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三化学二轮专题复习【反应热与能量、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反应进行的方向】一、选择题1化学反应N23H22NH3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AN2(g)3H2(g) 2NH3(l)H2(abc) kJmol1BN2(g)3H2(g) 2NH3(g)H2(ba) kJmol1C.N2(g)H2(g) NH3(l)H(bca) kJmol1D.N2(g)H2(g) NH3(g)H(ab) kJmol12(2011海南,5)已知:2Zn(s)O2(g)=2ZnO(s)H701.0kJmol12Hg(l)O2(g)= 2HgO(s)H181.6kJmol1则反应Zn(s) HgO(s)= ZnO(s) Hg(l)的H为()A519.4kJmol1 B259.7 kJmol1C259.7 kJmol1 D519.4kJmol1 3(2011浙江,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已知冰的熔化热为6.0kJmol1,冰中氢键键能为20 kJmol1。假设每摩尔冰中有2 mol氢键,且熔化热完全用于打破冰的氢键,则最多只能破坏冰中15%的氢键B已知一定温度下,醋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电离度为,Ka。若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则电离平衡CH3COOHCH3COOH向左移动,减小,Ka变小C实验测得环己烷(l)、环己烯(l)和苯(l)的标准燃烧热分别为3916 kJmol1、3747 kJmol1和3265kJmol1,可以证明在苯分子中不存在独立的碳碳双键D已知:Fe2O3(s)3C(石墨)=2Fe(s)3CO(g)H489.0 kJmol1CO(g)O2(g)=CO2(g)H283.0 kJmol1C(石墨)O2(g)=CO2(g)H393.5 kJmol1则4Fe(s)3O2(g)=2Fe2O3(s)H1641.0 kJmol14已知H2(g)Br2(l)2HBr(g)H72 kJ/mol,蒸发1 mol Br2(1)需要吸收的能量为30 kJ,其它相关数据如下表:H2(g)Br2(g)HBr(g)1 mol分子中的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的能量/kJ436a369则表中a为()A404B260 C230 D2005已知:HCN(aq)与NaOH(aq)反应的H112.1 kJmol1;HCl(aq)与NaOH(aq)反应的H255.6 kJmol1。则HCN在水溶液中电离的H等于()A67.7 kJmol1 B43.5 kJmol1 C43.5 kJmol1 D67.7 kJmol1 6下列事实不能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A光照新制的氯水时,溶液的pH逐渐减小B加催化剂,使N2和H2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NH3 C可用浓氨水和氢氧化钠固体快速制取氨气D增大压强,有利于SO2与O2反应生成SO3 7一定量的锌与过量的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一定温度下为减慢反应速率而不影响生成H2的量,可向其中加入()AKCl固体 BSO3固体 CK2SO4溶液 DKNO3溶液8下列实验操作,能有效改变反应速率且达到变化要求的是()A为增大泡沫灭火器中Al2(SO4)3与小苏打的反应速率,改用小苏打和苏打的混合物B为加快盐酸和锌制取氢气的速率又不减少氢气的量,可加少量硝酸银溶液C在稀硫酸和铁粉反应制取氢气时,为减慢反应速率,可以加入适量醋酸钠D用3 mL乙醇、2 mL浓H2SO4、2 mL冰醋酸制乙酸乙酯,为增大反应速率,可改用6 mL乙醇、4 mL浓H2SO4、4 mL冰醋酸9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2NO22NOO2在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同时生成2n mol NO2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同时生成2n mol NO用NO2、NO、O2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的比为221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改变 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 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ABC D以上全部 10对可逆反应:2A(s)3B(g) C(g)2D(g)Hv逆加入催化剂,B的转化率提高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说明该反应达到了平衡状态A B只有C只有 D 112SO2(g)O2(g) 2SO3(g)是制备硫酸的重要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催化剂V2O5不改变该反应的逆反应速率B增大反应体系的压强、反应速度一定增大C该反应是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将缩短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D在t1、t2时刻,SO3(g)的浓度分别是c1、c2,则时间间隔t1t2内,生成SO3(g)的平均速率为v1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3A(g)2B(g) xC(g)2D(g),在2 L密闭容器中,把4 mol A和2 mol B混合,2 min后达到平衡时生成1.6 mol C,又测得反应速率vB0.2 molL1min1,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x3 BB的转化率为20%C平衡时气体压强是原来的0.94倍 D达到平衡时A的浓度为1.4 molL113.