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印刷技术复习题.doc_第1页
2013印刷技术复习题.doc_第2页
2013印刷技术复习题.doc_第3页
2013印刷技术复习题.doc_第4页
2013印刷技术复习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印刷技术复习提纲一、单选题1. 印铁时,预涂无色树脂的主要目的是( )。B A. 保护金属 B. 增强表面附着力 C. 遮盖底色 D. 防止铁皮生锈2. 在感光丝网制版法中,精度最高的方法为( )。B A. 直接法 B. 间接法 C. 直间法 3. 在感光丝网制版法中,耐印力最高的方法是( )。A A. 直接法 B. 间接法 C. 直间法 4. 雕刻凹版版面上,凹痕的平均深度为一般为( )。C A. 1mm B. 0.5mm C. 0.05mm D. 0.005mm5. 未经特殊处理的普通PS版的耐印力一般为( )。C A. 5千印 B. 1万印 C. 10万印 D. 50万印6. 印刷机的核心机构是( )。A A. 压印机构 B. 输纸机构 C. 输墨机构 D. 传动机构7. 平版胶印印刷纸类彩印品时,一般合格品的套印规定误差为( )。C A. 小于1mm B. 小于2mm C. 小于0.2mm D. 小于0.1mm8. 平版胶印印刷纸类彩印品时,精细产品的套印规定误差为( )。D A. 小于1mm B. 小于2mm C. 小于0.2mm D. 小于0.1mm9. 一般平版胶印的润版液组成为( )。 A. 纯水 B. 酒精 C. 水+少量药品 D. 酒精+少量药品C10. 胶印机的三滚筒机构中,中间滚筒为( )。A A. 橡皮滚筒 B. 印版滚筒 C. 压印滚筒 D. 传纸滚筒11. 1:1复制彩色图像时,若印刷网线数为100线,则图像的扫描分辨率应为( )。C A. 50ppi B. 100ppi C. 150ppi D. 200ppi12. 一般油墨的主体成分为( ),它决定油墨的主要性质。B A. 色料 B. 连结料 C. 辅助剂 D. 填料13在四色印刷彩色图像时,在暗调区域用三原色油墨还原灰色和黑色时,降低三原色油墨比例,增加黑色油墨比例,称为( )。C A. 色彩校正 B. 层次校正 C. 底色去除 D. 灰成分替代14. 当今广泛用于塑料薄膜彩色印刷的方法是( )。CA. 柔性版印刷 B. 平版印刷 C. 凹版印刷 D. 丝网印刷15. 现代平版胶印使用最普遍的印版版材形式是( )。AA. PS版 B. 平凹版 C. 蛋白版 D. 多层金属版16.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Ca) 柔性版属于凸版,并已取代传统金属凸版成为当今凸版印刷的主要形式。b) 凹版印刷广泛应用于软包装材料的印刷。c) 平版胶印是各种塑料薄膜材料印刷使用较广泛的方法。d) 丝网印刷版式上属于孔版,是孔版印刷的最主要形式。17. 色光三原色指的是( )三种颜色。DA. 红、绿、蓝 B. 红、黄、蓝 C. 品红、黄、青 D. 红、绿、蓝紫18. DTR指的是( )。CA. 直接制版技术 B. 彩色印前系统 C. 桌面彩色复制 D. 桌面出版系统19. 一般海报、招贴图像的印刷网线数为( )线/吋。AA. 80100 B. 100133 C. 133150 D. 17520020. 