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海堂 (4).doc_第1页
姚海堂 (4).doc_第2页
姚海堂 (4).doc_第3页
姚海堂 (4).doc_第4页
姚海堂 (4).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编号: 200921007 淮 南 联 合 大 学 化 工 系顶岗实习手册学 生 姓 名 姚海堂 专 业 班 级 11级应用化工技术 实 习 单 位 泰兴市裕廊化工有限公司 实 习 时 间 二零一三年十一月 指 导 教 师 柴翠元 实习综合成绩 2014年 3月 17 日顶岗实习纪律要求、实习生在顶岗实习期间必须服从实习单位的领导,遵纪守法,按时上下班,不允许有迟到、早退、旷工现象,有事必须向实习单位请假,得到批准后方可离开。、实习生要强化组织观念,严于律己,认真履行实习学生职责,自尊自爱,自强自律,树立良好的大学生形象,争当优秀实习生。、在实习期间,实习生应虚心向有关实习指导教师学习,积极、主动开展实习工作,协助实习单位完成有关业务工作,认真填写实习记录。、学生实习期间要注意与系部指导老师及辅导员保持联系,汇报实习进程,以便指导老师及辅导员对学生实习质量进行监控,发现问题要及时解决。、尊重实习单位的工作人员,注意文明礼貌,有问题必须谦虚请教,争取有更多的机会动手实践。、注意人身和财物的安全,注意工作安全和交通安全,严格遵守实习(实践)单位的安全操作规程。若因违反实习(实践)纪律和安全工作要求造成自身伤害者,由学生本人负责;造成国家或他人财产或人身伤害的,应由学生本人及家长承担经济和法律责任。、在同一个实习单位的同学之间互相关心,团结友爱,正确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实习结束后,填写实习鉴定表,并请实习单位签署实习鉴定意见。同时按规定完成并提交顶岗实习综合报告,作为实习考核的重要依据。顶岗实习综合成绩评定表实习内容及过程(30%)实习单位鉴定(30%)实习综合报告(40%)综合成绩顶岗实习内容及过程记录表起止时间实习内容完成情况证明人2013.11.27-12.3化工安全优秀左兆丰12.4-12.20现场主要设备学习如何巡检良好陈洪泉12.21-2014.01.10丙烯、空气系统以及塔系统学习如何清洗过滤器良好付明明01.11-01.30锅炉水以及熔盐流向系统学习如何倒泵优秀付明明01.31-02.15循环气以及蒸汽系统学习如何调压缩机油温良好付明明 02.16-03.01焚烧以及冷冻水系统学习如何调废液炉温度良好陈洪泉03.02-03.16学习各系统的温度及其压力控制趋势良好陈洪泉实习综合报告摘要丙烯酸氧化单元是负责将气化后的丙烯与增湿空气按一定配比混合后,连续通过两段固定床列管式反应器,在一定温度下快速进行气相非均相氧化反应生产气态丙烯酸,再通过吸收塔的降温吸收以及汽提塔的提纯,从而得到符合单位要求的丙烯酸。Abstract:Acrylic acid oxidation unit is responsible for the vaporized propylene and humidifying air mixing according to a certain proportion,continuous through two fixed bed tubular reactor,under certain temperature,rapid gas phase heterogeneous catalytic oxidation reaction of acrylic acid production of gas,then through the absorption tower cooling absorption and stripping purification, thereby to be consistent with the unit requirement of the acrylic acid. 