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古代书画 教案背景1、学科:初中美术2、课时:13、学生课前准备:收集书法作品(教师的、同学的、书法爱好者的、挂历上的、报刊书籍上的等);利用微机课、历史课寻找相关资料资料;与爱好书法人交流,听他们对书法的理解与心得;4、书法工具(笔、墨、纸等)等。二、 教学课题:1、 认知目标:通过欣赏,初步了解中国书法的基本特点及个书体的基本特征;2、 技能目标:通过欣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地能力;通过讨论、分析书写体验初步掌握中国古代书法作品的思想内涵、艺术特点,掌握各书体的字体特征。3、 情感目标:通过欣赏、评述,培养学生对传统书法艺术和传统文化艺术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三、 教材分析教学内容:苏少版第十四册第十课中国古代书画书法教材分析:书法是中华民族最为优秀和宝贵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教材在第十课中国古代书画中的第一课时关于“书法”的教学,其以汉字书体特点的变化为主线,通过一些图片展示了各书体的代表作,让学生大致了解中国书其以汉字书体特点的变化为主线,使学生大致了解中国书法发展演变地大致脉络。各种书体代表作品的介绍,帮助学生对汉字书体的变化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和爱国热情。学情分析:初中年级学生介于小学与高中之间,对于事物的理解少了一部分天真和幼稚,却又没有高中学生的理性思维地能力,尤其是七年级的学生,刚刚离开小学的那种童真地氛围,想表现地成熟却又保留了极强的好奇心。同时,在小学学习了汉字唐楷(欧、颜、柳、赵)部分书体的学习,自认为中国书法艺术已知一二,而对其他书体(篆、隶、草)心存疑念。因此,让学生通过欣赏老师、学生、网络展示及其他作品,再自己动手书写一番,更有真实感、更容易引起学习兴趣。教学重点:不同书体的特点与演变。教学难点:不同书体的特点与演变。四、 教学方法本节课教学综合运用情感创设、设疑探究、讨论分析、书体对比等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教学资源,调动学生在小学的书写经验与好奇心,使学生自觉形成书法艺术与人类社会发展相联系的深刻认识,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人文情怀。五、 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 激情导入教师运用多媒体播放殷商时期古人在牛骨与龟甲上刻字地过程一小段视频。【百度搜索】:文字的起源中国甲骨文部分(/p/1201280327)学生欣赏,教师提问:1、 这是现代人吗?联系历史课本,你能说出是时期的人类吗?2、 这些人在干什么,看他们的动作与工具,你能想到他们在干什么吗?学生讨论,尝试回答。教师归纳:殷商时期的古人类,他们在牛骨、龟甲上刻“字”。教师出示课题:第10课 永恒的魅力 中国古代书画书法二、 互动探究引言:看来刚才我说视频中播放地是古人在刻字,大家在心里不一定都认同,或者不一定全理解。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究一下中华文明中一大艺术成就“书法”吧。(一) 学生对书法的理解与认识请每组学生中的一个代表到讲台前展示自己在课前收集准备地书法作品,并尝试介绍自己对这幅作品的理解。教师提示:作品的字体,文字内容,并直接朗读该内容。(学生展示地基本都是欧、颜、柳、赵的楷体书法作品、少数行书。)提问:1、你认为这些字体美吗?能说出美在什么地方吗? 2、这些字体与我们日常见到地汉字有区别吗?你大概都认的吧? 3、那么中国的汉字是不是就这些字体呢?学生分组讨论,代表表述。(二) 在情境中分析讨论,明确各种书体的基本特征与艺术特色引言:我们一起到校园里看一下我们的校园文化吧。教师在多媒体上播放课前用DV拍摄的校园文化:校门:赣榆县柘汪中学(铜板行书 陈风桐书 图1)习礼仪(小篆石刻 苏宁书 图2)海纳百川(隶书 侍发金书 图4)天行健(石刻魏碑 黄来宾书 图3 )心迹双清(篆书 王其志书 图5)千里黄云(行草 付涛书 图6)明德至善(楷书石刻 )画廊、师生书画展室地软硬笔书法作品等。说明:图片太大,设计不能上传,没有放上教师边播放边引导学生注意欣赏各种书体。同时,在黑板上用楷体写出篆、隶、草等文字内容。提问:1、这些都是我们身边存在地校园文化,那么这些文字是不是都是汉字?2、你能区别这些文字字体在结构形成上有什么不同吗?也就是说各种书体的特点是什么?学生分组讨论;各组代表陈述本组集体的理解结果。(三) 总结书体特征 理解书体演变脉络1、 教师运用网络,查找各书体特征介绍,并链接其代表作品。