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办公楼a结构设计129p.docx_第1页
毕业论文-办公楼a结构设计129p.docx_第2页
毕业论文-办公楼a结构设计129p.docx_第3页
毕业论文-办公楼a结构设计129p.docx_第4页
毕业论文-办公楼a结构设计129p.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毕业设计报告(论文) 某地办公楼a结构设计*学院毕业设计报告(论文)诚 信 承 诺本人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报告(论文)及取得的成果是在导师指导下完成,引用他人成果的部分均已列出参考文献。如论文涉及任何知识产权纠纷,本人将承担一切责任。 学生签名: 日期:某地办公楼a结构设计摘 要本设计是某地办公楼a结构设计二。结构设计是本专业设计的重点,其主要有设计计算书和结构施工图(8张)两部分组成。电算时,先用PMCAD软件进行结构平面布置,检查平面数据,输入楼板,输入荷载数据,再用PKPM,画结构平面图,然后使用再进行框架计算;最后用SATWE软件进行框架的空间结构计算,输出框架梁柱配筋梁、柱配筋图及内力计算结果。结构设计主要是竖向荷载作用下的框架内力计算和水平作用下的地震作用、风作用计算,内力组合,梁柱配筋,楼梯计算,基础计算。本设计竖向荷载作用下的框架计算取一榀框架,6层3跨,用弯矩分配法逐层求得;风荷载作用计算和水平抗震计算采用D值法求得。求出上述内力后,即可进行内力组合,然后根据内力组合的结果进行梁柱的配筋设计。最后进行柱下独立基础设计和楼梯的设计。施工图绘图共八张,包括图纸目录及结构设计总说明、基础平面布置图及基础大样图、柱配筋图、标准层楼盖平面图、标准层楼盖板配筋图、标准层楼盖梁配筋图、楼梯结构布置图及配筋图。关键词:框架结构;钢筋混凝;现浇THE DESIGN OF THE OFFICE BUIDING A IN SOME PLACEABSTRACTThis graduction project is a design of a reinforce concrete building .Structural design is key skill for a engineering graduate and it is made of structual working drawing(eight pieces).Computing, the first structure with PMCAD layout software, check the print data, enter the sub-beam floor, enter the load data, the formation of PKPM, draw the structure plan, and then use the PKPM to frame calculation; Finally, SATWE software, the space frame structure calculation, the output frame beams reinforced beam and column reinforcement plan and the force is computed.Design of structurate is made up of a frame calculation under vertical loads、anti-selsimil calculation 、horizonatal loads internat farces constitate disposing steel bar for beam and column stair calculation.foundation calculation.The frame calculation under vertical loads.In this part the frame is irregular.6 storys and 3 spams.To solve the problems the separate-layers methed and distribution of moment methed are used.In horizontal anti-seismmie calculation use D value methed.After finishing the calculation of intered forces.disposed steel bar in beams and columns.Finally Foundation design is made according to the geology piled