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烛之武退秦师【学习目标】1、掌握文章中出现的古汉语常识,注意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义和用法,并培养自己古文句读能力和概括能力。2、了解烛之武说服秦伯的方法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方法,认识烛之武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3、学习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置个人安危于不顾,维护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学习重难点】重点:1、积累“贰、军、辞、鄙、陪、敢、济、之、其”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2、了解烛之武说服秦伯的方法难点1、借助语境推断文言词语的意义。 2、领会和学习本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课时安排】3 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我国两弹一星的元勋钱学森在从美国回国时,美国的海军次长金波儿说:“这个人太强大了,我宁可杀手他,也不让他回国,他一个人的力量抵得上五个师。”一个人的力量真能抵得上五个师吗?今天我们通过学习烛之武退秦师就会消除对这句话的怀疑。二、作品、背景介绍左传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传”意为注释,左传为给儒家经典春秋所作的注释性文字。它与公羊传、谷粱传并称“春秋三传”。 它记述了春秋间240多年的历史,不仅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而且还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颇具春秋时代历史散文的特色。内容丰富,规模宏大,忠于历史事实,生动、真实地反应了奴隶社会崩溃时期的重大变化,为后人提供了那个时代广阔多彩的社会生活画面。统治集团内部的各种矛盾斗争,各诸侯国之间频繁的争夺战争,各种礼仪制度、社会风俗、道德观念及一些人物的生活琐事在左传中都有大量记载。 总之,左传无论对后代史学和文学都有极大的影响,在艺术上的成就令人惊叹,为后世叙事散文树立了典范。烛之武退秦师的故事发生在公元前630年秦晋围郑时,在此之前,郑国做了两件对不起晋国的事。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是楚国大败。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但仍未感化晋国。 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攻郑呢?因为当时秦国也要争夺霸权,也需向外扩张。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 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秦也有向外扩张的欲望,于是秦晋联合也就必然了。三、整体感知1、下面请同学们把课文大声的读一遍,要读准字音,读准句读。利用多媒体正音:生字:函(hn)氾(fn)佚(y)缒(zhu)阙(qu) 多音字:朝(zho)(例句:朝济而夕设版焉)共(gng)其乏困逢(png)(人名逢孙) 通假字:“知”通“智” 秦伯说(yu)通2、请同学们有感情的再读一遍,从文中找出具体依据说说你对“一个人的力量抵得上五个师”的理解。四、疏通文意、积累字词1、默读一、二两段,并根据注释,理解文意。利用多媒体检查。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若使烛之武见秦君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是寡人之过也。2、再读一、二段,读出语气。第二课时1、 检查一二段字词掌握情况。2、 学习三、四段字词句。先有学生根据注释理解,再利用多媒体检查。夜缒而出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焉用亡郑以陪邻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朝济而夕设版焉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惟君图之秦伯说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3、积累多义词之:唯君图之子犯请击之微夫人之力不及此烛之武臣之壮也鄙: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蜀之鄙有二僧。肉食者鄙,又何间焉。既: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微: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微斯人,吾谁与归国事衰微见微知著与:失其所与,不知桓公知天下诸侯多与己也与人刃我,宁自刃将欲夺之,必先予之若: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若为佣耕,何富贵也愿取吴王若将军头,以报父之仇其: 君知其难也吾其还也以其无礼于晋4、积累词类活用: 越国以鄙远。