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 录 摘 要 1 引 言 2 第 1 章 绪论 3 1 1 选题背景 3 1 2 选题介绍 3 第 2 章 系统主要硬件电路设计 5 2 1 单片机总体设计原理 5 2 2 各功能模块分析 5 2 2 1 闪烁系统 5 2 2 2 脉冲震荡系统 6 2 2 3 核心控件 7 2 2 4 复位电路 8 第 3 章 MCS 51 的介绍 10 3 1 MCS 51 单片机的结构框图 10 3 2 MCS 51 单片机的逻辑结构及功能 10 3 3 MCS 51 的信号引脚 12 3 4 彩灯控制端并行 1 O 端口 14 3 5 彩灯系统时钟电路与时序 14 3 6 单片机的复位工作方式 16 第 4 章 软件设计 17 4 1 软件系统方框图 17 4 24 2 中断延时程序 17 4 3 仿真环境 PROFESSIONAL仿真软件 18 第 5 章 系统调试 19 5 1 调试 19 5 1 1 硬件调试 19 5 1 2 软件调试 19 5 1 3 软硬联调 19 致 谢 20 参考文献 21 附录 1 系统仿真电路图 22 附录 2 主要源程序 23 摘 要 介绍了一种简单的 LED 彩灯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 以 AT89C51 单片机作为控制 核心 较少的辅助硬件电路相结合 利用软件实现对 LED 彩灯进行控制 本文提出 了一种基于 A T 89C51 单片机的彩灯控制方案 实现对 L ED 彩灯的控制 本方案 以 A T 89C51 单片机作为主控核心 与显示 驱动等模块组成核心主控制模块 在主控模块上设有 16 个 LED 显示器 根据用户需要可以编写若干种亮灯模式 利 用其内部定时器 T0 实现一个基本单位时间为 5m s 的定时中断 根据各种亮灯时 间的不同需要 在不同时刻输出灯亮或灯灭的控制信号 驱动各种颜色的灯亮或灭 关键词 LED 彩灯 单片机控制 定时中断 引 言 随着人们对房屋的装饰需要彩灯 在许多城市可以看到彩色霓虹灯 LED 彩灯 由于其丰富的灯光色彩 便宜的造价以及控制简单等特点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用 彩灯来装饰街道和城市建筑物已经成为一种时尚 但目前市场上各式样的 LED 彩灯 控制器大多数用全硬件电路实现 电路结构复杂 电路复杂 功率损耗大等缺点 此外从功能效果上看 亮灯模式少而且样式单调 缺乏用户可操作性 本方案提 出了一种基于 AT89C51 单片机的彩灯控制方案 实现对 LED 彩灯的控制 在主控模 块上设有 16 个码 LED 显示灯 根据需要可以编写若干种亮灯模式 利用其内部定 时器 T0 实现一个基本单位时间为 1 ms 的定时中断 根据各种亮灯时间的不同需要 在不同时刻输出灯亮或灯灭的控制信号 然后驱动各种颜色的灯亮或灭 与普通 LED 彩灯相比 具有体积小 价格低 低能耗等优点 LED 彩灯用软件控制硬件的方式来是彩灯闪烁 即彩灯控制器和管内 LED 板模 块 彩灯采用 AT89C51 提供 5V 电压工作 经过开关电源变换 输出直流工作电压 一方面为管内 LED 模块提供 5V 工作电源 另一方面为主控模块单片机系统彩灯控 制器提供 5V 工作电源 整个系统工作由软件程序控制运行 上电后系统经过初始 化 LED 彩灯控制器按照程序设定好的若干亮灯花样模式程序顺序调用往下走 开始 工作 依次 8 种闪烁模式为一个闪烁周期 然后再回主循环继续工作 对于每一个 模式编写一个独立工作子程序 因此在 LED 彩灯上电工作后 可以方便地通过控 模块上的显示器知道 LED 彩灯当前工作模式 工作时间 Ti 频率 Fi 等实时参 第 1 章 绪论 1 1 选题背景 随着人们生活环境的不断改善和美化 在许多场合可以看到彩色霓虹灯 LED 彩灯由于其丰富的灯光色彩 低廉的造价以及控制简单等特点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用 彩灯来装饰街道和城市建筑物已经成为一种时尚 但目前市场上各式样的 LED 彩灯控制器大多数用全硬件电路实现 电路结构复杂 功能单一 这样一旦制作成 