(2012四川)在体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一定量的SO2与1.100mol O2在催化剂作用下加热到600发生反应:2SO2(g)O2(g) 2SO3(g)Hn BQ0C温度不变,压强增大,Y的质量分数减小D体积不变,温度升高,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16一定温度下,向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两种气体发生化学反应,反应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对该反应的推断合理的是()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B4D6A2CB反应进行到1 s时,v(A)v(D)C反应进行到6 s时,B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5 mol/(Ls)D反应进行到6 s时,各物质的反应速率相等17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硫和氧气发生如下反应:2SO2(g)O2(g) 2SO3(g)H0。600 时,在某密闭容器中,将二氧化硫和氧气混合,反应过程中SO2、O2、SO3物质的量有如图所示的变化,其中10 min到15 min时,与图像不相符的变化是()A加了催化剂 B增加SO3的物质的量C升高温度 D缩小容器体积18500 、20 MPa时,将H2和N2置于一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反应过程中H2、N2和NH3的物质的量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从反应开始到第一次平衡时,N2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05 molL1min1B平衡在10 min至20 min的变化,可能是因为增大了容器体积C25 min时,分离出了0.1 mol NH3D在25 min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新平衡中NH3的体积分数比原平衡的小19(2011重庆10)一定条件下,下列反应中水蒸气含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趋势符合下图的是()ACO2(g)2NH3(g) CO(NH2)2(s)H2O(g)H0CCH3CH2OH(g) CH2=CH2(g)H2O(g)H0D2C6H5CH2CH3(g)O2(g) 2C6H5CH=CH2(g)2H2O(g)H020对于可逆反应N2(g)3H2(g) 2NH3(g)H0,下列研究目的和示意图相符的是()ABCD研究目的压强对反应的影响(p20B 若温度为T1、T2,反应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K2,则K1v逆D 状态A与状态B相比,状态A的c(I2)大2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定温度下,反应MgCl2(l)=Mg(l)Cl2(g)的H0B水解反应NHH2ONH3H2OH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C铅蓄电池放电时的负极和充电时的阳极均发生还原反应D对于反应2H2O2=2H2OO2,加入MnO2或升高温度都能加快O2的生成速率24(2012江苏)温度为T时,向2.0 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0 mol PCl5,反应PCl5(g) PCl3(g)+Cl2(g)经过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t / s 0 50 150250 350n(PCl3) / mol00. 16 0. 190. 20 0. 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反应在前50 s 的平均速率v(PCl3)= 0. 0032 molL-1s-1 B 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平衡时c(PCl3)= 0. 11 molL-1,则反应的驻Hv(逆) D 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2. 0 mol PCl3 和2. 0 mol Cl2,达到平衡时,PCl3 的转化率小于80%25(2012天津)已知2SO2 (g) + O2 (g) 2SO3 (g);H 197 kJmol1。向同温、同体积的三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气体:(甲) 2 mol SO2和1 mol O2;(乙) 1 mol SO2和0.5 mol O2 ;(丙) 2 mol SO3 。恒温、恒容下反应达平衡时,下列关系一定正确的是( )A容器内压强P:P甲P丙 2P乙 BSO3的质量m:m甲m丙 2m乙Cc(SO2)与c(O2)之比k:k甲k丙 k乙 D反应放出或吸收热量的数值Q:Q甲G丙 2Q乙二、非选择题26研究NO2、SO2 、CO等大气污染气体的处理具有重要意义。(1)NO2可用水吸收,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利用反应6NO28NH37N212H2O也可处理NO2。当转移1.2 mol电子时,消耗的NO2在标准状况下是_L。(2)已知:2SO2(g)O2(g) 2SO3(g)H196.6 kJmol12NO(g)O2(g) 2NO2(g)H113.0 kJmol1则反应NO2(g)SO2(g) SO3(g)NO(g)的H_kJmol1。(3)一定条件下,将NO2与SO2以体积比12置于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下列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a体系压强保持不变b混合气体颜色保持不变cSO3和NO的体积比保持不变d每消耗1 mol SO3的同时生成1 molNO2 测得上述反应平衡时NO2与SO2的体积比为16,则平衡常数K_。(3)CO可用于合成甲醇,反应方程式为CO(g)2H2(g) CH3OH(g)。