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修复习提纲.doc_第1页
思修复习提纲.doc_第2页
思修复习提纲.doc_第3页
思修复习提纲.doc_第4页
思修复习提纲.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绪论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P13-14)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1. 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2. 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3. 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4. 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想基础。二、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和方法(P17-19) 三点意义(黑体字)、四个方法(黑体)三、如何适应大学新生活?(P1-6)1.认识大学生活特点(学习要求、生活环境、社会活动的变化);2.提高独立生活的能力(确立独立生活的意识,虚心求教、细心体察,大胆实践、不断积累生活经验);3.树立新的学习理念(树立自主学习、全面学习、创新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4.培养优良学风(勤奋、严谨、求实、创新)。四大学生的历史使命(P7-8)1.在新的起点上继往开来;2.在现实的基础上迎接挑战。五大学生成才目标(德智体美)的内容(P9-10)1.德是人才素质的灵魂;2.智是人才素质的基本内容;3.体是人才素质的基础;4.美是人才素质的综合体现。六当代大学生的形象(P10-11)1.理想远大,热爱祖国;2.最求真理,善于创新;3.德才兼备,全面发展;4.视野开阔,胸怀宽广;5.知行统一,脚踏实地。第一章 名词解释: 理想P21 信念P22 一、 如何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P36-39) 1. 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是实现理想的思想基础;2. 坚定的信念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3. 勇于实践、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二、 联系历史与现实,谈谈对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的认识。(P34-36) 1. 理想的实现是一个过程;2. 正确对待实现理想过程中的顺境和逆境。三、 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才的重要意义(P24-26)1 理想信念的作用: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提供人生前进的动力;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2 理想信念与大学生的关系:引导大学生做什么人;指引大学生走什么路;激励大学生为什么学。四为什么要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P26-28)1.马克思主义既是科学的又是崇高的;2.马克思主义具有持久的生命力;3.马克思主义以改造世界为己任。五如何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P29-31) 1.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 2.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3.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六立志高远与始于足下的关系(P31-33) 1.立志当高远; 2.立志做大事; 3.立志须躬行;第二章 名词解释: 爱国主义 P40 民族精神 P49 时代精神P52 一、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 P40-41 1.爱祖国大好河山;2爱自己的骨肉同胞;3.爱祖国的灿烂文化;4.爱自己的国家。二、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 P43-45 1.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 2.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 3.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三、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P50-51) 1.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2.团结统一, 3.爱好和平;4.勤劳勇敢;5.自强不息。 四 、时代精神的内涵 P53-54 1. 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2. 改革创新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然要求;3. 改革创新是建设社会主义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求;4. 改革创新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四、 如何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P54-55)1. 必须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及其它个方面的创新;2. 要自觉投身于改革创新的伟大实践。五、 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需要在哪些方面作出努力?(P56-61) 1. 自觉维护国家利益(P56-57):.要承担对国家应尽的义务;.要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要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2. 促进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P57-58)3. 增强国防观念(P58-61): .增强国防观念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重要内容;.增强国防观念的重要意义:a.是大学生报效祖国、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体现;b.是大学生履行国防义务、关心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必然要求;c.是大学生提高综合素质、促进自身全面发展的迫切需要。 4.以振兴中华为己任。(P61)六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P48-49)(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观念?)1.人有地域和信仰的不同,但报效祖国之心不应该有差别;2.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国籍;3.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要始终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尊严。第三章 名词解释:世界观 P63 人生观 P63 人生态度 P66 人生价值 P73 价值观 P72 一 、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涵义。P74 二、人生价值的评价方法。P75-76根本尺度是看一个人的人生活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否通过实践促进了历史的进步。劳动和贡献的尺度是评价的基本尺度。要正确评价,需做到四个坚持:1.坚持能力的大小与贡献需尽力相统一;2.坚持物质贡献于精神贡献相统一; 3.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 4.坚持动机与效果相统一。三、人生价值实现的社会条件和个人条件。( P76-78)社会条件:1.实现人生价值要从社会客观条件出发;2.人生价值目标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一致;个人条件:1.实现人生价值要从个体自身条件出发;2.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增强实现人生价值的本领;3.立足于现实,坚守岗位作贡献;4.实现人生价值要有自强不息的精神。四、如何在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P78-79)1.走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2.走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道路。五、保持心理健康的途径和方法。P80-82 1.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最根本的方法) 2.掌握应对心理问题的科学方法;(P81) 3.合理调控情绪; 4.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增进人际交往。六、如何促进个人与他人的和谐?(P82-84)1.把握应该坚持的原则:平等、诚信、宽容、互助;2.(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正确认识竞争;正确认识合作;正确处理好竞争与合作的关系。七、 如何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P85-86)1 正确认识个体性和社会性的统一关系;2 正确认识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的统一关系;3 正确认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统一关系;4 正确认识享受个人权利与承担社会责任的统一关系。八、 如何促进个人与自然的和谐?(P86-88)1. 正确认识人对自然的依存关系;2. 科学把握人对自然的改造活动;3. 深入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第四章 名词解释:道德 P90 个人品德 P116 道德修养 P116 一、道德的本质、功能和作用是什么(P90-93)?1.一般本质,道德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特别是经济关系上产生并受其制约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特殊本质,道德区别于其他意识形式的特殊方面,即道德是一种特殊的非强制性的调解规范体系更深层次上的本质,道德是人类的实践精神,是人类把握世界的特殊方式,是人类完善发展自身的活动。