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手架技术.doc_第1页
脚手架技术.doc_第2页
脚手架技术.doc_第3页
脚手架技术.doc_第4页
脚手架技术.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筑脚手架和支撑架的技术、设计和管理杜荣军今天来听课的不少是刚接触脚手架和支撑架工作的同志,根据大家的要求,我想以“建筑脚手架和支撑架的技术、设计和管理”为题,讲以下12个问题:1、建筑脚手架和支撑架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如果将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开始引进和应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至七十年代末形成扣件架与木、竹脚手架“三足鼎立”局面,作为我国以现代脚手架技术全面取代传统脚手架的起步阶段的话,则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的二十多年,就是我国现代脚手架技术全面发展、基本更新和步入世界先进行列,并有所创新和超越的时期。这二十多年,又可分为两段:前十年通过推广应用扣件架、引进应用门式架和研发应用碗扣架,从而形成了这三种落地式金属脚手架“三架马车”的应用局面,并已在大中城市的工程施工架子中占据主导和主体的地位。吊蓝、挑脚手架、挂脚手架、桥式脚手架也有相当的应用和发展。在八十年代后期,整体提升脚手架开始出现。传统的木、竹脚手架呈被取代的发展趋势。后十多年,适应高层、超高层工程的施工需要,两种自升式悬空脚手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一是电动吊篮;二是附着升降脚手架。这二十多年的其他发展成就还有:(1)建筑施工脚手架标准技术工作,从无到有,取得了重要的成果。已颁布实施的有:编制建筑施工脚手架安全技术标准的统一规定;建筑施工附着升降脚手架管理暂行规定;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定和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定等;(2)其他有良好应用的脚手架产品的引进、研发和应用。包括梯型架、拱构门架、楔盘式门架和采用三角形构件的塔式脚手架等;(3)低合金钢管材料的应用研究(有一定成效,但也有问题)。总之,现今在世界各国已广为应用或良好应用的架型我们都有了。我国在研发具有高技术含量的附着升降架方面已处于领先地位(但应用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在脚手架、支撑架设计计算和标准化方面已进入先进行列。我们已摆脱落后状态,已有条件在推进脚手架技术的发展中做出更多的贡献。2、建筑脚手架的系列建筑脚手架的类别有多种划分方式:按其用途可分为结构施工脚手架、装修脚手架、模板和其他支撑架、安装作业架、防护架和其他施工用途架子;按其设置方式可分为落地式脚手架、附着脚手架、挑脚手架、吊脚手架、挂脚手架和移动式脚手架;按其构造形式可分为杆件组合(多立杆)式脚手架、构件组合或框组式脚手架、篮式脚手架、台式脚手架和桥式脚手架;按其架体形式可分为单排(立杆)架、双排架、多排和满堂架以及特形脚手架;按期使用方式可分为一次搭设脚手架、陆续接高脚手架、反复装拆或移置脚手架(包括零装零拆、零装整拆、整装零拆和整装整拆)、吊升(移)和自升(移)脚手架。但按脚手架的材料和产品则可分为木、竹脚手架和金属脚手架两大类(而金属脚手架大多采用具有适合受力能力、又便于握持的管件)。金属脚手架大多以其杆构件及其连接形式划分,大致构成如表1所示的系列。金属脚手架系列表 表1基本构架组合形式连接方式脚手架标准名称杆件组合扣接式盖固式插接式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碗扣式钢管脚手架楔盘式钢管脚手架构件组合承插、锁扣、挂扣门式钢管脚手架梯型和框组式钢管脚手架搭式钢脚手架附着件、杆构件和升降设备组合螺栓连接、扣接、盖固各类附着升降脚手架定型产品组合适合形式各类台式脚手架、桥式脚手架、装修架、安装架、定型支架3、脚手架和支撑架的设计要求脚手架和支撑架设计的基本要求有以下5项:(1)满足施工作业要求(设置高度、作业面、防围护和跟进配合等);(2)具有稳定的构架结构和承传载构造(避免出现过大变形);(3)具有符合安全保证要求的承载能力,特别是抗失稳能力(失稳坍塌破坏脚手架和支撑架破坏的主要危险);(4)具有应对施工中改动情况(例如变更杆件位置,临时撤去杆件等)的预案弥补措施;(5)确保装拆和使用安全的技术与管理措施。