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学生就业能力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中文摘要本文在文献研究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以性别、专业类型、学生干部经历、实习经验、学习成绩和性别与学习成绩的交互作用项等6个因素为预测变量,以就业能力得分为因变量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在对该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后发现,学生干部经历和实习经验两个因素对大学生就业能力有显著影响。学习成绩在班级前10%的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上高于其他大学生。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就业能力,回归分析IIEMPIRICAL ANALYSIS OF FACTORS AFFECTING THR EMPLOYABILITY OF COLLEGE STUDENTSAbstractOn the basis of literature research and empirical analysis, we established a multivariate linear regression model. The model contains gender, professional type, student cadres experience, practice, grades and the interaction of gender and grades as prediction variables. The dependent variable of the model means employability score. Empirical test of factors affecting the employabi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found that student cadres experience and practice have a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employabi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At the mention of grades, the employability of college student who is the top 10% in the class is higher than other college students on 10% significance level.Key words: employability, the employ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regression model目 录中文摘要I英文摘要II一、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概念及影响因素1(一)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概念1(二)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因素2二、研究对象及其就业能力现状分析3(一)研究对象及工具3(二)就业能力现状分析4三、大学生就业能力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5(一)回归分析模型5(二)回归分析结果61. 性别因素的影响72. 专业类型的影响73. 学生干部经历的影响74. 实习经验的影响75. 学习成绩的影响86. 性别和年龄的交互作用8四、研究结论9参考文献10致 谢11A近年来,应届大学毕业生人数持续增长。2013年,应届毕业生人数达699万,被称为“最难就业季”。2014年,毕业生人数增至727万,堪称“更难就业季”。一方面,大学生就业受到宏观经济增长减缓的影响,据官方的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的GDP增长率为7.4%,创24年来新低。奥肯定律表明,失业率与经济增长率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另一方面,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也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从更为深层次的原因来看,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重要途径。影响就业能力的因素是多层次多维度的,包括个人层面、高校层面、产业界层面和宏观层面。本文着重从个人层面出发,探究影响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因素,即研究大学生如何从自身角度进行就业能力的开发,如自己的职业意识、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锻炼自身良好的心理素质等,从而有助于缓解就业难问题。本文首先介绍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其次说明研究对象及其就业能力现状;再次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最后得出实证分析的结论。