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效应”与习惯性违章.doc_第1页
“蝴蝶效应”与习惯性违章.doc_第2页
“蝴蝶效应”与习惯性违章.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蝴蝶效应”与习惯性违章 玉树项目部 张伟龙蝴蝶效应是美国气象学家洛伦兹1963年提出来的,其大意为:一只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挥动几下翅膀,可能在两周后在美国德克萨斯引起一场龙卷风。是指在一个动力系统中,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的长期的巨大的连锁反应。从安全的角度讲,蝴蝶效应就是指:一次很小的违章行为,很可能滋生不小的隐患,引起一场重大的安全事故,蝴蝶挥动翅膀都会引起一场飓风,那么我们一次次因习惯而形成的违规行为又会引起多么严重的后果哪?为什么会发生习惯性违章,主要是存在着麻痹大意、侥幸心理,伤害事故是一种概率很小的事件,一次或多次不安全行为不一定会导致伤害,于是,一些员工会根据习惯性违章行为也没有受到伤害的经验,认为自己运气好,不会出事故,或者得出了“这种行为不会引起事故”的结论。再者就是侥幸心理、省事心理,自以为是,求快图省事,总是希望以最小的付出获取得最大的回报,走捷径办大事,是引发事故的必然因素。习惯性违章危害性突出在一个“习惯”上,惯性思维是根源,对偶然发生的违章行为看得较清楚,纠正也较容易,对习惯性的违章行为,由于见得多了,反而认为是正常行为,因而对事故失去了应有的警惕性,给安全生产留下了事故隐患。因此习惯性违章使人容易丧失应有的警惕性,在现场安全管理工作中,对“习惯性违章”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见怪不怪的管理人员大有人在。违章是事故的隐患,但并不是每次违章都会造成事故。时间久了,就会产生麻痹思想、心存侥幸,总觉的没事,把安全规程、预防措施抛在了脑后,在疏忽大意中,事故降临。在预防习惯性违章上,首先要克服安全工作说得多,做得少;布置得多,检查落实得少;口头上重视,行为上忽视;空闲时重要,忙起来不要;检查时按章操作,检查后违章操作;讲起来头头是道,做起来我行我素;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做法。其次要明确预防习惯性违章工作的目的意义,强化思想渗透,把反违章行为贯穿于员工日常生产生活中去,要通过扎实深入的宣传教育,帮助员工把实现自我价值构筑在企业发展的平台上,自觉破除模糊意识,麻痹大意思想,端正工作态度,要力戒在自己身上杜绝出现习惯性违章,实践安全生产,真诚工作。第三要强化反违章教育。要结合身边、本单位曾经发生过的事故案例,帮助员工吸取反面典型事例中的教训,提高对安全生产重要性的认识,自觉抵制习惯性违章行为,树立违章守纪光荣,违章违纪可耻的行为标准。 第四当别人制止自己的习惯性违章时,应虚心接受,当发现习惯性违章行为时,应勇于制止或劝阻,使其消灭在萌芽状态。对遵守安全规程,不发生习惯性违章的员工,进行奖励 。对习惯性违章的从严考核,实行重罚,使其刻骨铭心,树立消灭习惯性违章行为人人喊打的局面。千里之堤,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