在实现以上设计的基本要求时,应特别注意以下环节:1) 地基和支承结构的承载能力;2)安装偏差;3)节点连接的构造和承载能力;4)整体性和加强刚度杆构件的设置;5)控制荷载和可能出现的不利作用;6)监控措施及其落实程度;7)脚手架材料和设备的质量;8)隐患的检查和整改要求。4、脚手架结构脚手架的构造结构称为脚手架结构。脚手架作为架设工具和常备的施工周转材料,其临设性和反复装拆性就决定了它属于临时结构的范畴。因此,统一规定将其归入临时结构,一些规定执行薄钢规范。脚手架和支架的构成大体上有三种情况:一是完全采用脚手架杆(构)配件组装(搭设);二是完全采用正规钢结构设计制作;三是由这两种构架部分组合而成。我们将第一种情况、即完全采用脚手架杆(构)配件组装(搭设)和执行统一规定的,称为“脚手架结构”,以与正规的型钢结构相区别。脚手架结构由于程度不同地存在着杆件设置和节点、连接构造不够严格(达不到正规工程钢结构要求)、支承条件(基础、楼板、地面)和安装质量(构造尺寸和垂直、水平偏差)难以控制,杆(构)配件易变形、锈蚀、磨损、污染以及搭设、使用的随意性和露天使用等不利工作条件的影响等,使其应当加大设计的安全保证。对于杆件组合式脚手架,当其斜杆设置达到构架框格的1/2时,具有稳定的构架结构,我们称其为“几何不可变杆系结构”;达不到这一要求(但符合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定构造要求)者,我们称其为“非几何不可变杆系结构”。扣件式和碗扣式脚手架的常用构架都属于后者。5、脚手架结构的设计方法和一般设计式一些西方主要国家的脚手架仍采用容许应力法进行设计,我国的工程结构设计由于都已采用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法(简称“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因此统一规定确定我国的建筑脚手架结构亦采用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并同时要求其设计效果应符合我国的历史使用经验,即若同时按“单一系数设计法”进行复核时,其安全系数K应达到以下要求:强度计算的K1.5;稳定计算的K2.0。为了达到这一要求,引入了材料强度附加分项系数,m,对其抗力值进行调整。统一规定确定的一般设计式为:(1)对于受弯构件: fKw fw不组合风载: 1.2SGK+1.4SQK = (1) 0.9,mR 0.9,m fKw fw组合风载: 1.2SGK+1.40.85(SQK+ SWK) = (2) 0.9,mR 0.9,m(2)对于轴心受压构件 AfK Af 不组合风载: 1.2SGK+1.4SQK = (3) 0.9,mR 0.9,m A fK Af组合风载: 1.2SGK+1.40.85(SQK+ SWK) = (4) 0.9,mR 0.9,m取,R = 0.9,m ,称,R为“抗力调整系数”。0.9为临时结构的0(结构重要性系数)的取值。6、,m计算式的建立当按“单一系数法”计算脚手架结构时,其设计表达式为:(1)对于受弯构件: fKw 不组合风载: S,GK+S,QK (5) K1 fKw 组合风载: S,GK+0.9(S,QK+ S,WK) (6) K1(2)对于轴心受压构件 A f ,K 不组合风载: S,GK+S,QK (7) K2 A f ,K 组合风载: S,GK+0.9(S,QK+ S,WK) (8) K2假定新老标准使用的荷载作用和抗力的标准值均相同(即SGK = S,GK ,SQK = S,QK ,SWK = S,WK 和f K = f ,K)、且认为新老标准的可靠度一致,并取 K1= 1.5, K2 = 2.0和R = 1.165时,则通过对(1)式和(5)式、(2)式和(6)式、(3)式和(7)式与(4)式和(8)式的比较,即可得到,m的计算式为:(1)对于受弯构件: 1+不组合风载: ,m =1.19 (9) 1+1.17 1+0.9(+)组合风载: ,m = 1.19 (10) 1+ (2)对于轴心受压构件 1+不组合风载: ,m = 1.59 (11) 1+1.17 1+0.9(+)组合风载: ,m = 1.59 (12) 1+ SQK SWK 式中: = , = SGK SGK 由于,m计算式中的比值(分数部分)小于1.0,因此,对于受弯构件,m1.9,对于轴心受压杆件,m1.59。