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入园论文.doc_第1页
新生入园论文.doc_第2页
新生入园论文.doc_第3页
新生入园论文.doc_第4页
新生入园论文.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如何帮助新生入园每年的九月是新生入园的日子,这也是幼儿园一年中最忙乱的日子,常常会呈现出这样的现象:孩子哭声一片,使劲往外拽;家长三步一回头,二步一招手,甚至有的躲在某一个角落里偷偷看、抹眼泪;教师左手拉一个,右手抱一个,嘴巴里不停的哄着,疲惫不堪,这就是理论上说的“分离焦虑”。每一个孩子进入到幼儿园,是社会化成长中非常重要的一步,然而对孩子来说,从一个相对自由、宽松的家庭环境中一下过渡到有一定规则的集体环境中,犹如是“第二次断奶期”。所以,怎样减轻幼儿的入园焦虑便成了我们工作的重点,面对迷茫哭闹的幼儿、关心焦虑的家长、千头万绪的工作,在近几年的新生入园工作中我尝试着,思索着,有了一定的收获,帮助新生入园减少了哭闹现象。 一、入园前1、幼儿入园前召开新生家长会。每到了八月底,我园便提前一周分班,分好班后我的新生家长会是首要工作。新生家长会的目的是首先稳定家长情绪,消除家长消极的心态,让家长充分信任幼儿园和老师,帮助家长做好心理上的预防工作。其次让家长全面了解幼儿园概况及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及学习安排;最后转变家长教育观念与教育行为,懂得幼儿教育不单纯是幼儿园教育,只有家园携手共同合作才能使幼儿顺利度过入园焦虑期。通过家长会,增进教师与家长的交流和沟通,从中了解孩子已有的生活经验、特点、独立生活的能力以及与同伴交往的经验,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给予家长一些入园前的指导。如:现在大部分孩子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培养初步的自理能力和生活习惯是入园前的;让家长做好入园前的物质和心理准备,以便帮助孩子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同时,在家长会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孩子的活动以及和孩子的交流,减少孩子与教师间的陌生感,以便进一步采取措施。2、入园前带幼儿熟悉环境正式入园前,组织家长带幼儿到幼儿园熟悉环境,参观班级寝室、活动室等场地,组织亲子游戏等。教师与家长亲切交谈,让幼儿感受父母与教师很熟悉,以促使幼儿放心地与教师交往。同时让家长经常告诉孩子:宝宝,你长大了,马上就要上幼儿园了,有漂亮的老师,亲爱的小朋友,老师会给你讲故事、教你唱歌、跳舞、做游戏,小朋友会和你一起做游戏,妈妈会每天按时接你回家等等。并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教育目标,可适当地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帮助幼儿学做一些简单的自我服务如:“吃饭、盥洗、穿脱衣服、独立入睡等,这样幼儿入园后不会有过多的顾虑。二、入园后1、循序渐进的作息时间当孩子第一天来到幼儿园,允许家长陪同,和孩子一起玩玩具、加点、滑滑梯,几天过后,请家长送孩子半天晚一小时送孩子早一小时接孩子,防止幼儿第一次离开家长时间过长造成孩子认为爸妈不要我了或把我忘了的恐惧心理。第二周要求家长接送孩子一天比一天延长10分钟,第三周逐步与幼儿园同步。慢慢让幼儿过度。要求家长坚持送孩子入 园。在孩子还未适应幼儿园生活之前,家长能够坚持每天送孩子按时上幼儿园,对孩子养成上幼儿园的习惯非常重要。所以,当齐齐的妈妈打电话来给宝宝请假,说是孩子哭得厉害,又有一点流鼻涕,可不可以请假不来的时候,我告诉她:“假如孩子身体没有太大的问题,最好坚持来幼儿园。