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说明书(本文).doc_第1页
产品说明书(本文).doc_第2页
产品说明书(本文).doc_第3页
产品说明书(本文).doc_第4页
产品说明书(本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为JWE1206型双面圆纬机机械部分的使用说明,电气部分使用说明见JWE1206-DSM。1. 用途和适用原料1.1 本机可用针织用纯棉纱、混纺纱、低弹涤纶丝和其它化学纤维为原料,编织罗纹、双罗纹及其集圈、浮线变换组织的织物、抽针织物、氨纶弹力织物等。1.2适用纱支范围参见下表:级 别棉纱 混纺纱低弹涤纶丝E182818tex (2132Ne)150200DE202416tex (2436Ne)125180DE221814tex (3242Ne)100150DE241612tex (3648Ne)75100DE28129.8tex (4860Ne)70100D2.执行标准FZ97004-91 纬编机 双面圆型纬编机(棉毛机)3.主要规格及性能参数:针筒直径762/30864/34级 别18202224281820222428针 数1680187220642256264019202136235225682976跑道数2+4进线路数7284输线装置储存式积极输线装置传动装置5.5KW交流电机,变频调速吹尘方式输线区风扇绕机回转吹尘,编织区域压缩空气吹尘正常转速1825rpm1622rpm纱架型式机旁侧立落地纱架外形尺寸500040003100 (含纱架)4.外形图5. 织针上下织针型号见下表:级 别上 针下 针E1820Wo 87.48 G03G04Vo146.48 G01G04E2224Wo 87.41 G07G08Vo146.41 G01G04E28Wo 87.36 G07G08Vo146.36 G01G046. 搬运和安装6.1搬运 A .搬运中机器不能振动过大。 B .本机的重心在机器的中心偏向电机部分,搬运时请务必小心。 C .搬运机器时请用吊索按图1的位置起吊,其它位置有可能损坏机器。 D .无法利用吊架时,可在三个机脚下放置滑轮进行搬运。 E .整机重量:约为2500Kg。6.2安装(参见图2)A .地基要求坚固,厚度不小于150mm,无需使用地脚螺钉。B .机器就位后必须调整大台面a的水平。调整水平时,可以借助机脚处三个支撑在垫块上的调节螺钉c来进行。 6.3 机器运转前必须注意以下几点A . 运转前请仔细阅读第8、9、10章节。B . 取下固定在大台面和卷布架上的防转固定板b(参见图2)。C .检查各零部件装配是否可靠。D .参照第9条检查润滑装置和润滑部位,并注入润滑油。E .检查照明灯、按钮开关,检查开门自停、纱线断头、失张过张自停、坏针自停器等自停装置,确保各安全装置工作可靠。F . 设定机器转速,在最初的一个月跑合期内,机器转速不要超过15r/min。G . 用手扳传动扳动机器,检查有无故障,然后点动运行机器,待正常后进行试运行。如重新安装电机与变频器间的连线,须保证电机转向为顺时针(顶视)。7. 织前准备和安全操作7.1穿纱(见图3) a:筒子纱 b:导纱钩 c:氨纶输纱器 d:储存式输纱器e:导纱器7.2安全操作 A . 机器附近不得抽烟或有火种。 B . 物件接近织针和风扇时要小心,以免织针和风扇受到损坏。 C . 没有关上防护门时,不得开机。8. 主要机构的调整 8.1 编织部分的调整8.1.1 针筒和针盘的调整A .针筒和针盘在出厂前已经作好调整,如需更换机号或其它原因需要再作调整时,必须仔细调整针筒、针盘的安装精度,要求针筒和针盘的端面跳动和径向跳动0.05, 针筒与针盘同轴度0.05,针筒与针盘口面同一位置运转一周间隙变动量0.05,针筒与针盘同步允差0.05。