品只能按照固定的模式闪亮 不能根据不同场合 不同时间段的需要来调节亮灯时 间 模式 闪烁频率等动态 参数 这种彩灯控制器结构往往有芯片过多 电路复 杂 功率损耗大等缺点 此外从功能效果上看 亮灯模式少而且样式单调 缺乏用 户可操作性 影响亮灯效果 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彩灯控制器进行改进 彩灯可以通过定时或随用户要求来变换不同的色彩 传统的彩灯一般只有 3 种 颜色 当需要其中某种颜色的时候 点亮该颜色的灯泡 熄灭其他颜色的灯 目前市 面最为常用的彩色灯大都利用惰性气体在电极作用下变色的原理制作 工艺要求严 格 本案例采用三基色原理 利用价格低廉的 51 系列单片机控制基色LED灯泡从 而实现丰富的色彩变化 设计的艺术彩灯在外观上与普通的飞利浦灯泡相仿 1 2 选题介绍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 51 单片机的彩灯控制方案 实现对 LED 彩灯的控制 本 方案以 51 单片机作为主控核心 与显示 驱动等模块组成核心主控制模块 在主 控模块上设晶振电路和 16 个 LED 显示二极管 根据用户需要可以编写若干种亮灯 模式 利用其内部定时器 T0 实现一个基本单位时间为 5 ms 的定时中断 根据各种 亮灯时间的不同需要 在不同时刻输出灯亮或灯灭的控制信号 然后驱动各种颜色 的灯亮或灭 MCS51 是指由美国 INTEL 公司生产的一系列单片机的总称 MCS 51 系列单片机 产品有 8051 8031 8751 80C51 80C31 等型号 前三种为 CMOS 芯片 后两种为 CHMOS 芯片 它们的结构基本相同 其主要差别反映在存储器的配置上 8051 内 部设有 4K 字节的掩模 ROM 程序存储器 8031 片内没有程序存储器 而 8751 是将 8051 片内的 ROM 换成 EPROM 由 ATMEL 公司生产的 89C51 将 EPROM 改成了 4K 的闪 速存储器 他们的结构大同小异 我用的一块称之为 89C51 的芯片 下面我们就看一下如何给它连线 1 电源 这当然是必不可少的了 单片机使用的是 5V 电源 其中正极接 40 引脚 负 极 地 接 20 引脚 2 振蒎电路 单片机是一种时序电路 必须提供脉冲信 号才能正常工作 在单片机内部已集成了振荡器 使用晶体振荡器 接 18 19 脚 只要买来晶振 电容 连上就可以了 3 复位引脚至于复位是何含义及为何需 要复要复位 在单片机功能中介绍 4 EA 引脚 EA 引脚接到正电源端 至 此 一个单片机就接好 通上电 单片机就开始工作了 第 2 章 系统主要硬件电路设计 2 1 单片机总体设计原理 基于 51 单片机的彩灯控制方案 实现对 LED 彩灯的控制 本方案以 51 单片机 作为主控核心 与显示 驱动等模块组成核心主控制模块 在主控模块上设有晶振 电路和 16 个 LED 显示二极管 根据用户需要可以编写若干种亮灯模式 利用其内 部定时器 T0 实现一个基本单位时间为 5 ms 的定时中断 根据各种亮灯时间的不同 需要 在不同时刻输出灯亮或灯灭的控制信号 结构框图如图 2 1 所示 复位电路 MC 51 核 心部件 闪烁系统 震荡脉冲 图 2 1 硬件系统方框图 2 2 各功能模块分析 单片机系统 彩灯控制器 提供 5 V 工作电源 整个系统工作由软件程序控制 运行 根据需要 可以上电后系统经过初始化 查询是否有功能切换键按下 有 则进入用户设定模式状态 无 则进入默认缺省工作状态 51 单片机的彩灯控制 方案 实现对 LED 彩灯的控制 本方案以 51 单片机作为主控核心 与显示 驱动 等模块组成核心主控制模块 利用其内部定时器 T0 实现一个基本单位时间为 5 ms 的定时中断 根据各种亮灯时间的不同需要 在不同时刻输出灯亮或灯灭的控制信 号 2 2 1 闪烁系统 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简称 LED 或数码管 这种显示器具有线路简单 耗电少 成 本低 寿命长等优点 本系统输出结果选用 16 个 LED 显示 数码管有共阴共阳之 分 本系统采用 16 段共阴型 LED 其原理图如图 2 2 1 所示 每端有 8 个发光二 极管 公共端由 8 