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与传统文化论文 中医是中国传统文化这块土壤孕育出来的要想很好地学习中医、发展中医就必须先全面地学好中国传统文化从历代名医大家著作中看出中医文化经过长期累积形成了特有人文关怀与伦理价值唯物辩证思想、哲学思想、和衷共济思想等 中医与传统文化论文篇1 浅谈中医与传统文化 一、中医文化释义 “中医文化”分为广义与狭义两种广义指中医是对人体病理、生理、防病治病规律的探索有自然科学的性质科学术语大文化所以受中医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狭义指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中的中国汉民族的医学 二、传统中医文化 (一)传统中医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有关医药起源的说法最早在皇帝时期就出现了 在经过了长期与病痛的斗争之后中华民族的医学知识已经是非常的丰富了 关于在大众嘴里经常说的“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等就是对我们祖先的医学医学 医学早在夏朝、商朝跟周朝就已经是处于萌芽发展期了中医理论体系主要是在战国、秦与汉三国时期形成的其中标志性的理论著作有神农本草经、黄帝内经跟伤寒杂病论等 从理论到实际临床的中医学新发展最早出现在两晋至隋唐并且还不断完善了中医学的文化内涵 晋王叔和着了脉经关于脉学的一些理论还有基本知识记载都是十分丰富的备急千金要方最为我国最早医学百科全书由唐代医学大家孙思邀着 宋金元时期是我国医学的发达兴盛时期形成了“寒凉派”、“攻下派”、“补土派”、“养阴派”金元四大家 革新趋势的医药学最早是在明清时期开始发展的 温病学派的出现标志着中医学术发展又取得了突出成就 (二)传统中医文化以医家为传承载体 从历代名医大家著作中看出中医文化经过长期累积形成了特有人文关怀与伦理价值唯物辩证思想、哲学思想、和衷共济思想等 1.中医文化的形成受到儒家文化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从汉朝的武帝开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我国一直以来都是受儒家思想影响较大儒家思想始终贯穿于我国历史的变迁儒家经典更是影响着我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趋向 儒家思想影响到我国传统文化的各个领域文化活动无不和儒学紧密联系同样中医也离不开儒家思想对其的积极影响 到了汉灵帝时出现了我国非常著名的与华佗齐名的医学家张仲景因其所著的伤寒杂病论流传于后世 张仲景在汉灵帝时举孝廉入朝为官曾经官至长沙太守经常定期为百姓坐堂义诊当时以及后世都被称为医学大家他也是儒家文化的发扬着是亦医亦儒的典范所以“儒医”角色起到了以儒学帮助医学、改造医学的关键作用 2.传统伦理思想的价值取向等内容大量渗透于中医学著作中 大量的伦理学问题、众多探讨医生行为规范跟医患关系的行为准则等学术理论都在很多医学论著中出现 唐代孙思邀在其所着的大医精诚中就有许多的记载 通过及其简短的语言叙述就能非常深刻的描述出中医文化的精髓之处这样的行为规范被以后的医家记载传承 3.中国崇古尊经的治学方式对中医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亦起了重要作用 儒家文化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崇古尊经同时也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特征并且还是中医学非常大的一种特色 从伤寒杂病论跟内经出现以后在中医学界就在沿袭着这样的作风到清代的时期崇古尊经的作风更为突出 三、中医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 中医虽然脱胎于中国传统文化但是中医的血液里任然流淌的是中国传统的血液其中无不渗透的都是传统文化的精神 中医与其它形式的文化传统相结合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之成为一体 中医在发扬和继承中国传统文化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中华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中有着独特的表现 (一)“心身合一”的有机整体观 儒家、道家、佛家这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三大家都把世界万物跟人看做是整体统一的认为世界万物都在追其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的整合也就是所谓的“人天合一” 中医学中强调理论上“神形合一”“天人合一”诊断上“司外揣内”“四诊合参”治疗上“辨证论治”体现了动态、联系、和谐的有机整体观 (二)人贵论一的人文医学观 儒家提倡的是无为而治其中“仁”是根本也是人本质特征的体现 “仁”其最本质的就是“爱人”和尊重人是对人文精神的最好诠释 孔子还提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人贵论”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都是值得提倡的思想 中医思想始终受到“人贵论”的影响认识到人的“七情”“人格”“体质”和“行为”是一定社会文化的产物从医疗模式上来更趋向于个体化的治疗不只是把疾病或者人当做一个单纯的生物体而要把病人看作是失去健康并且有感情活动的复杂人体 把“人”置于外部自然规律和社会历史文化之中又关注“人”的身心健康 (三)道法“中庸”的和谐均衡观 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在这里孔子把中庸理解为人及自然之“德”的最高标准 所谓“中庸”就是恪守中道坚持原则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是儒家提出的处理一切事物的总法则 在历史的长河中推动天地万物生生不息运动不止中庸所体现的正是这些过程 (四)“忧患意识”下的防病养生观 “忧患意识”以对未知事物将会带来的消极影响作为一种警示如“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化解忧患趋利避害遇难呈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未雨绸缪” 在传统文化中的忧患意识主要包括对自然的忧患对社会的忧患和人自身的忧患 这种“忧患意识”同样影响了中医思想“治未病”就是人关于自身生命本体的忧患意识 “治未病”其首要思想是防病于未然强调养生、摄生 其主要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个部分 “治未病”其首要思想是防病于未然强调养生、摄生一一即未病先防 这方面的专家孙思邈是贡献最大的其中之一他最早把疾病分为3个部分分别为“未病”、“欲病”、“已病”三个层次“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 ”所著备急千金要方中载有一整套养生延年的方法和措施 参考文献: 1梅国强.伤寒论讲义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滕荣欣.传统中医文化与现代中医医院文化建设D.山东:山东中医药大学. 3何敏曹瑛.儒家饮食观与中医J.中医学院学报 4许华武.浅谈培养中医传统文化修养J.光明中医 中医与传统文化论文篇2 浅析理性认识中医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摘要:中医并非由中国古代哲学孕育出来而是在发展过程中积极引用新产生的各种哲学术语来装扮自己 中医理论也并非中国传统文化所独有古代西方医学中很多内容与中医相似甚至相同中医理论是人类古代思维方式的产物 关键词:中医;传统文化;辩证关系 时下一个比较流行的看法是:中医是中国传统文化这块土壤孕育出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C证安全员模拟题集及答案解析
- 2025年中小学英语教师面试英语预测题集
- 2025年美术教育专业能力测评试卷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旅游规划实务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劳动保护知识题库含答案
- 2025年技术经纪人入门面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建筑建材工程师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环境卫生管理师专业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化学分析师专业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市场调研分析师职位面试指南及模拟题解答
- GB/T 45953-2025供应链安全管理体系规范
- 速冻机在果蔬加工中的应用考核试卷
- 2025年初级律师助理面试必-备题库及解析
- 增值税留抵退税培训课件
- 2025年秋季开学第一课《翻越你的浪浪山》课件
- DB11∕T 510-2024 公共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
-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复习课件
- GJB标准化大纲
- 钢筋混凝土排水管二级管配筋设计图册
- 同济大学复变函数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课件
- 教导处行事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