关键词: 丙烯酸,氧化单元,催化剂,吸收,汽提目录第一章:丙烯酸概述 1.1丙烯酸的简介 1.2丙烯酸的性质及用途 第二章:丙烯酸生产方法 2.1丙烯酸的生产方法 2.2原料、辅助原料、中间产品的主要技术规格 第三章: 工艺及操作方法 3.1工艺叙述 3.2岗位生产操作 第四章:丙烯酸的用途和危害 4.1 丙烯酸的用途 4.2 丙烯酸的健康危害 4.3 丙烯酸的危险特性 4.4 丙烯酸的防护措施 第五章:生产设备及工艺流程图 5.1丙烯酸生产设备 5.2丙烯酸工艺流程图第一章 丙烯酸概述 1.1 丙烯酸的简介丙烯酸最主要的衍生物是丙烯酸酯,占世界总需求的一半以上。粗丙烯酸几乎全部用于制造应用于颜料、造纸、纺织、黏合剂和油墨等领域的丙烯酸酯及其他衍生物。蒸馏丙烯酸主要用于超高吸水性聚合物(SAP),其最大用途是一次性婴儿尿布,以及洗衣粉配方用洗涤剂聚合物,少量用于生产增稠剂、分散剂和流变学控制剂用聚丙烯酸酯。 1.2丙烯酸的性质、用途理化性质;外观无色液体,有类似醋酸的刺激性气味;分子式:CH2=CHCOOH 分子量: 72.06 沸点:141(常压)密度:1052kg/m3(20) 闪点:54.44 熔点:13;爆炸极限:5.5-20.5%(体积)着火点:395比热:0.5kcal/kg 蒸汽比重:2.49 蒸发潜热:151 kcal/kg易溶于水,与水、乙醇、乙醚混溶。 空气中最大允许量5mg/聚合热257 kcal/kg。丙烯酸易溶于水,聚合性大,放置时应含有一定量的阻聚剂。危险特性:丙烯酸水溶液极易聚合,当在密闭容器中急剧进行聚合放热,则会引起爆炸。毒性及危害:若皮肤上接触丙烯酸,则立即产生水泡和脱皮现象,长时间接触丙烯酸蒸汽则会刺激眼睛,吸入时刺激呼吸道粘膜而感到疼痛。灭火剂:雾状水、二氧化碳、泡沫、干粉、沙土。丙烯酸主要用于生产水溶性涂料和胶粘剂用的共聚单体丙烯酸丁酯和乙酯,以及用于生产高吸水性树脂。第二章 丙烯酸生产方法 2.1 丙烯酸的生产方法 世界上生产丙烯酸的方法有氯醇法、乙炔法、丙烯腈水解法、丙烯氧化法。现以丙烯氧化法为主要生产丙烯酸的方法。 2.1.1氯醇法生产丙烯酸工艺早在20世纪20年代,化学家Otto Rohm首先完成了丙烯酸工业化的生产工艺研究,他用氯乙醇和氧化钠制得羟基丙腈,再经过酸解,脱水得到丙烯酸。 HOCH2CH2CL+NaCNHOCH2CH2CN+NaCL HOCH2CH2CN+H2O+H2SO4CH2CHCOOH+NH4HSO4 该方法工艺简单,技术成熟,但生成各种聚合物,且收率仅为60%,原料成本高,污染了环境,次工艺早在20世纪50年代已被淘汰。2.1.2 乙炔法 20世纪30年代初德国化学家Waher Reppe以乙炔、CO为原料, 羟 基镍为催化剂,在H2O或酸存在下,反应得到丙烯酸。反应温度为150,压力为1.523.04MPa。 C2H2+CO+H2OCH2=CHCOOHReppe法合成工艺在20世纪60年代占统治地位。随着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加强(2.1.3丙烯腈水解法该工艺是由法国Ugine Kulmann公司于1955年开发的技术,反应过程是由丙烯腈先经硫酸水解生成丙烯酰胺,再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得丙烯酸。羟基镍有毒),在1976年就全部被迫停产。CH2=CHCN+H2O+H2SO4CH2=CHCONH2+H2SO42CH2=CHCONH2+H2SO4+2H2O2CH2=CHOOH+(NH4)2SO4工艺简单,反应条件温和,投资不大,但是污染严重(硫酸液体无法回收),现已不采用。