一、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概念及影响因素(一)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概念就业能力(employability)最早由Beveridge(1909)提出,指个体获得和保持工作的能力。对于大学生就业能力,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阐述。Hillage&Pollard(1998)从综合视角对就业能力进行界定:“就业能力是获得最初就业、维持就业和必要时获取新的就业的能力。对于个人来说,就业能力依赖于知识、技能和态度等资本的存量;运用和部署这些资本的方法;对潜在雇主展示资本的能力;个人运作空间(如劳动力市场、个人环境等)。”ESECT(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协调团队)基于个人特点的视角将大学生就业能力定义为大学毕业生更有可能获得雇佣,在他们所选择的职业获得成功的技能、理解力和个人特质,能够对他们自己、所在企业、社会和经济发展都有好处(Yorke,2006)。郑晓明(2002)基于个人价值实现的视角认为,就业能力是指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通过知识学习和综合素质的开发而获得的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求、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本领,并提出应当将就业能力作为高校办学质量的体现。贾利军(2007)从微观和心理学角度界定就业能力为:在不考虑知识技能等因素影响的前提下,直接关系到大学生是否顺利就业的个性心理特征的总和。谢娟(2012)基于个人能力视角将大学生就业能力定义为大学毕业生找到满意工作的能力,具体说就是大学毕业生顺利完成就业的各个环节,并最终实现满意就业的能力和素质。李军凯(2012)强调获得工作的过程,从个人展示的角度出发,认为大学生就业能力是指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所展示出的适应就业环节、工作环境和岗位要求的若干要素的集合,包括就业观念、自我概念、动机、拥有的知识和技能以及个人特质等内容的总和。王尧骏(2013)从获得工作和维持工作两个维度出发,认为大学生就业能力是大学生个体面对市场竞争时所具备的获得满意职位的竞争力以及职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由以上的定义可以看出,对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界定主要有以下三个维度:就业阶段维度、能力含义维度和满意度维度。就业阶段维度即仅指获得就业还是包括维持就业和获得新的就业;能力维度是指能力所包含的范围是个人心理特征层面还是含有知识、技能、素质等更为广泛的内容;满意度维度是指所获得的就业是否为自己满意的工作或是取得成功的工作。在本文中,我们认为大学生就业能力是指大学生获得自己满意工作的各种能力的集合。(二)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因素对大学生就业能力影响因素的研究可以归纳为如下表1.1:表1.1 大学生就业能力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研究者研究层面具体因素沈惠旺(2009)个人层面性别、年级、生源地、对社会和教育环境的认知教育环境层面课程设置刘巧芝(2012)个人层面学科、性别、学生干部工作经历高校层面学校就业指导工作质量李军凯(2012)个人基本信息性别、年龄、政治面貌、生源地高等教育情况学历层次、专业类型、毕业学校类型学生工作经历学生干部级别、社团干部级别实习经历实习单位数量、实习时间、实习单位声望、实习单位评价高校层面参与就业指导情况研究者研究层面具体因素陆根书、刘敏(2012)个体因素性别、政治面貌、学习成绩、职业技能证书、实习经历、兼职工作经验、创业经历、求职行为高校因素高校类型、专业类型、对高校教学内容满意度、对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满意度、对高校提供实习和实践机会满意度家庭因素家庭所在地、经济收入、父母教育水平、父母工作单位类型、家庭社会关系、亲朋好友创业经历就业环境就业与创业政策、社会舆论彭树宏(2014)家庭背景家庭收入、父亲学历大专及以上、父亲为所在单位官员、城镇户口学校受教育情况文科类专业、成绩班级排名等级、学生干部、党员、累计实习时间个人特征性别、独生子女通过对以上文献的归纳,我们基于个人层面总结出三个方面的因素:个人基本信息、个人经历及技能和个人的认知。其中,个人基本信息方面包括性别、年龄、生源地、政治面貌、是否为独生子女等;个人经历及技能方面包括学习成绩、学生干部经历、实习经历、职业技能证书等;个人认知方面包括对大学功能、加快课程设置改变、个人前途等的认知。二、研究对象及其就业能力现状分析(一)研究对象及工具为了排除高校类型和学历层次等因素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本文将研究对象限定为兰州大学榆中校区的本科生(包括大一、大二和大三三个年级)。我们于2015年4月在兰州大学榆中校区的教学楼和图书馆等学生密集的地方随机发放问卷210份,收回有效问卷200份,有效回收率为95.2%。其中男性102人,占比51%,女性为98人,占比49%。平均年龄为20.42岁。被试的描述性统计如下表2.1所示。