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套极限配合 判断题.doc_第1页
第一套极限配合 判断题.doc_第2页
第一套极限配合 判断题.doc_第3页
第一套极限配合 判断题.doc_第4页
第一套极限配合 判断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套 判断题1) 为使零件的几何参数具有互换性,必须把零件的加工误差控制在给定的范围内。2)不完全互换性是指一批零件中,一部分零件具有互换性,而另一部分零件必须经过修配才有互换性。3)只要零件不经挑选或修配,便能装配到机器上去,则该零件具有互换性。4)机器制造业中的互换性生产必定是大量或成批生产,但大量或成批生产不一定是互换性生产,小批生产不是互换性生产。5)间接测量就是使用它的公称尺寸。 6)在相对测量中,测量器具的示值范围,应大于被测尺寸的公差。 7)加工误差只有通过测量才能得到,所以加工误差实质上就是测量误差。 8)现代科学技术虽然很发达,但要把两个尺寸做得完全相同是不可能的。 9)实际尺寸就是真实的尺寸,简称真值。 10)一般说来,测量误差总是小于加工误差。 11)量块按等使用时,量块的工件尺寸既包含制造误差,也包含检定量块的测量误差。 12)同一公差等级的孔和轴的标准公差数值一定相等。 13)某一孔或轴的直径正好加工到基本尺寸,则此孔或轴必然是合格件。 14)零件的实际尺寸越接近其基本尺寸就越好。 15)公差是极限尺寸代数差的绝对值。 16)10f6、10f7和10f8的上偏差是相等的,只是它们的下偏差各不相同。17)为了得到基轴制的配合,不一定要先加工轴,也可以先加工孔。18)实际尺寸较大的孔与实际尺寸较小的轴相装配,就形成间隙配合。 19)若某配合的最大间隙为微米,配合公差为微米,则该配合一定是过渡配合。 20)公差可以说是允许零件尺寸的最大偏差。 21)间隙配合不能应用于孔与轴相对固定的联结中。 22)某基孔制配合,孔的公差为微米,最大间隙为微米,则该配合一定是过渡配合。 23)尺寸公差大的一定比尺寸公差小的公差等级低。 24)孔50R6与轴50r6的基本偏差绝对值相等,符号相反。 25)偏差可为正、负或零值,而公差为正值。 26)各级a-h的轴与基准孔必定构成间隙配合。 27)因为公差等级不同,所以50H7与50H8的基本偏差值不相等。 28)数值为正的偏差称为上偏差,数值为负的偏差称为下偏差。 29)配合公差越大,则配合越松。 30)一般来讲,50 F6比50 p6难加工。 31)80 H8/t7 和80 T8/h7的配合性质相同。32)某尺寸的公差越大,则尺寸精度越低。 33) 30 相当于 30.028。34)某一配合,其配合公差等于孔与轴的尺寸公差之和。 35)最大实体尺寸是孔和轴的最大极限尺寸的总称。 36)公差值可以是正的或负的。 37)实际尺寸等于基本尺寸的零件必定合格。 38)实际尺寸是客观存在的,它就是真值。 39)若已知30f7的基本偏差为-0.02mm,则30F8的基本偏差一定是+0.02mm。 40)公差带相对于零线的位置,是用基本偏差来确定的。 41)配合公差主要是反映配合的松紧。42)过渡配合的孔,轴公差带一定互相重叠。 43)一光滑轴与多孔配合,其配合性质不同时,应当选用基孔制配合。 44)基孔制配合要求孔的精度高,基轴制配合要求轴的精度高。45)优先选用基孔制是因为孔难加工,所以应先加工孔、后加工轴。 