个发光二极管的阴极并接而成 正常显示时公共端接低电平 GND 各发光二极管是否点亮取决于各引脚上是否是高电平 彩灯闪烁由 5V 电源和八个 LED 发光二极管 八个限压电阻组成如下图所示是彩灯闪烁系统的主要的外部可视 部件 LED 显示器由 16 个发光二极管组成 其中每个发光二极管的颜色是不相同 的 LED 显示器有两种不同的形式 一种是 8 个发光二极管的阳极都连在一起的 称 之为共阳极 LED 显示器 另一种是 8 个发 光二极管的阴极都连在一起的 称之 为共阴极 LED 显示器 由于系统要显示的内容比较简单 显示量不多 所以选用数码管既方便又经济 LED 有共阴极和共阳极两种 如图 2 2 1 所示 二极管的阴极连接在一起 通常此公共阴极接地 而共阳极则将发光二极管的 阳极连接在一起 接入 5V 的电压 一位显示器由 8 个发光二极管组成 其中 7 个 发光二极管构成字型 8 的各个笔划 段 a g 另一个小数点为 dp 发光二极管 当在某段发光二极管施加一定的正向电压时 该段笔划即亮 不加电压则暗 为了 保护各段 LED 不被损坏 需外加限流电阻 图 2 2 1 LED 连接方法 2 2 2 脉冲震荡系统 为彩灯循环系统提供稳定频率波在由多片单片机组成的系统中 为了各单片机 之间时钟信号的同步 引入唯一的外部脉冲信号作为各单片机的振荡脉冲 这时外 部的脉冲信号是经单片机 89C51 的 XTAL2 引脚注入的 如图 2 2 2 所示 图 2 2 2 震荡电路 2 2 3 核心控件 89C51 单片机是整个彩灯循环系统的核心是控制彩灯循环闪烁等等一切功能的 部件 其中内部有 ROM 有 RAM 有并行 I O 口等 在 51 单片机内部有一个 CPU 用来运算 控制 有四个并行 I O 口 分别是 P0 P1 P2 P3 有 ROM 用来存放程序 有 RAM 用来存放中间结果 此外还有定时 计数器 串行 I O 口 中断系统 以及一个内部的时钟电路 P1 接口 P1 0 P1 7 8 位准双向 I O 接口 占 1 8 脚 准双向接口是指该接口内部有上拉电阻 能驱动 4 个 LSTTL 低功耗肖脱 基晶体管逻辑电路 负载 P1 接口一般作通用 I O 接口线使用 P2 接口 P2 P2 7 8 位 准双向 I O 接口 占 21 28 脚 能驱使动个 LSTTL 负载 如果系统接有外部存储器 则 CPU 访问外边存储器时 该口作高 8 位地址线使用 P3 接口 P3 0 P3 7 8 位准双向 I O 接口 占 10 17 脚 能驱动 4 个 LSTTL 负载 P3 借口同时也是多功能接口 除可作 通用 I O 接口线使用外 其每一引脚还有第二功能 MCS 51 系列单片机最小系统是指单片机要工作所必须保证的最低配置 如图 3 3 2 所示 a b c d e f g h XTAL2 18 XTAL1 19 ALE 30 EA 31 PSEN 29 RST 9 P0 0 AD0 39 P0 1 AD1 38 P0 2 AD2 37 P0 3 AD3 36 P0 4 AD4 35 P0 5 AD5 34 P0 6 AD6 33 P0 7 AD7 32 P1 0 1 P1 1 2 P1 2 3 P1 3 4 P1 4 5 P1 5 6 P1 6 7 P1 7 8 P3 0 RXD 10 P3 1 TXD 11 P3 2 INT0 12 P3 3 INT1 13 P3 4 T0 14 P3 7 RD 17 P3 6 WR 16 P3 5 T1 15 P2 7 A15 28 P2 0 A8 21 P2 1 A9 22 P2 2 A10 23 P2 3 A11 24 P2 4 A12 25 P2 5 A13 26 P2 6 A14 27 U1 89C51 C1 22pF C2 22pF C3 10uF X1 12M R1 10k 图 3 3 2 单片机最小系统连接图 2 2 42 2 4 复位电路复位电路 复位是单片机的初始化操作 其主要功能是把 PC 初始化为 0000H 使单片机 从 0000H 单元开始执行程序 除 PC 之外 复位操作还对其它一些专用寄存器有影响 它们的复位状态如表 2 1 所示 表 2 1 PC0000HTCON00H ACC00HTL000H PSW00HTH000H SP07HTL100H DPTR0000HTH100H P0 P3 