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理学院教案纸电磁学教案授课教师富笑男职称副教授学历(学位)博士研究生(博士)授课班级06应用物理1、2班计划总学时72授课学期2007-2008(1)使用教材电磁学赵凯华、陈熙谋,2006年12月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教学要求使学生能比较全面地认识电磁学的基本现象,系统地掌握电磁学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具有一定的分析和解决电磁学问题的能力,并为学习后继课程打下必要的基础考核办法考试成绩占70 %平时成绩占30 %(平时成绩包括:作业、上课回答问题、小论文等)学时分配教学环节教学时数课程内容讲课习题课绪论第一章 静电场 恒定电流场162第二章 恒磁场122第三章 电磁感应51第四章 电磁介质142第五章 电路71第六章 麦克斯韦电磁理论 电磁波 电磁单位制8总复习2参考资料1.电磁学梁灿彬等 2004年5月高等教育出版社2.电磁学伯克利物理学教程第二卷,(美)E.M.珀塞尔著,南开大学物理系译,1979年6月,科学出版社3.电磁学,贾起民 郑永令等 2001年1月高等教育出版社4.电磁学,胡友秋,程福臻,刘之景编,1997年3月,高等教育出版社,教学后记1 电磁学教学要适应二十一世纪现代化的需要:根据现代化的需要,把那些学习现代科学技术所需要的电磁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给学生,使得学生扎实地学好,并注意介绍现代科学技术的重要成果。2 正确处理思想教育和基础知识的关系:电磁学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因此,电磁学教学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要通过实验和列举学生熟悉的、容易理解的电磁电现象分析总结出概念和规律的实质。 同时,在理论联系实际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理论联系实践中,还要介绍电磁学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技术中的应用,电磁理论发展的前沿知识。绪论教学基本要求: 1.对电磁学研究的对象,发展史做简要介绍,使学生对电磁学学科的研究对象、发展过程、历史地位和作用等有一个基本的概括的了解,形成一个初步的认识。 2.使学生了解本课程的内容和结构,并阐述其地位和作用。 第 1 次课教学目的与教学要求1了解电磁学的研究对象、发展简史和知识体系。 2 熟悉电磁学的学习方法与要求。主要内容 1学时 电磁学研究的对象 电磁学发展简史 电磁学的内容及结构 电磁学课程的地位和作用 参考书 考核方式重点难点重点:在于使学生对本课程与一个大概的了解。难点: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方法1. 重要物理实验的介绍,使学生了解电磁学发展史上一些重大发现和发明过程中的物理思想2. 介绍电磁学在实际技术中的应用课后作业1.要求学生查找参考书。2.通过上网查询电磁学发展史中的重要事件。教学体会以选取库仑、毕奥-萨筏尔、安培、法拉第、麦克斯韦等前辈大师的工作为例,适当介绍提出问题、抓住要害、克服困难、寻找联系、揭示本质、作出发现的历史过程,向学生展现科学发展的生动过程及必由之路,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研究的兴趣和主动性,旨在使学生在学习电磁学发展史的同时,也得到了科学素质的培养。第一章 静电场 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电荷守恒定律 2. 要正确地理解库仑定律第 1 次课 教学目的与教学要求明确电荷是物质的一种属性,阐明电荷的量子性及电荷守恒定律,库仑定律是静电场的基本定律是静电场的基本定律,要掌握库仑定律的矢量表达形式,明确“点电荷”的概念和库仑定律的适用条件。