footing is used.Drawing a total of eight working drawings, including drawings and structural design directory general description, based on a large floor plan and basic drawing, column reinforcement plans, the standard level floor plan, standard floor slab reinforcement plans, the standard level floor beams reinforcement plan, floor plan and stair structural reinforcement plan.Key Words: frame structural、reinforce concrete、cast-in-place目 录摘要1abstract1第一章 前言1第二章 工程概况22.1工程名称22.2建筑设计资料22.3 建筑场地的工程地质资料32.3.1 工程地质情况32.3.2 抗震要求32.3.3 活荷载42.4 设计依据4第三章.结构设计方案53.1 确定结构体系53.2 梁柱截面的确定53.2.1梁截面尺寸53.2.2柱截面尺寸53.3 荷载计算53.3.1屋面恒荷载标准值53.3.2楼面恒荷载标准值(普通楼面)63.3.3楼面恒荷载标准值(有防水要求楼面)63.3.4梁间荷载6第四章 框架内力计算84. 1采用结构设计软件PKPM进行整体结构计算84.2手算一榀框架(3号轴线)在竖向荷载(恒载)作用下的内力94.2.1.框架梁上荷载计算94.2.2荷载计算简图154.2.3框架相对线刚度计算154.2.4框架内力计算164.3手算一榀框架(9号轴线)在竖向荷载(活载)作用下的内力214.3.1 框架梁上荷载计算214.3.2荷载计算简图234.3.3框架内力计算234.4手算一榀框架(3号轴线)在水平荷载(地震力)作用下的内力284.4.1水平地震作用的计算284.4.2 水平地震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变形验算344.4.3 地震荷载作用下的横向框架内力计算364.5手算一榀框架(3号轴线)在水平荷载(风荷载)作用下的内力384.5.1 风荷载作用的计算384.5.2 风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变形验算4045.3 风荷载作用下弯矩、剪力、轴力图41第五章 梁、柱的内力组合435.1控制截面的选取435.2梁柱的内力组合445.2.1梁内力组合445.2.2梁截面内力调整445.2.3柱内力组合455.2.4柱内力调整47第六章 梁、柱的截面设计496.1框架梁截面设计496.1.1框架梁正截面设计496.1.2框架梁斜截面设计516.2框架柱截面设计536.2.1框架柱正截面设计536.2.2框架柱斜截面设计54第七章 楼梯设计567.1楼梯1计算(底层)567.1.1 梯段板的计算567.1.2 平台板的计算577.1.3 平台梁的计算587.2 楼梯1计算(非底层)607.2.1 梯段板的计算607.2.2 平台板的计算617.2.3 平台梁的计算627.3 楼梯2计算(底层)647.3.1 梯段板的计算647.3.2 平台板的计算657.3.3 平台梁的计算667.4 楼梯2计算(非底层)687.4.1 梯段板的计算687.4.2 平台板的计算697.4.3 平台梁的计算70第八章 基础设计738.1 中框架边柱1的柱下独立基础设计738.1.1 荷载计算738.1.2 确定基底尺寸738.1.3 确定地基反力748.1.4 确定基础高度748.1.5 抗冲切验算758.1.6 底板配筋计算758.2 中框架边柱2的柱下独立基础设计768.2.1 荷载计算768.2.2 确定基底尺寸768.2.3 确定地基反力778.2.4 确定基础高度778.2.5 抗冲切验算788.2.6 底板配筋计算788.3 中框架边柱3的柱下独立基础设计798.3.1 荷载计算798.3.2 确定基底尺寸808.3.3 确定地基反力808.3.4 确定基础高度808.3.5 抗冲切验算818.3.6 底板配筋计算828.4 中框架中柱的柱下独立基础设计828.4.1 荷载计算表828.4.2 确定基底尺寸838.4.3 确定地基反力838.4.4 确定基础高度848.4.5 抗冲切验算848.4.6 底板配筋计算858.5 中框架角柱的柱下独立基础设计858.5.1 荷载计算858.5.2 确定基底尺寸868.5.3 确定地基反力878.5.4 确定基础高度878.5.5 抗冲切验算878.5.6 底板配筋计算88致 谢89参 考 文 献90附 录91第一章 前言毕业设计是建筑工程专业大学学习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实践环节,通过这次毕业设计,可以将以往所学的基础课和专业课程进行综合应用,同时也是走向工作前的一次重要的实践。