业化E农艺过程专业化12.农业产业化经营在现代农业中的作用是( )。 A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B有利于使分散经营的小规模农户更好的适应大市场的需求C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保障农民权益D有利于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率和转化效率E有利于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13.合同制的主要方式有( )。 A公司型合同 B市场型合同C劳动型合同 D生产管理型合同E资源提供型合同14.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运行机制主要包括( )。A利益分配机制 B运转约束机制C合同合作机制D分散经营机制E统一管理机制15.利益分配机制中分配方式有( )。 A实行按股分红、红利不等B保护价格C利润返还D反租倒包E按股分红、红利均等16.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要运转约束体制有( )。 A市场约束体制B契约约束机制C股份合作约束机制 D专业承包约束机制E股东约束机制17.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特征是( )。 A社会可持续性 B生存可持续性C生态可持续性 D经济可持续性 E技术可持续性18.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有( )。 A农业资源多,但是不能合理利用 B农业发展后劲不足C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较低D农业生态环境不断恶化E农村剩余劳动力较多答案部分一、单项选择题1.【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参见教材2页【答疑编号37731】2.【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参见教材3页【答疑编号37732】3.【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参见教材2页【答疑编号37733】4.【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参见教材5-6页【答疑编号37734】5.【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参见教材9页【答疑编号37735】6.【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参见教材9页【答疑编号37736】7.【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参见教材10页【答疑编号37737】8.【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参见教材11页【答疑编号37738】9.【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参见教材10页【答疑编号37739】10.【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参见教材12页【答疑编号37740】11.【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参见教材13页【答疑编号37741】12.【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参见教材12页【答疑编号37742】13.【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参见教材14页【答疑编号37743】14.【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参见教材15页【答疑编号37744】15.【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参见教材16页【答疑编号37745】16.【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参见教材20页【答疑编号37746】17.【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参见教材22页【答疑编号37747】18.【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参见教材24页【答疑编号37748】19.【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参见教材24-25页【答疑编号37749】二、多项选择题1.【正确答案】ACD【答案解析】参见教材3页【答疑编号37750】2.【正确答案】ABD【答案解析】参见教材3页【答疑编号37751】3.【正确答案】BCD【答案解析】参见教材10页【答疑编号37752】4.【正确答案】ACDE【答案解析】参见教材9页【答疑编号37753】5.【正确答案】ADE【答案解析】参见教材9页【答疑编号37754】6.【正确答案】ABDE【答案解析】参见教材11页【答疑编号37755】7.【正确答案】ACD【答案解析】参见教材11页【答疑编号37756】8.【正确答案】BD【答案解析】参见教材12页【答疑编号37757】9.【正确答案】BCDE【答案解析】参见教材12页【答疑编号37758】10.【正确答案】ABCE【答案解析】参见教材14-15页【答疑编号37759】11.【正确答案】ADE【答案解析】参见教材14页【答疑编号37760】12.【正确答案】ABCE【答案解析】参见教材15-16页【答疑编号37761】13.【正确答案】BDE【答案解析】参见教材16页【答疑编号37762】14.【正确答案】AB【答案解析】参见教材17页【答疑编号37763】15.【正确答案】BCDE【答案解析】参见教材17页【答疑编号37764】16.【正确答案】ABCD【答案解析】参见教材17页【答疑编号37765】17.【正确答案】ACD【答案解析】参见教材21页【答疑编号37766】18.【正确答案】BCDE【答案解析】参见教材22页【答疑编号37767】第四章 农产品质量与食物安全(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联合国粮农组织在1974年11月世界粮食大会上通过了世界粮食安全国际约定,从( )的角度,第一次提出了“食物安全”的概念。A.农产品质量满足人们基本需要B.