印刷排版中,常用点数(单位为磅)表示文字的大小,1磅的定义是( )。D A. 1/10英寸 B. 1/12英寸 C. 1/36英寸 D. 1/72英寸21. 下列工艺中,属于印后加工工艺的是( )。B A. 木版水印 B. 烫印 C. 喷墨印刷 D. 贴花印刷22. 现代书籍、杂志的印刷方法一般为( )。B A. 铅印 B. 胶印 C. 凹印 D. 丝印23. 下列印刷方法中,( )适合于印刷瓦楞纸箱箱板。D A. 凸版印刷 B. 平版印刷 C. 凹版印刷 D. 丝网印刷24. 丝网印刷的刮墨刀不适于由( )材料制成。AA. 金属 B. 木材 C. 塑料 D. 橡胶25. 在塑料容器表面直接印刷,可采用的方法是( )。DA. 凸版印刷 B. 平版印刷 C. 凹版印刷 D. 丝网印刷26. 金属、塑料等材料印刷时使用的油墨干燥形式通常为( )。CA. 渗透型 B. 氧化结膜型 C. 挥发型 D. 反应固化型27. 最常见的书刊装订形式是( )。AA. 平装 B. 精装 C. 线装28.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Ca) 平版胶印主要用于纸类材料的印刷。b) 凹版印刷广泛应用于软包装材料的印刷。c) 凸版印刷是塑料材料印刷较广泛使用的方法。d) 丝网印刷适应的印刷材料最广。29. 色料三原色指的是( )三种颜色。CA. 红、绿、蓝 B. 红、黄、蓝 C. 品红、黄、青 D. 红、绿、蓝紫30. 下列技术中那个不是德国人谷登堡发明的?( )BA. 铅活字 B. 照相制版 C. 脂肪性油墨 D. 木质印刷机31. 平版印刷技术是( )最早发明的。BA毕生 B. 逊纳菲尔德 C. 鲁培尔 D吉罗32. DTP指的是( )。DA. 直接制版技术 B. 彩色印前系统 C. 桌面彩色复制 D. 桌面出版系统33. 产品样本图像的印刷网线数为( )线/吋。DA. 7290 B. 100133 C. 133150 D. 17520034. 下列印刷方法中( )的印刷压力最大。 C A. 凸版印刷 B. 平版印刷 C. 凹版印刷 D. 丝网印刷35. 下列工艺中,不属于印后加工工艺的是( )。C A. 上光 B. 烫印 C. 喷墨印刷 D. 装订36. 一般书籍正文汉字的大小为( )。C A. 三号字 B. 四号字 C. 五号字 D. 六号字37. 塑料薄膜印刷使用的油墨与报纸印刷使用的油墨( )。C A. 可以相互替换 B. 相同 C. 不可相互替换38. 下列印刷方法中,( )的印刷品膜层最厚,( )的膜层最薄。D B A. 凸版印刷 B. 平版印刷 C. 凹版印刷 D. 丝网印刷39. 凹版印刷使用的刮墨刀由( )材料制成。AA. 金属 B. 木材 C. 塑料 D. 橡胶40.印刷彩色画报、CI手册等精致产品一般采用( )印刷。BA. 胶版纸 B. 铜版纸 C. 绘图纸 D. 凸版纸41. 现代柔性版印刷的上墨辊为( )。DA. 胶辊 B. 镀铬钢辊 C. 铜辊 D. 网纹辊42. 平版胶印工艺,水和油墨上版的顺序为( )。AA. 先水后墨 B. 先墨后水 C. 同时进行 D. 无所谓先后43. 胶印机传墨辊筒表面材料为( )。DA. 金属 B. 橡胶 C. 陶瓷 D. A和B44. 平版胶印的传水辊筒表面材料一般为( )。CA. 金属 B. 橡胶 C. 绒布 D. 陶瓷45. CIE是( )的缩写。BA. 国际色彩联盟 B. 