B .本机调换针筒和针盘毋需拆除上传动部件。8.1.2上下织针对位调整(见图4)A . 把主轴上方的罩壳移开。 B . 松开压板b的锁紧螺钉a,使胀紧套c松开。C . 扳动手扳传动,使上下织针的对位达到编织要求,即棉毛对针或罗纹对针。 D. 用力矩扳手按对角、交叉、均匀地拧紧压板锁紧螺钉a,拧紧力矩T=14N.m,拧紧步骤为先以1/3T值拧紧,再以1/2T值拧紧,最后以T值拧紧。拧紧后,压板和螺钉头涂上油脂以防锈蚀。E装回罩壳。8.1.3成圈对位调节针盘三角与针筒三角之间成圈对应位置的调节是通过在圆周方向上转动上三角座进行的(参见图5)。对应位置将会影响编织是否能顺利进行。滞后成圈多用于较稀松的组织和基本组织;同步成圈多用于编织花纹组织.。A . 松开螺钉b。B . 松开调节块c一侧的螺钉d,并调节另一侧的螺钉d,直至达到所要求的针盘三角与针筒三角成圈对应位置。8.1.4 针盘与针筒轴向间隙的调节(参见图5) 针盘与针筒轴向间隙的大小将关系到针织物的密度,间隙大,密度变稀,线圈变大;间隙小,密度变稀小,线圈变大。间隙过大,将会影响上下成圈的相对位置,务必注意。A . 松开螺钉b。B . 向右旋转调节齿轮a,针盘与针筒轴向间隙变大;左旋则间隙变小。C . 锁紧螺钉b。 8.1.5 导纱器安装位置(参见图6) 本图所示为滞后成圈的位置a线:针舌打开位置。 b线:针舌关闭位置。 c段:针舌打开区域。d:导纱器边缘到b线之间所占织针数约为2枚。e:下针针头离开导纱器背面的间隙e=0.5mm。f: 上针针头与导纱器的间隙f=0.30.4mm。8.1.6 压针量的调节 该机器中的每一成圈系统都可以调节压针三角的压针量,以改善各自成圈的大小,使每一路的成圈一致,也即是喂纱张力一致。上下三角必须按照编织工艺和织物密度的要求进行安装,同一针道的同种三角应处于相同的高低(或进出)位置.8.1.6.1 下压针三角压针量的调节(参见图7)旋动调节螺钉a:顺时针旋转压针量增大。逆时针旋转压针量减小。8.1.6.2 上压针三角压针量的调节(参见图8)旋动调节螺钉a:顺时针旋转压针量增大。逆时针旋转压针量减小。 a a 图7 图8 8.1.6.3集体调节压针量 本机下三角的压针量可以进行集体调节(见图2)。A . 松开压板d(六处)上的螺钉GB77-85 M8X10,用六方扳子旋动调节齿轮e。顺时针旋动,压针量增加;逆时针旋动,压针量减小。B . 逆时针旋动调节齿轮时,每次调节量不可过大,并且要不时地用手扳传动扳动机器,以免损坏织针。C . 顺时针旋动调节齿轮时,观察百分表,先要超过所需值约0.2mm,然后再逆时针旋回到所需值的位置。D . 压针量变动后,重新调整输线张力。8.2牵拉卷取机构的调节本机采用120段卷布机。牵拉卷取机构的作用是把机器编织的坯布及时而定量地牵拉至针筒的下方,并将它卷成一定的卷装。牵拉卷取量必须和编织的速度密切配合。牵拉量过大,易造成坯布破洞和加速编织机构的磨擦;牵拉量过小,则影响编织正常进行。卷布机的调节包括牵拉辊压紧力,牵拉量,卷布张力和牵拉辊活络轴节的调节等四个方面。A . 牵拉辊压紧力 本机采用三辊式牵拉方式(见图9),织物在牵拉辊上不易打滑。三根牵拉辊之间必须保持适当压紧力。牵拉辊的压紧力可根据织物的厚薄、原料和织物的种类进行调节。在卷布机两侧墙板靠近牵拉辊的地方,设有左右两个调节手柄,顺时针拧动手柄,可增大牵拉辊压紧力;逆时针拧动手柄,可减小牵拉辊压紧力。必须注意的是,调节时左右两个手柄同方向拧动的圈数必须保持一致,以使两边的压力相同。B. 牵拉量的调节 牵拉量调节的关键是,先预测针筒转动一周的织布量为多少,这样可大大缩短调节时间,避免盲目的多次试验。 测量机器转动一周织布量(长度方向)多少的方法是: 在任何一路导纱器上换上一根色纱(无色纱时,可用其它颜料临时将一根白色纱线沾上颜色作标记),转动机器织出小段坯布。 