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语料库与应用翻译研究.docx_第1页
平行语料库与应用翻译研究.docx_第2页
平行语料库与应用翻译研究.docx_第3页
平行语料库与应用翻译研究.docx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平行语料库与应用翻译研究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 肖维青【摘要】语料库翻译研究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全新的翻译研究范式。语料库不仅为纯翻译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工具,而且在应用翻译研究中也大有作为。本文力求结合语料库在翻译教学、翻译批评和机器翻译等领域的应用成果,对语料库的应用翻译研究作一个概述性介绍,以便我国研究者形成比较全面的了解和认识,更好地拓展我国翻译研究的新视野。【关键词】平行语料库;应用翻译研究;翻译教学;翻译批评、前言如今,语料库与语料库语言学已经不再是新奇的学术名词。近三十年来,基于语料库的各种研究发展迅猛,比如:二语习得、对比语言学、词典编撰、句法学、语义学等。语料库的应用极大地扩宽了应用语言学研究的视野,为外语教学研究提供了一种崭新的哲学思维模式(文秋芳等,2005:1)。语料库与翻译研究的结合比其他领域来得晚了一些,一是因为90年代以前的语言学派死守着简单化的语言学翻译理论,二是因为传统的语料库语言学家认为,翻译语言不是规范语言,因此翻译文本长期被排除在语料库之外。(廖七一,2000:30)自90年代中期以来,Mona Baker、Dorothy Kenny、Maeve Olohan、Miriam Shlesinger Kristen Malmkjaer等一批翻译研究者率先将语料库运用于翻译研究,特别是描写翻译研究,旨在“揭开翻译文本作为沟通活动媒介的本质”编后记。1995年以Baker为首的曼彻斯特大学科技学院的翻译研究中心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可比语料库翻译英语语料库(简称TEC,即Translational English Corpus)。目前,国际上也建成了许多大型的平行语料库,比如奥斯路大学的英语挪威语平行语料库、加拿大议会会议英法平行语料库等,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有力工具,使人们能更客观、更科学地考察翻译的性质以及翻译过程的种种制约因素。在国内,结合语料库与翻译进行研究的主要有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育与研究中心建立的通用汉英平行语料库,以及北京大学计算语言学研究所同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清华大学智能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开发的汉英双语平行语料库(黄俊红等,2004:92)等。二、语料库与纯翻译硏究应该说,到目前为止,语料库翻译研究取得的最令人瞩目的成果就是对翻译普遍性的研究、对翻译规范的研究和对译者风格的研究。翻译语料库对探索翻译的普遍规律、发掘并验证翻译文本的“普遍性”具有指导意义。(转引自罗选民、张健,2003:46)所谓翻译的普遍性,就是“译文而非原文的典型特征,这种特征不是特定语言系统相互作用的结果”(Baker,1993:243)。Baker等人提出利用可比语料库来研究翻译的这些特征,并证实了翻译普遍性的如下假设:1.简略化(simplification);2.明晰化(explication);3.规范化(normalization);4.整齐化和集中化(leveling out & convergence)。(胡显耀,2004:47-49)语料库翻译研究对翻译普遍性的探讨具有明显的优势:它将过去直觉的、模糊的形式变得清晰、具体可操作,将小规模、人工的、有限语言之间、有限文本类型的研究变成大规模、系统性、连贯的、目标明确的研究,更重要的是,它将先前零星的、不具有说服力的研究变成了能够解释趋势及其连贯的研究(罗选民等,2005:54)。同样,利用语料库和计算机,我们可以快捷、可靠地发现和分析翻译规范。所谓翻译规范,就是指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文化环境中,翻译会出现一些带规律性的特征。一定时期内,翻译语言普遍特征的积累是这一时期翻译概念和翻译规范建立的基础,认清这类特征有助于我们在翻译研究中更好地认识特定时期的翻译规范。