且,m随比值、的增大而降低。7、将0. 9,m对f的调整转为对调整的问题为了简化计算,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定将,m对f的调整转为对轴心受压杆件稳定系数的调整,即调整脚手架结构的计算长度0,并取:0 = Kh (13)式中K为计算长度附加系数,其值取1.155。K值按K对0,也即的调整效果大体上与0.9,m 对f的调整效果相当确定,K=1.155大致相当于0.9,m =1.333的效果。因,m为变值,而K则为定值,因此,其调整效果就产生了一定的误差:K的取值受h值的影响明显,当h0.9,h =1.351.62时,K=1.2851.211,平均K =1.243;当0.9h1.2,h =1.802.04时,K =1.1931.178,平均K =1.185;当1.2h1.5,h =2.252.55时,K =1.1691.166,平均K =1.167;当1.5h2.1,h =2.73.36时,K =1.1661.160,平均K =1.163。则上述K=1.155的取值大体上适用于当1.5h2.9的情况,且取值稍偏低,当h1.5m时,其调整效果将达不到K2.0的要求。因此,仅就这一转换误差而言,将K按h的区段取值,就可以显著减少这一误差。但转为对调整时会产生另一项误差,即不调整风载作用的误差。当风载作用较大时,其安全系数K的值会降至1.8以下,降幅较大,是不安全的。8、脚手架整体和单肢稳定系数值的确定方法扣件式和碗扣式钢管脚手架的整体稳定系数的值采用试验法确定,单肢稳定系数可采取分析修正法确定。(1)试验法:该法的要点为:进行1:1双排实架试验,将各种影响脚手架承载能力的因素(构架尺寸、剪刀撑和连墙件设置、节点紧固程度和荷载作用偏心等)都考虑到试验项目中,并将试验架段就视为一轴心受压杆件,则得相应条件下出现整体失稳破坏时的临界荷载Pcr ,由Pcr =0Afy计算出0,并将0 就视为长度为步距h的立杆段的受压稳定系数,从薄钢规范的值表中查出相应的长细比0,即可 0h由0 = 得到0。鉴于试验条件与脚手架的实际工作情况存在一定差异, i结合实际实用经验加以适当修正后,就作为整体稳定系数的取值。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定表5.3.3给出的值就是这样确定的。虽然转为对立杆计算,但却是整体稳定系数。适用于双排架,但并不适用于满堂架和单肢立杆稳定性的计算。后者所用的值,则应使用“分析修正法”定出。(2)分析修正法该法的要点为:由双排扣件架试验得到其值变化在1.501.80之间,这相当于轴心受压杆件处于一端固定、一端自由(=2.0)和两端铰支(=1.0)之间的状态。因此,我们可以将脚手架的立杆视为钢结构的有侧移框架柱,按普钢规范的规定,计算出长度为步距h的立杆段AB两端的约束(条件)系数K1和K2,即可从相应的表中查得立杆按有侧移框架柱确定的值。当对前述试验架也作此理论分析时,由于脚手架的构造和工作条件与有侧移框架柱存在差异,因此 。为此引入分别考虑连墙杆(件)设置情况和脚手架纵向杆件约束作用的修正系数m1和m2(表2),并取= m1m2。其中m2为h /a为任意值时的 x与 h /a=1.2时的 1.2的比值,即m2= x/1.2,m1=/m2。这样,就用试验结果修正了理论分析值,使其可适应于脚手架的工作情况。 用于“其它步架”计算的m1和m2值 表2项目适用条件修正系数值,当h/l为0.60.81.01.21.41.61.82.02.2m1连墙2步3跨1.6421.5091.3721.2441.1621.1411.1181.1131.1103步3跨1.9121.7521.5771.4101.3131.2841.2601.2531.250m2一侧横杆1.1381.0861.0371.0000.9650.9300.8940.8610.850两侧横杆1.1021.0651.0251.0000.9750.9500.9250.9010.893杆端约束系数K1、K2分别为AB杆两端各向横杆线刚度之和iA横(或iB横)与立杆线刚度iAB+iA上(或iB下)的比值,即:iA横 iB横K1= ; K2= (14)iA上+iAB iAB+iB下EI线刚度i = (15)使用这一方法,可以分析出AB杆处于首步架(B端之下无立杆段)和其他步架以及处于角部(角立杆、2个方向有横杆约束)、边部(边立杆、三个方向有横杆约束)和中部(中立杆、四个方向有横杆约束)时的值。