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通三防安全检查标准表.doc_第1页
一通三防安全检查标准表.doc_第2页
一通三防安全检查标准表.doc_第3页
一通三防安全检查标准表.doc_第4页
一通三防安全检查标准表.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掘进工作面现场检查标准检查人: 检查地点: 时间: 年 月 日检查项目检查标准现场情况局部通风1、局部通风机牌板填写要规范、整洁;检查风机倒台记录,每天进行一次风机倒台试验。2、风筒末端距工作面前头岩巷10m,煤巷、半煤岩巷5m。(用卷尺进行测量)3、风筒接头严密,手距接头处0.1m处感觉不到漏风,风筒无破口(末端20m除外)。4、风筒使用钢绞线吊挂,吊挂平直,随巷道起伏吊挂,逢环必挂。5、风筒拐弯处设弯头或缓慢拐弯,不准拐死弯(折深100mm),不准挤压(总深度100mm);异径风筒要使用过渡节。(用卷尺进行测量)通风设施风门1、风门墙体厚度不小于0.5m,严密不漏风(手触无感觉、耳听无声音)。(用卷尺进行测量)2、风门墙体平整1m内凹凸不大于10mm,无裂缝(雷管角线不能插入)、重缝和空缝。(用靠杆测量)3、风门墙体周边掏槽,见硬顶、硬帮,与煤体接实,四周有不小于0.1m的裙边。(用卷尺进行测量)4、风门一组至少两道,能自动关闭,有闭锁装置。5、风门门框包边严口,有衬垫,四周接触严密,门扇平整不漏风,风门水沟要设反水池或挡风布帘,通车风门要设底坎,电缆、管子孔要堵严,要有风门管理牌板。密闭1、密闭墙面平整1m内凹凸不大于10mm,无裂缝(雷管角线不能插入)、重缝和空缝,严密不漏风(手触无感觉、耳听无声音)。(用靠杆测量)2、密闭内有水的要设反水管。3、密闭前要无瓦斯积聚,要设置栅栏、警标、说明牌版和瓦斯检查牌版。4、通风设施周围5m内巷道支护良好,无杂物、积水、淤泥。栅栏1、所有密闭前均要打设栅栏,不通风或通风不良的巷道均要打设栅栏,与回风巷相同的巷道均要打设栅栏。2、栅栏高度视巷道高度而定,巷道高度超过2m以上的,栅栏高度不得低于1.8m,巷道较低的,栅栏视巷道高度而定。(用卷尺进行测量)3、栅栏统一用木质扁条打设,木条要抛光,打设牢固,使用8号铁丝连接、固定,栅栏顶端刷红漆,其余刷白漆。(木条要手摸光滑)4、栅栏要设栅栏门,并上锁。5、栅栏处要悬挂瓦斯检查记录牌、禁止入内牌,密闭前的栅栏还要悬挂通风设施检查牌板。测风1、测风站设置位置合理,测风站内吊挂风速传感器。2、测风站5m范围内巷道中无杂物。(数棚或用卷尺进行测量)3、测风站前后10m巷道无拐弯,巷道断面一致。(数棚或用卷尺进行测量)4、测风记录牌数值填写准确,与实际相符。瓦斯检查1、瓦检员持证情况,是否持证上岗。2、瓦检员记录手册是否填写规范、是否有涂改现象、是否有代替签字。3、瓦检员记录手册与现场牌板内容是否一致,检查记录手册是否做到三对口,其内容必须能够反映当日瓦斯情况。4、现场检查瓦检员手指口述、岗位描述及实际操作情况,是否会正确测量瓦斯及二氧化碳浓度。5、每班检查次数是否符合规定;瓦斯检查员在指定地点交接班,并有记录可查,无空班漏检,假检,无虚报瓦斯,检查地点是否符合设置计划要求。6、临时停风的地点要立即断电撤人,设置栅栏。7、光学式瓦斯鉴定器是否定期检查、维修,是否漏气;便携仪误差是否在规定范围内。防尘1、采掘工作面应使用直径为75mm的防尘管路。掘进头水管距前头距离煤巷不大于10m,岩巷不大于30m。(用卷尺进行测量)2、各转载点喷雾是否正对煤流并不少于2个喷头,雾化效果是否良好。3、各地区水幕吊挂是否正确,是否离顶300500m使用支架垂直巷道吊挂,雾化效果是否良好。掘进工作面必须安装三道水幕,第一道距掘进头30-50m,第二道距掘进头80-100m,第三道距回风巷口10-15m。水幕能够封闭全断面、灵敏可靠。(数棚)4、各转载点是否备有长度不少于20m的消防水管(软管)。并且是否有连接器具与防尘管路进行连接。5、掘进工作面迎头是否备有长度不少于50m的消防水管(软管)。并且是否有连接器具与防尘管路进行连接。6、采掘工作面巷道及管线上是否有煤尘堆积(厚度超过2mm,长度超过5m)。(用卷尺进行测量)7、采用皮带或溜子运输的巷道中防尘管路是否每隔50m安设一个三通阀门。其它巷道中防尘管路是否每隔100m安设一个三通阀门。阀门手把齐全,是否漏水。(数管路,一节管6米)8、防尘管路是否漏水(滴水是否成线),接头螺丝是否齐全,开关是否灵活。