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盲班教案(数学).doc_第1页
扫盲班教案(数学).doc_第2页
扫盲班教案(数学).doc_第3页
扫盲班教案(数学).doc_第4页
扫盲班教案(数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生活中的数与算主题一随处可见的数第一课时 生活中的整数教学目标:正确认读整数(万以内);认识钟表,了解24日计时法,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能正确认读温度计。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出示简单的数字,请学生读。二、新授1、理解阿拉伯数字。出示直尺、红绿灯、常用电话、温度计、门牌等生活中常见的数,请学生说说数字的含义,从而理解数字的含义。2、数字在生活中的应用。(1)年历中的整数认识年历中各个数字,并理解其中的含义,学会看年历。讲解如何判断闰年。(2)钟表中的整数认识钟表的的构成讲解时针、分针、秒针之间的关系。学习看钟表读时间。3、生活中的大数(1)介绍数位表(2)讲解读数、写数的规则(3)练习读数、写数。三、练习出示动车票,请学生读出车票上的各个数字,并说清楚数字表示的意思。第二课时 生活中的小数教学目标:正确认读小数;知道小数的组成;会比较小数的大小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出示生活中出示的小数,请学生读。二、认识小数1、出示商品价格,请学生读出价格。2、讲解价格各个数位上数字表示的意思。3、引入小数的概念,讲解小数的读写法。4、练习:书96页第1题,自由读,指名读,齐读三、比大小1、出示两个商品的价格,比一比它们的大小,2、去掉单位,直接比小数,3、总结比小数的方法4、练习:书96页第2题,独立完成,指名说,集体订正第三课时 生活中的负数教学目标:正确认读负数;理解负数表示的意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谈谈生活中负数的作用2、 认识负数1、出示温度计2、请学生读温度计上的温度3、认识负数,并理解温差的计算方法。三、练习完成书第100页的练习第四课时 人民币的书写教学目标:会认人民币的大写数字,能正确的写人民币的大写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大家,一定很想知道人民币的大小,这样方便开发票二、新授、教认人民币大写: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教师示范书写、 教认钱币大写数字、 学员写一写,教师巡视指导三、巩固练习1、请学员读一读 2、请学员上来写一写 主题二 生活中的计算第五课时 生活中的计算教学目标:1、 结合课文与生活中的实例学习整数加减乘数2、 能口算百以内加减法和表内乘除法3、 对学习数学产生一定的兴趣教学重难点:重点:结合课文与生活中的实例学习整数加减乘数,能口算百以内加减法和表内乘除法难点:对学习数学产生一定的兴趣教学过程:一、学习加减法1、学习20以内加法口诀表和20以内的减法口诀表2、自由熟记,随机抽查3、李大姐从西昌到成都的车票花了76元,如果他买返程票同样花了76元,那她往返一共需要多少元?76+76=152(元)学习加法算式各部分名称加数加号加数等号和学习加法竖式计算方法4、李大姐从西昌到成都的车票需要76元,她拿出100元,售票员找她24元,请问零钱找对了吗?这道题的关键是运用减法算出100减去76等于多少,然后比较得出的结果是否与售票员找的钱相等。 100-76=24(元)学习减法算式各部分名称被减数减号减数等号差学习减法竖式计算方法5、掌握退位减法竖式计算技巧二、学习乘除法1、学习乘法口诀乘法口诀又叫“九九歌”,至今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正确进行乘法运算的基础。2、熟读会背乘法口诀。3、王家村有8家养鸡大户,李家村的养鸡大户是王家村的2倍,请问李家村有多少个养鸡大户?82=16(个)学习乘法算式各部分名称乘数乘号乘数等号积乘法算式也可表示为因数因数=积4、李大山果园里有一些桃树,横排12棵,竖排15棵,请问一共有几棵桃树?学会用竖式方法计算乘法1215=180(棵)5、学习多位数的乘法竖式计算技巧6、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我们常常用乘法口诀来求除法算式的结果。7、王家村村委会主人换届选举现场一共有72把椅子,如果一排放9把椅子,那么一共可以放多少排? 729=8(排)学习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称被除数除号除数等号商8、学习除法竖式的计算技巧三、作业完成课本P109-110。第六课时 计算单位的换算教学目标:1、使学员理解长度单位、重量单位单位之间的进率及人民币的换算,并能灵活运用。2、通过动手计算,使学生深刻牢记各单位之间的转换。3、能够结合生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教学重点:相邻单位之间的进率。