2.1.4丙烯氧化法 丙烯氧化法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主要是对催化剂的研究,从Cu2O、MoOBiO之后,以SiO2为载体,分别采用MoBi系和MoV系多组分金属氧化物为催化剂。反应分两步进行。第一步丙烯氧化为丙烯醛;第二步丙烯醛进一步氧化为丙烯酸。 C3H6+O2C3H4O+H2O2C3H4O+O22C3H4O2+252KJ/mol目前世界上工业丙烯酸生产90%以上以该工艺方法进行生产,主要技术有日本触媒法、三菱油化法、BASF法。 2.2 原料、辅助原料、中间产品的主要技术规格 2.2.1 丙烯 理化性质: 分子式:C3H6 分子量:42.08 沸点:47.7(常压) 自燃点:460 熔点:185.2 爆炸极限:2-11%(体积) 相对比重:1.56(空气=1) 闪点: 108 液体密度:531/ 。 采用95%(mol%)做原料。 状态:丙烯在常温下为无色,无臭,稍带点甜味的易燃气体。 空气中最大允许量为400ppm。 2.2.2 丙烯醛 理化性质:外观无色或淡黄色液体,有窒息性不愉快气味。 分子式:CH2CHCHO 分子量:56.1 沸点:52.5 闪点:17.78 爆炸极限:2.8-31%(体积) 溶解性:溶于水 溶解度:20.6 空气中最大允许量0.3mg/。第三章: 工艺及操作方法. 3.1工艺叙述 根据比较,丙烯两步氧化法工艺简单,收率高,三废易处理,在这套工艺上最具有影响产品质量的是催化剂,催化剂的选择性的大小、转化率的高低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所以催化剂是这套工艺的最大投资部分。 3.1.1丙烯系统 来自丙烯罐区的液态丙烯先进入V-1101(丙烯进料消气罐)缓冲消气(气体经设在高放空系统排入大气),并由FQI-1001累计进料总量后,进入E-1101(丙烯蒸发器)进行气化,在E-1101中,用9的LWS(用TIC-1002调节LWS入口管中MBF的混入量来维持此温度)在其管程回收冷量。在此,用PIC-1002调节加入LWS量来控制E-1101上部气相压力为0.6MPa;用LIC-1001调节丙烯加入量来控制E-1101液位为30%60%。 为防止已气化的丙烯在后部冷凝,用E-1102(丙烯过热器)将其稍微过热一下。在此,用TIC-1006调节加入套管的LLP量来控制丙烯气体的出口温度为50。 从E-1102出来的丙烯气体由FIC-1007调节控制流量为7.96t/h,再进入M-1102(一段反应器进料混合器)与混合空气相混合。为避免开停车时空气串入丙烯管线,在紧挨气动切断阀XV-1003出口处接有氮气管线。 3.1.2空气系统 K-1101由蒸汽透平机驱动,所用的蒸汽是来自E01(蒸汽过热器)的SHP。由K-1101压缩后的空气分两路,一路去M-1103(R-1102进料混合器),另一路经M-1101(预混合器)去M-1102。在此,用FIC-1301调节放空量来控制K-1101出口气的压力为0.0600.070MPa;用FIC-1002比值调节K-1101入口导流叶片的开度来控制去M-1101的空气量为405070kg/h,在操作时通过M-1101向反应系统内加入LS,作用是增加空气中的水含量,同时避免混合物的组成进入易燃区。在增湿空气进入M-1102之前的这段管线上还设有下列管线: (1)当一段反应器HTS温度120时,反应器内催化剂保养所需的干燥密封气IA。 (2)紧急停车时,反应系统所需的EN。 3.1.3反应系统 一段反应系统 空气混合气和丙烯在M-1102中混合,出口混合气进入R-1101(一段反应器)。R-1101是列管式固定床反应器,列管内装填催化剂Mo-Bi,原料气体通过催化剂床层在一定温度下快速进行催化反应,生成丙烯醛部分丙烯酸等产物。