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导论作业.doc_第1页
心理学导论作业.doc_第2页
心理学导论作业.doc_第3页
心理学导论作业.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健全人格,健康心理关于自我成长的心理分析(*大学*学院*班 * *)【摘 要】 近年来社会上关于青年不良行为甚至犯罪的事件屡见报端,其原因或多或少包含不健康的心理因素。据报道,目前我国心里不健康人数已经占到很大比例,心理健康问题已经越来越严重的困扰我国国民日常生活。作为当代大学生,很有必要反思自己的成长经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健康健全的心理品格。本文反思我自身过去经历,全面剖析自身人格,借以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关键词】 自身;人格培养;心理健康前言:我出生于农村并成长于农村,通过15年的求学生涯步入了江西财经大学的校门。一路走来,回望过去,感慨万千。本文回顾了我个人的成长史,从我个人的观点出发均较为全面的分析了自己性格特征并重新思考了我个人心理的形成过程,借以审视自己,健全人格,健康心理,使自己能够健康成长。一、 个人成长史简介(一)、 求学史1.小学阶段:1996年进入村办小学,2003年毕业。我六岁入学,小学六年是在村里小学完整度过的。期间也有许多同学转到别的学校或者随父母外出打工而转学,那时候也搞不清楚是什么原因,第一感觉是比较有意思,挺羡慕的。但由于父母都是朴实的农民,一直待在家中,所以我六年的小学生活过的很平静。2.中学阶段:我2003年进入县重点初中,2006年中学毕业。在这一阶段,我既有进入重点中学的优越感,也有一种莫名的自卑感。学习成绩一直保持在中等水平,直至2006年毕业进入一所二流的高中。3.高中阶段:我高中经历了四年。2009年毕业后由于高考不理想没能考进一所理想大学,最终选择了复读。在这四年当中,是我最值得思考,最值得回味也是过的最充实的四年。学习成绩依旧中等,但成绩的突进也是在这四年。4.大学:经过一年复读后,即2010年顺利通过第二次高考,最终“修成正果”,来到我校读本科,成为名副其实的大学生。(二)、 心理、思想成长史1. 心理、思想形成过程我现在的思想以及心理的形成多是在校园的学习和生活中逐渐的形成的。在小学阶段,还没有形成自己的思维,这一阶段多受父母、老师以及周围人的影响。心理学的研究告诉我们,童年时期是人生心理健康的基础。鲁迅先生也曾说过:“童年的情形,便是将来的命运”。的确,童年对于一个人心理以及思想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实生活中不乏这样的例子:精神或心理障碍常常与童年某些经历有关。同样在这一阶段,是我思想、心理、行为的萌芽期,性格也在这一时期开始形成。庆幸的是我得到了一个比较好的生活环境:父母亲人以及老师的陪伴和教育,同龄人的陪伴,淳朴的民风民俗。中学阶段(初中和高中)是一个人身心健康成长的关键时期,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转折时期,随着学生生理的发育与心理的发展、社会竞争压力的急剧增大、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作为学生,在学习、生活、人际关系、自我意识等各方面可能会遇到各种心理问题,在这个特殊的环境和特殊的时间段里就需要提供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当然,在这一阶段,每个人都会有青春期的逆反心理,综合上述的心理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即使顺利完成了中学阶段也很可能为接下来的学习和生活中埋下隐患.