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分原理在弹塑性力学中的应用_第1页
变分原理在弹塑性力学中的应用_第2页
变分原理在弹塑性力学中的应用_第3页
变分原理在弹塑性力学中的应用_第4页
变分原理在弹塑性力学中的应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变分原理在弹塑性力学中的应用摘要:本文简单介绍了泛函的变分原理,并利用变分原理推导弹塑性力学中的虚位移原理和最小总势能原理,并举例说明最小总势能原理的应用。最后引入了对上述变分方程的直接解法里茨法,并举例说明里茨法的应用。关键字:泛函,变分原理,虚位移原理,最小总势能原理,里茨法Abstract:This paper briefly introduces the functional variational principle, with the help of which, the virtual displacement principle and the minimum total potential energy principle are deduced. And the application of the principle of minimum total potential energy is illustrated. Finally 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direct solution to the variational equationthe Ritz method and illustrate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Ritz method.Keyword:Functional,The variational principle,The virtual displacement principle, the minimum total potential energy principle, The Ritz method1 泛函和变分原理求解弹塑性力学问题,即在给定的全部边界或内部的外界作用下,求解物体内产生的应力场和位移场,最终归结为求解偏微分方程的在某种边界条件下的问题,但是在求解这些偏微分方程的解是极其困难的。故引入变分原理1及其近似解法去求解弹塑性力学问题。把一个力学问题用变分法1化为求泛函极值(或驻值)的问题,就称为该物理问题的变分原理。其中,泛函就是定义域是一个函数集,而值域是实数集或者实数集的一个子集,推广开来, 泛函就是从任意的向量空间到标量的映射。也就是说,它是从函数空间到数域的映射。泛函也是一种“函数”,它的独立变量一般不是通常函数的“自变量”,而是通常函数本身。所以简单来说,泛函是函数的函数。其中,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两点间的曲线长度就是典型的变分问题,即在连接两点间的所有曲线中,存在这样的曲线,使得两点间的连线长度最短。例如用数学公式去描述变分原理:假设有如下形式的泛函:V=abFx,y,ydx (1-1)其中,yx是自变函数,x是自变量。由于泛函取变分的取极值的必要条件是其一阶变分等于零,因此对上式(1-1)进行变分,并令V=0,可得:V=abFyy+Fyydx (1-2) =abFyydx+Fyy/ab-abddxFyydx =abFy-ddxFyydx+Fyy/ab =0 由于y为独立变量,因此上式(1-2)为零的充要条件为:Fy-ddxFy=0 在a,b上 (1-3)Fy=0 x=a,b (1-4)这样便将泛函的驻值问题转化成了微分方程的边值问题了。方程Fy-ddxFy=0叫作泛函的欧拉方程。2 虚位移原理和最小总势能原理在变分原理的基础上,就可以利用能量原理(即热力学第一定律)去建立虚位移原理2的位移变分方程了。现考虑一个受一组体力的Fbi(分量为Fx,Fy,Fz)和面力pi(分量为px,py,pz)作用下而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其体积为V,表面积为S。则在体积内有:(用张量表示)ij,j+Fbi=0 i,j=x,y,z (2-1)设S为物体的全部表面,其中给定面力的部分表面为S,给定位移的部分表面为Su,则全部表面S应为S和Su之和。则边界条件为:(用张量表示)ijnj=pi (2-2)现在设想一个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由于某种原因,由其平衡状态位置得到一个约束许可的、任意的、微小虚位移ui,其分量为u,v,。虚位移ui不是其他随便一种位移函数,在边界处需满足边界位移条件,即ui/Su=0,也满足几何条件ij=12ui,j+uj,i。实际的力系在虚位移上做的功叫做虚功。根据以上假设,可得出在外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的可变形体,当给予物体的微小虚位移时,外力的总虚功等于物体的总虚应变能。虚位移原理的推导表达式如下:外力的总虚功W为实际的体力Fbi和面力pi在虚位移上所做的功,即W=vFbiuidV+SpiuidS (2-3)物体产生微小变形的过程中,该物体内的总虚应变能为:U=VijijdV (2-4)于是虚位移原理可表示为:VijijdV=vFbiuidV+SpiuidS (2-5) 即 U=W (2-6)其证明如下:根据在给定面力部分表面S上,边界条件pi=ijnj成立,因而有:Spiuids=SijuinjdS 高斯散度定理=VijuixjdV =Vij,jui+ijui,jdV (2-7)故有W=vFbiuidV+Spiuids=vFbiuidV+Vij,jui+ijui,jdV =Vij,j+FbiuidV+Vijui,jdV (2-8)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因为ij,j+Fbi=0,所以上式(2-8)第一项积分等于零。