R-1101列管间是恒温介质HTS(NaNO2:NaN03:KN03=40:7:53),首次开车前在熔盐罐中,用MP20S将HTS熔化,以后定期分析,根据分析结果补加或更换。为使反应器内HTS温度均匀,采用P-1101A/B(R-1101熔盐循环泵)强制HTS在R-1101管间循环。为了除去反应热,R-1101设有HTS循环系统,它包括反应段电加热器、R-1101反应段熔盐冷却器,热熔盐储罐中的热熔盐,经R-1101热熔盐加料泵打入系统,当熔盐加料泵向P-1101A/B出口加入熔盐结束时,即当热熔盐储罐的液位稳定后,启动P-1101A/B使熔盐从P-1101A/B出口进入R-1101下环道经反应器的壳体开口等量进入管束,再经上环道返回P-1101A/B,在下环道有一股熔盐进入H-1101,经电加热元件加热后进入上环道返回P-1101A/B(H-1101主要用于开车时对熔盐升温、供热及停止投料时系统保温用),在P-1101A/B出口处另有一路熔盐经TIC-1107进入E-1105壳层,熔盐降温后返回P-1101A/B与上环道回来的热熔盐混合经P-1101A/B后进入反应器。在E-1105中HTS加热MBF而产生的MP20S去本装置的V-1104(中压蒸汽罐),而HTS本身则被冷却到280再返回R-1101。用TIC-1107调节流经E-1105的HTS量来控制循环HTS的温度为320335。生成的丙烯醛在260以上时,容易深度氧化,生成CO、CO2,因此,在R-1101下部设有冷却段。利用P-1103使反应器冷区中的HTS充满后启动P-1102(冷区熔盐循环泵)熔盐从P-1102出口进入R-1101冷却段下换道,经壳体开口等量进入管束,再经上环道进入E-1106(R-1101冷却段熔盐冷却器)和H-1102(冷却段电加热器),HTS从顶部返回到P-1102(冷区熔盐循环泵),HTS在P-1102出口进入反应器,在E-1106(R-1101冷却段熔盐冷却器)中HTS被冷却至230后进入冷却段,使反应后的气体急冷,以防止丙烯醛深度氧化。在E-1106中产生的MHP进入V-1104(中压蒸汽罐)。用TIC-1128调节流经E-1106的HTS量来控制R-1101底部出口气体的温度为245250。二段反应器系统用FIC-1007和FIC-1011比值调节控制去M-1103的补加的空气量为13502kg/h。R-1101出口气体和补加的空气在M-1103中混合,出口混合气进入R-1102(二段反应器),进一步氧化成丙烯酸。R-1102也是列管式固定床反应器,列管内装填有催化剂Mo-V。R-1102列管间的热载体恒温介质HTS,在开车前或已排出的情况下,由P-1103(熔盐泵)打入R-1102系统。为使反应器内HTS温度均匀,采用立式轴流泵P-1104A/B(R-1102熔盐循环泵)强制HTS在R-1102管间循环。为了除去反应热,R-1102设置HTS外循环系统,它包括H-1103(熔盐段电加热器)、E-1107AB(R-1102熔盐冷却器),在R-1102充满HTS的情况下,启动P-1104AB(R-1102熔盐轴流泵),HTS在P-1104的作用下经过TIC-1206AB进入E-1107。在此,HTS加热MBF而产生的MP20S去本装置的V-1104(中压蒸汽罐),而HTS本身则被冷却到234再返回R-1102。用TIC-1206AB调节流经E-11107AB的HTS量来控制循环HTS的温度为250265。3.1.3.吸收塔与汽提塔 R-1102出口气体进入E-1108(流出物冷却器),用BFW冷却到160180后进入T-3101A(吸收塔)。在E-1108中产生的的LLP3S经FI1014累计产气总量后进入LLP3S管网。