(黄立波、王克非,2006:38)例如,Baker在分析当代非文学英语作品的翻译时发现,在法语、阿拉伯语和日语三种文本的翻译中,日语文本对翻译中外来词汇的容忍程度远远高于法语和阿拉伯语。由此可见,翻译行为中的规范因社会文化不同而大相径庭(廖七一,2000:282)。在译文文体和译者风格研究方面,语料库也是大有作为的。传统的文体研究表现为质的分析,这种方法能对文体做出细致的分析,但是对于各项文体标志出现频率等方面的认识则带有主观性。要想避免主观臆断,文体的研究就必须有量化的实际语料来支持。(罗选民等,2005:54)某一种表达形式和语言行为方式是不是译者个人偏爱和重复出现的,是不是个别的或偶然出现的,只有通过语料库的大量翻译资料才能有说服力。利用语料库进行文体研究,对一些难以捉摸的、不引人注目的语言习惯进行描述、分析、比较和阐释V能比较令人信服地说明“译者的烙印”确实存在。(张美芳,2002:57)三、平行语料库与应用翻译硏究我们发现,最初翻译研究者主要利用语料库进行纯翻译研究;这大概与西方翻译研究重道轻技的学术倾向有关。可喜的是,语料库与应用翻译研究的整合,这些年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首先我们来厘清翻译研究的分类。1988年Holmes在翻译研究的名和实(The Name and Nature of Translation Studies)一文中提出,以“翻译研究”(Translation Studies)作为学科名称。按照他的解释,翻译研究有两大分支:纯翻译研究(又称翻译学)和应用翻译研究。纯翻译研究本身又分为描写与理论两个部分。描写翻译研究(Descriptive Translation Studies)是一个以目标文本为取向的学科,包括“对定义清晰的语料库(亦即问题组合)的精心研究”,有功能取向翻译研究、过程取向翻译研究和成品取向翻译研究。理论翻译研究的目的则在于“建立一般性原则,用以解释和预测(翻译行为和作品等现象)”,以描写翻译研究的资料和其他学科提供的思想和信息为基础。(Shuttle worth & Cowie,2005:249,52,231-232)而上述的翻译与语料库结合的研究成果多半以纯翻译研究为目标,比如翻译普遍性、翻译规范和译文文体的研究等,都属于描写翻译研究的范畴。顾名思义,Holmes的应用翻译研究是翻译研究的应用分支,进一步分为四个次范畴:第一是译者培训,第二是提供翻译工具,包括机器辅助翻译,第三是制订翻译政策,最后是翻译批评。(Shuttle-worth & Cowie,2005:12-13)语料库在应用翻译研究中的用途和贡献,散见于资料文献中,因此缺乏归纳和述评。本文拟对此做一个总结和展望:从纯理论研究阶段走向实际应用的阶段将是必然的,这是研究规律所决定的。1.平行语料库与翻译教学双语平行语料库对于翻译教学是有用的参考工具或工作平台,其作用主要体现在=1.对某一检索词或短语提供丰富多彩的双语对译样例;2.为常用结构提供多种双语对译样例,便于讲授者讲解,学习者仿习;3.提供丰富的可随机提取的一本多译作为对照参考。(王克非,2004:27)以常用结构的双语对译检索为例。英汉语中有一些特殊句型和结构,在翻译中如何处理?教科书上一些自以为是的规则并不能指导学生的翻译实践,教师单靠内省法或观察法也很难给出令学生信服的结论。例如,对so.that结构的翻译,教科书往往给出“如此以致”的对应翻译,而且这种对应在教师、学生心中都是根深蒂固的。运用英汉语平行语料库,把so.that结构和它的汉语对应结构进行描述和分析,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第一,so.that的主要对应形式不是“如此以致”及类似的“前后对应”式结构,而是零对应;第二,so.that在汉语译文中有多种对应形式,而汉语原文中没有固定的结构与so.that对应;第三,在翻译中,非文学文本比文学文本更倾向于结构上的对应。(秦洪武、王克非,2004:40)在翻译教学中,学生试译之后,再对双语语料库进行对译检索,学生可以增强对该结构翻译的感性认识,附以教师恰当的归纳和解释,就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在翻译教学中应用语料库和检索工具,具有其他教科书和工具书不可替代的优势。与汉英词典和英汉词典相比,平行语料库的语料内容广、语料新、语境丰富,而且检索功能强大,能对双语对译、双语搭配等进行全面调查,有助于揭示双语转换复杂而丰富的对应关系,为学生选、择译语表达手段提供量化等级概念(倪传斌,2005:25),丰富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促进语言学习的内化。所以说,平行语料库在翻译教学中有广阔的使用前景和潜在的开发价值。