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对孩子期望要适度.doc_第1页
家长对孩子期望要适度.doc_第2页
家长对孩子期望要适度.doc_第3页
家长对孩子期望要适度.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要适度山西省阳城县第三小学 王永锋一谈到孩子的教育问题,几乎大多数家长都有“恨铁不成钢”的同感。张XX是我班上一名普通的学生,考试成绩居于班级中等水平,但她的父母却一心想让张XX成绩马上进步到班级前三名,为此,她的父母伤透了脑筋,甚至到处向别人取经。大家给他们提供了很多的主意。她的爸爸妈妈总结来总结去,觉得有几个办法还挺好:一是多买复习资料,老师讲课怎么说也是对全班同学,自己的问题要通过复习资料来解决;二是多做习题,找重点学校的卷子,熟能生巧嘛,如果各种题目都能做到烂熟于心,考试时自然就没问题了;最后就是请家教,虽然价格不菲,但毕竟是一对一的辅导、答疑,针对性强,时间上有保证,也是物有所值的。在妈妈对张XX宣布了他们的决定后,信心十足地对张XX说:我就不信,这样三管齐下拼搏一年,你的成绩还上不去。张XX想着书桌上的教参、习题越摞越高,自己整天掉在题山书海中,连周末也要被几个家庭教师占得满满的,心里就一阵阵发紧,学习成绩反而逐步下降李XX是个10岁的小男孩,是家里唯一的孩子,也是爸爸妈妈的掌上明珠。他的父母希望他能够在各方面都非常出色。为此,他的父母为他设立了非常高的标准,除了在学校里进行正常的学习和活动外,他的爸爸妈妈还给他报了两个兴趣班,周六学习书法、周日学习钢琴,父母希望他在所有活动中都成为最优秀的。而李XX也很争气,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兴趣辅导班,他都被认为是难得的优秀孩子,但是在他的生活中,却有一些令人无可奈何的状态。比如:他对别人的评价非常敏感,略有微词便情绪低落,而且在行为上,经常有神经质的表现。另外,他也不像其他同龄孩子那样尽兴地说笑和玩闹,似乎很受压抑孩子是祖国的未来,父母的希望。在家庭中,家长无一例外地对自己的孩子将来有所考虑和期望。期望孩子成绩出众,将来上大学、有成就的有之;期望孩子有经营头脑,将来可以挣大钱的有之;期望孩子体格健壮,将来可以破纪录、拿世界冠军的有之;期望孩子只要快乐、平安地度过一生的也有之很多情况下,父母的殷殷期望化作了孩子向上奋进的动力。然而,万事总有个度,并不是说父母对子女的期望水平越高,则子女对自己的成就愿望就越强烈,其学业成绩、品德水平就越高,其他方面的发展也越好。在现代家庭教育中,很多父母对子女成长期望值过度,陷入了认识误区和行为误区,导致了许多严重的后果,特别是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产生了严重的影响。案例中的两位家长就是没有了解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操之过急并且过高的要求也使孩子失去了活泼的天性,一次次的否定和沉重的压力使孩子得心灵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导致心理上形成畏惧,最终形成家长的过高期望与现实的严重落差。那么,作为家长,应该如何适度把握对孩子的期望呢?一、家长应以恰当的方式,表达对孩子取得成功的期望,不要用孩子的成绩成就自己的面子。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天下父母的愿望,这也是可以理解的。作为父母,谁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绩优秀,谁都渴望孩子成为自己的骄傲。于是,从平民百姓到高官巨贾,从普通工人到知识分子,工作之余谈得最多的就是孩子的成绩。孩子成绩出色的,高声大嗓,眉飞色舞,得意之情溢于言表;孩子成绩不如人的,不是保持缄默,就是低声叹息,总觉得自己矮人三分。因而在家里,孩子听的最多的话语是:小子,好,这样的分数为你爸妈挣得了面子,我们总算没有白辛苦!或者你真没出息,这个分数叫我怎么去见人?称赞也好,斥责也罢,总之,在多数父母心目中,孩子的分数直接跟父母的面子挂钩。殊不知,这也是对孩子心灵的一种摧残。二、家长要拓宽期望面,不要单以智力高低,学业成绩来衡量孩子。美国教育家斯宾塞曾经说过:身为父母,千万不能太看重孩子的考试分数,而应该注重孩子思维能力、学习方法的培养,尽量留住孩子最宝贵的兴趣与好奇心。绝对不能用考试分数去判断一个孩子的优劣,更不能让孩子有以此为荣辱的意识。作为父母,在督促孩子学习的时候,不要只盯着孩子的考试成绩,更应该看孩子实际的学习效果。不能仅以成绩作为评价孩子学业水平的唯一标准,要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对待孩子的考试分数,孩子考好了,不妨进行精神鼓励;如果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要帮助孩子认真分析,找出失误的原因,并鼓励孩子“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样孩子才会情绪稳定,自信心增强,身心各方面才会健康发展。孩子不仅需要掌握基础知识,还要掌握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这些都需要父母配合老师对孩子加以积极的引导。三、家长的期望应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发展水平和兴趣爱好,不应从自身的喜好出发,按自己的意愿为孩子设计发展的方向。必须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家长的期望值。父母应该在社会需要与儿童需要的交汇处找到自己期望的准确站位。父母的需要只有转化为孩子的自我需要才能成为内驱力,父母的期望只有内化为子女的自我期望才能实现。四、家长的期望应该定位于最近发展区内。前苏联儿童心理学的开创者维果斯基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思想。维果斯认为,至少要确定儿童的两种发展水平,第一种水平是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第二种是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成人的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在这两种水平之间区域就是最近发展区,父母适度、恰当的期望应该定位于最近发展区域内。通俗地说,就是孩子跳一跳能把果子摘下来就是最恰当的。如果把果子放得太高,孩子怎么跳也摘不下来,时间长了就会挫伤孩子的积极性,丧失自信心。如果把果子放得太低,孩子不用跳就可以摘下来,会使孩子不求进取,做事马虎、不认真。父母适度的期望应该是孩子愿意达到的,能够达到的和应该达到的。五、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还需具备动态发展性,也就是说,父母在具体设置期望目标时必须根据孩子的潜在水平和现有水平不断变化,以动态的目标启动期望效应。 总之,“没有问题孩子,只有问题父母”。正如大诗人雨果所说:“寄托有时候会成为断送”。我想,天下的父母谁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