46)工作时,若孔的工作温度高于轴的温度,对于过盈配合则应增大其过盈量。47)轴、孔的加工精度愈高,则其配合精度也愈高。 48)配合即是孔和轴公带之间的关系。 49)基孔制的间隙配合,其轴的基本偏差一定为负值。50)孔的实际尺寸小于轴的实际尺寸,将它们装配在一起,就是过盈配合。 51)孔、轴配合的最大过盈为微米,配合公差为微米,该配合为过盈配合。52)标准公差的数值与公差等级有关,而与基本偏差无关。 53)孔与轴的配合性质用极限间隙或极限过盈来表示。 54)按极限尺寸的平均值加工出的尺寸是比较理想的。55)滚动轴承的精度等级是根据内、外径的制造精度来划分的。 56)普通螺纹的中径公差,既包含半角的公差,又包含螺距公差。 57)螺距误差和牙型半角误差,总是使外螺纹的作用中径增大,使内螺纹的作用中径减小。 58)普通螺纹公差标准中,除了规定中径的公差和基本偏差外,还规定了螺距和牙型半角的公差。 59)对一般的紧固螺纹来说,螺栓的作用中径应小于或等于螺母的作用中径。 60)普通螺纹的中径公差,可以同时限制中径、螺距、牙型半角三个参数的误差。61)平键联结中,键宽与键槽宽的配合采用基轴制。62)尺寸链是由封闭环和组成环(增环、减环)组成的。 63)尺寸链计算中加工或装配最后获得的尺寸称为封闭环。 64)在零件尺寸链中应选最重要的尺寸作封闭环。 65)组成环包括封闭环、增环和减环。 66)在尺寸链计算中,封闭环的最大极限尺寸等于所有增环的最大极限尺寸之和减去所有减环的最小极限尺寸之和。 67)封闭环的公差等于所有组成环公差之和。 68)所谓最短尺寸链原则,就是在设计时减小所有组成环的公差值。 69)理想要素与实际要素相接触即可符合最小条件。 70)形状公差带不涉及基准,其公差带的位置是浮动的,与基准要素无关。 71)形状误差数值的大小用最小包容区域的宽度或直径表示。 72)应用最小条件评定所得出的误差值,即是最小值,但不是唯一的值。 73)直线度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的两平行直线之间的区域。 74)圆度公差对于圆柱是在垂直于轴线的任一正截面上量取,而对圆锥则是在法线方向测量。 75)形状误差包含在位置误差之中。 76)评定位置误差时,包容关联被测要素的区域与基准保持功能关系并必须符合最小条件。 77)评定位置误差时,理想基准要素与实际基准要素的相对位置应符合最小条件。 78)建立基准的基本原则是基准应符合最小条件。 79)定位公差带具有确定的位置,但不具有控制被测要素的方向和形状的职能。 80)定向公差带相对于基准有确定的方向,并具有综合控制被测要素的方向和形状的能力。81)跳动公差带不可以综合控制被测要素的位置、方向和形状。 82)端面全跳动公差带与端面对轴线的垂直度公差带相同。 83)径向全跳动公差带与圆柱度公差带形状是相同的,所以两者控制误差的效果也是等效的。 84)包容原则是控制作用尺寸不超出最大实体边界的公差原则。 85)实效尺寸是作用尺寸中的一个极限值。 86)按最大实体原则给出的形位公差可与该要素的尺寸变动量相互补偿。 87)最大实体原则是控制作用尺寸不超出实效边界的公差原则。 88)作用尺寸能综合反映被测要素的尺寸误差和形位误差在配合中的作用。 89)对于孔关联作用尺寸小于同要素的作用尺寸;对轴则相反。 90)最大实体状态是孔、轴具有允许的材料量为最少的状态。91)实效尺寸与作用尺寸都是尺寸和形位公差的综合反映。 92)同一批零件的作用尺寸和实效尺寸都是一个变量。 