0FFHSCON00H IPXX000000BSBUF 不定 IE0X000000BPCON0XXX0000B TMOD 00H 单片机的 RST 管脚为主机提供了一个外部复位信号输入口 复位信号是高电平 有效 高电平有效的持续时间为 2 个机器周期以上 单片机的复位方式可由手动复 位方式完成 复位电路如图 2 2 4 所示 图 2 2 4 系统复位电路 第 3 章 MCS 51 的介绍 3 1 MCS 51 单片机的结构框图 MCS 51 单片机是在一块芯片中集成了 CPU RAM ROM 定时器 计数器和多种 功能的 I O 线等一台计算机所需要的基本功能部件 MCS 51 单片机内包含下列几 个部件 图 3 1 51 单片机机构框图 3 2 MCS 51 单片机的逻辑结构及功能 1 中央处理器 CPU 中央处理器简称 CPU 是单片机的核心 完成运算和控制操作 按其功能 中 央处理器包括运算器和控制器两部分电路 1 运算器电路 功能 单片机的运算部件 用于实现算术和逻辑运算 2 控制器电路 功能 单片机的指挥控制部件 保证单片机各部分能自动而协调地工作 2 内部数据存储器 组成 RAM 128 8 和 RAM 地址寄存器等 功能 用于存放可读写的数据 3 内部程序存储器 组成 ROM 4K 8 和程序地址寄存器等 功能 用于存放程序和原始数据 4 定时器 计数器 89C51 共有两个 16 位的定时器 计数器 功能 实现定时或计数功能 并以其定时或计数结果对单片机进行控制 以满 足控制应用的需要 5 并行 I O 口 MCS 51 共有 4 个 8 位的 I O 口 P0 P1 P2 P3 功能 实现数据的并行输入输出 6 串行口 MCS 51 单片机有一个全双工的串行口 功能 以实现单片机和其它数据设备之间的串行数据传送 7 中断控制系统 89C51 共有 5 个中断源 即外中断 2 个 定时 计数中断 2 个 串行中断 1 个 全部中断分为高级和低级共两个优先级别 8 时钟电路 MCS 51 芯片的内部有时钟电路 但石英晶体和微调电容需外接 功能 时钟电路为单片机产生时钟脉冲序列 典型的晶振频率 6MHz 11 0592MHz 12MHz 9 位处理器 位处理器称为布尔处理器 功能 以状态寄存器中的进位标志位 C 为累加位 可进行各种位操作 10 总线 总线 连接计算机各部件的一组公共信号线 分类 地址总线 数据总线和控制总线 作用 减少了单片机的连线和引脚 提高了集成度和可靠性 3 3 MCS 51 的信号引脚 89C51 是标准的 40 引脚双列直插式集成电路芯片 引脚排列如下图所示 图 3 3 1 89C51 单片机芯片引脚 1 信号引脚介绍 1 输入输出口线 P0 0 P0 7 P0 口 8 位双向口线 P1 0 P1 7 P1 口 8 位双向口线 P2 0 P2 7 P2 口 8 位双向口线 P3 0 P3 7 P3 口 8 位双向口线 2 PSEN 外部程序存储器读选通信号 在读外部 ROM 时 PSEN 有效 低电平 以实观外部 ROM 单元的读操作 3 EA 访问程序存储器控制信号 当 EA 信号为低电平时 对 ROM 的读操作限定在外部程序存储器 当 EA 信号 为高电平时 对 ROM 的读操作是从内部程序存储器开始 并可延续至外部程序存储 器 4 RST 复位信号 当输入的复位信号延续 2 个机器周期以上高电平时即为有效 用以完成单片机 的复位操作 5 XTAL1 和 XTAL2 外接晶体引线端 当使用芯片内部时钟时 此二引线端用于外接石英晶体和微调电容 当使用外 部时钟时 用于接外部时钟脉冲信号 2 信号引脚的第二功能 复用 即给一些信号引脚赋予双重功能 第二功能信号定义主要集中在 P3 口线中 另外再加上几个其它信号线 1 P3 口线的第二功能 P3 口 8 条口线都定义有第二功能 如表 3 3 3 所示 图 3 3 3 P3 口的第二功能 2 EPROM 存储器程序固化所需要的信号 编程脉冲 30 脚 ALE PROG 编程电压 25V 31 脚 EA Vpp 3 备用电源引入 备用电源是通过 9 脚 RST VPD 引入的 当电源发生故障 电压降低到下限 值时 备用电源经此端向内部 RAM 提供电压 以保护内部 RAM 中的信息不丢失 说明 a 第一功能信号与第二功能信号是单片机在不同工作方式下的信号 因此不 会发生使用上的矛盾 b