既东封郑。因人之力而敝之。晋军函陵。5、掌握特殊句式 邻之厚,君之薄也。以乱易整,不武。 夫晋何厌之有。 佚之狐言于郑伯。 第三课时这节课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理清思路、分析人物形象、学习本文叙事的手法1、 朗读全文,理清思路明确:秦晋围郑-烛之武临危受命- 烛之武退秦师-晋师撤离2烛之武是怎样一步步说服秦穆公的?这说明他具有哪方面的突出才能?明确:“夜缒而出”说明秦晋完全包围了郑国,连城门也打不开了。进一步说明兵临城下的严峻形势。本段的重点在“说”,说辞虽仅百余字,却委婉曲折,开阖跌荡,步步进逼,层层深入。 第一步:欲扬先抑,以退为进(郑知之矣)。 第二步:阐明利害,动摇秦君(邻之厚,君之薄也)。 第三步:替秦着想,以利相诱(君亦无所害)。 第四步:引史为例,挑拨秦晋(君之所知也)。 第五步:推测未来,劝秦谨慎(唯君图之)。 这段说辞,只有125字,先坦言知亡,避其锐气(“秦晋围郑,郑既知之矣”), 然后指出亡郑只对晋国有利,从根本上动摇了秦、晋联盟的基础,这不能不让秦伯动心(“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至“君之薄也。)再说明舍郑会对秦国有益。如果说第二层是分析危害动摇秦伯的话,这一层则是引诱秦伯了。假如烛之武继续挑拨秦、晋关系,很可能引起对方的反感。因此,他换了一个角度,阐明郑国存在对秦国可能有的种种好处。攻郑还是友郑,秦王当然要权衡利弊了(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至“君亦无所害”)。 在经边一番拉拢引诱后,烛之武不失时机地从秦、晋两国的历史关系,说明晋国曾对秦国过河拆桥,忘恩负义,赤裸裸地挑拨秦晋两国的关系(“且君尝为晋君赐矣”)。然后又从历史说到现实,进一步分析了晋国的贪得无厌,让秦国意识到自己的危险,最终退兵,且留兵助守(“唯君图之”)。这段说辞表现出烛之武高明的心理战术和精彩的外交辞令。他看准了秦晋联合攻郑各有所图,烛之武抓住了秦穆公这一心理、晓之以利害,终于打动了对方。而烛之武的说辞更妙之处在于他心里处处为郑着想,但口口声声说的是为秦,这就容易被秦伯接受。整段说辞,分析利害,委婉曲折、面面俱到、步步深入、层层紧逼,句句打动对方,显示出极强的说服力。3、文章在叙事过程中,使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有何表达效果?明确: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巧设伏笔,首尾呼应 波澜起伏,跌宕多姿(大军压境佚之狐荐烛之武烛之武推辞晋文公平息烛之武的怨气烛之武出使退敌成功子犯建议攻秦兵晋公再晓之以理)。4、小结: 烛之武退秦师的叙事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张驰有度,曲折多变,凸现了主人公烛之武的超群才干和惊世智慧。5、布置作业:掌握背诵全文板书设计: 烛之武退秦师左传欲扬先抑,以退为进(郑知之矣)。 阐明利害,动摇秦君(邻之厚,君之薄也)。 替秦着想,以利相诱(君亦无所害)。 引史为例,挑拨秦晋(君之所知也)。 推测未来,劝秦谨慎(唯君图之教学反思:这是学生进入高中的第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协议书的依据
- 2025湖南怀化市中共芷江侗族自治县委党校公开选调教师3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全优)
- 2025年甘肃省兰州新区石化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丙烯腈项目急需紧缺专业技术岗位招聘10人模拟试卷及一套答案详解
- 2025年新联兴职业学校(邯郸永年校区)公开招聘教师62名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夺冠)
- 2025年上半年江苏无锡市新吴区新瑞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无锡分院)招聘32人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
- 2025年嘉兴市级机关公开遴选公务员8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1套
- 2025采购合同协议书范本
- 基金从业考试出题原则及答案解析
- 2025纺织行业劳动合同范本
- 2025合伙养猪合同范本
- 2025年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考试题库+答案
- 2024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
- 新建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施工方案
- 山西省太原市志达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数学试题
- 内蒙古建筑图集 DBJ-T 03-76-2018 自保温砌块建筑构造图集
- 食品仓储业食品安全从业人员培训
- 教育强国建设的意义与路径探索
- 关于成立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的通知(模板)
- 食品添加剂欧盟编码纯中文版
- 劳动关系管理XXXXs课件
- 建筑室外围蔽板材(简化)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