办公楼是一种公共建筑,其规范要求比较严格,能够体现出建筑和结构设计的很多重要的方面,选择办公楼进行结构设计,从而掌握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妥善解决其功能关系,满足建筑使用要求。在一个建筑中,结构是为建筑物提供安全可靠、经久耐用、节能节材、满足建筑功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框架结构体系的优点是建筑平面布置灵活,可以提供较大的建筑空间,也可以构成丰富多变的立面体型。因此,多高层框架结构体系在实际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本人毕业设计要完成的是某市办公楼a结构设计,采用的是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主要进行结构设计,包括荷载计算、楼盖计算、框架结构的受力分析计算和设计、楼梯设计、独立基础设计和PKPM电算。其中计算选用一榀框架为计算单元,手算地震作用和风荷载作用下的弯矩、剪力、轴力时,采用了与PKPM软件时相同的D值法,这种方法的计算结果比较为精确合理。本设计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工程实例来强化大学期间所学的知识,建立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了解设计总过程,通过查阅大量的相关设计资料,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本次毕业设计培养了我进行独立设计的基本能力,为毕业后的工作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在设计中,熟悉了怎么使用国家有关规范、条例和规程,并且学会了使用TSSD为代表的辅助设计软件,同时让我能够熟练的操作使用AUTO CAD, PKPM结构设计软件和Excel,Word等办公软件。通过毕业设计可以巩固在大学里所学过的专业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系统的将大学四年所学的知识联系在一起,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更好地掌握建筑工程设计的程序和方法。了解建筑工程中多工种协调、配合的重要性,培养交流、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从而具备工程技术人员应有的基本技能和素质。在本次毕业设计中,我的指导老师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和精力来给予指导,在此表示衷心感谢。由于毕业设计是一次初步的尝试,涉及专业知识比较多,计算量较大,不可避免的存在疏漏与错误,敬请各位指导老师批评指正。第二章 工程概况2.1工程名称某地办公楼a结构设计2.2建筑设计资料某地办公楼a的结构设计,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共六层,建筑面积约2204.19m2,底层建筑层高4.50m,结构层高6.00m,二六层层高为3.80m,室内外高差0.45m,总建筑面积9000m2。建筑设计使用年限50年。图2.1标准层建筑平面图2.3 建筑场地的工程地质资料2.3.1 工程地质情况(1)场地条件根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拟建场地工程地质情况如表所示。表1 拟建场地工程地质情况岩土层名称土层深度(m)风化程度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混凝土预制桩人工挖孔灌注桩(桩侧阻力特征值)(端阻力特征值)(桩侧阻力特征值)(端阻力特征值)(1-2)层杂填土01.2松散108(2-1)层粉质黏土1.26.0松散、稍密35010(2-2)层粉质黏土6.09.5可塑3326(2-3)层砂质粘性土9.512.5硬塑41190032900(4)层卵砾石12.516.5坚硬452600361100(5-1)层强风化砂层16.518.5全风化703000601200(1-2)层杂填土18.525.6强风化1004500801400注: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单位均为 。