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落日_王伟芬.doc_第1页
三亚落日_王伟芬.doc_第2页
三亚落日_王伟芬.doc_第3页
三亚落日_王伟芬.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亚落日王伟芬教材分析:三亚落日是一篇精美的写景文章,课文描写了洋溢着热带风情的三亚壮美而富有诗意的落日景象。全文共有5个自然段,文章层次清楚,词汇丰富,语言清新,可以将指导朗读和背诵作为教学的重点。文中活泼、清新的语言深深地打动了每一个读者,教学时要通过对语言文字进行朗读品味,使学生了解三亚落日的神奇景象,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并积累一定的好词好句。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绿线内的生字只认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了解三亚落日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3.欣赏并摘抄描写落日的语句。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重难点: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感受三亚落日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略)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精读感悟,体会三亚落日的色彩美、形态美、意境美,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2.通过揣摩、比较,体会比喻的不同用法及妙处。3.引导学生逐步学会抓关键词和比较阅读的方法进行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三亚落日。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三亚的落日,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3.那作者是怎样认为的呢?他一开始就开门见山地说相机出示:“在三亚看落日真有诗意。夕阳滑落的景象美妙绝伦,一点儿也不比日出逊色。”谁来读?在作者眼里,三亚落日,怎样?相机板书:美妙绝伦。“伦”,什么意思?那“绝”呢?这句话里还有一个词用得很特别:滑落。怎样落下,叫滑落?一开始沿着物体的表面慢慢地滑下来,到最后突然失去了支撑点,一下子就落得无影无踪了。相机板书:滑落。那夕阳又是怎样“滑落”的呢?为什么说这夕阳滑落的景象美妙绝伦呢?这节课就让我们随着作者一起来到美丽的三亚,尽情地欣赏、感受,好吗?二、精读感悟(一)学习三处比喻句1.课文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向我们描绘了这夕阳滑落前和滑落时的情景。在这滑落的过程中,作者把落日作者把夕阳分别比作了什么。出示填空题:夕阳像( ),像( ),像( )。下面就请同学们快速地浏览全文,找一找,并把相关的句子用直线画下来。组织交流。出示:像快乐的孩童、像大红灯笼、像跳水员。相机板书。2.同样是夕阳,为什么作者会把它比作不同的人和事物?下面就请大家默读课文的第三、第四自然段。用心地想一想,这夕阳分别在什么情况下像快乐的孩童、像大红灯笼、像跳水员的?你能从中又感受到了什么?请大家细细读,用心品,并把你感受写在旁边,作批注。3.组织交流【像孩童】这是什么时候的夕阳?此时的夕阳像快乐的孩子一般,依然很活跃。那你从哪些语句中读出了这份如孩子般的活跃呢?能不能用抓关键词的方法来说说你的体会?(动作)“歪”一个“歪”字让你感受到了什么?(预设:天真可爱的模样。)真是活跃。这是作者用了什么手法?板书:拟人。把它当做人来写,更显得可爱、活跃。你还从它那个动作中感受到他的活跃、快乐呢?“抖落”,抖落是怎样落?“溅出”(预设:活力四射)(神态)红扑扑(预设:很漂亮),一看就是个讨人喜欢的孩子。“毫无倦态”(预设:精力充沛,多么活跃)“潇潇洒洒”(预设:无拘无束,多么快乐)不管是它的动作,还是神态,就像是一个活跃、快乐的孩童啊。看来,把此时的太阳比作快乐的孩童,真是最恰当不过了。这样的比喻用得非常贴切。板书:比喻指导朗读:谁来读好这一部分,读出这份活跃与快乐?朗读点评:预设一:让人感受到这份潇潇洒洒了。 预设二:听了你的朗读,老师仿佛看到这耀眼的亮点在海面上跳跃。(感染)示图,欣赏。看,活跃了一天的太阳,依旧像个快乐的孩童,潇潇洒洒地抖落下赤朱丹彤,在大海上溅出无数夺目的亮点。看着这幅图,你感觉怎样?看,天是金红色的,海是金红色的,真是“秋水共长天一色”。这就叫金红一色。那透过这“热烈一片”,你体会到了什么?这份感觉来源于哪里?点出“被它的笑颜感染了”。这都是太阳那像孩子般热情、活泼感染了海与天,才使作者有了这样的感受。此时海天一色,热烈一片。此情此景,真是美妙绝伦啊!点题。【像大红灯笼】那夕阳在什么情况下又像一只大红灯笼呢?此时又是怎样的呢?出示句子:时光悄悄地溜走,暑气跟着阵阵海风徐徐地远离。夕阳也渐渐收敛了光芒,变得温和起来,像一只光焰柔和的大红灯笼,悬在海与天的边缘。1.相机出示图片。同学们来看,再看此时的夕阳,与刚才比较,有什么不同的感觉?2.