在这一时期 ,我的逆反心理很重,尤其是高中阶段的高三一年,随着高考的临近,心理压力突然增大,父母仅仅通过提供物质上的供应已经无法帮助我摆脱各种心理问题,在心理上,一点小问题可以引起我连锁的反应,脾气也开始越发的暴躁,遇事喜欢一个人思考并不愿与人交流,做任何事情开始凭个人考虑结果决定,不易采取别人意见,似乎没有一个能够走进我的心里,我总是刻意对所有人保持戒心。但同样在这一时期,我开始逐渐形成自己的思想。 2.对我心理、思想形成过程其重要作用的人或事的回顾对我心理思想的形成起第一位作用的当然是我的父母。整个六年小学阶段,他们教育了我并以其自身的行为深深影响了我。在这一时期我几乎全部听从父母的安排。在小学的最后几年,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于父母对我的“安排”“督导”甚至“限制”的做法逐渐产生逆反心理,并且日益剧增。两方的互不妥协,导致了我整个中学时期和父母关系一度紧张,并且产生了严重的隔阂。这也是我现在比较孤僻的诱因之一。初中阶段,随着学习成绩的不景气以及周围环境的突变,脾气越发不好,并且比较孤僻。在初三时候一度产生退学的想法,并且付诸行动。初三的班主任苏老师对我大加鼓励,并且对我性格的改变起了很大作用,对我现在心理以思想的形成起了关键作用。至于接下来的几年,则是在此基础上不断地完善和发展。在高中阶段,随着接触社会的频率加大,进而开始变的现实、理性。二、 自我认识(一) 优势分析:独立意识很强,喜爱交际,重视朋友,个性豪爽,有强大的领导能力,并且具有激发人心的气质,经常是团体中的焦点人物,具有坚忍不拔的性格。遇事有自己的主见,从不随波逐流。而且能够时时约束自身行为,为人天性热情,乐于助人,乐观而且富有进取精神。拥有艰苦奋斗的精神,对成功拥有极大的渴望,从来不会感到迷茫,拥有清晰的目标,能够为了一个即定的目标勇往直前。这一优势使得我自己能够在复杂的社会中披风斩棘而不至于迷失方向,拥有领导力和团队意识并且果敢,能够完成任务或者实现目标。拥有这一性格优势,在平常的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阻力,我能够迅速采取措施,顺利完成任务。(二)劣势分析:具有自大、武断、不容异己,主观意识太强的缺点,权力欲望强但却又相当的敏感,很容易胡思乱想,对别人过于苛刻,过于力求完美,脾气有时候很不稳定,甚至喜怒无常,不具有幽默细胞和戏剧天分,语言表达能力欠缺,不能够侃侃而谈,有时候不能以理服人,在被激怒时,常常威慑对方。这致使我周围很少有能够真正懂我的朋友,个人世界比较狭窄,遇到困难能够依靠的人很少,常常需要我自己想办法解决。我个人的想法受到了限制则会相当阴郁,变成乖僻的个性。过于现实,不能够与现阶段的同学融合。(二) 他人评价:别人对于我的评价真可谓褒贬不一,毁誉参半。大部分人说我不苟言笑,独断专行,不易相处,言语伤人,太过势利和现实,很不容易接近,而且脾气暴躁,常常动怒。当然也有一些人评价说心肠良好,乐于助人,甚至有些人认为我脾气好等等。总之,别人对我的评价应该说是贬多于褒。对于别人的评价可能其他人会比较看重,但我却从不在意别人对我的看法。我拥有自己的人生价值观并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目标追求。但丁说的好:“走自己的路,让比尔你去说吧!”。这种心理我自己的评价是一种很复杂,很纠结的心理,到现在我无法断定这到底是好还是坏。由于我的这种性格缺陷导致别人对我的评价不甚乐观以和我周围朋友很少,我当然知道当下社会情商的重要性,也希望拥有很多朋友,但毕竟这事情不是我能够左右的。我也深知,养成心理强韧并不是要远离他人, 相反这正需要对朋友的信任和能够讨论个人压力问题。社会学教授乔治布朗进行了试验研究, 以找出是何原因使得那些生活中本来就存在着严重的慢性困难的人,当面对突发的巨大生活压力时,而不会产生情绪低落的症状。他发现,只要生活中保持有一个亲密、可以信任的朋友关系,你可以和他(她)分享你所做的或者是发生在你身上的并不是很积极正面的事情, 这就会成为一种重要的保证因素。