在此,用FIC-1017调节排气量来控制E-1108上部气相压力为0.280.35MPa;用LIC-1008调节BFW的加入量来控制E-1108的液位为40%。从R-1102出来的反应气体以81385Kg/h进入T-3101(中吸收塔),反应气体立即被冷却到足够低的温度,以抑制进一步反应和丙烯酸聚合物的生成。T-3101内装有高效填料,塔顶压力为9.8KpaG。反应气体由塔釜进入,与塔底循环冷凝液接触,被迅速冷却。塔底液有P-3131AB打出,分两路送出,一路经换热器E-3131A被循环水冷却到65返回到塔中喷淋,从换热器E-3131出来的丙烯酸溶液,经板式换热器E-31622进一步冷却,一部分作为P-3162A(T-3102A真空泵)密封液,密封液返回T-3101A塔底,其余被打到E-3122A和E-31621A做为喷淋,T-3101塔底液另一路去T-3102塔,在此用LCI-31011A控制塔底液位为50%。残留的气体导入吸收塔上部(吸收段),残存在气体中的丙烯酸几乎全被来自T-3101A塔的急冷水在塔顶喷淋吸收。尾气(主要含氮气)作为废气被排往催化焚烧系统进行焚烧处理,或经K-1102压缩返回M-1101。在此,用PIC-31011A调节排往焚烧炉的尾气量来控制T-3101A塔顶压力为0.00980.016MPa。为使尾气中所夹带的AA最少,采取了下列措施:设有塔底冷却器E-3131A;急冷吸收水从塔顶加入;加入量为7100Kg/h。 为防止丙烯酸聚合,在吸收水中加入定量的阻聚剂HQ(阻聚剂主要随吸收水加入塔内)。T-3101A塔的温度控制: T-3101A塔的温度 控制是以塔顶温度为主要调节参数,以塔中温度为副调节参数,用塔顶温度表TIC-3101A和塔中温度仪表TICA31311构成串级调节系统,调节被E-3131A冷却后的循环流量,使之与未冷却的循环液混合,进入T3101A中部,把塔中温度控制在65。塔釜温度控制在72,从而确保塔顶温度为63。汽提塔 T-3102A塔为有堰板式塔。共15层塔板。 由T-3101A塔底泵P-3131AB送出的丙烯酸水溶液,从T-3102A塔顶进入。塔顶进入的丙烯酸溶液经溢流堰进入塔底。塔底液经再沸器E-31321A加热,蒸发的热气体与塔顶流下的丙烯酸溶液逆向接触,气体中高浓度的丙烯酸落入塔底。塔顶气相气体经E-3122A(T-3102A塔顶冷却器)冷凝返回T-3101A塔底。未凝气体进入E-31621A(T-3102放空冷凝器)被LWS进一步冷凝,冷凝液与E-3122A冷凝液一同返回T-3101A塔底,从E-31621出来的不凝气体通过真空泵P-3162AB(T-3102真空泵),打入T-3101A塔底。在此用PIC-31621A调节加入的空气量来控制T-3102A气相压力为26.66KpaA。T-3102A塔底液(丙烯酸浓度为68%)由塔底泵P-3132AB送出,经E-31322A冷却后进入粗丙烯酸罐。塔底液由LIC-31021A控制在50%。T-3102A温度控制 T-3102A设有自然循环方式的再沸器E-31321A,采用低低压蒸汽加热,塔中部温度计TICA3102A和蒸汽流量计FIC31321A构成串级调节回路,温度调节为主要调节参数,蒸汽流量为副调节参数,通过控制E-31321A的蒸汽流量,确保塔中部温度为68。 3.1.4蒸汽系统 丙烯酸的生产用的是2Mpa、0.7Mpa、0.3Mpa的蒸汽,蒸汽的来源除了从外单位引进外,还有生产单位自身产的,主要是反应器的熔盐冷却器中锅炉水产的气,蒸汽压力的变换运用的是蒸汽低压减温器及低低压减温器。根据生产单位的需求,2Mpa蒸汽是用于带动空气压缩机的汽轮机,汽轮机的入口蒸汽温度要求控制在300左右,2Mpa蒸汽还用于空气预热器、反应器熔盐的夹套、熔盐罐的升温及温度稳定。0.7Mpa的蒸汽主要用于精制工段,以及氧化的锅炉水的除氧水罐的升温,用于控制除氧水罐温度不低于100。0.3Mpa蒸汽主要用于一般的管道伴热,以及丙烯过热器、汽提塔的再沸器。