93)对于孔、轴,实效尺寸都等于最大实体尺寸与形位公差之和。 94)按同一公差要求加工的同一批轴,其作用尺寸不完全相同。 95)实际尺寸相等的两个零件的作用尺寸也相等。 96)光滑极限量规不能确定工件的实际尺寸。 97)当通规和止规都能通过被测零件,该零件即是合格品。 98)止规和通规都需规定磨损公差。 99)通规、止规都制造成全形塞规,容易判断零件的合格性。 100)通规通过被测轴或孔,则可判断该零件是合格品。 101)通规用于控制工件的作用尺寸,止规用于控制工件的实际尺寸。 102)齿轮第一公差组的公差是控制齿轮的运动精度。 103)制造出的齿轮若是合格的,一定能满足齿轮的四项使用要求。 104)同一个齿轮的齿距累积误差与其切向综合误差的数值是相等的。 105)当一个齿轮的使用基准与加工基准的轴线重合时,即不存在齿圈径向跳动误差。 106)齿距累积误差是由于径向误差与切向误差造成的。 107)当几何偏心等于零时,其齿距累积误差主要反映公法线长度变动量。 108)相啮合的两个齿轮,都存在着基节偏差,但两个齿轮的实际基节相等,对传动平稳性无影响。 109)切向一齿的综合误差i的数值包含齿形误差。 110)齿形误差对接触精度无影响。 111)径向综合误差能全面的评定齿形的运动精度。 112)切向综合误差能全面的评定齿轮的运动精度。 113)公法线平均长度偏差与齿厚偏差具有相同作用。 114)绘制齿轮工作图时,必须在齿轮的三个公差组中各选一个检验项目标在齿轮图样上。 115)齿轮的三个公差组必须选取相同的精度等级。 116)影响齿轮运动精度的误差特性是以齿轮一转为周期的误差。 117)影响齿轮工作平稳性的误差特性是在齿轮一转中多次周期地重复出现的误差。 118)齿厚的上偏差为正值,下偏差为负值。 119)测齿厚时,分度圆的弦齿高误差对齿厚误差有影响。 120)齿轮的单项测量,不能充分评定齿轮的工作质量。121) 齿轮的综合测量的结果代表各单项误差的综合。第二套 选择题122) 对某一尺寸进行系列测量得到一列测得值,测量精度明显受到环境温度的影响此温度误差为_。 、系统误差 、随机误差 、粗大误差123) 绝对误差与真值之比叫_。 、绝对误差 、极限误差 、剩余误差124) 用比较仪测量零件时,调整仪器所用量块的尺寸误差,按性质为_。 、系统误差 、随机误差 、粗大误差125) 游标卡尺主尺的刻线间距为_。 、 、. 、126) 百分表内装有游丝,是为了_。 、消除齿轮侧隙 、产生测力 、控制测力127) 一列测得值中有一测得值为,在进行数据处理时,若保留四位有效数字,则该值可取成_。 、 、 、128) 公称尺寸为的量块,若其实际尺寸为,用此量块作为测量的基准件,将产生的测量误差,此误差性质是_。 、随机误差 、系统误差 、粗大误差129) 精度是表示测量结果中_影响的程度。 、系统误差大小 、随机误差大小 、粗大误差大小130) 公差带相对于零线的位置反映了配合的_。 、松紧程度 、精确程度 、松紧变化的程度131) 相互结合的孔和轴的精度决定了_。 、配合精度的高 、配合的松紧程 、配合的性质132) 实际尺寸是具体零件上_尺寸的测得值。 、某一位置的 、整个表面的 、部分表面的133) 作用尺寸是存在于_,某一实际轴或孔的作用尺寸是唯一的。 、实际轴或孔上的理想参数 、理想轴或孔上的实际参数 、实际轴或孔上的实际参数 、理想轴或孔上的理想参数134) _最大实体尺寸是控制其作用尺寸的。 