乔治布朗对此提出他的建议: 找到和你遭受同样压力的人, 这样你可以和他分担恐惧并寻求建议。解决生活压力的最好指导人是那些已经历过同样压力的人,试着和那些心理开朗并且愿意承担责任的人建立朋友关系。避开那些选择简单逃避的人, 他们只会是可怜角色的模特,而不会支持你的。三、 发展目标关于我对未来的规划或者说职业理想,我结合了我的心理性格以及职业兴趣,我选择了参加公务员考试,并且从现在已经在为此做初步的准备,考试成功后我将继续努力工作,最终的目标成为市级以上工作人员。根据我自己的规划,我有两次考公务员的机会。如果公务员考试失败,我将放弃,重新走上人才市场寻找工作。四、 披荆斩棘,勇往直前在接下来的几年学习或者工作中自然会遇到许多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来自各方面的压力,这当然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修养。面对困难和压力以及和自身现在的心理缺陷,我将如何处理呢?(一)、让思想坚定不移地相信我 事实上,人一生中确实能控制的为数不多的几件事中就包括集中自己的思想。如果你不去控制自己的思想态度, 那么外界的因素就会去控制, 而且这将使你的情绪表现出无休无止的犹豫。这便是心理软弱的一个表征。我会首先整理好我的思绪然后再图进取。(二)、沉浸于你的个人成就我们中的大部分人都会觉得回忆过去的失败或难堪经历要比回忆取得的胜利容易得多。这可能是因为这样看上去更平常些(在每天的谈话交流中我们会养成自我反对的习惯),然而自信却是来源于记忆你获得成功的能力。面对一个高压情况,我会先回顾自己已经取得的成就, 这将有助于我哪怕身处变得更加糟糕的情况时也不至于轻言放弃。能够区分心理强韧和心理软弱的并不是在优势状况下获胜的能力,而是在劣势情况下反超的能力。积极的思想让我感觉良好, 这也将使我处事更坚强。(三) 、学会理性预期 在接受严酷考验之前放松休息通常是不会有效的。为什么?因为人的大脑在对你说着关于你准备方面的事你还没有充分准备好。心理软弱者并不会正确准备以面对要求,因为他们不会预期那些要求是什么。他们缺乏理性预期这种能力是将现在的状况与过去的情况进行类比,这些过去的状况可能在很多方面与目前的情况不同。我会理性的预期将要发生的事情。(四) 、练习在压力下工作 在生活中并不是需要充满成就才能培养出心理强韧。事实上身处于问题和压力当中, 并从这些因素中获取力量是最能够培养出心理坚韧的。这个过程被称为“铸钢”,这样称呼的原因有部分是来源于一句谚语:“烈焰熔化火漆,但能铸就钢铁。我会找一些简单的方法每天磨炼自己。(五) 、随时准备面对失败 波士顿图佛之大学感知研究中心主任,丹尼尔丹内特教授精确地描述了那些心理坚韧的人对待自己的错误时完全不同的态度:“你必须学会不要否定是你所犯的错误或者试图忘掉它们,这并不容易。对待错误的本能反应是气恼和难堪, 你必须努力克服这些反应。试着熟悉那种品味你自己错误的奇怪练习, 庆幸发现你生活中一个导致误入歧途的奇怪的嗜好。一旦你吸取了失败中所有好的方面,你便可以忘记这个失败并迈向下一个机会。”在做任何事情之前我都会做好充足的准备,做好失败的心理准备。(六)、学会敞开胸怀并信任他人 关系密切的社会群体中的社交支持对于养成心理强韧性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换句话说,养成心理强韧并不是要远离他人, 相反这正需要对朋友的信任和能够讨论个人压力问题。找到和你遭受同样压力的人, 这样你可以和他分担恐惧并寻求建议。解决生活压力的最好指导人是那些已经历过同样压力的人,我会试着和那些心理开朗并且愿意承担责任的人建立朋友关系。 参考文献:1. 莫非 祸起童年的“心理疾患”J.中国保健营养. China Healthcare & Nutrition.19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