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游饵料的饲养繁殖.doc_第1页
浮游饵料的饲养繁殖.doc_第2页
浮游饵料的饲养繁殖.doc_第3页
浮游饵料的饲养繁殖.doc_第4页
浮游饵料的饲养繁殖.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浮游饵料的饲养繁殖(绿藻,轮虫,丰年虾)转自ph83前言 培育优质种苗为发展水产养殖之最重要一环,而确立大量培养优质饵料生物技术则为建立优质种苗大量生产系统之关键。台湾是繁殖水产种苗最发达的国家之一,目前已成功商业化大量生产30余种种苗,不仅供应国内养殖之所需,而且大量外销日本、中国大陆、香港、越南、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以及部分中东国家。监於水产养殖将扮演提供人类高品质动物性粮食愈来愈重要的角色,而亚太地区是全世界水产养殖最重要地区,因此建设台湾成为亚太水产种苗供应中心,成为我政府当前最重要的渔业施政措施之一。 台湾之水产种苗产业虽已相当发达,但仍存在不少问题,亟待解决。譬如建立饵料生物生产系统,以利大量生产优质水产种苗,并有效防制疾病的发生,是最重要课题之一。 目前台湾鱼虾苗生产业分工精细,有专门生产轮虫、桡足类或大丰年虾、生产卵、培育幼苗等。虾苗生产需用的饵料生物为微藻及丰年虾,鱼苗生产则为微藻、轮虫、桡足类及丰年虾。户外型鱼苗生产模式,以自然滋生的浮游生物为过饵(第一次摄饵)饲料,并随鱼苗成长阶段补充轮虫、桡足类及人工料;在气候稳定水质环境良好的条件下,量产上有不错的成果。例如1995年在35分地,约放养200万粒石斑鱼卵,於1个月後可收成2公分大鱼苗约3040万尾。但近年来病毒及细菌性病害肆虐,气候不正常,大环境水质恶化,户外型模式在石斑鱼苗之生产上非常不稳定,且鱼苗品质低落,售价低於室内型。2000年时,不仅石斑鱼,其他的海水鱼如笛鲷、海鲡等生产均不如往年。室内型鱼苗生产模式虽较不受气候影响,但使用之轮虫、桡足类均取自户外大面积粗放式以鱼桨发酵液、人工料培养者,其生产仍受到气候的影响。另一方面,购入之轮虫、桡足类未经处理,直接投入鱼苗饲育池;可能因而夹带病毒、细菌或寄生虫感染养殖鱼、污染水质,不仅影响现阶段鱼苗之活存,进而延续影响下一阶段之养成,以致中间育成及成鱼养殖活存率下降,平均不到5成。因此幼苗价虽为台湾的倍数,如1996年欧洲鲷(1.5-2.0g)约合台币1112元/尾,1999年多明尼克白虾苗约合台币0.16元/尾;成鱼虾价又与台湾差不多,如1999年欧洲鲈鲷(养殖三年)售价每公斤约合台币150250元,2000年台湾石斑(养殖一年)约150元,1999年美国白虾大虾售价(300元/公斤)甚至低於台湾。为甚麽?最主要的原因是国外讲求幼苗品质,幼苗单价虽较高,但养成率也高,结果收成之售价虽相近,总收益却较高。影响幼苗品质最主要的因素是饲料及养殖环境。鱼虾幼苗非常脆弱,尤其某些幼苗之形态及消化系统,随着养殖逐渐发育,必需仰赖活的饵料,即饵料生物,以取得幼苗成长所需的营养,并注意勿随饲料之加入带来病害及污染养殖环境。所以欧美日等幼苗养殖业者,均非常重视幼苗所需饵料生物之生产,拥有自家生产部门,不敢购自其他业者,避免带来风险。二饵料生物生产系统 饵料生物为水产种苗生产不可或缺的饵料。在户外型之鱼苗培育,自然滋生的浮游生物为仔鱼开始摄食之食物,随着鱼苗之成长再补充轮虫、桡足类及人工饲料。此种生产模式在气候稳定、水质环境良好的条件下有不错的成果,但近年来由於病毒及细菌性病害肆虐、气候不正常、加上大环境水质恶化,以致生产非常不稳定,且鱼苗品质低落。至於室内型之鱼苗培育,虽较不受气候影响,但使用之轮虫、桡足类均取自户外大面积粗放式以鱼浆发酵液、人工饲料培养者,其生产仍受到气候的影响。另一方面,购入之轮虫、桡足类,未经处理即直接投入鱼苗饲育池,可能因而挟带病毒、细菌或寄生虫,感染鱼苗且污染水质。特别在高密度鱼苗培育上,由於饵料生物之质与量之不足所产生的营养问题,常是造成鱼苗前期及变态期死亡的主因。因此确立高效能之饵料生物生产系统,是提昇种苗生产技术的最重要关键。 微藻生产系统包括培养用水处理及配送、温度与光照控制、维持种原的保存培养、以及因应水产种苗生产所需的大量培养。