不同装置及管道对蒸汽压力的要求,主要是根据对相应温度的要求。3.1.5循环水及冷冻水系统 循环水来自于循环水站,上水温度一般25左右,循环水主要用于空气压缩机及循环气压缩机的润滑油温度的控制(油温控制在3340)。另外还用于吸收塔及汽提塔塔底液冷却器的降温介质,软管站所用水是循环水。冷冻水来自于冷冻机组。冷冻水用于丙烯蒸发器,利用其与中压锅炉水的混合水蒸发液态丙烯,还用于个别的板式换热器。 3.1.6锅炉水系统 锅炉水系统主要有蒸汽冷凝液罐、除氧水罐、中压蒸汽罐。冷凝液罐水由输送泵打入除氧水罐,水温为100左右,再由除氧水罐输送泵向中压蒸汽罐、丙烯蒸发器送水,以及向吸收塔、二段反应器流出物冷却器送水。若罐中水量减少可向里面输送脱盐水。3.1.7焚烧系统由吸收塔塔顶出来的废气进入旋风分离器,将气液分离后,废气分别经由低温板式换热器、高温板式换热器、加热炉、废气催化反应器、蒸汽过热器、余热锅炉、低温板式换热器后,进入烟囱排入大气。其中主要是废气催化反应器,床层最高温度控制在520,蒸汽过热器的作用就在于为蒸汽透平机提供300的蒸汽。余热锅炉是利用焚烧后的尾气产蒸汽,蒸汽量一般在3.5t/h左右。3.1.8循环气系统循环气是循环气压缩机压缩吸收塔塔顶的尾气,其主要作用是代替加入反应的蒸汽,因为蒸汽的作用是增加反应中的水分以及控制温度,而循环气中含有20%的水分,经过过热器后升到相应的温度可代替蒸汽。循环气压缩机入口温度控制不低于60。3.2岗位生产操作3.2.1开车前准备工作1)系统检查本岗位所看管的设备、管线、阀门是否灵活好用及有无泄漏,并将所有放空阀、导淋阀等置于正确的开关位置。2)确认消防设施完好可靠。3)确认现场各仪表取出阀全开。4)确认各用电设备都已送电到位。5)确认仪表系统启机且正常;联锁取代,电磁阀复位;并检验联锁系统和气体检测系统,确认灵活好用。6)确认公用工程受入状态7)通冷却水(CWS)和冷冻水(LWS)8)E-1101壳程通LWR9)将PIC-1022切入自动,向系统提供LP。10)确认CWS伴管和夹套通汽。11)确认阻聚剂(V-3141)已配制完待用。12)确认R-1101和R-1102已用IA密封。通常除非投入空气,应用IA进行吹扫,以防止催化剂受潮。13)用MP给V-1102 HTS熔化14)E-1101 PP系统N置换,0.5MPa保压15)E-1101 PP受入 3.2.2开车开车的步骤概括如下:1) R-1101、R-1102壳程升温2) HTS循环3) HTS升温4) T-3101、T-3102开车5) 向反应系统加空气6) 向M-1102加LN7) 向M-1101加MP8) T-3101、T-3102调整9) T-3101塔顶排气切入U-60010) 加PP前要确认11) E-1102 LLP通气准备12) 加PP13) 提负荷至70%14) 启动K-1102 切循环气15) 提负荷至100%.在氧化单元负荷开到100%后,稳定系统温度、压力,同时通知化验室人员进行热气体分析,以便进行及时调整。3.2.3系统正常停车1、在联锁情况下空气系统XV-1002,循环气系统XV-1030,丙烯系统XV-1003会自动切断。2、确认XV-1004/1005已经打开,事故应急氮已经投入。3、平衡蒸汽管网压力保证另一套以及U-200的稳定运行,视管网压力高低以及V-1104产气量适当调节盐阀开度,视情况开一反、二反电加热器。4、停一台P-1106泵,关T-3102塔底再沸器加蒸汽保护阀导淋打开,关闭K-1101入口蒸汽大阀,将M-1101、M-1102、M-1103导淋都打开。5、将V-1101至E-1101丙烯保护阀关闭,停真空泵。6、将E-1102出口保护阀关闭,XV-1003后保护阀关闭,关闭XV-1003气源阀,将XV-1012前保护阀关闭,将K-1102防喘振阀副线及后阀关闭,E-1108加水保护阀关一道, 停E-1108出口伴热。