国际照明协会 C. 国际标准化组织 D. 国际印刷联盟46. ICC是( )的缩写。AA. 国际色彩联盟 B. 国际照明协会 C. 国际标准化组织 D. 国际印刷联盟47. CTP指的是( )。AA. 直接制版技术 B. 彩色印前系统 C. 桌面彩色复制 D. 桌面出版系统48. 印刷品的密度范围可达到( )。C A. 0.053.3 B. 0.052.4 C. 0.11.8 D. 0.14.449. 感光负片的密度范围一般为( )。A A. 0.053.3 B. 0.052.4 C. 0.11.8 D. 0.14.450. 若图像扫描的分辨率应为300ppi,可印刷成原尺寸大小图像的网线数( )。B A. 100线/英寸 B. 200线/英寸 C. 300线/英寸 D. 400线/英寸51. 铜版纸印刷时,油墨的干燥形式通常为( )。C A. 渗透型 B. 挥发型 C. 氧化结膜型 D. 反应固化型52. 平版胶印PS版的版基材料为( )。B A. 铜 B. 铝 C. 锌 D. 铬53. 孟塞尔色标5R4/8颜色的色相为( )。A A. 5R B. 5 C. 4 D. 854. 孟塞尔色标5R4/8颜色的明度为( )。C A. 5R B. 5 C. 4 D. 855. 孟塞尔色标5R4/8颜色的饱和度(彩度)为( )。D A. 5R B. 5 C. 4 D. 856. 孟塞尔色标N4/颜色的色相为( )。B A. N4 B. N C. 4 D. /57. 孟塞尔色标N4/颜色的明度为( )。C A. N4 B. N C. 4 D. /58. 印刷图像一般由网点构成,称为半色调图像。单色印刷网点的( )。B A. 大小不变,颜色不变 B. 大小变化,颜色不变 C. 大小不变,颜色变化 D. 大小变化,颜色变化59. 计算机屏幕及电视等显示图像的基本单位是像素。像素的( )。C A. 大小不变,颜色不变 B. 大小变化,颜色不变 C. 大小不变,颜色变化 D. 大小变化,颜色变化60. 印刷图像网点的面积占网格的比率称为网点面积率。网点面积率大,( )。A A. 油墨量大 B. 油墨量小 C. 油墨量不变 D. 空白大61. 标准四色印刷,颜色C65M25Y12K39,分色黑的网点面积率为( )。D A. 65 B. 25 C. 12 D. 3962. 标准四色印刷,颜色C60M20Y0K10,黄色油墨的覆盖率为( )。C A.60 B. 20 C. 0 D. 1063. 标准四色印刷,颜色C60M20Y0K10,油墨的覆盖率为( )。D A.60 B. 20 C. 10 D. 9064. 标准四色印刷,理论上,油墨的覆盖率最大值为( )。D A.100 B. 200 C. 300 D. 40065. 显示器校准时,环境光应该( )。C A. 用D50光源 B. 用D65光源 C. 暗,无直射屏幕光 D. 尽可能明亮66. 显示器校准时,环境色应该( )。D A. 无所谓 B. 为黄色 C. 为彩色 D. 为中性色67. 校准显示器、扫描仪等的可以仪器有多种,核心测量器件为( )的仪器较好。C A. 色度计 B. 分光计 C. 分光光度计 D. 密度计68. 扫描仪校准时,不需要使用( )。B A. 标准色卡 B. 油墨 C. 光源 D. 校准仪器69印刷图片的文件格式不宜采用( )格式。A A. JPG B. TIF C. EPS D. PDF70印刷图片整个画面发黑,各层次的密度均偏高,称为( )。