轮虫生产系统包括作为轮虫食物的微藻培养、藻水与其他人工饲料之投喂、养殖槽水质监测与管理、轮虫之收获与营养加强。丰年虾生产系统包括丰年虾的孵化、幼虫的收获及营养加强。(一)培养用水处理及配送 饵料生物生产用海水之处理与配送之流程如图1及图2所示,因饵料生物种类及培养水量之不同而异 下载 (57.76 KB)2010-5-10 07:11(二)培养设备 微藻种原保存采用有螺帽玻璃试管(1.8 cm直径 20 cm高度,图3),或玻璃三角瓶(图4),小量培养用塑胶圆缸(直径24.5 cm高32 cm,水容量12 l)或压克力圆缸(直径30 cm高33 cm,水容量15 l),中量培养用压克力圆柱槽(直径40 cm高180 cm,水容量100-140 l,图5),大量培养用玻璃纤维槽(500 l)。除大量培养槽置於室外,其余均置於室内。三角瓶及圆缸置放于3层的木架上(230 cm高x 90 cm宽x 380 cm长),木架中央并排40w日光灯4只,灯与培养容器向光面最近距离约10 cm。木架上或培养设备上方安装进水管及打气管。压克力圆柱槽底部距地面70 cm,以便于用水桶采收。各类容器之材质、形状及配置,以能充分利用光照与架设空间、清洗方便、污染少及耐用为主要考量。轮虫培养槽、丰年虾孵化槽及两者之营养强化槽,均采用底部提高之 500 l玻璃纤维槽,以利於使用收获桶及便于清洗残留之滋养液图3、微藻种原保存用有螺帽玻璃试管 下载 (7.44 KB)2010-5-10 07:17图4、种原保存用1公升玻璃三角瓶 下载 (6.87 KB)2010-5-10 07:17图5、中量培养用140公升压克力圆锥槽下载 (15.57 KB)2010-5-10 07:17(三)培养方式 大多数采用一次式(或称回分式)培养,即适量接种,不经增殖延滞期,从指数增殖早期开始培养,经47天培养达指数增殖晚期,然後全池采收作为种原或饲料。三微藻生产系统 微藻生产最重要的是种原保存及在培养过程受感染之防范。为确保种原得以顺利培养,用水必需先经过高压高温灭菌处理。为确保扩大培养成功,从种原到收获的培养期间须尽量缩短,以避免因仅用漂白水处理培养用水、以未过滤的空气打气、采开放式培养、随培养阶段规模之扩大接触感染原时间加长,而使培养槽中产生太多有害之微小生物,最後变得无法扩大培养。(一)培养流程 为使微藻培养顺利且增殖快,微藻之扩大培养有一定的程序,通常以接种量占培养水体520%为宜,从100 ml1 l10 l500 l逐步放大培养量。但保种培养则希望增殖缓慢,经过较长时间仍保有种原活力,而不需频繁移殖。因此平常从事增殖缓慢、保持种原活力的小量培养(1 l),种苗生产季节则进行增殖快速、每日定量供应的大量培养。(二)管理策略 藻细胞之营养成份在指数增殖晚期达最佳,且细胞数较多,因此为最适收获期,提早收获藻总细胞量较少,培养太久则细胞营养已变差且水质变坏。因此为确保优质微藻之培养,需定时接种、收获、清洗、再接种。接种时需以显微镜观察种原藻细胞之形态、纯度,以确保培养成功。(三)东港等鞭金藻培养实例 以东港等鞭金藻为例,每天生产一吨藻水需要的容器,有1 l三角瓶16支、12 l透明塑胶圆桶16个(置於室内木架)及500 l原色FRP水槽8个(室外)。其保种及大量培养流程如图6。当作种原之藻以培养4天的为最适宜,在不同规模容器之藻细胞浓度,1 l者为 300 x 104cells/ml,10 l者为600 x 104cells/ml,500 l者为250 x 104cells/ml。接种的量以培养水和种原量比来表示,1 l三角瓶的接种比例为800ml:200ml,12 l塑胶圆桶为10 l:0.8 l,500 l FRP水槽为400 l : 200 l。培养水的处理方法,1 l三角瓶采用高温高压灭菌,12 l及500 l者各添加工业用漂白水(氯含量以10%计算)1ml 及50ml(氯含量约10 ppm)来灭菌,漂白水添加後12小时或隔夜,再加入10 ppm硫代硫酸钠(海波),将残氯中和後,即可接入藻种。1 l三角瓶及12 l塑胶圆桶之培养施用Walne配方(表1)为营养盐,500 l FRP水槽之培养则添加一般农业用无机肥料,其使用量为尿素30g/吨,过磷酸钙30g/吨,氯化铁2.7g/吨。营养盐只有在加新培养用水时才添加。在开始仅有1 l培养作为种原,到每天生产一吨藻水之培养配备暨保种及培养操作日程如表2。