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与匈奴关系说课.doc_第1页
汉与匈奴关系说课.doc_第2页
汉与匈奴关系说课.doc_第3页
汉与匈奴关系说课.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5课 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一、设计理念兼顾不同的学生水平,小组设计教学过程。让学生了解匈奴的历史,对少数民族的历史知识产生兴趣。汉朝与匈奴的关系是民族关系,和与战是民族关系的两种方式,战争给人民带来了灾难,在和平时期各族人民友好往来。使学生认识到各民族之间的友好往来与合作是历史的主流。二、学习目标1、了解匈奴的兴起和在我国古代历史上所作的贡献;匈奴与两汉的关系;呼韩邪单于归汉和昭君出塞为汉匈两族的友好相处做出了重大贡献。 2、通过引导学生思考与探究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和昭君出塞所起的历史作用,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和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思考“汉武帝以前和汉武帝时期,西汉对匈奴的不同政策及原因”,培养学生比较和分析能力。3、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我国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祖国的历史是由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民族友好是我们多民族国家发展的主流。三、课前预习1、冒顿统一蒙古草原(1)匈奴的生活习俗:过着_生活,逐水草迁徙。(2)秦汉之际,_单于第一次统一蒙古草原,建立其强大的国家。(3)匈奴族生产发展:_业兴旺发达,_也发展起来;_被运用于生产生活和军事;同中原的交往中,学会_,开始垦田种谷。2、匈奴与汉朝的和战(1)西汉初年,背景:经济萧条、国家贫困。政策:采取“_”,把_嫁给单于。结果:匈奴仍然_。(2)汉武帝时期,条件:国力强盛。政策:对匈奴实行_,夺取了_。_年,汉武帝派_和_出击匈奴,打败单于。结果:_。 (3)汉元帝时期,背景:匈奴分裂,其中一部_向汉朝称臣。政策:采取_政策,把_嫁给了_。意义:为_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总结:汉武帝的大一统表现在哪些方面?(经济、政治、军事、思想)政治上:思想上:经济上:军事上:思考题:对比汉初的和亲与汉元帝时期的和亲,有什么不同?(注意比较两个历史事件时,要比较背景,结果等)背景汉初国力贫弱元帝时匈奴分裂,一部向汉称臣,订立和好同盟四、教学流程(一)导入课前播放歌曲天堂师:在刚才的乐曲中,我们不仅感受到广阔、优美、和谐的草原风光, 还听到了古代草原的金戈铁马和前方战士的奋勇拼杀。让我们穿过历史的长河,共同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与边疆各民族的是是非非。认识和了解匈奴的兴起及汉朝的和战。出示标题:15、匈奴的兴起及汉朝的和战 (二)基础自测1、秦汉之际,_单于第一次统一蒙古草原。2、(1)西汉初年,背景:经济萧条、国家贫困。政策:采取“_”,把_嫁给单于。结果:匈奴仍然威胁汉朝统治地区。(2)汉武帝时期,条件:国力强盛。政策:对匈奴实行_,夺取了 。_年,汉武帝派_出击匈奴,打败单于。结果:_。 (3)汉元帝时期,背景:匈奴分裂,其中一部向汉朝称臣。政策:采取_政策,把_嫁给了(11)_。意义:为汉匈的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的贡献。1、秦汉之际,_冒顿_单于第一次统一蒙古草原。2、(1)西汉初年,背景:经济萧条、国家贫困。政策:采取“_和亲_”,把_皇室女子_嫁给单于。结果:匈奴仍然威胁汉朝统治地区。(2)汉武帝时期,条件:国力强盛。政策:对匈奴实行_反击_,夺取了 河套地区,河西走廊 。_公元前119_年,汉武帝派_卫青霍去病_出击匈奴,打败单于。结果:匈奴无力对抗汉朝。 (3)汉元帝时期,背景:匈奴分裂,其中一部向汉朝称臣。政策:采取_和亲_政策,把_王昭君_嫁给了呼韩邪单于_。意义:为汉匈的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三) 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冒顿统一蒙古草原【自学指导一】欣赏图片,阅读课本8687页,思考回答下列问题1、这是我国古代哪个民族? 2、他们生活的地点在哪里?3、他们的主要生活方式是什么?4、第一次统一蒙古草原的首领叫什么? 5、统一对匈奴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答案:1、匈奴 2、蒙古草原 3、游牧生活 4、冒顿单于 5、经济发展,匈奴势力壮大,进入鼎盛时期第二环节:卫青霍去病破匈奴【自学指导二】阅读课本87页第二段小字内容,回答下面问题1、西汉初年的经济状况怎样?2、汉初,统治者针对匈奴的进犯采取了什么政策? 3、结果如何?答案:1、国家贫困 2、和亲政策 3、仍然威胁黄河流域人民【自学指导三】1、阅读课本87页第三段,找出西汉汉武帝时反击匈奴的条件。 国力强盛 2、阅读课本88页第一段,结合87页地图,说一说汉武帝反击匈奴战役(漠北战役)的概况时间:公元前119年人物:卫青 霍去病地点:漠北(今蒙古戈壁大沙漠以北)结果:大败匈奴,匈奴无力再与西汉对抗,开始西迁讨论一下:汉武帝以前和汉武帝时期,西汉对匈奴的政策有什么不同?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从中你能得出什么认识? 原因采取的政策汉朝初年国家贫弱和亲汉武帝时国力强盛大规模武力反击汉武帝以前,对匈奴采取“”的退让政策。汉武帝时期对匈奴采取的政策。西汉国力的变化。汉武帝以前经济萧条,;汉武帝时期经济繁荣,。国力的强盛与否是决定战和的物质基础。3、小组一起归纳:汉武帝的大一统表现在那些方面?(提示:从政治、经济、军事、思想四方面思考。)政治上:推恩令,削弱诸侯势力。经济上:将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造五铢钱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军事上:反击匈奴,设立西域都护第三环节:昭君出塞【自学指导四】阅读课本88页第三段,找出下面的问题1、昭君出塞发生在哪个皇帝统治时期? 汉元帝2、是与匈奴哪个首领和亲? 呼韩邪单于3、昭君出塞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即昭君出塞的意义或昭君出塞达到目的了吗?)(1、2号同学结合下面的材料和课本,3、4号同学从课本中找答案)史书记载,昭君和亲后,“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汉与匈奴合为一家,世世毋得相诈相攻 汉书边境和平安宁,友好相处,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交流小组讨论:西汉初期与匈奴的“和亲”同昭君出塞有什么相同之处?有什么不同之处?(提示:汉匈和亲可以从当时的主动和被动、所起的作用几方面考虑)昭君出塞,为汉匈的友好往来和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值得我们学习想一想:西汉与匈奴的关系怎样?西汉初年:对匈奴实行“和亲”。 和汉武帝时:大规模反击匈奴并取胜。 战汉元帝时:匈奴首领呼韩邪请求和亲,昭君出塞。 和课堂小结: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哪几个历史人物?他们分别有哪些事迹?冒顿单于: 第一次统一了蒙古草原,建立了强大的国家汉武帝: 反击匈奴并取得了胜利卫青、霍去病:公元前119年,在漠北大败匈奴汉元帝: 对匈奴实行和亲政策呼韩邪单于: 向汉称臣,与汉朝和亲王昭君: 嫁给呼韩邪单于,为汉匈友好往来和文化交流做出贡献1、第一次统一蒙古草原的杰出首领( 冒顿单于 )。2、填填看 把下面的内容拖到方框内 时期背景政策人物结果西汉初国家贫困和亲公主匈奴依然侵扰汉武帝国力强盛反击匈奴卫青霍去病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