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价值工程进行设计、施工案例的评价.doc_第1页
运用价值工程进行设计、施工案例的评价.doc_第2页
运用价值工程进行设计、施工案例的评价.doc_第3页
运用价值工程进行设计、施工案例的评价.doc_第4页
运用价值工程进行设计、施工案例的评价.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本知识点五:运用价值工程进行设计、施工方案的评价一、基本原理1.价值工程价值工程中的价值,是指作为某种产品(或作业)所具有的功能与获得该功能的全部费用的比值。它不是对象的使用价值,也不是对象的交换价值,而是对象的比较价值,可表示为:V=F/C或:价值=功能费用价值工程的目标是以最低的寿命期成本,使产品具备它所必须具备的功能。2.提高产品价值的途径(1)提高产品功能的同时,降低产品成本;(2)产品成本不变,提高产品的功能;(3)产品功能不变,降低产品寿命期成本;(4)产品功能有较大幅度提高,产品成本有较少提高;(5)产品功能略有降低,产品成本大幅度降低。2、功能评价值F的计算对象的功能评价值F(目标成本),是指可靠地实现用户要求功能的最低成本,可以看成是企业预期的、理想的成本目标值。功能评价值一般以货币价值形式表达。功能重要性系数评价法功能重要性系数评价法是一种根据功能重要性系数确定功能评价值的方法。 这种方法根据各功能区的重要程度和复杂程度,确定各个功能区在总功能中所占的比重,即功能重要性系数。然后将产品的目标成本按功能重要性系数分配给各功能区作为该功能区的目标成本,即功能评价值。(1)确定功能重要性系数功能重要性系数是指评价对象的功能在整体功能中所占的比率。1)环比评分法根据功能分析,决定评价功能的级别,确定需要评价的功能 F 1、F2、F3、F4。对上下相邻两项功能的重要性进行对比打分,所打的分作为暂定重要性系数。例如:将F 1与F2进行对比,如果F1的重要性是F2的1.5倍,就将1.5记入第(2)栏内,同样,F2与F3对比为2.0倍,F3与F4对比为3.0倍。对暂定重要性系数进行修正。首先将最下面一项功能F 4的重要性系数定为1.0,称为修正重要性系数, 由于F3的暂定重要性是F4的3倍,故应得F3的修正重要性系数定为3.0(3.01.0),而F2为F3的2倍,故F2定为6.0(3.02.0)。同理,F1的修正重要性系数为9.0(6.01.5),各数相加,即得全部功能区的总分19.0。将各功能的修正重要性系数除以全部功能总分19.0,即得各功能区的重要性系数 。如F 1的功能重要性系数为9.019.00.47,F2、F3、F4的功能重要性系数依次为0.32、0.16和0.05。计算如下表:功能重要性系数计算表功能区功能重要性评价暂定重要性系数修正重要性系数功能重要性系数(1)(2)(3)(4)F11.59.00.47F22.06.00.32F33.03.00.16F41.00.05合 计19.01.002)强制评分法强制评分法,包括01评分法和04评分法。01评分法按着功能重要程度一一对比打分,重要的打1分,相对不重要的打0分,如表所示,要分析的对象(零部件)自己与自己相比不得分,用“”表示。最后,根据每个参与人员选择该零部件得到的功能重要性系数Wi,可以得到该零部件的功能重要性系数平均值W。式中:k参加功能评价的人数。为避免不重要的功能得零分,可将各功能累计得分加1分进行修正,用修正后的总分分别去除各功能累计得分即得到功能重要性系数。功能重要性系数计算表零部件ABCDE功能总分修正得分功能重要性系数ABCDE0010101011100000111132140432510.2670.2000.1330.3330.067合计10151.0004评分法01评分法中的重要程度差别仅为1分,不能拉开档次。为弥补这一不足,将分档扩大为4级,其打分矩阵仍同01评分法。