表2.1 被试的描述性统计统计量频数百分比统计量频数百分比性别男生10251.0专业理科类6231.0女生9849.0工科类3015.0年龄1721.0人文类3517.518105.0社科类6231.0192512.5其他115.5206633.0生源地农村9748.5216331.5城市10351.5223115.5年级大一4623.42321.0大二4422.32410.5大三10754.3政治面貌党员2613.0独生子女是8542.5非党员17487.0否11557.5对于就业能力的测量,我们采用谢娟(2012)编制的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量表,该量表归纳出25项就业能力指标,包括沟通能力、信息能力、计划能力、分析能力、团队意识、关注细节、时间管理、决策能力、生涯规划、适应能力、自我认知、学习能力、责任感、压力管理、人际关系、创新能力、自信、目标导向、主动性、踏实勤奋、专注性、正直诚实、全局把控、概括能力、注重礼节等。量表要求被试者测定自身对于每项能力的符合情况,用李克特5点量表法进行评分。就业能力总得分为25项得分的平均值,总分为5分。(二)就业能力现状分析通过对样本数据的分析得到,就业能力得分的极小值为2.56分,极大值为4.92分,全距为2.36分,均值为3.60分,标准差为0.511分。在200个样本数据中,得分在2到3分的人数为28人,占比14%;得分在3到4分的人数为122人,占总人数比为61%;得分在4到5分的人数为50人,占总人数比为25%。得分在4.5分到5分的极高值的人数为9人,占比4.5%。由此可见,被试者的就业能力得分总体处于较高层次,处于中等层次(2到3分)和极高层次(4.5分以上)的人数均较少。三、大学生就业能力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通过文献分析,个人层面的就业能力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性别、年龄、专业类型、生源地、政治面貌、独生子女、学生干部、实习经历、学习成绩和职业资格证书等。在本文中,我们将专业类型划分为理科和文科两类;生源地分为城市和农村两类;政治面貌分为党员和非党员;学生干部为有无学生干部经历;实习经历为有无实习经历;学习成绩分为班级前10%、班级前30%、班级前50%和其他;职业资格证书为已考取证书数目。(一)回归分析模型本文采用OLS回归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个人层面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如下所示:Y=b0+b1x1+b2x2+b3x3+bnxn其中Y为因变量,代表“就业能力得分”。xi(i=1,2,3n)为自变量,包括人口统计学(性别、年龄)、专业类型(理科和文科)、生源地(农村和城市)、政治面貌(党员和非党员)、独生子女(是和否)、学生干部经历(有和无)、实习经历(有和无)、学习成绩(班级前10%、班级前30%、班级前50%和其他)、职业资格证书数目(0个、1个、2个和4个及以上)。b0为常数项,在每个方程中都会有分别的对应数值。bi(i=1,2,3n)为Y对应与xi的偏回归系数。运用SPSS19.0进行阶层多元回归分析,得到R2及调整后的R2如下表3.1所示。其中,模型1包括的自变量有性别和年龄;模型2的自变量为性别、年龄和专业类型;模型3包括的自变量有性别、年龄、专业类型和生源地;模型4的自变量为性别、年龄、专业类型、生源地和政治面貌;模型5将独生子女作为自变量加入模型4中;模型6将学生干部变量作为自变量加入模型5中;模型7在模型6中加入实习经验作为自变量;模型8在模型7中加入学习成绩作为自变量;模型9中在模型8中加入了证书数目作为自变量。表3.1 阶层回归分析结果编号123456789R20.0050.0230.0250.0260.0300.0810.1100.1290.129调整R20.0050.0080.0050.0000.0000.0480.0720.0780.074通过上述表格,结合各因素的回归系数、t统计值和显著性水平发现,在所归纳出的10个变量中,有些变量可以从模型中去除以简化模型,包括年龄、生源地、政治面貌、独生子女和证书数目,即这五个因素对就业能力得分的影响较不显著,对R2值的贡献也不大。对以上模型进行修正后,简化的模型以性别、专业类别、学生干部经历、实习经验和学习成绩为自变量。对此模型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得到其R2值为0.108,其调整后的R2值为0.085。由于新模型中的自变量均为虚拟变量,因而需考察自变量之间的交互作用。经分析后,我们将性别和学习成绩的交互作用项加入模型之中,得到的模型如下所示:Y=b0+b1x1+b2x2+b3x3+b4x4+b5x5+b6x1x5其中,Y代表“就业能力得分”。x1为“性别”;x2为“专业类型”;x3为“学生干部经历”;x4为“实习经验”;x5为“学习成绩”;x1x5为“性别与学习成绩的交互作用项”。b0为常数项,b1、b2、b3、b4、b5和b6分别为相应自变量的偏回归系数。(二)回归分析结果运用SPSS19.0对样本数据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得到的R2值为0.116,即性别、专业类型、学生干部经历、实习经验、学习成绩和性别与学习成绩的交互作用等六个预测变量能解释11.6%的就业能力得分。调整后的R2为0.088。各自变量的偏回归系数、t统计值和显著性水平如下表3.2所示。表3.2 回归模型的偏回归系数、t统计值和显著性水平非标准化系数标准系数t统计值显著性水平回归系数标准误差(常量)3.3630.07445.6460.000性别-0.0930.080-0.092-1.1740.242专业分类0.1010.0710.0991.4120.159学生干部0.1990.0750.1932.6720.008实习经历0.1770.0730.1732.4370.016班级前10%0.2130.1280.1651.6620.098交互变量-0.2230.176-0.131-1.2680.2061. 性别因素的影响陆根书、刘敏(2012)指出,男性大学生在职业规划能力、成就导向、求职能力、领导能力、求职技能、沟通能力6个维度上的就业水平显著高于女性大学生。