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代汉语(1)形成性考核册答案作业1:一、 名词解释1、许慎:东汉文字学家,汝南召陵人,字叔重。著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分析字形、说解字义的字典,也是最早的研究汉字的文字学专著。2、 六书:是正式讨论汉字形体构造的学说,其名称最早见于周礼地官保氏,到了西汉末年,六书理论臻于成熟。东汉许慎继承发展了前代六书理论,自著作说文解字将六书概括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六种。3、说文解字:东汉许慎著,是我国第一部分析字形、说解字义的字典,也是最早的研究汉字的文字学专著。全书十五卷,其中正文十四卷,叙一卷,正文收9353字,重文收1163字。4、 象形:是通过描摹词所概括的客观实体来表达词义的造字法。5、 指事:是用指示性符号来表现词所概括的事物或者抽象概念的造字法。6、 会意:是组合两个或两个以上表意符号以表示新义的造字法。7、 形声:是以声符表示词的声音,形符表示词义范畴的造字法。8、 假借:是本来没有这个字,靠借用的同音字来寄托所写词的意义。9、 因形示义:汉字具有表意性,字形与意义有这密切的联系,因形示义、义寓形中,字形结构不同程度地表现所写词的意义。10、随体诘诎:许慎用以表达对象形字的解释。即字体随着物体形状曲折婉转即成。诘诎:屈曲,曲折。11、独体:指事字一种,用纯粹的抽象符号构成,不代表任何具体事物而表示抽象概念。12、合体:指事字一种,以象形字为基础,于其上附加指示符号。13、变体:指事字一种,是用改造某字的方向来表现词义的。14、四体二用:六书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可以转注字的形体范围而称为造字法,而“转注”和“假借”不能转变其形体范围,只是用字法,故称“四体二用”二、简答1、简述汉字与汉语的关系汉字时记录传递汉语的社会性书写符号体系,是人们为克服语言在时间与空间上的局限,把语言信息传向远方和传给后世的最重要的辅助工具。汉字是记录汉语、表达汉语词义的。2六书中,哪些属于造字法?哪些属于用字法?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造字法,转注和假借是用字法。3、象形造字法主要特点是什么?它在六书中所处的地位怎样?象形造字法主要是通过描摹词所概括的客观实体来表达词义的。以生动的图像表达词义。在六书中,象形字历史悠久,是汉字构形的基础。4、指事造字法与象形法相比较有什么特点?象形字所表达的是看得见的,摸得着的的客观实体,而指事字一般所表达的多是抽象概念;象形字采用的是描画物象的写实法,指事字则是运用抽象符号的象征法。5、说明异体字与古今自得主要区别异体字意义完全相同,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互换。古今字只是把所兼的某个意义交给了今字,今字意义与古字意义不完全相符。6、什么是六书假借六书,指古人分析汉字形体的构造而归纳出来的六种条例,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其中前四书是造字法,后两书是用字法。假借就是本来没有这个字,靠借来的同音字寄托所要表达的词。7、什么是用字假借用字通假是已有本字,临时借用一个音同音近字来代替,是“本有其字”。8、假借与通假有什么区别用字通假和六书假借不同:用字通假是已有本字,临时借用一个音同音近字来代替,是“ 本有其字”;六书假借是为了全面记录汉语,对没有造字的词借用音同字来书写,是“本无其字”。用字通假是偶尔的、暂时的借用,很快恢复使用本字;六书假借是长期的永久的借用,所谓“久假不归”。9、秦汉时期用字通假现象为什么较为普遍?因为那个时期,字词关系尚不稳定。魏晋以后,逐步形成了词有定字的局面,用字通假现象日益减少。10、汉字通假必备的条件是什么?一是 必须是音同或音近。 二是音同或音近是以上古音为标准的。三、 指出下列句中的古今字并说明意义1、 乃有意欲为文收责于薛乎?责,今作债,债务。2、 从台上弹起,而观其辟丸也。辟,今作避,躲避。3、 天下云集而响应,赢粮而景从。景,今作影,像影子。4、 澭水暴益,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益,今作溢,溢出。5、 是亡荆国之社稷而不恤吾众也。亡,今作忘,忘记。6、 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内,今作纳,接纳。7、 初,宣子田于首山。田,今作畋,耕种。8、 尔贡苞茅不入,王祭不共。共,今作供,上供。