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金色阳光农业有限公司.doc_第1页
三门峡金色阳光农业有限公司.doc_第2页
三门峡金色阳光农业有限公司.doc_第3页
三门峡金色阳光农业有限公司.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农业的生产结构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和副业;但数千年来一直以种植业为主。由于人口多,耕地面积相对较少,粮食生产尤占主要地位。在传统观念中,种植五谷,几乎就是农业生产的同义语。中国的黄河流域,是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在长达八九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中国农业曾经有过许多领先于世界的发明创造,但也经历过漫长的停滞时期。新中国成立后,半封建半殖民地制度的废除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中国农村经济得到了迅速的恢复和发展,中国农业才结束了停滞的历史,进入了发展较快的新时期。农业生产条件和生产技术显著改善,产量水平迅速提高。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揭开中国经济改革序幕之后,农业生产的这种停滞状况才得到根本性改变。1982年11月,全国实行承包制,农村经济新的格局全面建立。尽管近30多年来的发展过程中也有过挫折,日见减退,中国以仅仅相当于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几乎占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说明还是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教育与科技事业也蓬勃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农业生产力的提高。据中国农科院估算,我国农业总产量中科技进步的贡献率由19721980年的27%提升到19811985年的30%40%。在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在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河南省,简称豫。位于中国中部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地处东径1102111639,北纬31233622之间,古有“中州”、“中原”之称。因大部分地区位于黄河以南,故称河南。这块古老的土地,是中华民族数千年璀璨文化的摇篮。全省地势西高东低,北有太行山,西有伏牛山,南有桐柏山和大别山,中东部是广阔的黄淮冲积平原。全省总面积约16.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土地面积的1.74%,其中山地面积约4.4万平方公里,占26.6%,丘陵面积约3万平方公里,占17.7%,平原面积约9.3万平方公里,占55.7%。南北长530公里,东西长580公里,周边与安徽、山东、河北、山西、陕西,湖北六省接壤。河南省现辖18个市、地,158个县、市、区,1871个乡镇。2007年底,全省总人口986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480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66%。河南省具有发展农业的良好条件。首先,有充足的光热资源。河南地处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区,气候兼有南北之长,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降水充沛。全省年降水量6001400毫米,自南向北递减。无霜期为190230天,日照时数17402310小时,光照温热条件适宜于多种动植物生长繁殖。其次拥有肥沃的土地资源。全省耕地面积为792.6万公顷,居全国第三位。无论是一望无际的黄淮海平原,还是高低不平的丘陵山区,绝大多数土地上都有深厚的土层和营养元素含量丰富的土壤。其三,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境内有黄河、淮河、汉水、海河四大水系,大小河流1500多条。全省流域面积在一百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490多条,其中一千平方公里以上的有60多条,超过五千平方公里的有16条。大中小型水库2394座,水库容量267亿立方米,加上地下水资源,全省水资源总量年平均达430亿立方米。充足的光、热、水资源和肥沃的土地,为河南农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河南是农业大省,粮棉油等主要农产品产量均居全国前列,是全国重要的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2007年,全省粮食总产达到5425.22万吨(列全国第1位)。其中,小麦产量2980.21万吨(列全国第1位)。棉花总产达到75万吨;油料总产483.98万吨,其中花生产量373.59万吨,油菜籽产量85.91万吨,芝麻产量22.32万吨;蔬菜总产6235.49万吨,水果总产1425.11万吨。同时,也是全国重要的畜产品生产基地。2007年全省肉类总产量达542.90万吨,禽蛋产量336.70万吨,奶产量223.54万吨。全省农机总动力达到8718.71万千瓦。有大中小型拖拉机338.91万台。2007年,农牧渔业增加值达到2253亿元,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852元。三门峡市位于河南省西部,豫、陕、晋三省交界处,辖三县(陕县、渑池、卢氏)、两市(灵宝、义马)、一区(湖滨),共64个乡镇,1350个行政村,11390个村民组,总人口21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60万人。国土总面积10496平方公里,其中山区面积占54.8%,丘陵面积占36%,平原面积占9.2%,素有“五山、四岭、一分川”之称,耕地面积232万亩。2001年,全市第一产业增加值 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020 元,粮食总产4.47亿公斤,肉类总产5285万公斤,水果总产8.3亿公斤,其中苹果7.1亿公斤。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省农业厅的具体指导下,全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及省农业厅工作意见,在不放松粮食生产的同时,大力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初步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牧、果、林、烟、菜、菌、药、草等优势产业。 三门峡金色阳光农业有限公司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成立于2010年5月,注册资金人民币2000万元。公司是专业从事红薯种繁育、商品薯生产及红薯深加工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公司农、科、工、贸一体化,是三门峡市第一家采用全封闭、自动化旋流工艺加工精制红薯淀粉的科技型企业,年设计综合加工能力5万余吨,其中精制红薯淀粉3万吨,冷冻粉条2万吨,红薯蛋白粉1000吨。公司以营造绿色健康生活环境为己任,致力于绿色健康食品的推广,坚持“天然绿色,安全健康,精品诚信”的食品理念,同时与外地企业积极合作,种植深受全国各地薯农青睐的出亩产万斤的高淀粉品种“豫薯王”,并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公司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模式,建有500亩优质红薯标准化生产基地,其中紫薯种植100亩,日本紫薯王,是引自日本的黑薯新品种。日本紫薯王除了具有普通红薯的营养成分外,还富含硒元素和花青素,具特殊保健功能,它含有20%左右的蛋白质,包括18种氨基酸,易被人体消化和吸收,其中包括维生素C、B、A等8种维生素和磷、铁等10多种矿物元素,内含有大量药用价值高的花青素,纤维素含量高,这类物质可增加粪便体积,促进肠胃蠕动,清理肠腔内滞留的粘液、积气和腐败物,排出粪便中的有毒物质和致癌物质,保持大便畅通,改善消化道环境,防止胃肠道疾病的发生。豫薯王”(原种):是河南世中薯业有限公司培育:该品种抗病性强,萌芽性高、耐肥耐旱、耐瘠薄;其茎蔓短而粗,茎叶生长强,基部分枝多,结薯集中,单株结薯4-8个,薯皮紫红色,薯肉白色,熟食面甜;春薯含淀粉量高达25%,干率高达37%,是淀粉加工的理想品种;春薯亩产高达4000-5000公斤,南方种植亩产在5000公斤以上,全生育期不翻秧,易种易管,凡能种红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