故上式(2-8)可化为W=Vijui,jdV (2-9)而由 ij=12ui,j+uj,i,ij=ji (2-10)ijij=12ijui,j+uj,i=12ijui,j+12ijuj,i =12ijui,j+12jiuj,i=ijui,j (2-11)所以有U=VijijdV=Vijui,jdV (2-12)由此可证 W=U由上述的推导和讨论证明:虚位移原理的变分方程等价于平衡方程和应力边界条件。针对上述应用中的变分原理,可看出ui可看作变量函数uixi的变分,即uixi与临域内任意容许函数之间的微小差别。可见,ui是指ui值得微小变化,而dui则是指其自变量的微小变化所引起的ui的微小变化。应用位移变分方程时,所取的解不必预先满足平衡方程和应力边界条件,只要求所给的虚位移u,v,只要满足变形协调条件和和位移边界条件即可。 根据以上得出的虚位移原理可以推出最小总势能原理2。推导过程如下:U0=12ijij (2-13)在U0中引入广义胡克定律:ij=E1+ij-Eije1+1-2 (2-14)并用G,E, 的表达式:G=E21+ ,E=3+2+,=21+ (2-15)消去E, ,可得:U0=Gijij+12e2=U0ij,其中e=ii (2-16)将上式带入应变位移关系ij=12ui,j+uj,i ,当存在应变能函数U0ui时,虚位移原理方程可写为:VU0uidV-VFbiuidV-SpiuidS=0 (2-17)假定当物体从平衡位置有虚小位移时,物体的几何尺寸的变化忽略不计,原来作用在物体上的体力和面力,其大小和方向都保持不变,于是上式(2-17)的变分号可以移至积分号以外,令Et记作这个变分量,有: Et=VU0uidV-VFbiuidV-SpiuidS=0 (2-18)于是有Et=U-W=0,其中,Et=VU0ui-FbiuidV-SpiuidS (2-19)上式(2-19)中,Et称为总势能,U成为弹性体的应变势能,W为外力做的功,即外力势能。当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的自然状态下,应变势能与外力势能均为零。上式(2-19)还说明,在给定外力的情况下,实际的位移应使总势能的一阶变分为零,即使总势能取得极小值。故在所有满足给定的几何边界条件的位移场中,真实的位移场使物体的总势能取得最小值。下面用一个例题去说明最小总势能原理的应用3。设有受均布荷载集度为q作用的悬臂梁(图2-1),试用最小总势能原理(2-19)导出梁的挠曲线方程:解:由Et=U-W=0于是有U=VU0dV=12EX2dxdydz 其中 x=MyI, M=-EId2dx2, I=y2dzdy 所以U=120lEId2dx22dx, W=0lqdx 根据Et=0 变分量,注意到=ddx=ddx= 自变函数的微分、求导和变分运算的次序可以调换 EI2=2EI()=2EI (泛函的变分与函数的微分计算方法相似) 于是得到:Et=0lEI()dx-0lqdx (a)对上式(a)等号左边第一项积分利用两次分部积分得到:0lEI()dx=EI()/0l-EIdx/0l+0lEIdx (b)对于悬臂梁,边界条件有:x=0=0 , x=0=0 (固定端的位移和转角为零)EIx=l=0, EI()x=l=0 自由端的弯矩和剪力为零由边界条件,可得EI()/0l=EIdx/0l=0 (c)将此式(c)带入上式(b),再代入(a)可得:0lEI-qdx=0 (d)由的任意性,得EI”-q=0,此即悬臂梁在分布荷载下的挠度曲线方程。3 里茨法前面介绍的变分问题的解决归结为微分方程的边值问题的求解,这是变分问题的古典解法,通过泛函极值条件Euler方程,获得与泛函极值问题等价的微分方程的边值问题,求解微分方程的边值问题就得到了泛函的极值函数4,这种方法是一种间接解法。然而,求解偏微分方程的边值问题通常是非常困难的,一般无法求出解析解,特别是边界复杂的问题。下面建立一种求变分问题近似解的方法Ritz法(里茨法)5,其基本思想就是利用多项式或三角多项式(称作试函数)近似代替所求的极值函数,便把变分问题化为普通函数的极值问题。这个试函数带有若干个待定系数,对所选择的试函数,使泛函取得极值,方法就是将其带入泛函中,然后使泛函对每个系数进行求导,并令所得方程等于零。如果有n个未知系数,就有n个联立方程求解这些系数。在上面虚位移变分原理中,可以应用里茨法求解。事先选取位移函数选取的位移函数无须满足应力边界条件,而只须满足位移边界条件,例如选取位移函数:uxi=u0+k=1nakukxivxi=v+k=1nbkvkxiwxi=w0+k=1nckwkxi (3-1)对位移式(3-1)取一阶变分时,只需对系数ak,bk,ck取一阶变分,即u=k=1nakuk, v=k=1nbkvk, w=k=1nckwk, (3-2)将上面给定的试位移函数带入虚位移原理的变分方程式或带入最小总势能原理的变分方程式,由ak, bk, ck的任意性,都可得到用以确定全部系数的线性方程组。例如将给定的试位移函数(3-1)带入最小总势能原理的变分方程式(2-18),整理后可得:Etak=0Etbk=0Etck=0 k=1,2,n (3-3)上述方程的个数为3n个,与未知数个数相等。这样就把求最小总势能驻值的问题转化为求普通函数的极值问题,求出全部系数ak,bk,ck就可以求出位移分量的近似解。 例题:里茨法的应用问题3设图示(3-1)悬臂梁右端受P作用,如取挠曲线为=ax2+bx3试求a, b的值。解:由题目给出的位移曲线,满足边界条件0=l由最小总势能原理Et=U-W由上一个例题我们可知:U=120lEId2dx22dx, W=pl (a)其中:d2dx2=2a+6bx (b)将式(a)代入上式(b)可得:U=120lEId2dx22dx=2EI(a2l+3abl2+3b2l3) W=pl=Pal2+bl3 Et=U-W=2EI(a2l+3abl2+3b2l3)-Pal2+bl3 (c)对式(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