、孔和轴的 、孔的 、轴的135) _最小实体尺寸是控制其实际尺寸的。 、孔和轴的 、孔的 、轴的136) _是表示过渡配合松紧变化程度的特征值,设计时应根据零件的使用要求来规定这两个极限值。 、间隙和最大过盈 、最大间隙和最小过盈、最大过盈和最小间隙137) 配合公差带相对于零线的位置取决于_的大小。 、极限间隙或极限过盈 、极限间隙 、极限过盈138) 基孔制是基本偏差为一定孔的公差带,与不同_轴的公差带形成各种配合的一种制度。 、基本偏差的 、基本尺寸的 、实际偏差的139) 在计算标准公差值时,各尺寸段内所有基本尺寸的计算值是用各尺寸段的_作为该段内所有基本尺寸来计算值的。 、首尾两个尺寸的几何平均值 、所有尺寸的算术平均值 、所有尺寸的几何平均值 、首尾两个尺寸的算术平均值140) 设置基本偏差的目的是将_加以标准化,以满足各种配合性质的需要。 、公差带相对于零线的位置 、公差带的大小 、各种配合141) 公差与配合标准的应用,主要是对配合的种类,基准制和公差等级进行合理的选择。选择的顺序应该是:_。 、基准制、公差等级、配合种类 、配合种类、基准制、公差等级 、公差等级、基准制、配合种类 、公差等级、配合种类、基准制142) _为一定的轴的公差带,与不同基本偏差的孔的公差带形成各种配合的一种制度。 、基轴制是实际偏差 、基轴制是基本偏差 、基孔制是实际偏差 、基孔制是基本偏差143)要保证普通螺纹结合的互换性,必须使实际螺纹的_不能超出最大实体牙型的中径 。 、作用中径 、单一中径 、中径144) 要保证普通螺纹结合的互换性,必须使实际螺纹上_不能超出最小实体牙型的中径 。 、作用中径 、单一中径 、中径145) 标准对平健的键宽尺寸规定有_公差带。 、一种 、二种 、三种146) 平键联结中宽度尺寸的不同配合是依靠改变_公差带的位置来获得。 、轴槽和轮毂槽宽度 、键宽 、轴槽宽度 、轮毂槽宽度147) 平键的_是配合尺寸。 、键宽和槽宽 、键高和槽深 、键长和槽长148) 当基本要求是保证足够的强度和传递较大的扭矩,而对定心精度要求不高时,宜采用_。 、键宽定心 、外径定心 、内径定心149) 作用尺寸是由_而形成的一个理想圆柱的尺寸。 、实际尺寸和形状误差综合影响 、极限尺寸和形状误差综合影响 、极限尺寸和形位误差综合影响 、实际尺寸和形位误差综合影响150) 配合是_相同的孔与轴的结合。 、基本尺寸 、实际尺寸 、作用尺寸 、实效尺寸151) 配合公差带位于配合公差带图的零线下方时为_配合。 、过盈 、过渡 、间隙152) 标准公差值与_有关。 、基本尺寸和公差等级 、基本尺寸和基本偏差 、公差等级和配合性质 、基本偏差和配合性质153) 对于实际的孔和轴,用最大实体尺寸限制其_,使配合结果不至于超过预定的_。 、作用尺寸,最紧程度 、实际尺寸,最紧程度 、实际尺寸,最松程度 、作用尺寸,最松程度154) 对于实际的孔或轴,用_限制其实际尺寸,使配合结果不至于超过预定的_。 、最小实体尺寸,最松程度 、最小实体尺寸,最紧程度 、最大实体尺寸,最紧程度 、最大实体尺寸,最松程序155) 基本偏差代号为()的公差带与基准件的公差带可形成_。 、过渡或过盈配合 、过渡配合 、过盈配合 、间隙配合156) 在光滑圆柱体配合中,基准制的选择_。 、不考虑使用要求 、主要从使用要求上考虑 、就是根据使用要求进行选择157) 最大实体尺寸是_的统称。 、孔的最小极限尺寸和轴的最小极限尺寸 、孔的最大极限尺寸和轴的最大极限尺寸 、轴的最小极限尺寸和孔的最大极限尺寸 、轴的最大极限尺寸和孔的最小极限尺寸158) 螺纹公差带是以_的牙型公差带。 