主要内容1. 静电的基本现象和基本规律(1学时)1.1两种电荷1.2静电感应 电荷守恒定律1.3导体、绝缘体和半导体1.4物质的电结构1.5库仑定律重点难点重点:电荷守恒定律和库仑定律难点:库仑定律教学方法用课件的图片形象的讲解库仑定律,并用实际例子进一步加深库仑定律。课后作业1.思考题1-1、3、42. 习题1-1、2、4、6教学体会多加一些思考题在授课当中,加深学生对定律的认识。第一章 真空中的静电场教学基本要求: 1. 明确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场”进行的,由此定义出电场强度。 2. 重点强调场强迭加原理基础上,学会运用微积分方法计算某些连续带电体的电场分布。第 2 次课教学目的与教学要求明确场强是怎样引入的,切实掌握它的物理意义,明确场强是矢量,服从矢量迭加原理,熟练掌握场强有关计算方法。主要内容 2. 电场 电场强度(2学时)2.1电场2.2电场强度矢量2.3电场线2.4电场的迭加原理2.5电荷的连续分布2.6带电体在电场中受的力及其运动2.7 场的概念重点难点重点:电场强度矢量和电场的迭加原理难点:运用微积分方法计算某些连续带电体的电场分布教学方法1.利用图片和动画形象的展示电场线,使学生很容易的接受此概念。2.通过4个例题加深运用微积分方法计算连续带电体的电场分布,熟悉此类问题的一般解法。课后作业习题1-9、11、12教学体会由例题加深电场迭加原理的认识。第一章 真空中的静电场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高斯定理的物理意义及其应用第 3 次课 教学目的与教学要求掌握电通量的概念,深刻理解静电场的高斯定理内涵和外延,明确用它求解场强时的特定条件,会进行对称性分析,选择合适的高斯面,熟练掌握对称情况下用高斯定理求场强的方法。主要内容 3 高斯定理(2学时)3.1立体角3.2电通量3.3高斯定理的表述即证明3.4球对称的电场3.5轴对称的电场3.6无限大带电平面的电场3.7从高斯定理看电场线的性质重点难点重点:高斯定理的理解。难点:高斯定理的应用。教学方法由大量的有代表性的例题可以使学生吃透高斯定理的理解和应用。课后作业习题1-13、17、19教学体会在学会应用高斯定理计算某些具有对称性的带电体的场强的同时,必须强调高斯定理本身所包含的物理意义。第一章 真空中的静电场教学基本要求: 1. 深刻理解电势与电势差的概念,电场力作功与电势差的关系,掌握电势的定义方法。 2. 理解梯度的概念,理解场强与电势的微分关系第 4 次课 教学目的与教学要求明确电势是怎样引入的,掌握其定义及物理意义,掌握静电场的环路定理。掌握场强和电位的微分关系,已知电位分布能用它来求场强。熟练掌握场强和电位基本计算方法。主要内容 4 电势及其梯度(2学时)4.1静电场力所做地功与路径无关4.2电势与电势差4.3电势的叠加原理4.4等势面4.5电势的梯度重点难点重点:电势的概念和电势的计算难点:电势梯度的概念。教学方法由静电力作功的特点引入电位能概念,并定义电位。应强调电位值的相对意义。课后作业习题1-28、39教学体会电势的零点的选取问题是学生常不能正确把握的一个问题。通过例题使学生在解题中能很好的掌握电势零点的选取。第一章 真空中的静电场教学基本要求: 1. 掌握导体的静电平衡条件,并能够熟练运用导体的静电平衡条件; 2. 理解静电平衡导体上电荷分布的特点;第 5 次课 教学目的与教学要求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导体静电平衡条件为内=0,明确由它和静电场的两个基本定理导出的静电平衡导体的几点基本性质。明确导体空腔的基本性质,了解静电屏蔽的基本原理。主要内容 5 静电场中的导体(2学时) 5.1导体的平衡条件 5.2导体上的电荷分布 5.3导体壳(腔内无带电体情形) 5.4导体壳(腔内有带电体情形)重点难点重点:导体静电平衡的条件是导体内部场强必须处处为零,并能够相应地由高斯定理和环路定理得到一系列的静电平衡性质。