农产品数量满足人们基本需要 C.食物数量满足人们基本需要D.食物质量满足人们基本需要2.农产品的内在品质与外在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状况是( )。A.生产安全B.农产品质量安全C.农业环境安全D.农业技术推广3.因人工或机械因素在农产品中混入杂质或农产品因辐照导致放射性污染等属于( )。A.生物性污染B.物理性污染C.化学性污染D.人为污染4.致病性细菌、病毒以及某些毒素等造成的污染属于( )。A.生物性污染B.物理性污染C.化学性污染D.人为污染5.如果恩格尔系数达到了( ),人们主要关注的是农产品的数量安全。A.60%B.40%C.30%D.10%6.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状况难以及时准确判断,危害具有很强的( )。A.直接性B.累积性C.隐蔽性D.复杂性7.我国农产品生产和消费大体上经历了( )、强调数量与质量的并重、在保证数量的基础上突出质量和效益等三个阶段。A.追求质量改善B.追求高效益C.追求高速度D.追求数量增长8.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受制于生产经营的集约程度,下列对它们之间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A.集约化程度越高,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状况不好B.集约化程度越高,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状况好C.集约化程度越低,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状况好D.集约化程度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状况的影响不确定9.从( )角度理解“食物安全”,要求食物的营养全面、结构合理、卫生健康。A.发展B.质量C.效益D.数量10.根据我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的指导思想,食物与营养发展的重点领域不能放在( )。A.大豆产业B.奶类产业C.酒类产业D.食品加工业11.发展无公害绿色食品,从产地农业生态系统整体出发,因地制宜分区、合理调整农业结构布局,合理利用资源,科学分配资源,这体现了( )的原则。A.科学B.市场C.安全D.良性循环12.动物检疫监督机构按照国家标准和国务院畜牧兽医性行政管理部门规定的行业标准、检疫管理办法和( ),依法对动物、动物产品实施检疫。A.检疫对象B.检疫目标C.检疫方法D.地区标准13.全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工作由( )主管。A.质量监督检测机构B.国家动植物检疫机关C.口岸动植物检疫机关D.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14.要求食物的获取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这是从( )角度对“食物安全”内涵的理解。A.发展B.数量C.质量D.效益15.产地环境、生产过程质量标准符合国家农业主管部门行业标准、规范要求、经省级和省级以上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监测合格并发给合格证书的未经加工的初级农产品称为( )。A.健康食品B.无公害农产品C.有机食品D.绿色农产品16.发展无公害绿色食品要坚持良性循环原则,防止( )经营。A.多样化B.单一化C.可持续式D.掠夺式17.我国动物和动物产品的检疫制度要求,对生猪等动物实行( )。A.定点检疫B.分散检疫C.私自屠杀D.集中检疫、定点屠宰二、多项选择题1.农产品质量不安全的主要来源是( )。A.物理性污染B.化学性污染C.人为污染D.生物性污染E.以上答案都正确2.我国食物与营养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A.卫生指标超标B.城乡居民营养不平衡C.使用食用色素D.使用明令禁止的食品添加剂E.优质农产品比重偏低3.我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的重点地区是( )。A.城市地区B.农村地区C.东南沿海地区D.西部农村地区E.经济发达地区4.增加粮食生产、食品生产、食品营养卫生及相关领域( )科研投入,加强食物发展各领域的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工作,促进产学研相结合。A.公益性B.私人性C.战略性D.短期性E.前瞻性5.下列关于动物和动物产品的检疫制度说法正确的是( )。A.国内异地引进种用动物的,不用到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办理检疫审批手续B.国家对生猪等动物实行分散屠杀,定点检疫C.人工捕获的可能传播动物疫情的野生动物,须经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检疫合格方能出售D.动物凭检疫证明可以进行演出、展览E.动物不需要检疫证明就能进行运输、出售6.对农产品产地管理的规定说法正确的是( )。A.禁止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向农产品产地排放废气废水B.禁止在有毒物质超标的区域建设农产品生产基地C.可以在有害物质超标的区域采集农产品D.乡级以上政府应当加强农产品产地管理,改善农产品生产条件 E.企业可以任意向农产品产地排放废气7.下列属于农产品质量不安全具有的特点的是( )。A.危害的间接性B.危害的隐蔽性C.危害的分散性D.危害的累积性E.管理的复杂性8.美国联邦负责食品安全的部门主要有( )。A.农业部B.卫生部C.财政部D.环境保护署E.组织部9.关于目前我国食物与营养的发展说法正确的是( )。A.食品综合生产能力增强B.食物生产、消费、营养很协调C.食物消费质量提高D.居民营养结构改善E.食品质量、安全和卫生存在隐患10.下列属于2010年我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的总体目标的是( )。A.保证每日人均蛋白质摄入量80克B.保障合理的营养素摄入量C.保证每日人均脂肪摄入量80克D.保障充足的食物供给E.降低营养不良性疾病发病率11.发展无公害绿色食品应坚持的原则是( )。A.效益的原则B.科学的原则C.计划的原则D.市场的原则E.良性循环的原则12.下列属于国家禁止携带入境的是( )。A.土壤B.食品C.服饰D.动植物病原体E.种苗答案部分一、单项选择题1.【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参见教材132页【答疑编号38294】2.