平行语料库还可以提供一本多译的丰富译例。有了平行语料库的平台和工具,翻译教师可以把所收集的多种译本存储其中,并可随时调出以供对比研究。孤立地看一个译本,往往没有太多价值,多个译本综合对比,就可能有新的发现;而且语料库的检索工具能高速、准确地进行统计,为教学实践提供可靠的统计描述。比如,利用类/形符比(type/token ratio)可以观察不同译文的用词丰富程度:在语料大小相近的前提下,类/形符比和平均词长的数值越大,词汇就越丰富,词汇的复杂程度也越高(文秋芳等,2005:20)。翻译教师自建小型语料库也并不是天方夜谭。建设者只要有一些文本编辑、格式转换、内码转换等基础计算机知识,并掌握管理检索语料的定位检索软件(谢家成,2004:45),如Concordance、Word-Smith等,以及适合教学展示的软件,就可以在一定时间内建立应用于翻译教学的平行语料库并不断扩容,纵深开发。教师只有树立实证思想,在教学中经常求证语料库,翻译教学才能更上一层楼。一位著名的学者Zanettin认为,双语平行语料库相当于一个“译员培训研习班”,有助于提高学生理解原文并用更流畅的目标语进行翻译的能力。(转引自王克非,2004:28)高层次的翻译教学即译员培训也可以整合语料库资源,满足受训译员的各种需要。比如,语料库可以用于受训译员的翻译策略培养,以及加强译员对某些结构和词条的不同选择的语言学意识。又如,针对某一内容收集资料,编制某些专题和特定领域的术语表时时,语料库显得便捷有效。平行语料库是培训译员的重要资源,还可以提供有关话语篇韋结构、语篇类型惯例等信息。(张蓊芸,2005:397)2.平行语料库与翻译批评一般来说,“翻译批评是审美评价和科学判断的有机统一”。(方梦之,2003:346)风格批评则被认为是评论文学作品翻译得失的最高层面的批评,原作风格的再现程度也就成了批判文学翻译的重要准绳。以往对译作的研究、评论,涉及文体、风格的本来就不多,而且主要是经验、内省型的,因为很难对长篇译作进行文体风格的量化研究。利用双语语料库则有可能比较便利地研究译文的语言特性和译者的文体等诸多因素。可见,语料库在纯翻译研究中的应用为应用翻译研究与语料库的结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平行语料库语料以电子文本形式储存,并且通过计算机自动处理或者人机互助的加工,进行词汇密度、词频、句子长度、搭配模式、特定词汇的使用以及使用频率的比较研究等,致力于多维度、多层面的翻译批评工作,比如:考察原作和原作者的语言风格和模式,考察译文和译者的语言风格和模式,考察某种原语对译文模式的影响,考察不同翻译家对同一原文本的类似处理和不同把握,在贤料和数据充足的条件下,进行译者的认知过程和社会文化定位等问题的探索。(肖维青,2005:62)仅以翻译批评中的词频统计为例。在该项研究中可能需要的工具是edict virtual language center提供的在线word frequency text profile、Georgetown University提供的在线web frequency indexer和concordance3.0等。文本分析软件会自动将输入的两个译文文本与英语中最常用的2000单词表和学术词汇表作对比。对照两个处理结果,比较有显著差异的项目,确定哪一个译文用词更学术化、行文更书面化。这样的结论似乎比自觉分析更具有科学性和说服力,而且也很便捷。一直以来,翻译批评完全围绕译文和原文是否对等而展开,Toury就曾警告说,仅仅评判翻译得失是消极的推理,我们应当试图描述和理解翻译的原生态(Toury,2001:84)基于语料库的翻译研究有助于规定性向描述性的转向,因为大量真实语料的获得可以激发归纳性的探索,寻求理论规定或者直觉感知之外的规范。语料库为翻译批评提供了诸多可能性,对这些可能性予以充分开发利用,有助于翻译批评的“审美评价”和“科学判断”跳出经验和直觉的内省桎梏,达到有机的统一。(肖维青,2005:64)3.平行语料库与翻译辅助手段研究近年来,双语平行语料库在语言信息处理的研究和开发,在机器翻译(Machine Translation,简称MT)和机器辅助翻译(Machine-aided Translation,简称MAT)等应用中的作用已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特别是在机器翻译研究中。说起来,原理并没有高深到不可理解,只是设计和建设相当复杂。简单地说,自动翻译的方法大致如下:第一步,将双语语料平行对应(alignment);第二步,对语料给予相关联的标注(tagging);第三步,将汉语作分词处理(parsing),并依据词频计算权重;第四,通过权值和字串对比,计算和检索与使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