难点:能够由导体的平衡条件分别用定义式和叠加原理求得某些带电导体的场强和电位分布。教学方法课后作业习题1-46、49、50教学体会用生活中的实际例子来说明静电屏蔽效应使学生给容易接受。第一章 真空中的静电场教学基本要求: 1. 掌握自能和互能的概念; 2. 掌握电荷间的以及连续电荷的相互作用能第 6 次课 教学目的与教学要求1. 掌握自能和互能的概念;2. 使学生理解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能;3. 由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能推出连续电荷的相互作用能。主要内容 (2学时) 6 静电能 6.1 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能6.2电荷连续分布情形的静电能6.3电荷在外场中的能量重点难点重点: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能。难点:静电能的计算方法。教学方法从两个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能的概念和计算,推广到点电荷组的相互作用能,乃至电荷连续分布情况的静电能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课后作业习题1-63教学体会讲清两个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业能是关键。第一章 真空中的静电场教学基本要求: 1. 掌握电容的物理意义,并会计算电容器及电容器组的电容; 2. 理解电容器储能的概念,并会计算电容器的储能;第 7 次课 教学目的与教学要求1. 明确孤立导体的电容和电容器的电容的概念,掌握电容器的计算方法。2. 使学生深刻理解电容器具有储存电荷和储存电能的本领。3. 将第一章出错的题订正,明确常出错的概念和定理等。主要内容 (2学时) 7 电容和电容器 7.1孤立导体的电容 7.2电容器及其电容 7.3点容器储能订正第一章的作业。重点难点重点:理解电容和电容器的概念的意义。难点:掌握电容的计算方法。教学方法从孤立导体的电容过渡到电容器的电容,从而明确电容的物理概念和计算方法。课后作业习题1-57、59、62教学体会(1) 讲清孤立导体电容的定义及其电容与q和U的关系;(2) 讲清电容器电容的定义及其电容与q和UAUB的关系;(3) 讲清平行板电容器电容中各物理量的含义;在通过定义会计算同心球面电容器、同轴柱面电容器电容的基础上,指明孤立导体球电容与球面电容器电容的关系;第一章 真空中的静电场教学基本要求: 1. 了解电流密度矢量、欧姆定律的微分形式、电流的连续方程; 2. 掌握导体分界面上的边界条件,以及电流线的折射定理;3. 明确非静电力和电动势之间的关系;4 理解恒定电场对电流分布的调节作用第 8 次课 教学目的与教学要求1. 掌握连续方程和欧姆定律的微分形式;2. 使学生深刻理解导体边界条件和折射定理;3. 了解磁场的电动势和非静电力的关系。主要内容 (2学时) 9 恒定电流场 9.1电流密度矢量 9.2欧姆定律的微分形式 9.3电流的连续方程 9.4两种导体分界面上的边界条件 9.5电流线在界面上的折射 9.6 非静电力与电动势 9.7 恒定电场对电流分布的调节作用重点难点重点:欧姆定律的微分形式和电流的连续方程。难点:恒定电场对电流分布的调节作用。教学方法这一节的例题较少,所以更要在概念上讲清讲透,使学生掌握这一部分的知识点。课后作业习题1-66自己总结本章的知识点。教学体会由连续方程和环路定理导出边界条件,由边界条件导出折射定理,因此每一步的概念和定理都要学扎实。第一章 真空中的静电场教学基本要求: 总结这一章的知识点,使学生进一步加深本章内容的认知第 9 次课 教学目的与教学要求本章是整个电磁学的开始篇,学好这部分内容对整个电磁学的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应启发同学多研究、多练习、多总结,以使学生掌握研究场的基本方法。