【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参见教材119页【答疑编号38295】3.【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参见教材120页【答疑编号38296】4.【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参见教材120页【答疑编号38297】5.【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参见教材120页【答疑编号38298】6.【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参见教材119页【答疑编号38299】7.【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参见教材120页【答疑编号38300】8.【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参见教材120页【答疑编号38301】9.【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参见教材132页【答疑编号38302】10.【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参见教材134页【答疑编号38303】11.【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参见教材137页【答疑编号38304】12.【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参见教材137页【答疑编号38305】13.【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参见教材138页【答疑编号38306】14.【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参见教材132页【答疑编号38307】15.【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参见教材136页【答疑编号38308】16.【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参见教材137页【答疑编号38309】17.【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参见教材137页【答疑编号38310】二、多项选择题1.【正确答案】ABD【答案解析】参见教材120页【答疑编号38311】2.【正确答案】ABDE【答案解析】参见教材133页【答疑编号38312】3.【正确答案】BD【答案解析】参见教材134页【答疑编号38313】4.【正确答案】ACE【答案解析】参见教材135页【答疑编号38314】5.【正确答案】CD【答案解析】参见教材137页【答疑编号38315】6.【正确答案】AB【答案解析】参见教材139页【答疑编号38316】7.【正确答案】BDE【答案解析】参见教材119页【答疑编号38317】8.【正确答案】ABD【答案解析】参见教材120页【答疑编号38318】9.【正确答案】ACDE【答案解析】参见教材133页【答疑编号38319】10.【正确答案】BDE【答案解析】参见教材133页【答疑编号38320】11.【正确答案】BDE【答案解析】参见教材137页【答疑编号38321】12.【正确答案】AD【答案解析】参见教材138页【答疑编号38322】第一章 现代农业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人多地少的国家,如日本和荷兰等,发展土地节约型技术如精耕细作和作物品种改良,以( )为主要目标。A.提高土地生产率 B.提高劳动生产率C.提高资源利用率 D.提高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并重2.现代农业的特征是( )。 A科学化 B持续化C产业化D商品化3.在保证农产品供给、扩大农民就业、输送劳动力的传统功能基础上,农业向着农产品加工、农业环保、观光、休闲等领域扩展,这体现了( )。A农业技术的先导性B农业功能的多元化C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 D农业产业经营的一体化4.我国现代农业的主要类型不包括( ) 。 A生态农业,有机农业 B绿色农业,精确农业C数字农业,都市农业D观光农业,种源农业5.由于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千差万别,在应用农业科学技术时要因地制宜,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必须有与之适应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这体现了农业生产的( ) 。 A综合性 B渐进性C区域适应性 D应用的不确定性6.杂交水稻技术、转基因技术的产生使技术或技术体系发生质的变革,这种科技进步称为( )。A技术进化 B技术革命C技术的多元化 D技术的社会化7.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和农户最重要的目标是( )。A产量目标B利润目标C质量目标D提高农产品竞争力目标8.下列不属于农业技术推广手段的是( )。A试验B示范 C宣传 D催化9.属于农业科技进步内部动力的因素是( )。A利润目标B城镇化发展 C农业现代化 D农业外贸10.农业推广具有( )和反馈两个基本职能。 A改进 B示范 C催化D宣传11.我国建立农业推广机构是在( )。A20世纪80年代初期 B20世纪60年代初期C20世纪50年代初期D20世纪20年代初期12.()是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推广客体。A.农业新技术的需求 B.农业新技术的供给C.农业科技成果 D.农业新技术的潜在使用者13.农业产业化是市场农业自我积累、自我调整、自我发展的基本经营方式,是以( )为基础的经济共同体。 A多元参与者主体共同利益 B单一参与者主体的利益C龙头企业的利益 D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利益14.以下不能体现农业专业化的是( )。A吉林的玉米产业带 B美国的畜牧业生产,其育雏、饲料、蛋奶生产等工作都由专门的企业来完成C墨西哥某城市为农户设立系统化的服务机构D陕西的苹果产业带15.近年来,在我国发展产业化经营过程中,常见的“龙头企业”+农户的形式属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哪种组织模式( )。 