、基本牙型的轮廓为零线 、中径线为零线 、大径线为零线 、小径线为零线159) _是内螺纹的公称直径。 、内螺纹大径的基本尺寸 、内螺纹中径的基本尺寸 、内螺纹小径的基本尺寸160) /,此螺纹标注中为_。 、外螺纹大径公差带代号 、内螺纹中公差带代号 、外螺纹小径公差带代号 、外螺纹中径公差带代号161) 螺纹公差带一般以_作为中等精度。 、中等旋合长度下的级公差 、短旋合长度下的级公差 、短旋合长度下的级公差 、中等旋合长度下的级公差162) /。此螺纹为_。 、公制细牙普通螺纹 、公制粗牙普通螺纹 、英制螺纹163) 从加工过程看,零件尺寸进入公差范围的“起始尺寸”是_。 、最大极限尺寸 、最大实体尺寸 、最小极限尺寸 、最小实体尺寸164) 从加工过程看,零件尺寸的“终止尺寸”是_。 、最大极限尺寸 、最大实体尺寸 、最小极限尺寸 、最小实体尺寸165) 从使用寿命看,机器使用寿命较长,孔、轴的尺寸为_。 、最大极限尺寸 、最大实体尺寸 、最小极限尺寸 、最小实体尺寸166) 比较相同尺寸的精度,取决于_。 、偏差值的大 、公差值的大小 、基本偏差值的大小167) 比较不同尺寸的精度,取决于_。 、公差值的大小 、公差单位数的大小 、公差等级系数的大小 、基本偏差值的大小168) 配合精度高,表明_。 、或值小 、轴的公差值大于孔的公差值 、轴的公差值小于孔的公差值 、轴、孔公差值之和小169) 在单键联接中,主要配合参数是_。 、键宽 、键长 、键高 、键宽和槽宽170) 在平键的联接中,轴槽采用的是_配合。 、基孔制 、基轴制 、非基准制171) 在平键联接中,轮廓槽采用的是_配合。 、基孔制 、基轴制 、非基准制172) 花键轴存在位置误差时,使得花键轴_。 、轮廓尺寸增大,配合变紧 、轮廓尺寸减小,配合变松 、尺寸不变,配合无影响 、配合时变松173) 花键联结一般选择基准制为_。 、基孔制 、基轴制 、混合制174) 当花键孔存在位置误差时,使得花键孔_。 、轮廓尺寸增大,配合变松 、轮廓尺寸减小,配合变紧 、尺寸不变,配合无影响175) 若外螺纹仅有螺距误差,且 ,与其相配合的内螺纹具有理想牙型,则内外螺纹旋合时干涉部位产生在_。 、螺纹大径处 、螺纹小径处 、螺纹牙型右侧面 、螺纹牙型左侧面176) 若外螺纹具有螺距误差,且P ,与其相配合的内螺纹具有理想牙型,则内外螺纹旋合时,干涉部位发生在_。 、螺纹大径处 、螺纹小径处 、螺纹牙型右侧面 、螺纹牙型左侧面177 若内螺纹具有螺距误差,且P ,与其相配合的外螺纹具有理想牙型,则内外螺纹旋合时,干涉部位发生在_。 、螺纹大径处 、螺纹小径处 、螺纹牙型左侧面 、螺纹牙型右侧面178 螺纹牙型半角是指在螺纹牙型上_。 、相邻两牙侧间的夹角 、牙侧与螺纹轴线的垂线间的夹角 、牙侧与牙型角平分线间的夹角179 若内螺纹仅有牙型半角误差,且(左)(右),与其相配的外螺纹具有理想牙型,当内外螺纹旋合时,干涉部位主要发生在_。 、中径处 、大径处 、小径处 、牙侧面180)若外螺纹仅有牙型半角误差,且(左),(右)与其相配的内螺纹具有理想牙型,当内外螺纹旋合时,间隙部位发生在_。 、近螺纹的大径处 、近螺纹的小径处 、牙型的侧面 、近螺纹的中径处181)对普通三角形螺纹的螺距误差是通过其中径公差来控制的。计算螺距误差在其中径上 的补偿值(即中径上的当量值)时,距误差值应以_。 