将第一章的知识要点串讲,并将几种解题方法给以总结,通过例题加深这些方法的掌握,此外通过订正第一章作业中的错误,进一步理解本章的的概念和定理等。主要内容 (2学时) 总结并订正第一章的作业。1. 将第一章的知识点汇总2. 通过一些例题加深理解第一章的概念、定律和定理重点难点重点:第一章的概念和定理,如库仑定律、电场强度、高斯定理、电势及其梯度、静电场中的导体和电容。难点:几种解题方法。教学方法汇总了常用的三种E的解题方法以及两种U的解题方法。课后作业习题1-10、38教学体会通过例题和作业来讲解可以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本章的知识点。另外,将第一章作业中学生中常出现的问题做一小节,使学生明白问题出现的根源。不至于下次再出现类似的问题。通过上次留的作业总结本章知识点,使学生又一次的复习本章的内容,并学会自己归纳所学的知识,对知识的掌握更加深入。第二章 恒磁场(14学时)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磁的基本现象、电流的磁效应、安培分子电流假说。2.掌握安培定律。第 1 次课 教学目的与教学要求(1) 简单介绍磁学发展史及我国古代对磁学的贡献(2) 将磁场与静电场的相关概念做比较主要内容 1磁的基本现象和基本规律(2学时)1.1磁的库仑定律1.2电流的磁效应1.3安培定律1.4电流单位-安培重点难点重点:其重点是奥斯特的实验发现;磁场的引入与表达;安培的著名实验与安培定律。难点:奥斯特的实验的意义。教学方法在介绍磁的基本现象时,应注意从场的观点指出磁场与静电场的联系和区别,以使学生对物质的物理属性与运动状态存在着密切联系的观念有一定的理解。课后作业思考题2-1、2;习题2-1、3上网查找关于对物理学发展有重要推动最有的著名实验。教学体会由奥斯特的实验实验和安培的著名实验生动的例子说明实验在物理学中的重要作用。第二章 恒磁场(14学时)教学基本要求: 1. 深刻理解毕奥萨伐尔定律的内容2. 牢记几种典型载流导体的磁场第 2 次课 教学目的与教学要求正确掌握毕沙定律,会用它求出直线电流,圆形电流轴线上和螺线管轴线上一点的磁场,并会用以有限长,无限长载流直导线和圆形电流的磁场的公式为基础,求出其它一些典型载流导线的磁场。主要内容 2磁感应强度毕奥一萨伐尔定律(2学时)2.1磁感应强度矢量2.2毕奥一萨伐尔定律2.3载流直导线的磁场2.4载流圆线圈轴上的磁场2.5载有环向电流的圆筒在轴线上产生的磁场重点难点重点:掌握磁感应强度的物理意义、毕萨定律,并会求解载流导线规则分布时的磁感应强度。计算中应强调迭加原理。难点:磁感应强度的概念以及磁场的计算。教学方法本章研究问题的方法与第一章类似,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比较。课后作业习题2-6、8、14教学体会通过与第一章静电场的比较来记一些常用的特殊形状磁场的公式效果比较好。第二章 恒磁场(14学时)教学基本要求: 1.正确理解并掌握安培环路定理,能用安培环路定理求解对称分布电流的磁场。第 3 次课 教学目的与教学要求1. 讲清安培环路定理的内涵与外延2. 通过实例介绍应用安培环路定理求解磁场的条件、方法及常用的几种情况主要内容 3安培环路定律(2学时)3.1载流线圈与磁偶极层的等价性3.2安培环路定律表述及证明3.3磁感应强度是轴矢量3.4安培环路定律应用举例重点难点重点:在应用安培定理计算时应着重强调定理本身的物理意义。难点:安培环路定律的应用。教学方法解题思路较为关键,讲解例题时重点突出解题思路。课后作业习题2-17、19、22教学体会通过讲解例题时重点讲述解题思路,强化解题理念。第二章 恒磁场(14学时)教学基本要求: 1. 了解磁场高斯定理的内涵与外延2. 掌握磁矢势的概念以及求磁矢势的方法第 4 次课 教学目的与教学要求1.理解磁通量的概念,理解稳恒磁场的高斯定理的物理意义。2.理解磁场中的高斯定理和安培环路定理是表现了磁场是无源有旋场。主要内容 4磁场的高斯定理 磁矢势(2学时)4.1磁场的高斯定理4.2磁矢势重点难点重点:高斯定理和磁矢势概念难点:磁矢势的求解教学方法总结求磁矢势的方法。