档次划分如下:F 1比F2重要得多: F1得4分,F2得0分;F 1比F2重要: F1得3分,F2得1分;F 1与F2同等重要: F1得2分,F2得2分;F 1不如F2重要: F1得1分,F2得3分;F 1远不如F2重要: F1得0分,F2得4分。(2)确定功能评价值F1)新产品设计在功能重要性系数确定之后,就可将新产品设定的目标成本(如为800元)按已有的功能重要性系数加以分配计算,求得各个功能区的功能评价值,并将此功能评价值作为功能的目标成本,如表所示。新产品功能评价计算表功能区(1)功能重要性系数(2)功能评价值(F)(3)(2)800F10.47376F20.32256F30.16128F40.0540合计1.008002)既有产品的改进设计现设既有产品的现实成本为500元,即可计算出功能评价值或目标成本。既有产品功能评价值计算表功能区功能现实成本C(元)功能重要性系数根据产品现实成本和功能重要性系数重新分配的功能区成本功能评价值F(或目标成本)成本降低幅度C(CF)(1)(2)(3)(2)500元(4)(5)F11300.47235130F22000.3216016040F3800.168080F4900.05252565合计5001.00500395105表中此分配结果可能有三种情况:功能区新分配的成本等于现实成本。如F3就属于这种情况。此时应以现实成本作为功能评价值F。新分配成本小于现实成本。如F2和F4就属于这种情况。此时应以新分配的成本作为功能评价值F。新分配的成本大于现实成本。 需要进行具体分析。A、如果是因为功能重要性系数定高了,经过分析后可以将其适当降低。因功能重要性系数确定过高可能会存在多余功能,如果是这样,先调整功能重要性系数,再确定功能评价值。B、如因成本确实投入太少而不能保证必要功能,可以允许适当提高一些。除此之外, 即可用目前成本作为功能评价值F。3.功能价值V的计算及分析(1)功能成本法功能评价值与价值系数计算表子项目功能重要性系数功能评价值目标成本现实成本价值系数/改善幅度-123ABC合 计根据上述计算公式,功能的价值系数计算结果有以下三种情况:1)V1。即功能评价值等于功能现实成本。这表明评价对象的功能现实成本与实现功能所必需的最低成本大致相当。此时,说明评价对象的价值为最佳,一般无需改进。2)V1。即功能现实成本大于功能评价值。表明评价对象的现实成本偏高,而功能要求不高,应以剔除过剩功能及降低现实成本为改进方向,使成本与功能比例趋于合理。3)V1。即功能现实成本低于功能评价值,表明该部件功能比较重要,但分配的成本较少。此时,应进行具体分析,功能与成本的分配可能已较理想,或者有不必要的功能,或者应该提高成本。应注意一个情况,即V0时,要进一步分析。如果是不必要的功能,该部件应取消;但如果是最不重要的必要功能,则要根据实际情况处理。(2)功能指数法价值指数计算表零部件名称功能指数现实成本(元)成本指数价值指数/ABC合 计1.001.00价值指数的计算结果有以下三种情况:1)V I1。此时评价对象的功能比重与成本比重大致平衡,合理匹配,可以认为功能的现实成本是比较合理的。2)V I1。此时评价对象的成本比重大于其功能比重,表明相对于系统内的其他对象而言,目前所占的成本偏高,从而会导致该对象的功能过剩。应将评价对象列为改进对象,改善方向主要是降低成本。3)V Il。此时评价对象的成本比重小于其功能比重。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有三种:A.由于现实成本偏低,不能满足评价对象实现其应具有的功能要求,致使对象功能偏低,这种情况应列为改进对象,改善方向是增加成本;B.对象目前具有的功能已经超过其应该具有的水平,也即存在过剩功能,这种情况也应列为改进对象,改善方向是降低功能水平;C.对象在技术、经济等方面具有某些特征,在客观上存在着功能很重要而需要消耗的成本却很少的情况,这种情况一般不列为改进对象。 4.确定VE对象的改进范围对产品部件进行价值分析,就是使每个部件的价值系数(或价值指数)尽可能趋近于1。