、局部误差的正值计算 、局部误差的负值计算 、局部误差的绝对值计算 、累积误差的正值计算 、累积误差的负值计算 、累积误差的绝对值计算182) 假定螺纹的实际中径在其中径极限尺寸的范围内,则可以判断螺纹是_。 、合格品、不合格品 C、无法判断183) 已知封闭环的基本尺寸、公差和各组成环的基本尺寸,求解各组成环的公差,这类问题称为_。 、反计算问题 、正计算问题 、中间计算问题184) 中间计算主要用于_。 、工艺设计 、产品设计 、求工序间的加工余量 、验证设计的正确性185) 在零件尺寸链中,应选择_尺寸作为封闭环。 、最不重要的 、最重要的 、不太重要的186) 在装配尺寸链中,封闭环的公差往往体现了机器或部件的精度,因此在设计中应使形成此封闭环的尺寸链的环数_。 、越小越好 、多少无宜 、越多越好187) 各增环的最大极限尺寸之和减去_,即为封闭环的最大极限尺寸。 、各减环的最小极限尺寸之和 、各增环的最小极限尺寸之和 、各减环的最大极限尺寸之和189) 对封闭环有直接影响的为_。 、所有增环 、所有减环 、全部组成环190) 封闭环的基本尺寸等于_。 、所有增环的基本尺寸之和 、所有减环的基本尺寸之和 、所有增环的基本尺寸之和减去所有减环的基本尺寸之和 、所有减环的基本尺寸之和减去所有增环的基本尺寸之和191) 封闭环的公差是_。 、所有增环的公差之和 、所有减环的公差之和 、所有增环与减环的公差之和 、所有增环公差之和减去所有减环的公差之和192) 评定参数_更能充分反应被测表面的实际情况。 、轮廓的最大高度 、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 、轮廓算术平均偏差 、轮廓的支承长度率193) 表面粗糙度的基本评定参数是_。 、m 、a 、p 、194) 在评定粗糙度时,通常用_作为基准线。 、l 、la 、 、195) 基本评定参数是依照_来测定工件表面粗糙度的。 、波距 、波高 、波度 、波纹196) 电动轮廓仪是根据_原理制成的. 、针描 、印摸 、干涉 、光切 197) 车间生产中评定表面粗糙度最常用的方法是_。 、光切法 、针描法 、干涉法 、比较法198) 双管显微镜是根据_原理制成的。 、针描 、印摸 、干涉 、光切199) 用双管显微镜测表面粗糙度时,被测表面的加工纹路与仪器的狭缝_。 、平行 、垂直 、倾斜 、倾斜200) 电动轮廓仪是根据_原理制成的。 、针描 、光切 、印模 、干涉201) 主参数数值为时,表面光洁度相对应的是_。 、 、 、 、 202) 形状误差的评定准则应当符合_。 、公差原则 、包容原则 、最小条件 、相关原则203) 若某平面的平面度误差为,则其_误差一定不大于。 、平行度 、位置度 、对称度 、直线度 、垂直度204) 同轴度公差属于_。 、形状公差 、定位公差 、定向公差 、跳动公差205) _公差的公差带形状是唯一的。 、直线度 、同轴度 、垂直度 、平行度206) 形位公差的公差带通常有_要素。 、两个 、五个 、四个 、三个207) 公差原则是指_。 、确定公差值大小的原则 、制定公差与配合标淮的原则 、形状公差与位置公差的关系 、尺寸公差与形位公差的关系208) 某轴线对基准中心平面的对称度公差值为,则该轴线对基准中心平面的允许偏离量为_。 、 、 、 、 209) 通常说来,作用尺寸是_综合的结果。 、实际尺寸和形位公差 、实际偏差与形位误差 、实际偏差与形位公差 、实际尺寸和形位误差210) 在公差原则中,实效尺寸是_综合形成的。 