(2)地下水情况无侵蚀性,最高水位距地表 -1.8 m。(3)气候条件本地区主导风向为西南风,基本风压值见表2,基本雪压值为 0.4 。2.3.2 抗震要求表2 设计资料基本风压值层高(m)平面图(见电子版)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地震分组基本地震加速度值场地土类别0.43.870.1g类2.3.3 活荷载查建筑结构荷载规范(2002年版)GB500092012。屋面活荷载取2.0 kN/m2(上人屋面)。楼面活荷载取2.0 kN/。当隔墙位置可灵活自由布置时,非固定隔墙的自重应取每延米长墙重的1/3作为楼面活荷载的附加值计入,附加值不小于1.0kN/m2.2.4 设计依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2006年版)(GB50009201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江苏省建筑配件标准图集施工说明(苏J9501)(第二版)第三章.结构设计方案3.1 确定结构体系本工程采用框架承重,现浇整体式钢筋砼楼板,板厚120mm,外墙体200mm厚玻璃幕墙,内墙部分200mm厚混凝土空心小砌块,部分内墙为轻质隔墙。3.2 梁柱截面的确定3.2.1梁截面尺寸框架结构的主梁截面高度及宽度可由下式确定:,次梁截面高度及宽度可由下式确定:,且,其中横梁跨度:,纵梁跨度。由此估算的梁的截面尺寸如下:横向主框架梁:纵向主框架梁:次梁: 3.2.2柱截面尺寸则 取 。3.3 荷载计算3.3.1屋面恒荷载标准值 50厚C20细石混凝土 3厚1:3石灰砂浆隔离层 3厚沥青防水卷材一层 20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 50厚聚氯乙烯板 20厚泡沫混凝土找坡层 1.0厚水泥砂浆防水涂料 20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 现浇钢筋砼屋面板 3kN/m2 3.3.2楼面恒荷载标准值(普通楼面)10厚水磨石地面 15厚1:2水泥砂浆找平层 20厚1:2水泥砂浆面层 120厚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 10厚混合砂浆 3.3.3楼面恒荷载标准值(有防水要求楼面)10厚水磨石地面 20厚1:2水泥砂浆找平层 35厚钢筋混凝土防水层 120厚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 10厚混合砂浆 3.3.4梁间荷载外墙荷载:水磨石墙面 200厚水泥空心砖 水泥粉刷墙面 E轴8m跨带窗(C5)两扇的梁间荷载:E轴3.6m跨带窗(C3)两扇的梁间荷载:kN/mE轴4.4m跨带窗(C3)两扇的梁间荷载:E轴8m跨带窗(C4)两扇的梁间荷载:2轴7.5m跨带窗(C2)两扇的梁间荷载:2轴7.5m跨无窗的梁间荷载:内墙1/4轴梁间荷载:隔墙梁间荷载:第四章 框架内力计算4. 1采用结构设计软件PKPM进行整体结构计算1、框架结构分析本办公楼为6层框架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0.10g)II类场地,框架抗震等级为3级,按设计地震第I组计算。基本风压,地面粗糙类别为B类,板混凝土采用C30,梁、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板,楼板厚取120mm,屋面板厚取120mm。次梁均作为主梁输入。楼面恒载取,屋面恒载取。2、PMCAD-1(1)定义结构标准层 轴线输入;柱布置,需要考虑柱偏心;主次梁布置;输入本层信息;新建结构标准层:荷载输入:输入梁间恒载。(2)设计参数输入 总信息:选择框架结构,结构主材为钢筋混凝土,梁柱保护层厚度取30mm,框架梁端负弯矩调幅系数0.85; 材料信息:混凝土容重选取;地震信息:计算振型个数取34=12。(3)楼层组装,完成后选择推出并自动更新PM主菜单2的数据和主菜单3的数据。3、PMCAD-2楼板开洞:楼梯间全房间开洞。4、PMCAD-3荷载传递方式改为单向传递。5、SAT-8本设计为规则结构,不考虑偶然偏心和双向地震作用,活荷载均折减,中梁刚度放大系数取2。6、最后进行结果分析本设计柱轴压比最大值大于0.85,符合规范要求;位移:X方向最大层间位移12.78mm,最大层间位移角1/ 834;Y方向最大层间位移13.42mm,最大值层间位移角1/ 815. 均符合规范要求;本设计梁未出现超筋情况。4.2手算一榀框架(3号轴线)在竖向荷载(恒载)作用下的内力4.1 荷载计算简图4.2.1.