根据此标准,就明确了改进的方向、目标和具体范围。确定对象改进范围的原则如下: (1)FC值低的功能区域计算出来的Vl的功能区域,基本上都应进行改进,特别是V值比1小得较多的功能区域,应力求使V1。 (2)CF值大的功能区域成本改善期望值的表达式为:CCF式中:C为成本改善期望值,即成本降低幅度。当n个功能区域的价值系数同样低时,就要优先选择C数值大的功能区域作为重点对象。一般情况下,当C大于零时,C大者为优先改进对象。 (3)复杂的功能区域复杂的功能区域,说明其功能是通过采用很多零件来实现的。一般地,复杂的功能区域其价值系数(或价值指数)也较低。 一般解题步骤:1、运用价值工程理论进行多方案的选优的计算步骤如下:(1)确定各项功能的功能重要系数:常用的功能指数计算方法:0-1评分法,04评分法,环比评分法(2)计算各方案的功能加权得分:根据专家对功能的评分表和功能重要性系数,分别计算各方案的功能加权得分;(3)计算各方案的功能指数(FI):各方案的功能指数=该方案的功能加权得分/各方案加权得分;(4)计算各方案的成本指数(CI):各方案的成本指数=该方案的成本或造价/各方案成本或造价(5)计算各方案的价值指数(VI):各方案的价值指数=该方案的功能指数/该方案的成本指数;(6)方案选择:比较各方案的价值指数,选择价值指数最大的为最优方案。2、运用价值工程理论进行单方案的改进,计算步骤如下:(1)计算各项功能的功能指数FI:FI=该功能得分/各功能得分;(2)计算各项功能的成本指数CI:CI=该功能的成本或造价/各功能的成本或造价;(3)计算各项功能的价值指数VI:VI=该功能项目的功能指数/该功能项目的成本指数;(4)确定各项功能的目标成本F:F=该功能项目的功能指数总目标成本;(5)确定各项功能的成本降低期望值C:C =目前成本(改进前的成本)-目标成本。【教材案例】案例三(P39)背景:某市高新技术开发区有两幢科研楼和一幢综合楼,其设计方案对比项目如下:A方案:结构方案为大柱网框架轻墙体系,采用预应力大跨度叠合楼板,墙体材料采用多孔砖及移动式可拆装式分室隔墙,窗户采用中空玻璃塑钢窗,面积利用系数为93%,单方造价为1438元/m 2;B方案:结构方案同A方案,墙体采用内浇外砌,窗户采用单玻璃塑钢窗,面积利用系数为87%,单方造价为1108元/m 2;C方案:结构方案采用砖混结构体系,采用多孔预应力板,墙体材料采用标准粘土砖,窗户采用双玻璃塑钢窗,面积利用系数为79%,单方造价为1082元/m 2。方案各功能的权重及各方案的功能得分见表2-5。表2-5各方案功能的权重及得分表方案功能功能权重方案功能得分ABC结构体系0.2510108楼板类型0.0510109墙体材料0.25897面积系数0.35987窗户类型0.10978问题:1.试应用价值工程方法选择最优设计方案。计算思路:确定各项功能的功能重要系数计算各方案的功能加权得分计算各方案的功能指数(FI)计算各方案的成本指数(CI)计算各方案的价值指数(VI)方案选择答疑编号502023020701【答案】 解:分别计算各方案的功能指数、成本指数和价值指数,并根据价值指数选择最优方案。(1)各方案的功能指数,如表2-7所示。表2-7功能指数计算表方案功能功能权重方案功能加权得分ABC结构体系0.25100.25=2.50100.25=2.5080.25=2.00楼板类型0.05100.05=0.50100.05=0.5090.05=0.45墙体材料0.2580.25=2.0090.25=2.2570.25=1.75面积系数0.3590.35=3.1580.35=2.8070.35=2.45窗户类型0.1090.10=0.9070.10=0.7080.10=0.80合计9.058.757.45功能指数9.05/25.25=0.3588.75/25.25=0.3477.45/25.25=0.295注: 表2-7中各方案功能加权得分之和为:9.05+8.75+7.45=25.25(2)计算各方案的成本指数,如表2-8所示。