P3 口线先按需要优先选用它的第二功能 剩下不用的才作为 I O 口线使用 3 4 彩灯控制端并行 1 O 端口 MCS 51 单片机具有 4 个 8 位准双向并行端口 P0 P3 共 32 根 1 O 口线 每一根 1 O 口线都能独立地用作输入或输出 这 4 个端口是单片机与外部设备进行 信息 数据 地址 控制信号 交换的输人或输出通道 1 P0 口功能 作为通用输入 输出口 地址线 数据线分时复用 在扩展系统中 低 8 位地址线与数据线分时使用 PO 口 PO 口先输出片外存储器的低 8 位地址并锁存到地址锁存器中 然后再输出或 输入数据 2 P1 口功能 作为通用输人 输出口使用 3 P2 口功能 通用输人 输出口使用 作为高 8 位地址总线口使用 在扩展系统中 其作为 扩展系统的高 8 位地址总线 与 P0 口低 8 位地址线一起组成 16 位地址总线 4 P3 口功能 作为通用输人 输出口使用 涉及串行口 外部中断 定时器的工作 第二功 能 3 5 彩灯系统时钟电路与时序 时钟电路用于产生单片机工作所需要的时钟信号 示意图如 3 6 1 图 3 6 1 MCS 51 单片机震荡示意图 1 时钟信号的产生 在 MCS 51 芯片内部有一个高增益反相放大器 其输入端为芯片引脚 XTAL1 输出端为引脚 XTAL2 在芯片的外部通过这两个引脚跨接晶体振荡器和微调电容 形成反馈电路 就构成了一个稳定的自激振荡器 如下 3 6 2 图所示 电路中的电 容一般取 30pF 左右 而晶体的振荡频率范围通常是 1 2MHz 12MHz 2 引入外部脉冲信号 在由多片单片机组成的系统中 为了各单片机之间时钟信号的同步 引入唯一 的外部脉冲信号作为各单片机的振荡脉冲 这时外部的脉冲信号是经 XTAL2 引脚注 入 其连接如图 3 6 2 所示 图 3 6 2 51 单片机外部中断源接法 时序定时单位 MCS 51 时序的定时单位共有 4 个 从小到大依次是 拍节 状 态 机器周期和指令周期 下面分别加以说明 1 拍节与状态 振荡脉冲的周期定义为拍节 用 P 表示 两个拍节定义为状态 用 S 表示 2 机器周期 六个状态为一个机器周期 3 指令周期 执行一条指令所需要的时间称之为指令周期 MCS 51 的指令周期根据指令的 不同 可包含有 1 2 3 或 4 个机器周期 3 6 单片机的复位工作方式单片机的复位工作方式 RST 引脚是复位信号的输入端 复位信号是高电平有效 其有效时间应持续 2 个机器周期以上 复位操作有上电自动复位和按健手动复位两种方式 上电自动复位是通过外部 复位电路的电容充电来实现的 电路如 3 7 2 图 按健手动复位有电平方式和脉冲方式两种 其中按健电平复位是通过使复位端 经电阻与 Vcc 电源接通而实现的 其电路 3 7 2 图所示 而按健脉冲复位则是利用 RC 微分电路产生的正脉冲来实现的 其电路如 3 7 2 图所示 图 3 7 2 各复位电路 第 4 章 软件设计 4 1 软件系统方框图 系统软件程序设计主要包括 主程序设计 延时 0 5S 子程序 延时 0 001S 程 序等等 软件框图如 4 1 所示 开 始 P0 P2 口初始化 点亮发光二极管 延时 循 环 图 4 1 4 24 2 中断延时程序 彩灯延时闪烁的实现 延时子程序的调用实际上就是寄存器在 MCS 51 单片机 中 从中断请求发生到被响应 从中断响应到转到执行中断服务程序 采样是中断 出理的第一步他是针对外中断请求信号进行的 如下图 4 2 所示 图 4 2 主程序调用子程序图 4 3 仿真环境 Professional 仿真软件 图 4 3 a Professional 仿真环境 第 5 章 系统调试 因本设计本身要求有稳定性高 免维护 抗干扰能力强等功能 系统调试除了 验证数据处理的精度 确保判断的准确性外 同时必须确认各项的功能的正常运行 5 1 调试 根据系统设计方案 本系统的调试共分为三大部分 硬件调试 软件调试和软 硬件联调 由于在系统设计中采用模块化设计 所以方便了对各电路功能模块的逐 级测试 包括对 键盘操作功能调试 声音输出功能调试 指示灯功能调试等 单 片机软件先在最小系统板上调试 确保工作正常之后 再与硬件系统联调 最后将 各模块组合后整体测试 使系统的所有功能得以实现 5 1 1 硬件调试 电路安装完成后 首先进行检查 即确认电路无虚焊 无短路 