可用于满堂架和单肢立杆的计算。9、碗扣架值的确定碗扣式钢管脚手架没有做过系统的测定其稳定系数值的试验,但从一些具有一定可比性的承载试验成果的分析中,可以确定其承载能力比相应的扣件式架高出20%以上。为安全起见,我们取碗扣架整体失稳临界荷载NE与扣件架临界荷载NE的比值为1.15。 2EANE按欧拉公式计算:NE= (16) 2 NE 2EA 2EA 2 2则 = / = = =1.15 NE 2 2 2 2 1 由此得到 = = 0.9325 (17) 1.15 即碗扣架的取0.9325扣件架的,这是安全的。以后有条件时,应组织进行专门试验。10、模板支架计算规定的存在问题2000年10月发生了南京电视台新演播大厅屋盖支撑坍塌的重大伤亡事故后,引起了对模板支撑架设计安全问题的重视。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定虽有“模板支架计算”一节,但由于所给的计算规定存在重要疏漏,可能导致并不安全的结果。其存在问题除前述对0.9,m调整的转换误差外,还有它给出的计算长度0 = h +2a这一式子。这一式子出自英国标准脚手架实施规范(BS5975:1982)第46.2条。但英国标准与我国的相应规定是不同的:(1)英国标准采用容许应力法设计、安全系数取2;(2)英国标准规定的实用最大搭设高度Hmax = H / 1+0.005H,H为计算高度;(3)英国标准对构架的要求比我国严格,其给出的支架图示表明,其斜格设置占框格总数的一半,即采用“几何不可变”杆系结构构架,取立杆的计算长度系数 =1.0;(4)在支架顶部有立杆的伸出段时,伸出段a按悬臂考虑(悬臂杆的 = 2.0),取0 = h+2a,既加大了0的取值,以确保安全,也限制了立杆伸出长度的任意扩大。此式并无理论上的含义。我国的规定已如前述,取0 = Kh (当1.5mh2.1m,取K=1.155时,可基本达到K2.0的要求)。当两式所计算的支架的构造、约束条件和抗失稳能力相同时,则有以下关系:h + 2a = Kh h则有 a = (K-1) (18)2分析式(18),可以看出:当00时,则其K2.0,是安全的;00时,则其K2.0,则安全度是不够。当将K= 1.155(1.5 1.8)=1.7332.079代入(18)式时,要使K2.0,就必须使a(0.3670.54)h,即当h=1.8m时,需让a 0.97m,而这又恰与限制a的要求违背。因此,未加分析地套用英国的这一规定是不适当的。11、扣件式钢管梁板模板高支撑架的计算我们将架设高度4m的梁板模板支架称为“高支撑架”,这是一类多次发生惨重事故、因此在设计计算中应加强安全保证的支架。考虑到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定前述的存在问题,从以下两个方面加以适当的调整,以确保其工作安全:(1)按两类构架结构支架分别给出0的计算式;(2)增加搭设高度调整系数。对于“几何不变杆系结构”支架,取:0=K1K2(h+2a)且a 0.5(1)h (19)对于“非几何不可变杆系数结构”支架,取:0=K1K2h= m1m21 (20)以上式中:K1按0.9,m相应确定的调整系数,按表3采用; K2考虑搭设高度的调整系数,按表4采用。其中KH按下模板支架立杆计算长度附加系数K1 表3步距h(m)h 0.90.9h1.21.2h1.51.5h2.1K11.2431.1851.1671.163模板支架立杆计算长度附加系数K2 表4h+2a或h(m)k2,当H0(m)和kH,为下值时468101214161820253035401.00.990.980.9710.9620.9520.9430.9350.9260.9050.8850.8660.8471.351.01.0141.0261.0391.0421.0541.0611.0811.0921.1131.1371.1551.1731.441.0121.0221.0311.0391.0471.0561.0641.0721.0921.1111.1291.1491.531.0151.0241.0311.0391.0471.0551.0621.0791.0971.1141.1321.621.0141.0211.0291.0361.0431.0511.0561.0741.0901.1061.1231.801.0201.0261.0331.0401.0461.0521.0671.0811.0961.1111.921.0121.0181.0241.0301.0351.0421.0481.0621.0761.0901.1042.041.0211.0291.0351.0391.0441.0601.0731.0871.1012.252.551.0101.0161.0201.0271.0321.0371.0421.0571.0701.0811.0942.703.361.0531.0661.0781.091式计算: 