课后作业习题2-20、21教学体会通过例题总结总结求磁矢势的方法,。第二章 恒磁场(14学时)教学基本要求: 1. 磁场对载流导线的作用安培力、载流线圈受的力矩、磁矩;2. 掌握载流线圈在磁场中的运动规律,介绍稳定平衡与非稳定平衡的概念;3. 了解直流电动机、磁电式电流计工作原理。第 5 次课 教学目的与教学要求1.理解磁场对载流导线的作用,并能求解载流导线、线圈在磁场受的力和力矩、理解磁矩的概念。2.了解直流电动机,磁电式电流计的工作原理主要内容 5磁场对载流导线的作用(2学时)5.1安培力5.2平行无限长直导线间的相互作用5.3均匀磁场对平面载流线圈的作用5.4载流线圈的磁矩5.5磁偶极子与载流线圈的等价性5.6直流电动机基本原理5.7电流计线圈所受磁偏转力矩重点难点重点:安培力、载流导线、线圈在磁场受的力和力矩概念的理解。难点:载流线圈在磁场中的运动规律。教学方法通过例题进一步理解安培力。通过动画了解直流电动机基本原理更为直观。课后作业习题2-24、26、28教学体会加强基本概念的理解对于学生知识点的掌握尤为重要。第二章 恒磁场(14学时)教学基本要求: 1. 掌握洛仑兹力的概念,理解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并熟练掌握带电粒子在磁场中作圆周运动的特性。2. 了解荷质比的测定、回旋加速器和霍尔效应的基本原理第 6 次课 教学目的与教学要求1.明确洛仑兹力的意义,掌握带电粒子在均匀磁场中的运动规律。2.了解霍耳效应及相关内容主要内容 6磁场对运动带电粒子的作用(2学时)6.1洛伦兹力6.2洛伦兹力和安培力的关系6.3带电粒子在均匀磁场中的运动6.4荷质比的测定6.5回旋加速器的基本原理6.6霍耳效应6.7等离子体的磁约束重点难点重点:洛伦兹力和安培力的关系以及带电粒子在均匀磁场中的运动难点:圆周运动的半径与速度、磁感应强度及荷质比的关系教学方法用动画讲述回旋加速器的基本原理、霍耳效应以及等离子体的磁约束效果较好。课后作业习题2-41、43、46教学体会通过介绍ITER计划使学生了解电磁学对当今科技发展的重要性。第二章 恒磁场(14学时)教学基本要求: 1.;进一步加深第一章中要掌握的知识点。第 7 次课 教学目的与教学要求基本磁现象:电流的磁效应、安培分子电流假说,基本定律:磁感应强度、毕奥萨伐尔定律、安培环路定理,磁场的高斯定理,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受力和运动,磁场对载流导线的作用。主要内容 3. 将第二章的知识点汇总4. 通过一些例题加深理解第二章的概念、定律和定理利用毕奥萨伐尔定律和叠加原理计算载流回路的磁场分布、载流平面线圈的磁矩及其在均匀磁场中的受力计算、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受力和运动方程、利用安培环路定理计算磁场分布、磁场分布和闭合回路的磁通量的计算、两低速运动的带电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计算。重点难点重点:本章重点研究电流激发磁场和磁场对电流及运动电荷的作用。难点:磁感应强度的概念以及磁场的计算。教学方法本章研究问题的方法与第一章类似,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比较。课后作业习题1-24、26、28教学体会与第一章的许多内容有平行之处。其重点是奥斯特的实验发现;磁场的引入与表达;安培的著名实验与安培定律;毕奥-萨伐尔-拉普拉斯定律及其应用;描述磁场总体性质的两条基本定理的理解;安培环路定律的应用。难点是磁场概念的理解;毕奥-萨伐尔-拉普拉斯定律的应用;磁场的两条基本定理的掌握及其应用。第三章 电磁感应(8学时)教学基本要求: 1. 了解电磁感应现象,确切理解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楞次定律的物理意义;会用它们求出感应电动势的大小和判断感应电动势的方向。 2. 