框架梁上荷载计算(1)顶层1)节点A屋面传来:梁自重:女儿墙:柱:2)节点1屋面传来:梁自重:3)节点2屋面传来:梁自重:4)节点B屋面传来:梁自重:柱:5)节点C屋面传来:梁自重:柱:6)节点3屋面传来:梁自重:7)节点4屋面传来:梁自重:8)节点D屋面传来:梁自重:柱:9)节点5屋面传来:梁自重:女儿墙:(2)标准层1)节点A楼面传来:梁自重:柱:2)节点1楼面传来:梁自重:3)节点2楼面传来:梁自重:4)节点B楼面传来:梁自重:柱:5)节点C楼面传来:梁自重:柱:6)节点3楼面传来:梁自重:7)节点4楼面传来:梁自重:8)节点D屋面传来:梁自重:柱:9)节点5屋面传来:梁自重:(3)底层1)节点A楼面传来:梁自重:柱:2)节点1楼面传来:梁自重:3)节点2楼面传来:梁自重:4)节点B楼面传来:梁自重:柱:5)节点C楼面传来:梁自重:柱:6)节点3楼面传来:梁自重:7)节点4楼面传来:梁自重:8)节点D屋面传来:梁自重:柱:9)节点5屋面传来:梁自重:4.2.2荷载计算简图4.2 恒荷载计算简图4.2.3框架相对线刚度计算本工程柱、梁均采用C30混凝土,。1)梁线刚度计算见表4.1(中框架折算系数为2)。表4.1 梁线刚度计算类型截面积跨度 ()截面惯性矩17.56860023.062500注:。2)柱线刚度计算见表4.2。表4.2 柱线刚度计算层次层高截面积截面惯性矩底层5.558900其余层3.885300注:。3) 计算框架的相对线刚度如图4.3所示4.3 框架相对线刚度4.2.4框架内力计算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内力计算采用分层总和法。采用分层法进行计算时,底层柱线刚度不折减,弯矩传递系数取1/2,其余层柱线刚度乘以0.9,弯矩传递系数取1/3。梁线刚度不折减,弯矩传递系数取1/2。计算过程分别如图4.4、4.5、4.6所示。一榀框架的弯矩、剪力、轴力图分别详见图4.7、4.8、4.9。4.4 恒荷载作用下弯矩二次分配法(1)4.5 恒荷载作用下弯矩二次分配法(2)4.6 恒荷载作用下弯矩二次分配法(3)4.7 恒荷载作用下弯矩图4.8 恒荷载作用下剪力图4.9恒荷载作用下轴力图4.3手算一榀框架(9号轴线)在竖向荷载(活载)作用下的内力4.3.1 框架梁上荷载计算(1)顶层1)节点A 2)节点1 3)节点2 4)节点B 5)节点C 6)节点3 7)节点4 8)节点D 9)节点5 (2)标准层1)节点A 2)节点1 3)节点2 4)节点B 5)节点C 6)节点3 7)节点4 8)节点D 9)节点5 4.3.2荷载计算简图框架活载作用下的荷载计算简图如图4.10所示。4.10活荷载计算简图4.3.3框架内力计算计算方法与恒载作用下的计算方法相同。计算过程分别如图4.11、4.12、4.13所示。一榀框架的弯矩、剪力、轴力图分别详见图4.14、4.15、4.16。4.11 活荷载作用下弯矩二次分配法(1)4.12 活荷载作用下弯矩二次分配法(2)4.13 活荷载作用下弯矩二次分配法(3)4.14活荷载下弯矩图4.15活荷载下剪力图4.16活荷载下轴力图4.4手算一榀框架(3号轴线)在水平荷载(地震力)作用下的内力4.4.1水平地震作用的计算地震作用的计算,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规定,本设计的结构底部总剪力(即总地震作用)可以按公式 FEK = 1Geq 来计算。1、产生地震荷载的建筑物总质量Geq的计算(1)作用于房屋上的恒载标准值屋面荷载 楼面荷载 框架梁、柱重量a)700mm高横向框架梁b)800mm高纵向框架梁c)600mm高次梁d)500mm高次梁e)450mm高次梁f)框架柱(2)质点质量Gi的计算决定多层框架的地震荷载时,结构的计算简图可以认为是一多质点体系,产生地震荷载的建筑物重量集中于各层的楼盖处,各质点质量还应包括上下各半层范围内的恒载,50%的雪载或50%的楼面等效均布活荷载。1)集中于屋盖平面处的质点质量G6活载(50%) 屋面恒载 800mm高纵向框架梁 700mm高横向框架梁600mm高次梁500mm高次梁450mm高次梁女儿墙 外墙玻璃幕墙柱2)集中于五层顶盖处的质点质量G5楼面活载(50%)楼面恒载800mm高纵向框架梁 700mm高横向框架梁600mm高次梁500mm高次梁450mm高次梁女儿墙 外墙玻璃幕墙柱3)集中于四层顶盖处的质点质量G4楼面活载(50%)楼面恒载800mm高纵向框架梁 700mm高横向框架梁600mm高次梁500mm高次梁450mm高次梁女儿墙 外墙玻璃幕墙柱4)集中于三层顶盖处的质点质量G3楼面活载(50%)楼面恒载800mm高纵向框架梁 700mm高横向框架梁600mm高次梁500mm高次梁450mm高次梁女儿墙 外墙玻璃幕墙柱5集中于二层顶盖处的质点质量G2楼面活载(50%)楼面恒载800mm高纵向框架梁 