第1天至第4天每天各接种4个1 l;第5天至第8天除继续每天以收获的200ml接种1 l外,以收获的800ml接种10 l;第9天至第12天再继续每天以收获的200ml接种1 l、800ml接种10 l外,收获的2个10 l接种1个500 l;第13天起除继续接种1 l、10 l及500 l外,每天可使用800 l藻水。如此根据藻水需要量,如1吨、2吨,以此类推,规划培养设备及操作策略。下载 (48.95 KB)2010-5-10 07:1710.JPG (7.75 KB) 下载次数:02010-5-10 07:177.JPG (20.1 KB) 下载次数:02010-5-10 07:178.JPG (77.44 KB) 下载次数:02010-5-10 07:179.JPG (16.04 KB) 下载次数:02010-5-10 07:17收藏 分享 wanouxie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wanouxie 当前离线 UID3739帖子240主题11积分704金币1148 币阅读权限50在线时间210 小时高级会员精华0威望14 注册时间2006-11-22最后登录2010-6-52# 发表于 2010-5-10 07:2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wanouxie 于 2010-5-10 07:25 编辑 四轮虫生产系统 轮虫(图7)的培养受到许多因子的影响,其中食物是极重要的因子。在许多种的食物中,包括微藻、藻粉、酵母、光合细菌、微胶囊,以微藻培养者增殖最快、营养好且能降低有害菌或生物之感染,因此轮虫生产系统包括作为食物的微藻培养(请参照前述)。轮虫增殖快且密度高时(500只/ml),水中废物与铵之累积也很快,因此培养45天就采收的一次式培养方式,可得较稳定且产量佳的成果。当拟球藻(Nannochloropsis oculata)或扁藻(Tetraselmis chui)培养很顺利、藻水量很丰富时,直接以帮浦将纯藻水打入轮虫培养槽,然后接种没有其他生物感染且活力佳的轮虫;若轮虫种原量少,将藻水先稀释一半(如加入淡水及海水使成 20ppt盐度),然后接种轮虫。第2天再加等水量藻水及培养熊克(比利时INVE产品Culture Selco)或市售面包酵母(106只轮虫约需0.30.5g/日)。第3天同於第2天,第4天全数收获。若藻水不过,第1天仅用25%藻水,并於第1天加培养熊克或面包酵母一餐,第2及3天则单喂饲料24餐,第4天全数收获。若暂时完全没有藻水,可先以浓缩绿藻或培养熊克为饵,等藻水供应恢复时再喂饲轮虫,以确保轮虫活力。下载 (20.1 KB)2010-5-10 07:25图7、轮虫带小卵 (左)、S型轮虫 (中)、SS型轮虫 (右)表一、韦因(walne)培养液配方_贮备液 I NaNO3 100 g NaH2PO4.2H2O 20 g Na2EDTA 45 g H3BO3 33.6 g MnCl2.4H2O 0.4 g FeCl3.6H2O 1.30 g 贮备液 II 1 ml 蒸馏水到 1,000 ml加热到溶解贮备液 II ZnSO4.7H2O 4.4 g CoCl2.6H2O 2.0 g (NH4)6Mo7O24.4H2O 0.9 g CuSO4.5H2O 2.0 g 蒸馏水到 100 ml 加热到溶解贮备液 III 维生素 B12 10 mg 维生素 B1 200 mg 蒸馏水到 100 ml贮备液 IV* NaSiO3.5H2O 40 g蒸馏水到 1,000 ml摇至溶解使用时 海水 1,000 ml 贮备液 I/II/IV* 1/0.1/1 ml_* 只用于矽藻培养表二、东港等鞭金藻从1公升种原开始培养到每天生产1吨藻水之培养配备及保种、培养操作日程下载 (77.44 KB)2010-5-10 07:25(一)培养实例 以500 l玻璃纤维桶培养,上午先注入生长浓绿之扁藻(Tetraselmis)藻水50 l,加入新鲜淡海水50 l使藻水浓度为50%,再接种轮虫使开始培养的轮虫密度约100只/ml,依藻水浓度(轮虫摄食饵藻的速率)判断下午是否要添加面包酵母。每天上午添加藻水100 l和下午喂面包酵母,经过4天後培养池水近500 l,全池采收,大部份投喂,少部份作种原,重新开始培养。生产量为收获时总轮虫数扣除作为种原之总轮虫数。