7、停T-3101A尾气伴热。8、将LV-1001、XV-1001、TV-1002、PV-1002、TV-1006、FV-1007阀位归零。TV-1005、TV-1010关至两扣或者关闭,停压缩机油泵一台。9、调节V-1105、V-1106液位,退二塔再沸器蒸汽,手动调节二塔出料调节阀,控制一塔至二塔流量待二塔温度下降后停急冷水及阻聚剂,将XV-1011、LV-1008关闭,将PV-1017打手动开两个阀位。10、待V-1104没有液位及产气量将现场V-1104、E-1105、E-1106、E-1107AB排污打开,适当关PV-1013调节阀注意压力变化。第四章:丙烯酸的用途和安全危害 4.1.1、丙烯酸的用途 主要用于生产丙烯酸酯,如甲酯、乙酯、丁酯和2-乙基己酯,还可作为丙烯酰胺的原料。丙烯酸和丙烯酸酯是生产其均聚物和共聚物的重要原料。以丙烯酸作第三单体可得羰基丁苯橡胶。丙烯酸是水溶性聚合物的重要原料之一,与淀粉接枝共聚可制得超强性吸水剂。 4.1.2丙烯酸的健康危害本品对皮肤、眼睛和呼吸道有强烈刺激作用。对呼吸道有刺激性,高浓度吸入引起肺水肿。有麻醉作用。眼直接接触可致灼伤。对皮肤有明显的刺激和致敏作用。口服强烈刺激口腔及消化道,可出现头晕、呼吸困难,神经过敏。 接触处理:可分为皮肤接触、眼睛接触、吸入及食入。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立即用流动清水彻底冲洗。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 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误服者给饮大量温水,催吐,就医。 4.1.3丙烯酸危险特性 燃爆危害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若遇高热,可发生聚合反应,放出大量热量而引起容器破裂和爆炸事故。遇热、光、水分、过氧化物及铁质易自聚而引起爆炸。 储运注意 通常商品加有阻聚剂。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远离火种、热源。仓温不宜超过30。防止阳光直射。包装要求密封,不可与空气接触。不宜大量或久存,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储存间内的照明、通风等设施应采用防爆型,开关设在仓外。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定期检查是否有泄漏现象。灌装时应注意流速(不超过3ms),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泄漏处置 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一般消防防护服。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喷水雾会减少蒸发,但不能降低泄漏物在受限制空间内的易燃性。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水放入废水系统。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4.13丙烯酸防护措施 手防护:戴防化学品手套。 防护服:穿相应的防护服。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应该佩带防毒口罩。必要时佩带自给式呼吸器。高于NIOSHREL浓度或尚未建立REL,任何可检测浓度下:自携式正压全面罩呼吸器、供气式正压全面罩呼吸器辅之以辅助自携式正压呼吸器。