明确非静电性场强与静电场强的区别及联系。 第 1 次课教学目的与教学要求1. 明确产生电磁感应现象亦即产生感应电流或感应电动势的条件.2. 讨论涡电流和电磁阻尼原理及其应用.主要内容 1电磁感应现象(2学时) 1.1电磁感应现象 1.2法拉电磁定律 1.3楞次定律 1.4涡电流和电磁阻尼重点难点重点:法拉电磁定律和楞次定律难点: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楞次定律的物理意义教学方法结合演示实验阐述法拉弟电磁感应定律和楞次定律,讲述中应强调本章的内容均是电磁感应定律的具体应用。课后作业习题3-1、6、7教学体会拉弟电磁感应定律的发现是重要的,其发现过程具有启发性;法拉弟对感生电动势的科学解释应该掌握。第三章 电磁感应(8学时)教学基本要求: 1. 明确动生电动势的产生机制,掌握利用积分法求解动生电动势的物理思想。 2. 明确感生电动势的产生机制,掌握利用场强积分的方法求解感应电动势的物理思想。 3. 明确交流发电机的原理和电子感应加速器的原理。第 2 次课教学目的与教学要求掌握动生电动势和感生电动势的概念,产生条件及计算方法,并注意涡旋电场的特点及与静电场的区别。主要内容 2动生电动势和感生电动势(2学时) 2.1动生电动势 2.2交流发电机原理 2.3感生电动势 涡旋电场 2.4电子感应加速器重点难点重点:动生电动势及感生电动势难点:涡旋电场教学方法通过录像更加直观的了解电磁感应的应用。课后作业习题3-8、12上网查找关于电磁感应的应用的实际例子。总结本章的知识点。教学体会将涡旋磁场与静电场做比较,更加了解了涡旋电场的概念。第三章 电磁感应(8学时)教学基本要求: 1. 明确自感系数与互感系数的物理含义及求解方法 2. 了解自感线圈和互感线圈的磁能。3 进一步加深第三章中要掌握的知识点。第 3 次课教学目的与教学要求了解自感现象产生的原因,理解互感现象产生的原理,明确自感系数和互感系数的基本意义,会计算某些简单情况下的自感系数和互感系数。明确自感磁能与互感磁能的本质.总结:领会楞次定律的意义和应用、交流发电机、电子感应加速器的工作原理、动生电动势和感生电动势的机制。主要内容 5自感和互感(2学时) 5.1互感系数 5.2自感系数 5.3两个线圈串连的自感系数 5.4自感磁能和互感磁能总结:1. 将第三章的知识点汇总2. 通过一些例题加深理解第三章的概念、定律和定理掌握电磁感应现象、规律及其应用。重点难点重点:重点是互感与自感的引入及计算难点:理解自感与互感现象并会计算互感系数与自感系数。总结:重点: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动生电动势,自感,互感,涡旋电场概念难点:涡旋电场的概念及实质。教学方法通过例题进一步明确互感系数与自感系数方法。总结:通过例题掌握本章所学内容。并把本章的容易出问题的习题在本习题课上给出解题思路。课后作业习题3-25、30总结:习题3-34、35教学体会总结自感系数的三种求解方法以及求解互感系数的步骤。总结:小节是对本章的精华。通过小节和习题课使学生重新复习了本章的重点和难点。对于知识的掌握尤其必要。 第四章 电磁介质(16学时)教学基本要求: 1. 理解电介质的极化、极化强度矢量的意义及其与极化电荷的关系,掌握介质中场强的讨论方法和计算方法 2. 理解P、E、D三者间的相互关系、掌握存在介质时用高斯定理求场强的方法。第 1 次课教学目的与教学要求1.使学生了解极化的微观机制,掌握极化强度矢量的物理意义,掌握极化电荷的概念以及与的关系,使学生了解有介质存在时电场的讨论方法。2.明确引入电位移矢量的物理意义,要求学生掌握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明确的适用条件。主要内容1电介质(2学时)1.1电介质极化1.2极化的微观机制1.3极化强度矢量1.4退极化场1.5极化率1.6电位移矢量 有电介质时的高斯定理 介电常数重点难点重点:理解极化强度矢量的物理意义,电介质极化的微观解释。难点:会求解极化强度和介质中的电场教学方法1、重点介绍电介质极化使学生了解极化机制及讨论极化时所采用的“极化模型”。