(3)计算各方案的价值指数,如表2-9所示。表2-9价值指数计算表方案ABC功能指数0.3580.3470.295成本指数0.3960.3050.298价值指数0.9041.1380.990由表2-9的计算结果可知,B方案的价值指数最高,为最优方案。问题2:为控制工程造价和进一步降低费用,拟针对所选的最优设计方案的土建工程部分,以工程材料费为对象开展价值工程分析。将土建工程划分为四个功能项目,各功能项目得分值及其目前成本见表2-6。按限额设计要求,目标成本额应控制为12170万元。表2-6功能项目得分及目前成本表功能项目功能评分目前成本(万元)A.桩基围护工程101520B.地下室工程111482C.主体结构工程354705D.装饰工程385105合计9412812试分析各功能项目的目标成本及其可能降低的额度,并确定功能改进顺序。答疑编号502023020702正确答案解:根据表2-6所列数据,分别计算桩基围护工程、地下室工程、主体结构工程和装饰工程的功能指数、成本指数和价值指数;再根据给定的总目标成本额,计算各工程内容的目标成本额,从而确定其成本降低额度。具体计算结果汇总见表2-10。由表2-10的计算结果可知,桩基围护工程、地下室工程、主体结构工程和装饰工程均应通过适当方式降低成本。根据成本降低额的大小,功能改进顺序依次为:桩基围护工程、装饰工程、主体结构工程、地下室工程。 问题3:若某承包商以表2-6中的总成本加3.98%的利润报价(不含税)中标并与业主签订了固定总价合同,而在施工过程中该承包商的实际成本为12170万元,则该承包商在该工程上的实际利润率为多少?答疑编号502023020703正确答案解:该承包商在该工程上的实际利润率实际利润额/实际成本额(12 8123.98%12 81212170)/12 1709.47% 问题4:若要使实际利润率达到10%,成本降低额应为多少?答疑编号502023020704正确答案解:设成本降低额为x万元,则(12 8123.98%x)/(12812x)10%解得x701.17万元因此,若要使实际利润率达到10%,成本降低额应为701.17万元。 例题总结:1、一定要掌握运用价值工程进行设计方案评价的方法、过程和原理;2、各功能目标成本的数值为总目标成本与该功能的功能指数的乘积;3、本题中的成本降低额也是利润的增加额,实际利润为预期利润与利润增加额(成本降低额)之和。【教材案例】案例四(P43)背景:某房地产公司对某公寓项目的开发征集到若干设计方案,经筛选后对其中较为出色的四个设计方案作进一步的技术经济评价。有关专家决定从五个方面(分别以F 1F5表示)对不同方案的功能进行评价,并对各功能的重要性达成以下共识:F2和F3同样重要,F4和F5同样重要,F1相对于F4很重要,F1相对于F2较重要;此后,各专家对该四个方案的功能满足程度分别打分,其结果见表2-11。根据造价工程师估算,A、B、C、D四个方案的单方造价分别为1420元/m 2、1230元/m2、1150元/m2、1360元/m2。表2-11方案功能得分功能方案功能得分ABCDF191098F2101089F399109F48887F59796答疑编号502023020801问题1:计算各功能的权重。【答案】解:根据背景资料所给出的相对重要程度条件,计算各功能权重。为了更好的弄清F 1F5相互之间的相对重要性,可以根据题给条件对这五个指标进行重要性排序为:F1 F2 = F3 F4 = F5,再利用0-4法计算各项功能指标的权重。已知:F 2和F3同样重要,F4和F5同样重要,F1相对于F4很重要,F1相对于F2较重要;即:F2F3 、F4F5 、F1F4、F1F2计算结果见表2-12。表2-12功能权重计算表问题2:用价值指数法选择最佳设计方案。