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梦圆在今朝》(教师用卷).doc_第1页
《千年梦圆在今朝》(教师用卷).doc_第2页
《千年梦圆在今朝》(教师用卷).doc_第3页
《千年梦圆在今朝》(教师用卷).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本练习-千年梦圆在今朝总分 100 分,共 4 大题 6 题填空题(总分 42 分,共 3 题)1. (16分) 给加粗字注音。 火焰 _ 九天揽月 _ 先驱 _ 实践 _ 实施 _ 党中央 _ 不懈 _ 里程碑 _ 【答案】yn; ln; q; i; sh; dng; xi; bi【解析】本题考查了学生给学过的生字注音的能力,完成时要细心,注意所注音节的声、韵母及声调。2. (14分) 选择恰当的词语。 (1)中国明代的官员万户,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试验、实验)_乘火箭上天的人。 (2)尽管如此,万户那种勇于实践的探索精神,却使人们的内心深处受到了极大的(震动、震撼)_和(鼓励、鼓舞)_。 (3)尽管遭受了无数失败,付出了(惨重、沉重)_代价,(坚定、坚强)_而执著的炎黄子孙却始终没有放弃飞离地球的努力。 (4)新中国的成立使中华民族的历史(揭开 掀开)_了崭新的一页,中国的航天事业也(涌现 呈现)_出勃勃生机。 【答案】试验; 震撼; 鼓舞; 惨重; 坚定; 掀开; 呈现【解析】 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近义词的能力,分辨一组近义词,并把它们分别填进不同的句子里面。要先理解词语的意思,找出它们的细微的区别,再要根据语境去作出判断。这样的题目先做有把握的,然后再区分剩下的词语和句子,把词语填进句子里面多读几遍,看看到底怎么填才合适。 3. (12分) 读课文千年梦圆在今朝回答问题。 课题中的“梦”在这里指_。“圆”指_。“千年”指_。 【答案】飞离地球,遨游太空; 实现梦想; 这个梦由来已久【解析】本题考查对课文题目含义的理解,理解题目的含义要结合文章的内容进行,千年梦圆在今朝叙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为实现飞离地球、遨游太空的美好梦想所进行的不断尝试和追求。问答题(总分 20 分,共 1 题)4. (20分) 补充词语,再完成习题。 风华正( ) 震耳( )聋 积劳成( ) 鲲鹏( )翅 (1)写像“震耳( )聋”这样带有“( )”字的成语有:_、_、_。 (2)“因长期工作,劳累过度而生了病。”这个意思可以用成语“_”来概括。 【答案】 茂 欲 疾 展 (1)欲 欲 摇摇欲坠、昏昏欲睡、垂涎欲滴 (2)积劳成疾 【解析】考查了补写词语,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和识记,做起来就不难。书写时要注意同音字、形近字的区别,不要把字写错误,要依据词语的意思来写。手写题(总分 10 分,共 1 题)5. (10分)【解析】 答案:受到震撼;穿越苍穹;付出代价;实施工程;变成现实。 解析:本题考查词语搭配,就是前一个词语和后一个词语搭配得当,能将意思表达得更好,更具体。本题中第一列是动词,第二列是名词,这种动宾结构的短语重点是分析动词的词义,这样就很容易知道如何搭配了。 现代文阅读(总分 28 分,共 1 题)6. (28分) 成千上万人的不懈努力,终于在2003年10月15日有了结果。那天早晨9时,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随着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飞船被送上太空,火箭划过一道绚丽的曲线,看起来宛若一条蜿蜒的苍龙,瞬间便消失在了苍穹之中。10月16日6时23分,飞船在环绕地球14圈后成功返回祖国大地。航天员杨利伟在着陆场即将登机返回北京的时候,用三句话概括了他21小时的太空旅行:“飞船飞行正常。我自我感觉良好。我为祖国骄傲。”简单的三句话,对无数参与航天工程建设的人们做出了崇高的评价-没有他们的辛勤努力,就不会有这飞行正常、使人感觉良好的飞船,就不会有这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1) 成千上万人的不懈努力,有了什么结果? 【答案】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被送上太空,飞行成功。【解析】考查了学生对文段内容的掌握情况。2003年10月15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被送上太空。在环绕地球14圈后于10月16日6时23分成功返回祖国大地。这次载人飞船被送上太空并且飞行成功是我国成千上万航天工作人员不懈努力的结果。(2) 写出文中的比喻句。 【答案】火箭划过一道绚丽的曲线,看起来宛若一条蜿蜒的苍龙,瞬间便消失在了苍穹之中。【解析】考查了学生对文段中比喻句的理解与掌握情况。文段中在描述火箭运送飞船进入太空的情景时使用了一个比喻句,“火箭划过一道绚丽的曲线,看起来宛若一条蜿蜒的苍龙,瞬间便消失在了苍穹之中。”这句话把“火箭”比作“一条蜿蜒的苍龙”,形容火箭的速度之快,同时也体现了中国航天人为航天事业做贡献的决心和信心。(3) “没有他们的辛勤努力,就不会有这飞行正常、使人感觉良好的飞船,就不会有这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这句话体现了中国航天人怎样的科学精神?【答案】体现了中国航天工作人员热爱祖国,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的精神。【解析】考查了学生对文段内容的掌握情况。“神舟五号”载人飞船被送上太空并成功返回,这是成千上万航天人不懈努力的结果,“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