9、 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见,今作现,出现。10、公子引侯生坐上坐。坐,今作座,座位。11、弟子入则孝,出则弟。弟,今作悌,敬爱兄长。12、韩厥执絷马前,再拜稽首,奉觞加璧以进。奉,今作捧,捧起。13、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奉,今作俸,俸禄。14、吴起取齐女为妻。取,今作娶,迎娶。15、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今作授,传授。16、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采,今作彩,彩色。17、江南金锡不为用,西蜀丹青不为采。采,今作彩,彩饰。18、失其所与,不知。知,今作智,智慧。19、公赐之食,食舍肉。舍,今作舍,放置。20一胫之大几如要。要,今作腰,腰部。21其剑自舟中队于水,遽契其舟。队,今作坠,坠入。22莫春者,春服既成。莫,今作暮,迟暮。四、 指出下列句子中通假字并说明意义。1、 邹忌脩八尺有余。邹通修,修长2、 倍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倍通背,违背。3、 秦与赵兵相距长平。距通拒,抗拒。4、 错法务明主长,臣之行也。错通措,废弃。5、 我之怀亦,自诒伊嘁。诒同贻,给。6、 善!吾闻穷巷多怪,曲学多辨。辨通变,变化。7、 魏文侯燕饮,皆令诸大夫论已。燕通宴,宴会8、 甚矣,汝之不惠。惠通惠,智慧。9、 七月食瓜,八月断壶。壶通瓠,瓠瓜。10、繁启蕃长于春夏,畜积收臧于秋冬。臧通藏,收藏。五、 将下列古文译成现代汉语1、 天下之事无穷,造字之初,苟无假借一例,则逐事而为之字,而字有不可胜造之数,此必穷之数也,故依声而托以事焉。视之不必是其字,而言之则其声也;闻之足以相喻,用之可以不尽;是假借可救造字之穷而通其变。人们的认识和宇宙间的事物是无穷无尽的,而汉字的字数总是有限的;不可能每出现一个新事物或者有了一种新的认识,就又造一个新字,那样的话,势必导致汉字膨胀到不可估量的地步,成为难于作为交际工具、难于为人们掌握的文字。要使有限的汉字能应付无穷的事物,就只好利用已有的音同音近字,而不另造新字。2、 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涂。谓孔子曰:“予与尔言。”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孔子曰:诺,吾将仕矣。”阳货想见孔子,孔子不见,他便赠送给孔子一只熟小猪,想要孔子去拜见他。孔子打听到阳货不在家时,往阳货家拜谢,却在半路上遇见了。阳货对孔子说:“来,我有话要跟你说。”(孔子走过去。)阳货说:“把自己的本领藏起来而听任国家迷乱,这可以叫做仁吗?”(孔子回答)说:“不可以。”(阳货)说:“喜欢参与政事而又屡次错过机会,这可以说是智吗?”(孔子回答)说:“不可以。”(阳货)说:“时间一天天过去了,年岁是不等人的。”孔子说:“好吧,我将要去做官了。作业2一、 解释下列名词1、文体:文章的体裁、样式。2、封事:关涉机密政事,防止泄漏,使用皂帛作囊封板,所以叫“封事”。3、檄文:是诏令的一个附件,多用于征召、晓喻、申讨,属军用文书。4箴铭:用于规戒的文章。5、奏议:是臣子写给皇帝的书信或公文。6、编年体:以时间为经,历史事件为纬的一种编排体裁。7、诏令:是皇帝写给臣下的书信,命令。8、箚子:就是札子,用于臣子给皇帝解答某问题。9、行状:提供给礼官为死者议定谥号或提供史官作立传的资料。10、骚赋:摹拟楚辞而写的赋。11、文赋:散文化的一种赋体,是在唐代古文运动推动下产生的。12、纪传体:集中全面地描写历史人物的一种体裁。13、骈文:在辞赋的影响下所产生的一种特殊文体。14、对策:皇帝就某一问题要求臣子回答。15、颂赞:歌颂赞扬的文章。16、古赋:骚赋以外的喊赋。17、墓志铭:为了长久地悼念死者所刻的碑文。18、记事本末体:以历史事件为主线,把某一专题的记录集中起来。三、解释下列术语1、 传:传述的意思,传述经文的文义。2、 正义:也叫“疏”,唐人采用的一种注经兼通汉人注解的新方法。3、 疏:也叫“正义”,唐人采用的一种注经兼通汉人注解的新方法。4、 笺:表识的意思,指读书时有所顿悟用笔标识在一侧。5、 注:是注释的通称,取义于灌注。6、 章句:每章之后用韵语写成的“章旨”,总括全章大意。7、 集解:汇集众说的一种体例。8、 曰、为、谓之:用来释义的,而且是用来区分同义词和近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9、 谓:被释词置前,解释词放后,常以具体解释抽象,以分体解释总体。10、犹、犹言:一般用于近义词作注,或引申义解释本义。