逃生:装有机蒸气滤毒盒的空气净化式全面罩呼吸器(防毒面具)、自携式逃生呼吸器。 第五章:生产设备及工艺流程图5.1丙烯酸生产设备设备名称代号设备名称代号设备名称代号蒸汽过热器E-01丙烯进料消气罐V-1101丙烯蒸发器E-1101高温板换E-02热熔盐罐V-1102丙烯过热器E-1102余热锅炉E-03循环气脱气罐V-1103空气预热器E-1103低温板换E-04中压蒸汽罐V-1104混合器预热器E-1104省煤器E-05蒸汽冷凝液罐V-1105反应产物冷却器E-1108催化反应器R-01除氧水箱V-1106喷淋冷凝器E-31622A旋风分离器EP-01应急氮气罐V-1107一塔塔底再沸器E-31321A开工加热炉H-01仪表用空气罐V-1108一塔塔底冷凝器E-3131A废液焚烧炉H-02空气进口水罐V-1109二塔塔底冷凝器E-31322A预混合器M-11011#反应器R-1101放空冷凝器E31621A一反进料混合器M-11022#反应器R-1102冷冻机组RF-01R-1102进料混合器M-1103吸收塔T-3101A汽提塔T-3102A 5.2丙烯酸工艺流程图 图1 来自罐区的液态丙烯经V-1101缓冲消气,液态丙烯进入E-1101气化,为防止已经气化的丙烯在后部冷凝,用E-1102进行过热控制其出口温度50,由FC-1007控制其流量进入M-1102与来自M-1101空气混合进入R-1101,气体通过催化剂床层在一定温度下快速进行催化反应,生成丙烯醛,部分丙烯酸等产物。R-1101出口气体与空气在M-1103中相混合,混合气体进入 R-1102发生反应生成丙烯酸。 图2 R-1102出口气体进入E-1108,用BFW冷却到160180后进入T-3101A。T-3101内装有高效填料,塔顶压力为9.8KpaG。反应气体由塔釜进入,与塔底循环冷凝液接触,被迅速冷却。塔底液有P-3131AB打出,分两路送出,一路经换热器E-3131A被循环水冷却到65返回到塔中喷淋,从换热器E-3131出来的丙烯酸溶液,经板式换热器E-31622进一步冷却,一部分作为P-3162A密封液,密封液返回T-3101A塔底,其余被打到E-3122A和E-31621A做为喷淋,T-3101塔底液另一路去T-3102塔,控制塔底液位为50%。残留的气体导入吸收塔上部(吸收段),残存在气体中的丙烯酸几乎全被来自T-3101A塔的急冷水在塔顶喷淋吸收。尾气(主要含氮气)作为废气被排往催化焚烧系统进行焚烧处理,或经K-1102压缩返回M-1101。控制T-3101A塔顶压力为0.00980.016MPa。为防止丙烯酸聚合,在吸收水中加入定量的阻聚剂HQ。T-3101A塔的温度控制:调节被E-3131A冷却后的循环流量,使之与未冷却的循环液混合,进入T3101A中部,把塔中温度控制在65。塔釜温度控制在72,从而确保塔顶温度为63。 由T-3101A塔底泵P-3131AB送出的丙烯酸水溶液,从T-3102A塔顶进入。塔顶进入的丙烯酸溶液经溢流堰进入塔底。塔底液经再沸器E-31321A加热,蒸发的热气体与塔顶流下的丙烯酸溶液逆向接触,气体中高浓度的丙烯酸落入塔底。塔顶气相气体经E-3122A冷凝返回T-3101A塔底。未凝气体进入E-31621A被LWS进一步冷凝,冷凝液与E-3122A冷凝液一同返回T-3101A塔底,从E-31621出来的不凝气体通过真空泵P-3162AB,打入T-3101A塔底。在此用PIC-31621A调节加入的空气量来控制T-3102A气相压力为26.66KpaA。T-3102A塔底液由塔底泵P-3132AB送出,经E-31322A冷却后进入粗丙烯酸罐。液位控制在50%。T-3102A温度控制,通过控制E-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