用句子中的词语来说,是什么?(温和、柔和)“光焰柔和”,是怎样的?不刺眼,看着很舒服。“温和”,是怎样?用文中的句子来解释,是什么?“渐渐收敛了光芒”,对呀,就是不再发射出耀眼的光芒了。“温和”和“柔和”一样吗?点:拟人。把它当做人来写,态度变温和了,更容易亲近了。人们用眼睛直盯着它看,也不会觉得害怕、难受了。把此时温和的太阳比作大红灯笼也是非常恰当的。谁来读好这句话,读出这份感受?3.这大红灯笼,还在活动,你发现了吗?下面请同学们听老师来读这一部分内容,边听边用看文字想画面的方法来体会。交流:你看到了什么?“下沉”“挨到”“停住”“蹦跳”“蹦跳”夕阳在哪里“蹦跳”?这“硕大无朋的床面”是指什么?这就是运用了什么手法?“硕大无朋”同学们小时候在床面上开心地蹦跳过吗?感觉怎样?(顽皮、任性)你在床面上蹦跳肯定有一点点遗憾,跳着、跳着还要担心一不小心会从床上掉下来。但是,夕阳却不用担心,知道为什么吗?“硕大无朋”什么意思?朋:比。4.所以它可以尽情地、顽皮地蹦跳着。此时的大海又有了怎样的变化?出示句子。请大家再用读文字想画面的方法来感受感受。想想你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颜色变化了,有彩,有光,还有醉了。)出示图片。看,夕阳的光辉再一次感染了大海,大海也被陶醉了,这真是美妙绝伦啊!有感情地朗读。朗读点评:听了你的朗读,老师仿佛看到夕阳正在滑落。一起读。大海醉了,我们也醉了,醉在这美轮美奂的景象之中。【像跳水员】夕阳又在什么情况下,像跳水员的呢?你们在电视里见过跳水员跳水吗?那你来点评点评看,夕阳这位跳水员的水平怎样?“轻快”“敏捷”,“悄然无声”“水波不惊”连一点点水花都不泛起,水平高超吧?看来把此时的夕阳比作跳水员真是太形象不过了。这个比喻恰当吗?不仅如此,作者同样用了拟人的手法,你发现了吗?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作者再次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手法,让我们再次感受到落日的美妙绝伦。我们一起来读。小结:刚才我们运用了抓关键词体会和读文字想画面的方法来感受到三亚落日真的像孩童、像大红灯笼、像跳水员般的美妙绝伦。那你觉得这三个比喻,能互换顺序吗?为什么?代表了不同时间段落日的不同特点。那作者说夕阳是滑落下来的,你觉得贴切吗?这夕阳依着天幕,慢慢下滑,最后失去支撑,突然间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看,作者的用词多么准确。板书:用词准确。配乐朗读第三、四段。(二)比较阅读第二段刚才我们细细品读了课文的三、四两段,感受到了夕阳滑落的景象真是美妙绝伦。下面,我们回过来看课文的第二段,这一段讲了夕阳了吗?这一段在讲什么呢?作者抓了哪些景物来体现这浓浓的热带风情?点出:天、海、白鸥、椰树、沙滩大家还记得作者运用了什么手法来体现这些景物的特点?拟人、比喻、叠词这里的比喻与刚才学习的不一样。一般在什么情况下用“般的”,什么情况下,用“像”。形容几个特点中的一个,就用简洁明了的形式;突出一个特点时,可以用“像”的形式。那么作者用了拟人、比喻、叠词等手法向大家描写了三亚的海蓝蓝的,天蓝蓝的,鸥白白的,椰子树绿绿的,沙细细的、亮亮的。三亚的景色真是如诗如画,令人沉醉。可是,同学们发现了吗?课文的这一段,讲的是三亚的景色,根本就没有提到落日,是不是可以把它删除?为什么?小结:看:挺拔俊秀的椰子树,低翔自在的白鸥、美丽广阔的海面、玉屑银末般的细沙,这一切构成了一幅美轮美奂、如诗如画的热带风情图。因为有了这诗情画意的三亚,所以在三亚看落日更令人陶醉,更有诗意!板书:真有诗意。可见,这一段不能删,这是作者的一种匠心,他运用了环境烘托的手法。板书:环境烘托。看完落日后,作者不由得发出这样的感叹:哦,这就是三亚的落日!你认为,这里的“这”,指什么?相机出示:在三亚看落日真有诗意。与上一句相呼应。再看这“哦”里包含着作者什么情感?谁来读?(惊叹、陶醉、赞美)一个简单的字,却包含了这么丰富的情感啊。我们一起来读。(三)布置作业:1.补充阅读海上日出这节课我们就学到这里。文中有一句话,说夕阳滑落的景象一点儿也不比日出逊色。那我们就来看看日出是怎样的美妙绝伦。请同学们打开补充习题,认真读读巴金爷爷写的海上日出,体会体会日出时的壮观景象。2.用两种方式写比喻句。 像 般的3.背诵课文4.摘抄文中的好词佳句板书: 像孩童 比喻滑 美妙绝伦 拟人三亚落日 像大红灯笼 用词准确落 真有诗意 环境烘托 像跳水员教学反思:新课标要求我们,在第三学段的阅读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本文是一篇经典美文,语言清新活泼,描绘生动准确,全文不但写了夕阳滑落时的优美姿态,而且从不同侧面写了光与色的变化,做到色彩斑斓,瞬息万变,动静互补,三亚落日的迷人景象跃然纸上。因此,教学时,我着重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浸润文字,通过细细揣摩、静静品味、想象画面、感情朗读等语言实践活动,充分感悟到三亚落日的色彩美、形态美以及意境美,促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根据高年级段的阅读教学要求,精读课文时既要培养学生对文本的综合理解能力,也要重视学生对文章表达顺序和基本表达方法的了解领悟。也就是说,整个阅读教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