、最小实体尺寸与形位误差 、最大实体尺寸和形位公差 、最大实体尺寸和形位误差 、最小实体尺寸与形位公差第三套 填空题255) 实行专业化协作生产必须采用_原则。256) 所谓互换性原则,就是同一规格的零件制成后,在装配时应_,装成的机器应能满足_。257) 完全互换法一般适用于_,分组互换法一般适用于_。258) 极限偏差是_尺寸减_尺寸所得的代数差。259) 极限偏差的数值可能为_,公差的数值是_值。260) 配合是指_相同的孔和轴_之间的关系。 261) 孔的公差带在轴的公差带之上为_配合;孔的公差带与轴的公差带相互交迭_配合;孔的公差带在轴的公差带之下为_配合。262) 配合公差等于_,其数值应是_值。263) 孔的最大实体尺寸即孔的_极限尺寸,轴的最大实体尺寸为轴的_极限尺寸,当孔、轴以最大实尺寸相配时,配合最_。264) 标准规定,基孔制配合中,基准孔以_偏差为基本偏差,其数值等于_,(基轴制配合中,基轴以_偏差为基本偏差,其数值等于_)。265) 公差带的位置由_决定,公差带的大小由_决定。266) 标准对标准公差规定了_级,最高级为_最低级为_。267) 标准公差的数值只与_和_有关。268) 标准对孔和轴各设置了_个基本偏差,对于轴-的基本偏差为_,与基孔构成_配合,-的基本偏差为_,与基准孔构成_配合。269) 轴的基本偏差数值一般与_无关,只与_和_有。270) 、的_相同_不同。、的_相同_不同。271) 、的基本偏差为_偏差,其数值_同。272) 已知基孔制配合为( )( ),改为配合性质相同的基轴制配合,其代号用极限偏差_。273) 已知的基本偏差为,则的极限偏差为_,(,)。274) 已知( )( )的极限偏差为_。275) 若某配合的最大间隙为微米,孔的下偏差为微米,轴的下偏差为微米,公差为微米,则其配合公差_。276) 某配合的最大过盈为微米,配合公差为微米,则该结合为_配合。277) 现行的长度基准是_。278) 量块按级使用时包含了_误差,量块按等使用时,采用_尺寸,量块按等使用比按级使用精_。279) 量块和量仪统称_。280) 测量器具所能读出的最大最小值的范围称为_。281) 机械零件的几何精度包括_精度、_精度和表面粗糙度。282) 几何要素即构成零件几何特征的_。283) 给出形状或位置公差要求的要素称为_要素,用于确定被测要素方向或位置的要素称为_要素,用于确定被测要素变动量的要素称为_要素。284) 对单一要素只给出_要求,对关联要素应给出_要求。285) 若被测要素为轮廓要素,框格箭头指引线应与该要素的尺寸线_。285) 若被测要素为轮廓要素,框格箭头指引线应与该要素的尺寸线_。286) 圆度公差带(或圆柱度公差带)的形状是_,和圆度公差带(或圆柱度公差带)形状相同的公差项目_,两种公差带的区别是_。287) 测得实际轴线与基准轴线的最大距离为,最小距离为,则该零件的同轴度误差_。288)按具体情况直线度公差带的形状可以是_,圆度公差带的形状为_,平面度公差带的形状为_。289) 若某平面的平面度误差为,则它对另一基准平面的平行度误差一定_。290)形位公差中只能用于中心要素的项目有_,只能用于轮廓要素的项目有_。291) 最小条件要求被测实际要素对其理想要素的_为最小。292) 评定形状误差时应用最小条件的实质是正确体现_的位置,评定位置误差时应用最小条件的实质是正确体_。293) _是评定形位误差唯一性的原则。294) 端面对轴线的垂直度_于端面圆跳动。