刘巧芝(2012)的研究也表明,性别对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有较大影响。但是,李军凯(2012)通过对全国的2570份样本的分析得出,就业能力在性别方面无显著差异。由此可见,对于性别因素的研究结果存在较大分歧。通过上表3.2的数据看出,性别因素的标准系数为-0.092,显著性水平为0.242,远大于0.05的水平。总之,尽管性别对就业能力有影响,但是影响很小,男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并不显著高于女大学生。2. 专业类型的影响刘巧芝(2012)和李军凯(2012)等人的研究指出,大学生就业能力在专业类别上无显著差异。陆根书(2012)的研究表明,人文类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在自主发展能力、成就导向、求职准备、领导能力、求职技能5个维度上要显著低于工科类大学生;经管类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在求职准备维度上要高于工科类大学生。彭树宏(2014)认为,文科专业大学生就业能力比理工科专业较低,且不显著;理工科专业大学生就业优势更多的体现在未来的维持就业能力上。本文的研究结果与以上观点有所不同:文科类专业大学生的就业能力高于理科类专业大学生,且不显著(P值0.159)。总而言之,专业类型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不显著。3. 学生干部经历的影响根据上表3.2,学生干部经历因素的偏回归系数(非标准化)为0.199,t统计值为2.672,显著大于1.96(5%的显著水平);显著性水平为0.008,显著小于0.05,因此,在大学期间有学生干部经历的学生的就业能力显著高于没有学生干部经历的学生。这与刘巧芝(2012)、李军凯(2012)和彭树宏(2014)等人的研究结果相一致。因此得出结论,学生干部经历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就业能力。4. 实习经验的影响与学生干部经历因素的分析结果相类似,上表中的数据表明,实习或兼职经历对大学生就业能力也有显著的影响。有实习经验的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显著高于无实习经验大学生的就业能力。陆根书、刘敏(2012)的研究也表明,除自主发展能力、创新能力2个维度外,有兼职工作经历的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在职业规划能力、领导能力、沟通能力等9个维度上都显著优于没有兼职工作经验的大学生。李军凯(2012)对实习经历进行了更为深入的研究,并得出实习单位声望和实习单位评价是预测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因素。实习单位声望越高、实习单位评价越好的大学生就业能力越强。彭树宏(2014)对累计实习时间因素进行研究,得出累计实习时间变量对大学生就业能力有显著影响,但只对大学生获得就业能力有显著影响,对于大学生未来维持就业能力的影响不显著。5. 学习成绩的影响学习成绩因素的t统计值为1.662(大于1.645),显著性值为0.098(小于0.1)。综合这两个指标得出,综合测评成绩在班级前10%的大学生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上优于排名在10%之后的大学生。陆根书、刘敏(2012)通过研究得出,学习成绩在60-79分的大学生在职业规划能力、求职准备、社会适应能力、学习能力和沟通能力5个维度上的就业能力显著高于60分以下的大学生;成绩在80-89分的大学生在职业规划能力、求职准备、领导能力、社会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标准)考试通过协议书
- (2025年标准)考生报考协议书
- 媒体沟通与信息透明协议
- 老年人情感支持系统的建设协议
- 2025甘肃张掖民乐县第一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招聘3人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河北邢台临城县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19人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福建三明市教育局部分直属学校公开选聘工作人员16人(三)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广东佛山市南海高新区第一小学招聘教师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股东知识转移协议
- 在线咨询托管协议
- 2025-2030矿山机械行业应收账款管理优化与现金流改善策略
- 2025-2026秋季学年第一学期教导处工作安排表
- 2025山东菏泽郓城县人民医院招聘合同制护理人员60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残疾人专职委员考试题库及答案
- 舆情安全管理办法
- 2025个人洗护市场趋势洞察报告-魔镜洞察
- 厨房4D管理课件下载
- 心脏起搏器植入术超声评估要点
- 外聘律师管理办法范本
- 2025至2030临床前CRO治疗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酒精戒断综合症治疗方案讲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