A合同制模式 B公司制模式C合作社模式D股份制模式16.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人类与环境大会”,通过了著名的( ),成为谋求人与自然协调、保持环境清洁和维持地球生态平衡新思想的重要里程碑。A人类环境宣言 B21世纪议程 C登博斯宣言 D丹波宣言和行动纲领17.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 )。 A社会可持续性 B经济可持续性C生态可持续性 D资源可持续性18.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了自己的可持续农业发展模式,即( )。 A有机农业发展模式B生态农业发展模式C石油农业发展模式 D绿色农业发展模式19.下列不属于生态农业的是( )。 A南方水旱结合 B发展石油农业C立体种植农业 D农渔结合的“桑基鱼塘”二、多项选择题1.关于现代农业说法正确的是( )。 A以科学化为核心 B以市场化为核心 C以商品化为特征 D以产业化为目标 E以产业化为中心2.农业生产技术科学化主要包括( )。 A良种化 B化学化C市场化 D机械化E专业化3.推动农业科技进步的外部动力因素有( )。A.产量目标的追求 B.农业现代化C.农村产业结构的变革 D.城镇化的发展E.质量目标的追求4.农业科技进步具有自身的独特特点,分别是( )。 A渐进性 B社会性C综合性 D区域适应性E应用的不确定性5.农业生产条件技术的进步表现在( )。 A农业生产工具的进步B品种的改良C管理技能的进步 D农用能源的进步E农业基础设施的进步6.农业科技进步对农业发展的作用( )。A提高土地生产率和农产品质量B改善和提高宏观经济管理水平C有利于独立经营D提供先进的农业技术设备,提高劳动生产率E可改变农民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7.农业技术推广,是指通过( )等,把农业技术普及应用于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和产后全过程的活动。A.示范 B.销售C.试验 D.指导E.营销8.农业技术推广的催化职能包括( )。A普及式推广 B传达式推广 C宣传式推广 D教育式推广E讲解式推广9.推广项目的主要来源有( )。 A试验 B科技成果C引进技术D农民的生产经验E推广部门的技术改造项目10.农业产业化的主要特征是( )。 A服务社会化 B农业专业化C经营一体化 D农业科学化E利益分配机制合理化11.农业专业化具体包括( )。A农业企业专业化 B农业服务社会化C农业经营一体化 D农业地区专业化E农艺过程专业化12.农业产业化经营在现代农业中的作用是( )。 A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B有利于使分散经营的小规模农户更好的适应大市场的需求C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保障农民权益D有利于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率和转化效率E有利于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13.合同制的主要方式有( )。 A公司型合同 B市场型合同C劳动型合同 D生产管理型合同E资源提供型合同14.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运行机制主要包括( )。A利益分配机制 B运转约束机制C合同合作机制D分散经营机制E统一管理机制15.利益分配机制中分配方式有( )。 A实行按股分红、红利不等B保护价格C利润返还D反租倒包E按股分红、红利均等16.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要运转约束体制有( )。 A市场约束体制B契约约束机制C股份合作约束机制 D专业承包约束机制E股东约束机制17.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特征是( )。 A社会可持续性 B生存可持续性C生态可持续性 D经济可持续性 E技术可持续性18.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有( )。 A农业资源多,但是不能合理利用 B农业发展后劲不足C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较低D农业生态环境不断恶化E农村剩余劳动力较多答案部分一、单项选择题1.【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参见教材2页【答疑编号37731】2.【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参见教材3页【答疑编号37732】3.【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参见教材2页【答疑编号37733】4.【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参见教材5-6页【答疑编号37734】5.【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参见教材9页【答疑编号37735】6.【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参见教材9页【答疑编号37736】7.【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参见教材10页【答疑编号37737】8.【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参见教材11页【答疑编号37738】9.【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参见教材10页【答疑编号37739】10.【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参见教材12页【答疑编号37740】11.【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参见教材13页【答疑编号37741】12.【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参见教材12页【答疑编号37742】13.【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参见教材14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