教学难点:相邻单位之间的进率的理解。教学过程:1、概念的认识:这节课我们来认识一下单位换算(板书)。谁来说一下这学期我们学过哪些单位?(1)长度单位: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板书)进率分别是?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1米=100厘米;1分米=100毫米;1米=1000毫米。1里=500米;2里=1公里=1000米;1丈3.33米;一尺3.33分米;1寸3.33厘米。(板书弧线形式)(2)然后是重量单位:吨、千克和克;(板书)进率是?1吨=1000千克=2000斤;1千克=1公斤=2斤=1000克;1吨=1000000克;50克=1两。(板书弧线形式)(3)最后人民币先认识最新版人民币,然后学习换算1元=10角=100分1角=0.1元=10分1分=0.1角=0.01元师:这么多复杂的单位你们都分得这么清楚吗?我们来一起读一遍。(一起读)2、日常生活中单位的分辨。师:但是知道了这些是不够的,你们能具体的分清楚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出现的单位吗?师:下面看屏幕上的图片,跟自己的同伴说一下,后面应该用什么单位。师:(出示图片:课桌的长、操场的长、大象、篮球场的长、一袋大米等)3、单位换算的计算师:下面就是经常会在试卷上出现的计算题。(出示题目:先分别讲一道:从高到低(添零)、从低到高(去零)、复合单位以及小数单位的习题的做法,再放出题目。请大家做在草稿本上。按照顺序直接写答案,不用抄题目。)师:下面我们以开火车的形式来报答案。看一看同桌有没有做错的,请他起来说一下错在了什么地方,同学们帮他想想办法怎么才能避免这样的错误?(做题目时看后面的单位,把前面的都转换到,避免错误。)4、应用题中的单位换算师:上面的题目是一分一道的填空题,下面可是5分的大题目,我们一起来做一下。(出示题目:卡车运货物,几次运完,余数剩下的要加一次;卡车最多装几包化肥,余数要舍去;买大瓶可乐送小罐可乐把单位都转换到毫升再相加。)第七课时 时间的计算教学目标1、 会认、读、写二十四时计时法2、 学会简单的计算时间3、 学会安排时间教学重点会认读写二十四时计时法。教学难点学会计算时间,养成良好作息。教学过程一、提问引入出示厦门到金华的火车票,看发车时间,告诉他途中要行使19个小时,提出问题,要几点去接才不会错过。二、学习二十四时计时法时钟采用十二时计时法,他把全天分成上午12小时和下午12小时。从深夜12时起到中午12时叫做上午,再从中午12时起到深夜12时叫做下午,时针转2圈。与12时计时法对应的还有24时计时法。按照这种计时法,一天24小时,下午二时就是14时。出示24时计时法的图片。出示二十四时计时法与十二时辰对照表。读一读三、学习计算时间出示例一假日旅游团11时30分出发,及导游介绍,去风景区要1小时50分钟。估计是什时候能到?出示例二王大哥上午7时上班,中午12时下班,下午3时上班,下午6时下班。他一天工作时间有多长?间隔时间=结束时刻-开始时刻出示例三李大姐坐火车去省城,晚上23:36上车,第二天上午9:50到站,请问她坐火车总共花了多长时间?第一天花的时间+第二天花的时间=总共花的时间第八课时 练习教学目标:进一步理解加、减、乘、除四种运算的意义;进一步掌握四种运算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今天给大家练习一下,如果有问题可以问2、 练习学员练习,教师巡视,个别指导附:一、我会算。 109 83 95 188 109816 144 16.50.6 6.97.25 895 1610 65 8+5= 35+46= 75-46 = 20+46= 76-30= 118.6-70.5= 120+50= 200+136= 135-20= 600-400= 760-700= 20-3-5= 70-20-6= 35= 65= 36= 728= 248=48= 63= 59= 189= 366=二、用竖式计算. 135+24= 265+78= 789-237= 1215= 1255= 1000-56= 主题三 计量工具的认读第九课时 称物品的重量教学目标:学会利用各种秤称出物品的重量。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回顾复习重量的单位:克,千克,吨)二、新课称物品的重量、认识生活中的秤:杆秤、磅秤、电子秤、弹簧秤、体重秤、弹簧托盘秤等;2、单位g表示克,kg表示千克,t表示吨;3、学会读各种秤上的读数,带上秤上的单位。4、出示各类秤边指讲解三、巩固练习同桌之间互认互读出示图片请学员读出秤上读数。四、练习:称出一个鸡蛋重( )g; 一袋大米重( )kg;课堂总结第十课时 看电表交电费教学目标:学会看电表的并认读度数,会计算电费。教学过程:一、 情景引入二、 学习看电表的方法1、出示电表让学员观察2、读电表的度数最后一位是小数表示零点几度,通常不读出来。kWh读作千瓦时,是国际公制单位,相当于通常所说的度从左到右读表上的数字。如图:电表度数为973度二、计算用电度数及电费1、计算度数上月电表度数为935度,本月的电表度数是973,我们来看下怎么计算?