2.功能:道德的功能是指道德作为社会意识的特殊形式对于社会发展所具有的功效与能力。道德的功能集中表现为,它是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及现实自我完善的一种重要精神力量。在道德的功能系统中,主要的功能是认识功能和调节功能。道德还具有其他方面的功能,如导航功能、激励功能、辩护功能、共同功能等,这些功能都是道德的认识功能和调节功能在某些方面的具体体现,都建立在这两种功能的基础之上。认识功能是指道德反映社会现实特别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功效和能力;调节功能是指道德通过评价等方式,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践活动,协调人们之间关系的功效和能力。3.作用:道德能够影响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道德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存在和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道德是影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道德通过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道德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人的自我完善、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在阶级社会中,道德是阶级斗争的重要工具。二、社会主义集体主义道德要求的三个具体层次。(P 105) 1.强调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 2.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3强调重视和保障个人的正当利益。三、联系我国出现的诚信缺失现象,谈在大学生中进行诚信道德建设的现实意义。P114-115 1.诚信是大学生树立理想信念的基础; 2.诚信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 3.诚信是大学生加入社会的“通行证”。四、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有哪些?(P95-98) 1.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2.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3.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4.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5.追求精神境界,把道德理想的实现看做是一种高层次的需要6重视道德践履,强调修养的重要性,倡导道德主体要在完善自身中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五、在今天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 下,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有什么现实意义 ? P94-95) 1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2.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内在要求;3.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个人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六、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是什么?(P107-109)1.荣辱观是人们对荣辱问题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一定社会思想道德原则和规范的体现表达。2.荣辱观具有时代性和阶级性,不同时代、不同阶级、不同利益集团都有自己的荣辱观。3.荣辱观对个人的思想行为具有鲜明的动力、导向和调节作用。正确的荣辱观,可以引导人们明辨是非、善恶、美丑,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树立正确的行为导向,产生正确的价值激励,推进自身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七、社会主义荣辱观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的作用。(P109-110) 1.反映了社会主义道德的本质要求; 2.指明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方向; 3是引领社会风尚的一面旗帜。八、社会主义荣辱观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作用。(P110-112) 九、 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P113)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第五章 名词解释:公共秩序 P122 社会公德P126一、 公共生活的特点(P120-122)1. 活动范围的广泛性;2. 活动内容的公开性;3. 交往对象的复杂性;4. 活动方式的多样性。 二、 公共秩序对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 P123-124)1. 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2. 有序的公共生活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3. 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基本保证;4. 有序的公共生活是国家现代化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三、 社会公德的特点(P126-127)1. 继承性;2. 基础性;3. 广泛性;4. 简明性。四、 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P127-128)1. 文明礼貌;2. 助人为乐;3. 爱护公物;4. 保护环境;5. 遵纪守法。五、 大学生遵守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是?(P131-133) 1. 正确使用网络工具;2. 健康进行网络交往;3. 自觉避免沉迷网络;4. 养成网络自律精神。六、 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的作用(P133-134)1. 指引作用2. 预测作用3. 评价作用4. 强制作用5. 教育作用七、 治安管理处罚法(P135-137) 八、 集会游行示威法(P138-139)九、 环境保护法 (P140-141)十、 道路交通安全法(P141-143)十一、 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P143-145)第六章 名词解释:职业道德 P147 爱情 P164 婚姻P167 家庭 P167 一、 职业道德与法律的关系(P146-147)(异同在147页)二、 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P147-151)1. 爱岗敬业2. 诚实守信3. 办事公道4. 服务群众5. 奉献社会三、 劳动法的基本原则(P152)四、 公务员法基本原则(P153)五、 劳动者与公务员的权利与义务(P153-154)六、 处理劳动争议的法定途径(P154-155)七、 处理人事争议的法定途径(P155)八、 面对当今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应如何进行职业生涯设计?( P156-163)九、 大学生如何树立正确的择业观?(P160)十、 大学生如何树立正确的创业观?(P161)十一、 恋爱中的道德(P165-166)十二、 大学生恋爱中应该注意的事情(P166-167)以及应该处理好的关系(P167)十三、 家庭美德的内容(P168-170)十四、 我国婚姻法的主要内容(P170-172)十五、 结婚的法定条件 (P170) 第七章 名词解释:法律 P175-176 宪法P178 法律遵守 P180 法律思维方式 P197 一、 法律的一般含义( P174-176)二、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 P176-177三、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P177-179)1. 宪法及宪法相关法2. 民商法3. 行政法4. 经济法5. 社会法6. 刑法7. 诉讼法与非诉讼程序法四、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1. 制定2. 遵守3. 执行4. 适用五、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P182-185)(或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主要任务)1 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2 提高党依法执政的水平3 加快建设法治政府4 深化司法机制改革5 完善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6 培养新型的社会主义法律文化六、 法律思维方式的特征(P197-199)七、 培养法律思维方式的途径 P199八、 维护法律权威的意义(P200)九、 大学生如何努力维护法律权威?(P200-201)十、 我国公民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义务(P195-196)十一、 我国国家安全法律知识体系(P193-195)十二、 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性质与关系(P190-191)第八章 名词解释:自然人 P219 法人 P220 物权 P221 犯罪 P232 犯罪构成 P233 一、 宪法的特征。 P204内容上;效力上;制定和修改上。二、 宪法的基本原则。 P205-2061. 党的领导原则2. 人民主权原则3. 公民权利原则4. 法治原则5. 民主集中制原则三、 我国的国家制度(P206-212)(六项制度)四、 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 (P213-214)五、 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 P215-216六、 我国的国家机构(P216-218)七、 我国的实体法律制度。 P218 -2361. 民商法律制度:民法的概念与基本原则(P218-219);民事主体制度(P219);民事行为制度(P220);民事权利制度(P221);民事责任制度(P222);民事诉讼时效制度(P222);合同法律制度(P223);知识产权法律制度(P22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