CO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转化率与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该反应H_0(填“”或“ ”)。实际生产条件控制在250 、1.3104 kPa左右,选择此压强的理由是_。甲乙AB电解乙甲ACD图1图2甲(g)C(g)27A、B、C、D都是中学化学中的常见化合物,均由周期表前18号元素组成,D为红综色气体,甲、乙则是两种单质,以上单质和化合物之间在如图1所示的反应关系(反应物和生成物均无省略)。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1所示转化过程中包含的反应类型有 (填字母)。 a置换反应 b复分解反应c分解反应 d化合反应(2)图1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分)(3)图1中反应在一定条件下为可逆反应,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2所示,当该反应处于平衡状态时,下列措施中有利于提高C的平衡转化率的是 (填字母)。 A升高温度 B降低温度 C增大压强 D减小压强 E加入催化剂 F增加C的量(4)若将l.00 mol甲和2.00 mol C混合充入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3分钟后反应达到平衡。平衡后混合气体总物质的量为2.55mol,用甲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 molL-1min-1。(5)容积均为2 L的四个密闭容器中均进行着(4)中的反应,某温度下,各物质物质的量(mol)及正逆反应速率关系如下表所示:容器编号n(甲)n(C)n (D)v正与v逆的关系0.200.100.20v正v逆0.200.401.000.601.200.80若方程式系数为最简整数比,则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 填写表中空格: 28.(2012山东)偏二甲肼与N2O4是常用的火箭推进剂,二者发生如下化学反应: (CH3)2NNH2(l)+2N2O4(1)=2CO2(g)+3N2(g)+4H2O(g) (I)(1)反应(I)中氧化剂是 。 (2)火箭残骸中常现红棕色气体,原因为:N2O4(g)2NO2(g) ()当温度升高时,气体颜色变深,则反应()为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3)一定温度下,反应(II)的焓变为H。现将1molN2O4充入一恒压密闭容器中,下列示意图正确且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0ta气体密度0tbH/KJmol10tdN2O4转化率0tcv(正)NO2N2O4 若在相同沮度下,上述反应改在体积为I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平衡常数 (填“增大” “不变”或“减小”),反应3s后NO2的物质的量为0.6mol,则03s的平均反应速率v(N2O4)= 29.(2012天津)金属钨用途广泛,主要用于制造硬质或耐高温的合金,以及灯泡的灯丝。高温下,在密闭容器中用H2还原WO3可得到金属钨,其总反应为:WO3 (s) + 3H2 (g) W (s) + 3H2O (g) 请回答下列问题: 上述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_。 某温度下反应达平衡时,H2与水蒸气的体积比为2:3,则H2的平衡转化率为_;随温度的升高,H2与水蒸气的体积比减小,则该反应为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上述总反应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各阶段主要成分与温度的关系如下表所示:温度25 550 600 700主要成份WO3 W2O5 WO2 W第一阶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580时,固体物质的主要成分为_;假设WO3完全转化为W,则三个阶段消耗H2物质的量之比为_。 已知:温度过高时,WO2 (s)转变为WO2 (g);WO2 (s) + 2H2 (g) W (s) + 2H2O (g);H +66.0 kJmol1 WO2 (g) + 2H2 W (s) + 2H2O (g);H 137.9 kJmol1 则WO2 (s) WO2 (g) 的H _。 钨丝灯管中的W在使用过程中缓慢挥发,使灯丝变细,加入I2可延长灯管的使用寿命,其工作原理为:W (s) +2I2 (g) WI4 (g)。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a灯管内的I2可循环使用bWI4在灯丝上分解,产生的W又沉积在灯丝上cWI4在灯管壁上分解,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到饭店实习个人总结
- 化学学案本章整合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 金属表面处理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参考)
- 树木生长碳水权衡-洞察及研究
- 工园区消防综合应急救援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教学资源优化配置-洞察及研究
- DAPP安全防护机制-洞察及研究
- 海南烟草考试题库2024
- 北斗导航施肥系统-洞察及研究
- 护理远程会诊课件
- 2024年西安交通大学国际合作交流处招聘笔试真题
- 2025年吉林省中考生物试卷真题答案详解解读(精校打印)
- 儿童腹痛鉴别诊断
- 意外险产品组合策略分析-洞察阐释
- NT8012消防控制室图形显示装置培训-尼特
- 党务工作岗考试题及答案
- 中国地理矿产资源课件
- 2025年上海市(秋季)高考语文真题详解
- 2025-2030中国AI艺术生成器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 2024年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辅导员考试真题
- 2025年粤东西北教师全员轮训心得体会2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