2、在极化电荷概念的基础上,使学生了解有介质存在时场的讨论方法。3、掌握电场强度、极化强度、电位移矢量的联系和区别;引入电位移矢量的意义。4、会用介质存在时的高斯定理计算电场。课后作业习题:4-2、6、8教学体会(1) 从微观结构的角度分清两类电介质的异同;(2) 讲清两类电介质极化的微观机制;(3) 理解极化电荷的概念,讲清极化电荷与自由电荷的异同;(4) 讲清电极化强度的概念;(5) 讲清介质表面极化电荷密度与极化强度矢量的关系;(6) 讲清介质中任一闭合曲面极化强度矢量的通量与极化电荷的关系;(7) 讲清极化电荷在电介质中的大致分布情况;(8) 讲清退极化场的大致特点及外场关系;(9) 通过例题能讲清退极化场与介质尺度间的关系;(10) 讲清各种不同电介质的极化规律;(11) 讲清介质中高斯定理的推导过程及高斯定理中各量的含义;(12) 讲清D、 E、 P三者之间的一般关系及特殊关系;(13 )弄清0、,r,三者之间的关系,r与e的关系,讲清r,与介质极化的关系;(14)讲清为什么要引入电位移矢量?引入电位移矢量后有些什么好处?(15)在理解电介质对原场的影响的基础上讲清电介质对电容器的影响第四章 电磁介质(16学时)教学基本要求: 1. 从分子电流观点正确理解磁介质的结构及磁化过程。 2. 掌握磁化强度矢量的概念,并能计算磁化电流。 3. 理解磁介质存在时的安培环路定理,掌握磁场强度矢量H的概念及B、H、M三者间的区别和联系。第 2 次课 教学目的与教学要求1.了解强度、磁场强度等概念。 2.能求磁化强度和介质中的磁场。主要内容 2磁介质(一)分子电流观点(2学时)2.1磁介质的磁化2.2磁化强度矢量M2.3磁介质内的磁感应强度矢量B2.4磁场强度矢量H 有磁介质时的安培环路定理重点难点重点:磁介质内的磁感应强度矢量B及磁场强度矢量H难点:掌握磁场强度矢量H的概念及B、H、M三者间的区别和联系教学方法掌握磁场的安培环路定理,会用它来求电流分布具有轴对称性,介质均匀充满情况下的磁场分布。课后作业习题4-25、33、34教学体会1、 明确磁化强度矢量的概念。2、 明确磁化强度矢量与磁化电流之间的关系。3、 分清磁化电流与退磁化场及总场的概念。4、 弄清磁化规律的适用条件。明确介质中磁场的基本方程有磁介质时的安培环路定理。第四章 电磁介质(16学时)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磁荷的观点 2.掌握磁极化强度矢量J、磁化率和磁导率等概念 3.熟悉安培环路定理和高斯定理第 3 次课 教学目的与教学要求1. 磁荷法的理解与掌握2. 用安培环路定理和高斯定理求解有磁介质的H和B。主要内容 3磁介质(二)磁荷观点(2学时)3.1磁介质的磁化 磁极化强度矢量J3.2磁荷分布与磁极化强度矢量J的关系3.3退磁场与退磁因子3.4安培环路定理 高斯定理3.5磁感应强度矢量B3.6磁化率和磁导率重点难点重点:安培环路定理 高斯定理难点:用安培环路定理和高斯定理求解有磁介质的H和B。教学方法两种观点进行比较,可以加深概念的理解。课后作业习题4-28、32教学体会这一部分概念较多,而且很多概念容易混淆,比如这一节的J和上一节的M。所以要让同学清楚的记住每个概念就需要多做练习。第四章 电磁介质(16学时)教学基本要求: 1.进一步加深对两种观点的理解第 4 次课 教学目的与教学要求通过对比其等效性,更进一步熟悉两种观点。主要内容 4磁介质两种观点等效性(2学时)4.1电流环与磁偶极子的等效性4.2基本规律的等效性4.3磁介质棒问题上两种观点的对比4.4小结重点难点重点:有磁介质的高斯定理和安培环路定理难点:用上述两个定理求解H和B教学方法通过类比明确J、M、B、H的关系。课后作业对上述两种观点进一步熟悉,并写出自己的总结。习题:4-25,4-33,4-34教学体会书上的表4-2对学生的概念理解有帮助。第四章 电磁介质(16学时)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磁介质的分类及抗磁性与顺磁性的起源。 2. 理解并掌握铁磁质的磁化性能。 3. 弄清铁磁质起始磁化曲线及磁滞回线的概念。第 5 次课教学目的与教学要求1.