11、貌、之貌:一般用于动词或者形容词后,表示某种情貌,被释词是表示某种性质或状态的形容词。12、读为、读曰:注明音读的,一般用本字注明假借字。13:之言、之为言、之犹言:一般用音义相同的词语来训释。14、读如、读若:用来注音的,但有时也用来注明假借字。三、给下列古文加标点,并说明黑体字意义,在句中作用或用法。1、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君”、“臣”、“父”、“子”是名词活动动词,意为“做好国君的本份,做好官员各自的本份,像个父母,像个子女”的意思。2、孟子谓戴不胜曰:“子欲子之王之善与?我明告子。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齐语也,则使齐人傅诸?使楚人傅诸?”曰:“使齐人傅之。”曰:“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之,虽日挞而求其齐也,不可得矣。引而置之庄岳之间数年,虽日挞而求其楚,亦不可得矣。子谓薛居州,善士也,使之居于王所。在于王所者,长、幼、卑、尊皆薛居州也,王谁与为不善?在王所者,长、幼、卑、尊皆非薛居州也,王谁与为善?一薛居州独如宋王何?”“之”:助词; “之齐语”:名词活用动词,说齐国的语言; “傅”:名词作动词,作师傅; “虽日”:名词作状语,虽然每日; “谁”: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意为“王与谁为善”。3、人有盗高庙座前玉环,得。文帝怒,下廷尉治。按盗宗庙服御物者为奏,当弃市。上大怒曰:“人亡道,乃盗先帝器,吾属廷尉者,欲致之族,而君以法奏之,非吾所以共承宗庙意也。”释之免冠顿首谢曰:“法如是足也。今盗宗庙器而族之,假令愚民取长陵一土,陛下且何以加其法乎?”文帝与太后言之,乃许廷尉当。“当”:动词一般用法,应当; “乃”:副词,于是,就; “族”:宗族“谢”:谢意; “许”赞许。4、魏其谢病,屏居蓝田南山之下数月,诸宾客辩士说之,莫能来。梁人高遂乃说魏其曰:“能富贵将军者,上也;能亲将军者,太后也。今将军傅太子,太子废而不能争;争不能得,又弗能死。自引谢病,拥赵女,屏闲处而不朝。相提而论,是自明扬主上之过。有如两宫螫将军,则妻子毋类矣。”魏其侯然之,乃遂起,朝请如故。“谢”动词一般用法,推托有病; “说”:一般用法,游说; “来”:一般用法,到来; “富贵”:使动用法,使富贵; “死”:一般用法,死亡;“然”:指示代词,这样。四、给下列各段加上标点,如有错误请分析原因。1、鲁哀公问于孔子曰:“吾闻夔一足,信乎?”曰:“夔,人也,何故一足?彼其无他异他异,而独通于声,尧曰:夔一而足矣。使为乐正乐正,故君子曰:夔有一,足。非一足也。”2、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涂。谓孔子曰:“予与尔言。”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孔子曰:诺,吾将仕矣。”3、定公问:“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为君难,为臣不易。如知为君之难也,不几乎一言而兴邦乎?”曰:“一言而丧邦,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予无乐乎为君,唯其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IT服务平台管理办法
- 质疑与投诉管理办法
- 从事演艺演员管理办法
- 西餐餐饮规范管理办法
- 中国邮政速递管理办法
- 装饰公司仓库管理办法
- 网格员激励管理办法
- 薪酬体系及管理办法
- 中国消费养老管理办法
- 药店业务员管理办法
- 参考建筑工程各项应急救援演练记录
- 设计版权授权合同范例
- DB43T 2558-2023 城镇低效用地识别技术指南
- 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管理指南(2024修订)
- 山东省第五届财会知识大赛试题及答案
- 个人给公司的投资协议书范本
- 2024年安徽省地勘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地质调查员)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4养老院房屋租赁合同
- 输血指南的循证医学更新
- 2024年第九届中小学“学宪法、讲宪法”活动知识素养竞赛题库
- HG∕T 3792-2014 交联型氟树脂涂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