在织出的未进入牵拉辊之前的布段上,用直尺直接测量机上坯布中两条有色线段之间的距离。此距离即为机器针筒一转所织的坯布长度(在松弛无牵拉张力状态下的长度) 。 将无牵拉张力状态下测量的坯布长度增加5%10%的数据,即为有牵拉张力状态下的牵拉量估算值。 根据牵拉量估算值查卷布机变速箱上的相应数值。 在织出的尚未进入牵拉辊之前的布段上,用直尺直接测量坯布中两条有色线段之间的距离。 将此测量值增加5%10%后,即为牵拉量估算值。 根据牵拉量估算值查阅卷布机变速箱上的标牌并进行调节。C . 卷布张力调节卷绕在卷布辊上的卷绕张力过大,会使卷绕在卷布辊上的布太紧,以致很难取出布辊;卷绕张力过小,布卷得松散,布面不平整有皱纹。卷布张力是通过卷布机一侧墙板上的手柄来调节。在手柄的旁边有一个卷布张力的刻度指示牌,调节时按刻度指示牌的大小进行调节。D . 牵拉辊活络轴节的调整对于化纤类或含有氨纶类的织物,为了防止牵拉辊对坯布两侧折边的压力过大,造成染色或后整理时难以消除的折痕,在中间的一根牵拉辊的两侧设有多个活络可调的轴节a(见如图9),使用时,根据坯布的宽度向两边移动活络轴节,使布两侧的折边位于无活络轴节的空档处。调到合适的位置后,用活络轴节上的螺钉b将其位置固定。E . 在调节牵拉卷取机构之前,必须使一个门罩打开,以防机器起动。建议先按动一下起动按钮,试验机器会不会转动,以确保安全。 8.3方形撑布架的调节 方形撑布架的最大优点是能使每枚针到牵拉辊之前所受到的牵拉力一致,使线圈不变形。方形撑布架包括压布杆e和伸展式扩布架b(参见图10)。A . 根据织物幅宽大小,拧动螺杆a,调节扩布架的宽度。B . 松开螺钉c和d,调节压布杆至图示位置。8.4 输线器的调节(参见图11)A . 向上拨动离合拨盘a,上输线轮与储纱轮啮合;向下拨动离合拨盘,下输线轮与储纱轮啮合,从而达到不同输线要求。B . 储纱轮上纱线卷绕圈数约15圈。8.5 输线速度的调节(参见图12)A . 放松输线带。B . 松开变速盘上或下端的锁紧螺母a,转动上盘b或下盘c,改变上或下变速盘的传动直径。直径增大,输纱量也增大;直径减小,输纱量也减小。C . 锁紧变速盘上或下端的锁紧螺母,并收紧输线带。D . 若以上调节不能满足要求时,请更换随机附带的变换齿轮。 9. 润滑9. 1 机器各传动部分的润滑(参见图13) 顶部齿轮a:每月用油脂枪加油一次。可以使用钙钠基润滑脂。 钢丝跑道b:油位不低于大台面上的油标红点.。每2000工作小时后停机并更换新油。可以使用20#机油。传动链条c:每月加油一次。可以使用钙钠基润滑脂。卷布机变速齿轮箱d:每4000工作小时后更换新油。平常保证油位在油标刻线之间。可以使用20#机油。9.2 编织部件润滑本机配置了喷油雾式加油器(参见图14),用以对编织部件(三角、织针、针筒等)进行润滑清洁。喷油雾加油器的使用方法如下: 将压缩空气管接到进气管Q。 打开油箱盖F,注入润滑油,通过油位管H可观察油量的多少。推荐使用邦达高级针织机油(常州奥瑞润滑油有限公司)。 工作过程中,通过调节螺钉B改变喷雾量,这可以从滴油观察窗D中的滴量来确定,一般调至8090滴/min。 过滤器将压缩空气中的水分滤出,从排水口O排出。用户需另接接水容器。 接口P是吹风出口,用于编织区域的吹风以清除飞花。 调节油雾压力调节器J,使油雾压力表指示在0.91Kg/cm2。 压缩空气的通断由电磁阀K控制,电磁阀由电气控制箱控制,通过改变电气控制箱中的定时设定可以改变机器运行中喷雾及吹风开停的时间间隔。 用手按动冲油阀I可进行冲油润滑。 图1410. 维护和保养 为了保证机器的正常工作,提高机器的使用寿命,必须对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