B A. 亮 B. 暗 C. 平 D. 崭二、概念及名词、术语1印刷五大要素印刷有五大要素:原稿、印版、油墨、承印材料和印刷机械。原稿是制版、印刷的基础和依据。印版接受油墨并转印到承印物的表面复制印刷品。油墨是形成印刷图文的材料,墨层转印到承印物的表面形成印刷痕迹。承印物是接受印版转移而来的油墨形成长久可见的印刷图文的材料。印刷机械是印刷生产的核心,是决定印刷效率和质量的前提之一。2三原色红、绿、蓝紫光等比例混合得到白光,按不同比例混合可得到自然界各种色光,称为光的三原色。品红、黄、青三色色料按不同比例混合可得到自然界任何颜色,三色等比例混合得到黑色,称为色料三原色。3加色法与减色法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色光同时反映于人的眼睛时,视觉上便产生另一色光的效果。这种色光相混合产生综合色觉现象称为色光加色法。从复合的白光中减去某种单色光(或几种单色光)得到一色光的效果称为减色法。物体显示某一颜色是由于其反射该色光而吸收其补色所致。色料混合及用滤色片分色均是按减色法显示颜色。色料混合产生综合色觉效果称为色料加色法。本质上色料加色法就是色光减色法。彩色印刷的分色及叠印就是根据上述加色法和减色法原理进行的。在色彩学上,将两种原色混合得到的色彩称为间色,间色与原色混合的色彩称为复色。两种色光相加得到白光,则称其为互补色光。4色的基本性质色相、亮度、饱和度是鉴别色彩的三个基本量,称为色彩三属性。色相是指颜色的属性及名称,由物体反射光线的波长决定。亮度(又称明度),表示物体反射、辐射光能多少或颜色深浅的物理量。饱和度(又称纯度、彩度),表示物体对色光的选择吸收和反射程度。物体能反射某一色光,又能反射其它色光,则其饱和度低。5明视距:正常人的眼睛在250mm距离,在标准光强下,可分辨相距0.1mm的两条线或两个点,这一距离称为明视距或标准距离。超过明视距观察或点线间距更小时,视觉上分辨不清,在感觉上则产生误差。分色:将原稿中的彩色分解成CMYK数据的过程。网点:印刷成像的基本元素,是胶片、印版或印刷品上有规律地排列的小点子,它们靠面积的变化产生阶调的变化。网线数:指网点排列的密集程度,即在单位长度内网点排列(网线)的数量,单位是lpi(线/英寸),简称“线”。网线数越高,印刷品越精致。出血:页面边缘的线条、色块或图片有意设计超出页面边缘,以防将来裁切或折叠时出现白边。超出的尺寸大小称为出血量,裁、叠的误差一般不超过3mm,故常规出血量是3mm。叠印:两种或多种油墨在承印物表面透明地叠加,形成复合的颜色。陷印(补漏白):为避免相邻的颜色之间产生白边,在它们之间建立很小的重叠区域,其色值介于二者之间。套印:两种或多种油墨的印迹部分或全部地重合,印出轮廓清晰的彩色图文。灰成分替代(GCR):一种分色类型,在画面上的各种颜色中,把中性灰的一部分或全部用黑色油墨替代。底色去除(UCR):一种分色类型,只把画面暗部的中性灰成分用黑色油墨替代。网点面积覆盖率:用来衡量印刷品上油墨浓淡的指标,它是在胶片、印版或印刷品上的某个局部,被某的网点覆盖的面积占这个局部面积的百分比。网点面积覆盖率的百分数对应于CMYK色值。润版:平版印刷印版着墨前,为保持空白部分的斥墨性能,用润版液将版面润湿。润版液:在印刷过程前用来润湿印版的特制溶液。模切:用条刀组合成要求形状的模切版,在压力作用下,将印刷品、板料等轧切成所需形状的工艺。压痕:用压线刀和压线模在板料上压出线痕,或用滚线轮在板料上滚出线痕。