无断路 集成 元件安装是否正确 之后进行电路功能模块的分级调试 根据电路功能逐级进行 1 按键功能调试 2 LED 灯功能调试 5 1 2 软件调试 本系统的软件系统很大 全部用 C51 来编写 选用一般的伟福仿真器对 C51 进 行调试 除了语法差错外 当确认程序没问题时 通过直接下载到单片机来调试 采取的是自下到上的调试方法 即单独调试好每一个模块 然后再连接成一个完整 的系统 最后完成一个完整的系统调试 主要是液晶显示屏实时显示功能的调试 5 1 3 软硬联调 系统做好后 进行系统的完整调试 主要任务是检验实现的功能及其效果并校 正数值 根据实测数据 逐步校正数据 使测量结果更准确 单片机软件先在最小 系统板上调试 确保工作正常之后 再与硬件系统联调 致致 谢谢 在这次毕业设计中 我真诚地感谢张万良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 在他们的帮 助下我顺利的完成了此次毕业设计也使我对单片机的一些相应的周边知识有了更进 一步的了解 在做论文的过程中 李老师又反复而耐心地给我指出问题的所在 并帮助我 纠正了许多不妥之处 在做系统设计这一过程中 也给我提出了许多意见和建议 并交给我许多解决问题的技巧和方法 单片机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光光一个单片机并不能发挥什么作用 必须 要和其它的芯片一起才能最大可能的发挥它的各种各样的功能 为了做这个课程设 计我查阅了不少单片机的资料 图书馆关于单片机的书基本上都被我们班同学借光 了 上网查找相应的资料和找老师指导 最后完成了这篇课程设计 在这次设计的 过程中 软件编程是比较难的环节 因为用的是汇编和 C 语言 汇编语言是低级语 言 不像高级语言哪么直观 算法的实现也比较困难 单片机课程设计重点就在于 软件算法的设计 需要有很巧妙的程序算法 才能实现 LED 灯的相应的功能 在编 程上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在里面 还有在张老师对我的系统提出了很多改进的意见 对我的论文中的一些不足的地方也一一地指出 没有他的帮助 我也不可能很好的 完成这次毕业设计 参考文献 1 景东升 单片机自动灌溉控制系统研究 设计及应用 北京农业工程大学 1994 2 武庆生 仇梅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 电子科技大学出版 1998 12 3 朱定华 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1 4 4 刘瑞新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教程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 7 5 吴普特 牛文全 郝宏科 现代化高效节水灌溉设施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2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饭店抵押合同5篇
- 建设工程项目施工廉政合同4篇
- 婚前房产协议书范文5篇
- 新解读《GB-T 32612-2016纺织品 2-甲氧基乙醇和2-乙氧基乙醇的测定》
- 螺蛳粉运输合同范本
- 整形诊所合作合同范本
- 租赁水果树合同范本
- 建设合同范本哪里
- 玻璃代理销售 合同范本
- 车辆转换合同范本
- 高中物理校本课程生活中的趣味物理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 防火防烟分区检查
- 《小学开学第一课:学生守则、行为规范、班级班规》课件
- 农产品营销的渠道策略讲义
- 工程总承包(EPC)模式市场应用现状
- 幼儿园行政工作保密协议
- 环境监测课件
- 冰雪运动行业营销策略方案
- 建筑垃圾处理及清运方案
- 中职资料:第1讲 社会主义在中国的确立与探索+课件
- 新能源汽车空调检测与维修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