熟悉顺磁质和抗磁质的磁化机制。 2.熟悉铁磁质的磁化规律。主要内容 5磁介质的磁化规律和机理 铁电体(2学时)5.1磁介质的分类5.2顺磁质和抗磁质5.3铁磁质的磁化规律5.4磁质损耗5.5铁磁质的分类(自学)5.6铁磁质的微观结构和磁化机理(自学)5.7铁电体 压电效应及其逆效应(自学)重点难点重点:顺磁质和抗磁质的磁化机制以及铁磁质的磁化规律难点:顺磁质和抗磁质的磁化机制教学方法本节内容多,所以采用前四节讲授,后三节自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自学的方法。课后作业自学第5、6、7节。教学体会通过和学生的接触,发现学生对基本概念、定理不够重视。所以以后还是要把基本概念、定理作为教学的重点。第四章 电磁介质(16学时)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电场和磁场的边界条件。 2. 理解磁路并会对简单磁路问题计算分析。 3. 熟悉磁屏蔽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第 6 次课 教学目的与教学要求1.了解电场和磁场的边界条件3.了解磁路定理,并能分析计算简单的磁路问题。主要内容 6电磁介质界面上的边界条件 磁路定理(2学时)6.1两种电介质或磁介质分界面上的边界条件6.3电场线和磁感应线在界面上的折射6.5磁路定理5.6磁屏蔽重点难点重点:边界条件、磁路定理难点:简单的磁路问题教学方法通过例题来熟悉边界条件和磁路定理。课后作业4-40、44教学体会磁路和电路进行对比,加深对磁路的认识。第四章 电磁介质(16学时)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电场和磁场的能量和能量密度第 7 次课 教学目的与教学要求1. 了解电场储存在电场中,电场具有能量;磁能储存在磁场中,磁场具有能量。2. 掌握电场、磁场能的求法。主要内容 7电磁能(2学时)7.1电场的能量和能量密度7.2磁场的能量和能量密度重点难点重点:电场的能量和能量密度和磁场的能量和能量密度难点:会求解能量密度或电能和磁能,并利用电能或 磁能计算其它物理量。教学方法通过例题了解如何求解电场能和磁场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学历类自考专业(护理)急救护理学-生物化学(三)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电动汽车充电服务在体育用品店运营成本分析考核试卷
- 2025年学历类成考高起点史地综合-数学(文史)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出征仪式面试题及答案
- 云母在道路标线材料中提高能见度的作用考核试卷
- 2025年音乐专业学生演奏技巧提升指南与面试预测题集文档
- 成都测试面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医卫类微生物检验技术(师)-专业知识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医卫类外科护理(中级)专业实践能力-基础知识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医学影像学考试模拟题集与答案
- 2025年评茶员职业技能鉴定题库(含答案)
- 数学集体备课汇报展示
- 食品生产企业采购管理制度
- 2025年养老护理员职业资格技师培训试题(含答案)
- 《鸿蒙应用开发项目教程》全套教学课件
- 超声新技术新项目应用与发展
- 四川省广安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含答案)
- 2025年全国新高考语文一卷评讲课件(共66张)
- 工程专项考核管理办法
- 电缆测试技术课件
- 政协大走访活动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