1 K,H= (21)1+0.005(H0-4) H0 支架的搭设高度;扣件架单支立杆的计算长度系数;1 采用“分析修正法”时,按“有侧移框架柱”确定的立杆计算长度系数的理论值;m1、m2 采用“分析修正法”时的修正系数,见表2。根据式(19)或式(20)确定的0,即可得到相应的值。而后按以下情况验算其稳定性:不组合风载时:1.2NGK+1.4NQK Af (22)组合风载时: NGK NQK MW f1.2 +1.40.85( + ) (1 + ) (23) A A W 1.333 1 +采用以上二式计算扣件式钢管模板支架,可较好满足K2.0的要求。如前所述,当采取以0.9,m调整f时,就不会出现式(23)中调了(相应的0)后,尚需调整f的情况。12、附着升降脚手架的设计要求和计算规定(1)设计要求1)具有可靠的架体结构、附着支撑构造、升降机构、提升动力设备、同步控制系统和防倾、防坠装置;2)架体必须具有定型加工的架体竖向框架和架底框架、且不得用脚手杆件组装;3)无论是使用工况或升降工况,架体都有两处相互独立的附着支承点,以确保架体的工作和提升安全;4)按受载基本均衡和避免出现较大悬挑和超载的要求,严格进行平面布置和机位设计;5)采用整体升降方式时,必须采用电动葫芦,并设有同步、控载系统;6)架子承载、自控系统和防坠装置必须试验合格。(2)计算要点1)设计的计算应考虑使用、升降和坠落三种工况;2)使用工况的荷载取脚手架的规定值,升降和坠落工况按每层0.5kN/m2计;3)架体、附着支承结构、防倾和防坠装置按概率极限状态法设计;升降动力装备和吊具、索具按容许应力法设计;4)荷载变化系数的取值,升降和坠落工况用2.0,使用工况用1.3;5)吊具、索具的安全系数按相关设计规范的规定执行,钢丝绳的安全系数不小于6。落地式外脚手架人行斜道的搭设 (作者:牛广文 牛言广智)脚手架斜道是各类人员上下脚手架的通道,落地式脚手架应搭设人行斜道。本方案依据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以下简称脚手架规范)的有关规定,在斜道习惯搭设方法上有所改进,既简化搭设工艺,又安全可靠,供建筑施工安全工作者及架子工参考。一、人行斜道的构造及搭设1.斜道附着外脚手架设置,总长5跨,其中平台2跨,斜道3跨;斜道立杆纵距同脚手架立杆纵距La,宽度不宜小于1m,坡度宜采用1:3;平台宽度不应小于斜道宽度,高度为立杆步距。斜道构造详见人行斜道平面图及1-1剖面图。2.在平台转弯处纵向水平杆的上下方各设一根短横向水平杆,用直角扣件分别固定在纵向水平杆及立杆上。铺板通长铺设,上端压在纵向水平杆下边的横向水平杆上,下端压在纵向水平杆上端的横向水平杆上,铺板中间在斜道与立杆交接处设二根横向水平杆支承。铺板探头长度取150mm,端部与平台板持平,夹缝用三角木顺填,做法见节点大样A及部面图。以前常规做法是在斜道两侧设二根斜杆,斜杆上设横向水平杆,再上设脚手板。这种搭设方法的好处是横向水平杆可根据支承脚手板的需要设置,但存有以下问题:(1)斜道立杆内侧设纵向水平杆,再往内设斜杆,斜杆与立杆交接处水平方向空48mm,造成斜杆与立杆固定困难;(2)上斜铺板高出平台板,影响斜道的使用功能;(3)搭设费时费工。本文案的特点是减掉斜杆,横向水平杆直接固定在立杆上,用50mm厚木板纵向通长铺设,简化搭设工艺,便于施工,同时铺板可以多次调转使用(脚手架立杆纵距、步距相同)。支承铺板的横向水平杆间距为立杆间距,La1.8m,经验算,铺板满足承载力要求。3.铺板应采用杉木或松木制作,其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木结构设计规范(GBJ5)中级材质的规定。铺板厚度不小于50mm,宽度不宜小于200mm。铺板上设2030mm防滑木条,间距25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