让孩子尽早养成按时上幼儿园的习惯,知道自己长大了,就要上幼儿园。不要送一天不送一天,让孩子总是产生可以不上幼儿园的希望。”尽管孩子有时候会哭闹,但父母还是要态度温柔地坚持原则,以便让孩子熟悉环境、熟悉老师和小朋友,感受到老师和小朋友的可亲可爱,觉得幼儿园真好玩,在幼儿园很开心。2.正确对待幼儿的不良情绪在幼儿初入园时,由于各种因素而引起的如:吵着要回家、哭闹不止、逃跑、拒绝进食、不肯午睡、呕吐、排泄失控等不良情绪状况,教师要给予婴幼儿理解、同情和包容,允许幼儿哭闹,让其情绪得以正当的宣泄,但时间不宜过长。同时,教师应引导幼儿投入到他喜欢的游戏中,使其不愉快的情绪转移,并逐渐在游戏中放松身心。在游戏中,教师可利用新颖的玩具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利用材料与游戏引发婴幼儿之间的目光对视、身体接近、言语交流,让幼儿相互间尽快熟悉起来,使他们在同伴中找到安全感、归属感,渐渐消除对陌生环境的恐惧感。如:我班朗朗小朋友来园的第一天是有哭又闹,当天晚上我和班上另一个老师便来到朗朗家进行家访,了解她的生活习惯和爱好,在家是外婆带,平日在家最爱撒娇、依赖性强。于是我们就问家长要了一张朗朗他们全家福的相片,第二天我将相片贴在教室的墙上,朗朗小朋友来了,我走过去俯下身亲切的叫:“宝贝,你来了!快来老师抱抱吧。”我接过孩子,带她到贴有相片的地方停下来,让她看看墙上有谁?她却表现得很吃惊,她便自己用手一边比画一边说:“这是我妈妈,她们她们”咦,她居然没有哭。过后并对爱哭的孩子也要了相片,活动中,我也用全家福的这张相片让孩子进行了自我介绍。并结合儿歌幼儿园像我家让孩子感受到幼儿园像我家,老师像妈妈一样爱他们,从而对我产生更多的依赖,减轻分离带来的焦虑。当幼儿入园后出现焦虑情绪时,家人也会不同程度地出现焦虑。家长们则表现为心神不宁,送孩子入园后恋恋不舍,总希望再抱一下、望一眼;长时间在活动室门口、窗口甚至幼儿园外观看孩子,不愿离去;每天来园、离园时多次、长时间与教师交谈,了解孩子在园情况,回家后更关注自己的孩子状况;有时为了让孩子在情感上得到安慰,就过分迁就或是无原则地满足孩子的要求等等。新生班级开辟家园对话栏。教师把幼儿一日的表现及吃、喝、拉、睡等情况以表格的形式每天公布给家长,让家长全方位了解幼儿在园情况,请家长放心。并表明老师是耐心细致照顾每位幼儿并且关注每位幼儿的,同时家长有什么需求及注意的事项可以提出进行有效的双向交流。对于班级特殊的孩子(极度反抗回避的孩子)教师要多与幼儿照顾,让其对教师产生依恋,获得安全,并且与家长注意沟通,共商对策,如:实行弹性作息,允许家长的短暂陪同等等幼儿初上幼儿园,难免会有哭闹、情绪波动,这是正常的现象。有些家长却感受到特别心疼,一看到孩子大哭大闹就不由自主地驻足回头或跑过去安慰,即便勉强离开了也放心不下,老想着去看一眼,其实这是不必要的。父母越舍不得,孩子的焦虑感便越强,越不容易适应。父母先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冷静地对待孩子的哭闹,要相信在幼儿园老师的教育照料之下会一点点好起来的。教师要始终在幼儿身旁细心照料,让幼儿感到时时刻刻有教师存在,这样他们会感到安全一些。由于幼儿早期触觉较为敏感,因而多与幼儿肌肤相亲,如拍拍幼儿的小脑袋、拉拉幼儿的小手、抱抱他、和他说几句悄悄话等,都会让幼儿对教师产生深深的亲切感和依恋感。怎么让孩子感受到老师很亲切,很喜欢自己,觉得幼儿园很安全呢?给孩子一个最美好的“抱”如:抱着孩子唱歌、念儿歌、做游戏(坐小马、炒豆豆、开飞机)、玩玩具、交流、谈话等。孩子们是特别喜欢老师抱着他们在空中抛拋、转转、甩甩、挠挠、亲亲,这样孩子的情绪会很快稳定下来。还有,每天早上给来园的孩子一个最美好的抱。因为,托班、小班的孩子对每天早上来园时老师的拥抱和问候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