本月用电度数=本月电表度数-上月电表度数即:973-935=38度所以,本月用电度数为38度。1、 计算电费知道了本月电度数以后,在根据每度电价0.53元,要知道这个月的电费,就可以用乘计算。计算公式是: 电费=电价用电量 所以本月应交电费:0.5338=20.14(元)竖式计算: 0.53 100 53 38 38 424 424 159 159 20.14 100 2014试一试:李大姐家6月份的电表度数为5802,7月份的电表度数为5876。按每度电0.53元计算,请问李大姐家7月份电费该交多少钱?三、 巩固练习书本第128页四、课堂总结第十一课时 计算房屋大小 教学目标:1、知道计算房屋大小的方法。2、认识常用面积单位和面积单位的换算方法,体积单位和容积单位的换算方法。3、学习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梯形、圆形的面积计算公式。4、学习正方体、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我们经常说到土地的大小、房屋的大小,其实所谓的大小实际上就是数学上所说的面积。掌握面积计算公式对我们日常生活有很大帮助。二、认识面积单位和写法结合教材129页讲解常用面积单位和面积单位的换算方法。练一练:133页第一题、第二题三、学习正方形和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1、学习正方形和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长方形面积=长宽2、运用131页例2和例33、练一练:133页第4题四、体积单位和容积单位的换算方法。容积是指容器能所容纳物体的体积。测量容积通常用体积单位,但在计量液体和气体的时候,通常会用升(L)和毫升(ml)表示。结合教材132页讲解体积单位和容积单位的换算方法。五、学习正方体、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1、学习正方体、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棱长长方体体积=长宽高2、 练习133页第5题、第6题主题四 家庭中的收支主题四 家庭中的收支第十二课时 买卖中的计算教学目标:会计算折扣和利润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阅读课本第135页小知识,读完说说自己的感受。二、学习计算折扣与利润。例1、小刘买进一批自行车,每辆买入价是500元,他以550元的价格卖出,你知道他所获得的利润是多少?1、 学员读题,分析题意。2、 指导学员分析题意。3、 指名说说自己的想法。4、师讲解。三、小结。第一步,先用卖出的价格减去买进的价格,求出利润额:550元-500元=50元第二步,求利润率,即用利润额除以买入价:50元500=0.1第三步,求将小数转化成百分数:0.1100%=10%四、作业。第十三课时 银行中的计算教学目标:1、了解储蓄的含义。2、理解本金、利率、利息的含义。3、掌握利息的计算方法,会正确地计算存款利息。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1、老师的家里有8000元钱暂时还用不着,可是现金放在家里不安全,有哪位同学帮老师想个办法,如何更好地处理这些钱?2、这位同学的建议不错,我就把这八千元进行储蓄。在储蓄之前,老师还想了解一下关于储蓄的知识,有哪位同学来介绍一下?二、联系生活,理解概念1、让学员介绍自己所了解的储蓄知识2、储蓄时要做哪些工作?储蓄分几种类型?结合自己的理解,向大家说说什么是活期和定期,什么是零存整取各整存整取吗?三、参与实践,内化体验1、同学们了解的知识还真不少,老师先谢谢大家能相互交流这么多的储蓄知识。现在老师就带上这些钱,准备把钱存入我们上良乡的信用社,存款之前,信用社的工作人员给了老师一些存款单,要老师完整的填写这张存款单,现在同学们的桌子上就有这样一张存款单,你知道各部分该如何填写吗?试试看!2、什么是利息?八千元又是什么?利息的多少一般由什么决定?你还知道什么?四、联系例题,升华认识如果你购买的是国库卷和建设债券不仅仅可以用来支持国家的发展,而且不要纳税,希望同学们今后多支持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哪个同学知道,还有哪种储蓄形式不纳税?五、自主归纳,实际运用这节课你获得了哪些信息?掌握了什么本领?六、作业布置:了解存款的好处,计算二年存款和五年存款的不同经济效益第十四课时 家庭收支记账教学目标:知道生活中的记账方式,会进行记账教学过程:一、拿出你家上个月的电话缴费单,看每个月的电话费包含哪几个部分。小组交流小组汇报上月余额、本月消费、本月余额之间有什么样的关联能写出他们之间的数量关系式吗本月消费有很多,怎样算本月消费的合计数。计算一下是不是存在这样的关系呢上月余额-本月消费=本月余额小组交流一下谁家的电话费最多,各自的余额又是多少呢?二、把你收集到的你家近三个月的水电气消费的数据填在书上然后自己算一下合计数,看谁家的哪项费用最少1庭支出较低者2庭支出中等者3庭支出较高者通过这次的记帐你有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