三、概念及简答题1 照相制版(原理)所谓照相制版法是利于照相原理将原稿内容反映到感光材料上,经显影、腐蚀等处理工序制作印版的方法。典型作法是:把原稿拍摄成阴片或阳片,再用拍摄的底片附在涂有感光材料的版材上曝光(晒版),经显影、腐蚀等一系列处理,制成印版。2 凸版印刷(原理)凸版的版面上图文部分凸起并在一个平面上,空白部分凹下,印刷时,图文部分均匀涂布油墨,通过压力作用,图文附着的油墨被转印到承印物表面,形成印迹。3 平版印刷(原理)平版印刷的版面上图文部分和空白部分几乎在一个平面上,利用水、油相斥的原理,图文部分斥水亲油,空白部分斥油亲水,印刷时,版面先刷水后涂墨,图文部分油墨经橡皮滚筒转印到承印物表面形成印迹。4 凹版印刷(原理)凹版印刷的版面上图文部分凹下,空白部分凸起并在一个平面上;凹下的图文部分接受油墨,通过压印机构,将凹痕内油墨转印到承印物表面形成印迹。凹版印刷时,整个版面都涂满油墨,然后用刮刀刮掉空白部分多余的油墨。5 丝网印刷丝网印刷以织物(丝网)作为版基,通过版膜在丝网上的遮挡形成版面的空白部分,印刷时,图文部分的油墨在刮墨板刮动压力作用下,从织物的网孔渗过(漏过),在承印物表面形成印迹。6 凸版印刷的特点凸版印刷历史悠久,有较深厚的技术基础。凸版印刷是一种直接加压印刷的方法,印刷适应性强。凸版印刷版材广,对油墨和承印材料没有特殊的要求。凸版印刷质量与效益均难与平版印刷竞争。7 平版印刷的特点和应用平版印刷制版工艺简单,成本低,速度快,周期短。平版印刷易实现多色套印,连续调图像印刷质量高。印刷压力小,拼版容易,可完成大幅面产品的印刷。印刷速度快,节省油墨,经济效益高。间接印刷方式,版面图文为正形,版面检查、修正方便。平版印刷的缺点是色调再现性不够强,调子较平淡。平版印刷已成为印刷层次丰富、色调柔和的招贴画、画报、画册及各种包装装潢印刷品等的主要印刷方法,已成为印刷业中占统治地位的主流技术。8 凹版印刷的特点?印刷质量高。墨层厚实,墨色表现力强。图像层次、色调丰富。印版耐印力高,印刷速度快。承印材料范围广。凹版的印版要求高,制版周期长,成本高。凹版印刷一直是高质量印刷品、特殊印刷品首选的印刷方法,钞券、邮票、精美画册等大多都是凹版印刷的产品。近年来,凹版印刷的用途越来越广泛,特别是在包装装潢方面。9丝网印刷的特点?墨层厚实,色泽鲜艳,遮盖力强。油墨适应性强。丝网印刷无传墨、匀墨装置,可使用各种油墨。版面柔软,印刷压力小,可在玻璃等易损材料上完成印刷。承印物范围广,承印物形状、大小不受限制。丝网印刷的缺点是印版耐印力较低,印刷速度不高,不适于大批量印刷。另外,印刷细小线条易出现锯齿形条文,网点再现性较差。10 .照相铜锌凸版的制版工艺过程1 版材准备:取磨光金属铜或锌板,表面研磨,去除油脂、氧化膜,然后均匀涂布一层感光胶,干燥后形成感光膜。2 阴图底片制作:对于连续调原稿,需经上网制成网点阴图底片;彩色原稿需分色制成各分色底片。3 晒版、显影:将底片密附在版材上,曝光后,透光部分感光膜发生光化学反应,形成潜影,不溶于显影液,在板材上成为金属的抗蚀保护膜,为图文部分。对应底片上不透光部分,感光膜不感光,没有变化,显影时溶解于显影液,使金属裸露出来,为图文部分。4 腐蚀:显影后板材置与腐蚀液中,对应空白部分裸露的金属腐蚀到一定深度后,用清水清洗版面,完成腐蚀。5 除膜:版面涂撒硫酸镁粉、滑石粉,使湿润版膜收缩,与版面分离进而除去。6 修正:整修版面不符合要求的部分,裁成适当尺寸。