295)单一要素的包容原则使用符号_,并注于_,当要素处于最大实体状态时,其形状公差等_。296) 采用包容原则时,形位公差随_而改变,当要素处于_状态时,其形位公差为最大,其数值_于尺寸公差。297) 图纸上不注出形位公差的要素,其形位误差_。298) 作用尺寸是工件_尺寸和_综合的结果,孔的作用尺寸总是_孔的实际尺寸,的作用尺寸总是_轴的实际尺寸。299) 包容原则采用_边界,最大实体原则采_边界。300) 实效状态是指被测要素处于_尺寸和形位公差为_值时的综合状态,孔的实效尺寸等于_,轴的实效尺寸等于_。301) 光滑极限量规是_量具用以判断孔,轴尺寸是否在_范围以内。302) 量规可分为_,_,_三种。303) 工作量规和验收量规的使用顺序是操作者应使用_量规,验收量规应尽量接近工件_尺寸。304) 轴的工作量规是_规,其通规是控制_尺寸_于_尺寸,其止规是制_ 尺寸_于_尺寸。305) 孔的工作量规是_规,其通规是控制_尺寸_于_尺寸,其止规是制_尺寸_于_尺寸。306) 量规通规的公差由_公差和_公差两部分组成,其公差带的大小与_有关,标准规定了公差带的_。307) 对于符合极限尺寸判断原则的量规通规是检验_尺寸的测量面应是_形规,止规是检验_测量 面应是_形规。308)标准规定量规的形状与位置公差值为_,并应限制在_之内。309) 国标规定表面粗糙度的基本评定参数为(名称和代号)_,_,_。一般情况下,优先选用_。310) 测量表面粗糙度时,规定取样长度的目的是为了限制和减弱_对测量结果的影响。311) 测量表面粗糙度时,用光切显微镜(双管显微镜)可以测量的参数为_。312) 电动轮廓仪是利用_法来测量表面粗糙度的。313) 内外花键的尺寸公差带分为_和_传动用的两种。314) 在装配图上矩形花键标注为表示键数_,表示_,表示_,表_。在零件图上,矩形花键联结的标记为表示_键,小径为_,键宽为_,大径为_的_。315) 对于平键和半圆键,键和键槽宽配合采用_制,共有三种配合,它们分别是_,_,_。316) 国际规定,键联结中,键只有一种公差带为_。317) 键联结中,键、键槽的形位公差中,_是最主要的要求。318) 键联结中,键、键槽的形位公差中,_是最主要的要求。319) 按的规定,单键联结的_为基准件。320) 花键联结采用_制。321)在装配图上,矩形花键的标注为:则表示:键,_定,内径配合为_,键宽配合为_,外径配合为_。322)在零件图上,矩形花键联结的标注为则表示:键,_定心,内径为_,键宽_,外径为_的花键孔。323) 在螺纹的互换中可以综合用_控制_,_和_。324) 判断螺纹中径合格性的原则是:实际螺纹的_不允许超越_,任何部位的_不允许超越_。325) 螺纹精度不仅与_有关,而且与_有关。旋合长度分为 _,_和_。分别用代号_、_和_表示。螺纹精度等级分为:_、_和_。326) 螺纹代号的含义为:_,_,_,_。327) 螺纹的检测方法分为_和_。328) 现代工业对齿轮传动的要求概括为:_, _,_和_四个方面。329) 尺寸链由_和_组成。330) 组成环包含_和_。331) 有增环的上偏差之和减所有减环下偏差之和即为封闭环的_偏差,封闭环的公差等于_之和。332) 随封闭环的尺寸增大而减小的组成环称为_。333) 封闭环的基本尺寸等于所有_的基本尺寸之和减去所有_的基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