700mm高横向框架梁600mm高次梁500mm高次梁450mm高次梁女儿墙 外墙玻璃幕墙柱6集中于一层顶盖处的质点质量G1楼面活载(50%)楼面恒载800mm高纵向框架梁 700mm高横向框架梁600mm高次梁500mm高次梁450mm高次梁外墙玻璃幕墙柱整个建筑物的重力荷载代表值如下图3-7所示:(单位:kN)4.17 重力荷载代表值4.4.2 水平地震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变形验算本建筑抗震设防烈度7度,设计地震分组1组,Tg=0.35s,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采用底部剪力法,故考虑顶点附加地震作用,取,顶部附加水平地震作用力为表4.3 结构层间位移表层次Gi层间刚度D(kNm)ui=(m)um=ui(m)61614.611023600.0160.4353302.911023600.0320.41444991.211023600.0490.38236679.511023600.0650.33328367.811023600.0820.268110144.38546780.1860.186T1=1.7T=1.70.7=0.780s0.35s。注:上式中,对于民用建筑取T=0.60.8,本设计取T=0.7对于类场地土取特征周期值Tg=0.35(s) 图4.18 地震影响系数曲线表4.4 剪力分配表层次Gi(Kn)Hi(m)GiHiFi=FEK(1-n)剪力 Vi(kN) 61614.6124.539557.945150627.0876.426120.83610236051688.320.734947.81150627.0867.519188.33510236041688.316.928532.27150627.0855.124243.47910236031688.313.122116.73150627.0842.729286.20810236021688.39.315701.19150627.0830.335316.54310236011776.575.59771.135150627.0818.878335.42154678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的要求,本结构须进行多遇地震作用下的抗震变形验算,要对结构的变形加以限制,使其层间弹性位移以及结构顶点位移不超过一定的限值。对于砌体填充墙的框架结构,其层间弹性位移限值为,其顶点弹性位移变形限值。楼层最大位移与楼层层高之比,满足位移要求。4.4.3 地震荷载作用下的横向框架内力计算柱端弯矩及剪力计算 设地震荷载从左向右作用柱下端弯矩 M下=hV柱上端弯矩 M上=(h-h)V柱端弯矩及剪力计算结果如下表所示:表4.5 柱端弯矩及剪力计算表柱楼层Vi(kN)KN)Di/DV(kN)yyh (m)Mc上(kNm)Mc下(kNm)边柱6120.8360.19924.050.3021.14863.7927.615188.3550.19937.480.41.5285.4556.974243.4790.19948.450.451.71101.2682.853286.2080.19956.960.451.71119.0597.402316.5430.19962.990.51.90119.68119.681335.4210.22475.130.6343.487151.24261.98中柱6120.8360.19924.050.3771.43356.9434.465188.3550.19937.480.4271.62381.6160.834243.4790.19948.450.451.71101.2682.853286.2080.19956.960.4771.813113.20103.272316.5430.19962.990.51.9119.68119.681335.4210.22475.130.553.025185.95227.27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框架内力图(左向)4.19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框架弯矩图4.20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框架剪力图4.21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框架轴力图4.5手算一榀框架(3号轴线)在水平荷载(风荷载)作用下的内力4.5.1 风荷载作用的计算本工程建于城郊,地面粗糙程度属于B类,基本风压,风荷载标准值按式计算。由荷载规范查得(迎风面),(背风面)。地面粗糙度为B类,女儿墙顶标高为,故以下,以上,。