(二)滋养实例 轮虫之滋养按照1天投放轮虫时间而定。若只喂早上1餐,则早上收集1桶培养的轮虫放入滋养槽,轮虫密度约300400只/ml,於上午10:00时加入12.5g DHA蛋白质熊克(DHA PS粉状产品,需先以果汁机加500ml淡水,中速度打10分钟,再用300网目筛过),17:30时第2次再投12.5g DHA PS,隔天上午8:30时收获轮虫。若需投喂两餐,於上午9:00时加入6.25g DHA PS,下14:00时第2再投6.25g,并於17:00时收获轮虫;另外,17:30时又收集1桶轮虫,并投放12.5g DHA PS,而于隔天上午8:30时收获轮虫。(三)收获 收获轮虫时,先把打气管停掉20分钟,使残渣沉降于培养槽下层,然后先放掉残渣,再把收集管放入预先准备好的收集桶中,桶上放100目(300m 孔径,移除大颗粒)及300目网布(65m 孔径,收集轮虫),收集桶中要有海水,再用干净海水冲洗轮虫,注意冲洗水流速不可太大。TOP wanouxie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wanouxie 当前离线 UID3739帖子240主题11积分704金币1148 币阅读权限50在线时间210 小时高级会员精华0威望14 注册时间2006-11-22最后登录2010-6-53# 发表于 2010-5-10 07:2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wanouxie 于 2010-5-10 07:26 编辑 五丰年虾生产系统 丰年虾(图8)刚孵出(18-24小时孵化时间)之一龄幼虫体型小,不会摄食。孵化后24小时之虫体,由于消耗自身贮存的养分,乾重减少20%,热量减少27%,且游泳力加强,体型变大,在营养及被捕食机率上较刚孵出之一龄幼虫差。因此丰年虾刚孵出后不久,即需适时以100m(200目)网布或特制钢筛收获桶收集,并以海水轻轻冲洗,以除去孵化过程所分泌的有机物(主为甘油),再投喂养殖物。一般而言,淡水鱼只要摄食含18:3n3(十八碳三烯酸)的饵料,就可以在体内形成n3HUFA。但对部份海水鱼类来说,此种机能并不高,必须摄取含n3HUFA的饵料才能生存。丰年虾卵及无节幼虫的n3HUFA含量偏低,因此必需经营养加强后,才用来投喂鱼苗,否则容易出现大量死亡。本系统包括丰年虾的孵化、收获及营养加强。孵化桶注入经石英砂过滤及不织布袋过滤之海水,即放入丰年虾卵(依鱼苗多寡、摄食情形、丰年虾品质,判断要孵多少丰年虾卵)。丰年虾孵化桶500 l装海水200-450 l,桶中央设直径3 cm硬塑胶管打气,硬管开口离桶底 10 cm。经24小时後,打气关掉,静止约2030分钟,让孵出的丰年虾和卵壳分离,打开桶底开关阀,先排掉部份沉淀物,然后将排水管放入丰年虾收集及清洗桶,同时另以新鲜海水冲洗干净。收集起来的丰年虾,放入含200450 l水量的滋养桶,桶中央设 3 cm硬塑胶管打气,另於槽边放一打气石。上午10:30加入100 ppm(0.1g/ l)滋养液(DC SS-持续灭菌超级熊克),至17:30再加200 ppm。滋养液为取DCSS 2040g(200400 l滋养水量)加淡水约500 ml,以果汁机中速度打1分钟。隔天上午8:30收获,用海水清洗幼虫后,即可投喂鱼苗。若不立即使用,可贮于510(加冰块于水面或贮於冰箱冷藏室),24小时内使用完毕。贮存时需微打气,密度为每公升26百万只幼虫。一罐约可孵出89千万只,需要20 l左右贮存桶。 下载 (16.04 KB)2010-5-10 07:26下载 (7.75 KB)2010-5-10 07:26图8、丰年虾幼虫与成虫 (左)、小量孵化瓶六应用於石斑鱼苗之培育 饵料生物生产系统连同鱼苗培养设施,设于水产试验所生物技术组(前东港分所)饵料生物馆的1楼及其北侧与西侧户外,基地40 m x 15 m。大部份饲育槽为FRP桶,室外计有微藻培养池500 l 24个,250 l 12个。室内有微藻培养室(6 m x 10 m),轮虫培养槽500 l 8个,丰年虾孵化暨滋养槽500 l 4个,鱼苗池3,500 l水槽6个。微藻培养室内有培养用水处理设施,压克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