【百度搜索】:(1)大篆/dazhuan_8dj_cidianchaxun/甲骨文/trade/show-2819446-2.html(2)小篆/content/12/0223/09/8279138_188804807.shtml龟甲卜辞/buyer/offerdetail/1101223409.html2、 采用图表的形式,逐页打开各种书体框格,引导学生理解各书体的基本特征,并且在各书体后链接到代表作品。同时,教师以“牛”为例,加入书写解释。【百度搜索】:/info_156933/各书体特征:书体名称书体形成时期首创人书体特点代表人物代表作品大篆(甲骨文、金文等)牛殷商集体古人象形文字,符号功能,而非图画。(视频导入部分中地刻字定格图)仓佶皇帝龟甲卜辞小篆牛秦李斯形体均匀齐整,笔画粗细相同,多为圆笔。李斯澤山碑隶书牛汉程邈也叫“汉隶”、“古隶”,篆书的快写体,变篆字线条由圆为隶方。字体庄重,书写效果微扁宽,横长而直短,讲究“蚕头燕尾”、“一波三折”。程邈张迁碑草书牛汉魏张芝笔画缩减,多加映带,笔断意连,自然天成。怀素自叙贴行书牛汉末刘德升介于楷草之间,行笔快捷流畅,姸美流便。王羲之兰亭序楷书牛汉魏王次仲笔画部首分布均匀,交待清楚,重心平稳,比例适当,字型端正,合乎规范。柳公权玄秘塔碑2、通过多媒体展示多幅不同书体的作品,引导学生区别,欣赏作品所采用地书体3、 游戏活动 形成模块记忆提问:中国古代书法有几千年的发展历史,通过刚才图表,你能大概的把中国书法的演变脉络说出来吗?教师展示树形表格(课前准备两块磁性黑板,在磁性黑板上画好树形表格,同时,准备多块小磁板,在各个小磁板分别写上:大篆、小篆、隶书、草书、行书、楷书、商、周、秦、汉、惟、晋等)。分别请两组学生到台前粘贴教师引导学生评述粘贴地正确与否,给以奖励(以课前准备地书法练习稿奖给学生)三、 画龙点睛 提高内涵引言:中国书法是中国的艺术瑰宝,也是全人类的文化艺术,同时也是中国独有地一种艺术行为。它作为必不可少地交流工具,及至视觉艺术,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演变。是中华民族智慧和创造力地集中体现,标准着华夏文明在古典文化领域的最高标准,在世界艺术史上独领风骚。让我们再来欣赏一下这一伟大地艺术成就中的部分艺术大作吧。【百度搜索】多种名帖:/?business&aid=6&un=%B4%F3%BA%FA%D7%D3002#7多媒体展示大盂鼎铭文、 刻石、曹全碑古诗四帖勤礼碑兰亭序祭侄文稿等等。结束语:1、看到了这么多艺术大作心里有什么感受呢?课后你能用文字的形式把它表述出来吗?4、 你喜欢中国书法吗,你有没有想过在中国书法未来的演变过程中做点什么呢?六、 教学反思1、 中国书法艺术是一门极为高雅地艺术,它是需要长期地练习,认真地思考,再加以理解,与学生平时学习写字是有区别地。尤其是古代的书法,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还是有欠缺地。教学中运用学生身边的一些耳熟能详地师生及书法爱好者的作品的欣赏,使远古的东西生活化,容易被学生理解、感悟;从而引起学生的共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很认真、投入。课堂上气氛一直比较活跃,精神状态呈现出一种积极氛围。2、 教学过程中设计的图表、树形填涂表、小模块、小游戏,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道路交通事故鉴定与理赔服务合同
- 2025年度高端景观特色苗木种植基地租赁服务合同
- 2025年度航空货运无人机配送服务责任规范合同
- 2025年智能化厂房租赁安全防护系统采购与实施合同
- 2025年度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合同书
- 艺术市场数字化交易平台与艺术品市场渠道优化研究报告
-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2025年行业投资热点及退出策略创新研究案例报告
- 建筑信息模型在2025年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核算中的应用报告
- 危重病人风险评估及防范考核试题(附答案)
- 2024年煤炭生产经营单位(机电运输安全管理人员)复审考试及考试题库及答案
- 血标本采集考试试题附有答案
- 2025年公共安全生产试题及答案
- 员工工资及考勤管理制度
- 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学业水平期末检测数学试题
- 废料出售管理办法
- 企业干部退出管理办法
- 河南选调生管理暂行办法
- DB31∕T 444-2022 排水管道电视和声呐检测评估技术规程
- 清洁消毒隔离技术课件
- 透析病人消化道出血的护理
- 聚水潭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