11 .PS版的制版工艺过程及特点PS版的制版工艺过程分为两个过程: 预制过程:铝板表面洗干净,经电解氧化处理, 表面形成一层氧化膜作为亲水层,氧化膜表面再涂布一层感光树脂形成感光膜。预制过程由专业厂完成。 制版过程:用原稿照相得到的阴图底片在预版上晒版,经显影图文部分感光膜保留,而空白部分感光膜被洗掉露出氧化膜。感光膜为亲油部分,氧化膜为亲水部分。. 特 点: 1.制版速度快,成本低,经济效益高。 2.印刷质量好,网点光洁,图像清晰,分辩率高。 3.耗水量大,水墨平衡容易控制。 4.预制过程由专业厂完成,大规模生产,质量容易保证。12.纸张调湿处理的目的、依据是什么?常用方法有那些?纸张调湿处理的目的:使纸张含水量与环境温湿度相适应,并使整张纸含水量均匀一致 ;使纸张对环境的湿度和版面水分敏感性降低,使套印位置准确。纸张的调湿处理是根据纸张的滞后效应原理而进行的。纸张先吸湿后脱湿, 其含水量增加;纸张先脱湿后吸湿,其含水量降低。常用的调湿处理方法有:在印刷车间或与印刷车间温湿度相近的晾纸间吊晾调湿;在相对湿度比印刷车间高8%的晾纸间进行调湿;先在相对湿度比印刷车间高20%的环中加湿,然后在相对湿度比印刷车间高8%的晾纸间脱湿均衡。13. UV上光有哪些特点? 1)几乎不含溶剂,减少了空气污染,改善了工作环境,也减少了发生火灾的危险; 2)固化时不需要热能,能耗低,固化速度快。对油墨亲和力强,附着牢固; 3)鲜艳亮丽,耐磨,耐化学稳定性好,能够用水和乙醇擦洗; 4)有效成分高,挥发少,用量省。一般铜版纸的上光油涂布量仅为4g/m左右,成本约为覆膜成本60%左右; 5)无翘边起泡起皱脱层等现象,不粘连,可叠放。 6)可回收,无环境污染。 14. 塑料薄膜的印刷适性不同材料的塑料薄膜,印刷适性有差异,但也存在一些共有的属性,表现在印刷墨迹的固着、干燥及薄膜的变形等方面:1 表面光滑,吸附性差,墨层附着不牢固。塑料薄膜的表面极为光滑,油墨的附着不牢固。在印刷过程中,油墨不易在塑料薄膜表面附着,影响印刷的正常进行;油墨固着后,也容易脱落,破坏印刷效果。2 吸收性能差,油墨干燥速度慢。薄膜表面对油墨的吸收性能差,油墨依靠溶剂的挥发和氧化干燥,干燥速度慢。3 受张力伸缩。塑料薄膜在展开、导料过程中,因拉力作用而伸长,复卷后又收缩回一部分,也是造成墨层不牢固、易脱落的一个原因。更为严重的是,在套印时如印刷过程拉力变化,影响套准,从而影响印品质量。塑料薄膜的拉伸率越大,影响也越大。15.塑料薄膜的电晕处理法薄膜送进带有高电压的滚筒间,薄膜与作为电极的滚筒间保持一定的距离,利用交流高压电使空气电离,活化薄膜表面,增强了油墨的附着力。四、叙述、分析题1印刷的网点成像原理及网点的影响一般,印刷只能处理二值图像,即某一区域着墨或不着墨。将原稿的照相底片直接来晒版,印刷得到的图像只有黑白之分,失去原稿图像的层次。现代印刷采用网点图像技术,将原稿连续调图像处理成网点图,再现原稿图像层次。网点图像的网点是等距均匀排列的,图像层次由网点大小表达出,网点面积大对应低调部分,网点面积小对应高调部分。用网屏可将连续调图像处理成网点图,称为加网。在视觉效果上,由于人眼睛的误差,当网点很密很小时,感觉层次是连续变化的,网点越细密,层次连续性越好。网点的细密程度是由网屏规格(网线数)决定的,而规格的选取依据是人眼睛的特性(明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