取3轴线横向框架,其负载宽度为,可得沿房屋高度的分布风荷载标准值计算如下,见图4.21。,则风荷载作用各层水平力计算如下,见图4.22。, 4.22 风荷载计算简图4.23 风荷载设计值4.5.2 风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变形验算表4.6 风荷载作用下水平位移验算层次Hc/mF/KnVs/KnDM/mmu/Hcui/mm13.824/1.417.141023600.1971/192895.79723.829.42/1.438.151023600.4381/86765.633.829.42/1.559.171023600.681/55885.16243.829.42/1.680.181023600.9221/41214.48253.822.13/1.495.991023601.1031/34453.5665.525.48/1.4114.19546782.4571/22392.457由表可见,风荷载作用下框架的最大层间位移角为1/2239,远小于1/550,满足规范要求。表4.7 风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内力计算(以3轴线横向框架内力计算为例)6层5层4层3层2层1层边柱中柱边柱中柱边柱中柱边柱中柱边柱中柱边柱中柱K0.8041.5370.8041.5370.8041.5370.8041.5370.8041.5371.162.226ac0.2870.4350.2870.4350.2870.4350.2870.4350.2870.4350.5250.645D203443083620344308362034430836203443083620344308361226815071Vc4.777.2310.6216.0916.4624.9622.3133.8226.7140.4935.8744.07y0.3020.3770.40.4270.450.450.450.47340.55Mct12.6517.1224.2135.0334.452.1746.6367.2150.7576.9372.21109.07Mcb5.4710.3616.1426.1128.1542.6838.1561.350.7576.93125.08133.3145.3 风荷载作用下弯矩、剪力、轴力图分别详见图4.24、4.25、4.26。4.24风荷载作用下弯矩图4.25风荷载作用下剪力图4.26风荷载作用下轴力图第五章 梁、柱的内力组合5.1控制截面的选取本工程是位于7度多遇地震区得多层框架结构,考虑如下两种荷载组合:1.2恒荷载+1.4活荷载;1.2重力荷载+1.3地震力荷载。在进行荷载组合时,顶层的活荷载用雪荷载代替,本工程中雪为,在雪荷载下的顶层框架内力可用雪荷载与活荷载的比值进行折算求得;地震力荷载应考虑左震和右震两种情况,并选择最不利方向的内力值与其他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进行组合。内力组合种类如下:横梁梁端 及相应的。横梁跨中 或。柱上下端 及相应的、; 及相应的、; 及相应的、。5.1 控制截面5.2梁柱的内力组合5.2.1梁内力组合1、梁内力组合计算详见表5.1。表5.1 横梁内力组合杆件号截面内力种类荷载种类内力组合种类左震右震1-M max-180.34 -80.75 270.92-329.4687.34-617.05V116.81 52.3057.40213.3996.93217.582+M max111.6850.0055.495204.02236.1691.873-M max-194.86-87.25159.93-355.98-494.09-78.27V-122.62 -54.9057.40-224.00-254.70-105.464- M max-33.97-15.21145.70-62.06139.52-239.30V0097.100-126.23126.235+ M max33.9715.21062.0641.5841.586- M max-33.97-15.21145.70-62.06-239.3139.52V0097.100-126.23126.237-M max-186.38-49.1863.79-292.51-170.24-336.09V129.2233.0012.50201.26158.61191.118+M max136.6833.3316.995210.68206.11161.929-M max-222.74-56.3529.80-346.18-339.84-262.36V-143.77-35.8712.50-222.74-210.30-145.4610一 M max-63.8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