【答案】解:分别计算各方案的功能指数、成本指数、价值指数如下:(1)功能指数将各方案的各功能得分分别与该功能的权重相乘,然后汇总即为该方案的功能加权得分,各方案的功能加权得分为:W A=90.350+100.225+90.225+80.100+90.100=9.125W B=100.350+100.225+90.225+80.100+70.100=9.275W C=90.350+80.225+100.225+80.100+90.100=8.900W D=80.350+90.225+90.225+70.100+60.100=8.150各方案功能的总加权得分为W=W A+WB+WC+WD=9.125+9.275+8.900+8.150=35.45因此,各方案的功能指数为:F A=9.125/35.45=0.257F B=9.275/35.45=0.262F C=8.900/35.45=0.251F D=8.150/35.45=0.230(2)各方案的成本指数各方案的成本指数为:C A=1420/(1420+1230+1150+1360)=1420/5160=0.275C B=1230/5160=0.238C C=1150/5160=0.223C D=1360/5160=0.264(3)各方案的价值指数各方案的价值指数为:V A=FA/CA=0.257/0.275=0.935V B=FB/CB=0.262/0.238=1.101V C=FC/CC=0.251/0.223=1.126V D=FD/CD=0.230/0.264=0.871由于C方案的价值指数最大,所以C方案为最佳方案。例题总结:1、注意掌握04评分法的运用。【教材案例】案例五(P45)背景:承包商B在某高层住宅楼的现浇楼板施工中,拟采用钢木组合模板体系或小钢模体系施工。经有关专家讨论,决定从模板总摊销费用(F 1)、楼板浇筑质量(F2)、模板人工费(F3)、模板周转时间(F4)、模板装拆便利性(F5)等五个技术经济指标对该两个方案进行评价,并采用0-1评分法对各技术经济指标的重要程度进行评分,其部分结果见表2-13,两方案各技术经济指标的得分见表2-14。经造价工程师估算,钢木组合模板在该工程的总摊销费用为40万元,每平方米楼板的模板人工费为8.5元;小钢模在该工程的总摊销费用为50万元,每平方米楼板的模板人工费为6.8元。该住宅楼的楼板工程量为2.5万m 2。表2-13指标重要程度评分表F1F2F3F4F5F10111F2111F301F41F5表2-14指标得分表钢木组合模板小钢模总摊销费用108楼板浇筑质量810模板人工费810模板周转时间107模板装拆便利性109答疑编号502023020802问题1:试确定各技术经济指标的权重(计算结果保留三位小数)。【答案】解:根据0-1评分法的计分办法,两指标(或功能)相比较时,较重要的指标得1分,另一较不重要的指标得0分。各技术经济指标得分和权重的计算结果见表2-15。表2-15指标权重计算表问题2:若以楼板工程的单方模板费用作为成本比较对象,试用价值指数法选择较经济的模板体系(功能指数、成本指数、价值指数的计算结果均保留三位小数)。【答案】解:需要根据背景资料所给出的数据计算两方案楼板工程量的单方模板费用,再计算其成本指数。(1)计算两方案的功能指数,结果见表2-16。表2-16功能指数计算表技术经济指标权重钢木组合模板小钢模总摊销费用0.267100.267=2.6780.267=2.14楼板浇筑质量0.33380.333=2.66100.333=3.33模板人工费0.13380.133=1.06100.133=1.33模板周转时间0.200100.200=2.0070.200=1.40模板装拆便利性0.067100.067=0.6790.067=0.60合计1.0009.068.80功能指数9.06/(9.06+8.80)=0.5078.80/(9.06+8.80)=0.493(2)计算两方案的成本指数钢木组合模板的单方模板费用为:40/2.5+8.5=24.5(元/m 2)小钢模的单方模板费用为:50/2.5+6.8=26.8(元/m 2)则钢木组合模板的成本指数为:24.5/(2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