9、掘进机是否有内外喷雾,喷雾是否完好,作业时是否正常开启。(现场开机检查)10、采用爆破作业的采掘工作面是否采用湿式打眼,放炮是否使用水炮泥,及是否冲洗巷帮。放炮前后是否洒水。(距头30米范围)11、各地区防尘记录牌板填写是否规范,责任人和瓦检员是否填写。12、工作面放煤口是否安设防尘喷雾,是否有专人洒水。13、辅助隔爆水棚长度不得小于20m,用水量按照巷道断面计算,不得小于200L/m。(数棚或卷尺测量)14、水棚的排间距应为1.2m3m,水棚应安装在巷道的直线段内,距巷道交叉口、转载点处必须保持5075m,与风门的距离应大于25m。(卷尺测量)15、水棚距离巷道底板的高度不小于1.8m,水棚应保持同一高度,水棚区巷道断面应与其前后各20m长的巷道保持一致。(数棚对照)16、水袋水量要充足、无杂物,并应采用易脱钩的布置方式。17、顺槽内辅助隔爆水棚不少于2组,距回撤通道50100m设一组,距工作面60200m设一组。在应设辅助隔爆水棚的巷道应设多组水棚,每组距离不大于200m。(数棚对照)18、隔爆设施应实行挂牌管理,每周应至少检查1次。抽放系统1、钻孔施工是否按照措施执行,即角度、开口位置、孔深是否符合与措施相符。2、掘进头浅孔应当紧跟前头,瓦斯抽放管末端与迎头最大距离不能超过30m,若采用炮掘最大距离不能超过50m。(数棚对照)3、检查管路的漏气及积水情况,在抽放管路低洼处是否安设放水器。4、抽放管路是否离地0.3m水平吊挂,吊挂是否平直。(卷尺测量)5、单孔是否有牌板,是否按照规定日期进行测量(10天),停抽的钻孔是否有记录及调节记录。6、单孔及支管测量牌板数据是否与记录相符。7、测量牌板填写是否规范。8、检查抽放队测量记录,填写内容是否规范,与现场是否相符。9、封孔方式、长度是否符合规定要求,单孔封孔,长度不小于13m。(测量封孔管) 10、打钻处是否有电话、沙箱、灭火器。11、打钻处是否有煤尘堆积、是否实现文明生产。监测监控1、检查监控巡检工持证、手指口述、岗位描述及实操情况。2、瓦斯传感器是否按期调校,每七天调校一次。3、甲烷传感器上必须粘贴标明有校验日期和有效日期的标签,字迹要清晰。4、监控线吊挂是否整齐,是否在动力电缆上方100mm处。(卷尺测量)5、使用中的传感器应经常擦试,清除外表积尘,保持清洁。采掘工作面的传感器应每班除尘;传感器应保持干燥,避免洒水淋湿;维护传感器应避免摔打碰撞。6、检查掘进工作面传感器吊挂情况及位置:掘进工作面应安装4台甲烷传感器,一台安装在掘进工作面距窝头不大于5m处;一台安装在巷道中部;一台安装在掘进工作面回风流距全负压回风口1015m范围内;一台安装在局部通风机前5m进风流中,且所有传感器必须离顶板(梁)不大于300mm,巷道帮(壁)不小于200mm,并且顶板完好、无淋水的地方。掘进工作面安装一台一氧化碳传感器、一台温度传感器,安装位置位于回风流距全负压回风口1015m范围内,离顶板(梁)不大于300mm,巷道帮(壁)不小于200mm;并且顶板完好、无淋水的地方。(卷尺测量)7、检查风筒传感器设置标准:岩巷作业工作面风筒传感器的设置位置:距离风筒出风口不大于50m处;耙矸机作业工作面风筒传感器的设置位置:耙矸机尾轮对应的风筒处;煤巷掘进工作面风筒传感器的设置位置:距离风筒出风口不大于30m处;风筒传感器设置时必须将上面的铁环用铁丝绑在吊挂风筒的铁丝上防止传感器脱落。8、回风流中的机电设备上风侧应设置瓦斯传感器,瓦斯传感器应设置在机电设备上风侧1015m处。(卷尺测量)9、钻孔回风侧35m范围内,必须悬挂便携式甲烷、一氧化碳报警仪或在钻孔回风侧1015m范围内安设一氧化碳传感器、甲烷传感器。(卷尺测量)爆破1、检查爆破工、背药工的持证情况,手指口述、岗位描述掌握情况。2、检查炸药、雷管是否分开存放;是否使用专用的材料箱,材料箱必须加锁。材料箱是否存放在安全地点。3、爆破母线是否与电缆吊挂在同一侧,爆破母线是否在电缆的下方,并保持0.3m以上的距离。(卷尺测量)4、爆破前,爆破母线必须扭结成短路,雷管脚线必须扭结成短路。5、炮眼必须按照炮眼布置图进行打眼,对照作业规程检查。6、现场检查爆破工、瓦检员、班(组)长是必须执行换牌制度,并必须严格执行“一炮三检”、“三人连锁”制度。7、爆破时必须正向起爆。8、放炮警戒必须使用警戒绳。9、现场对爆破工、背药工实操进行提问。10、检查爆破撤人距离是否符合规定。11、检查放炮员手册填写情况,是否有代替签字。 采煤工作面现场检查标准检查人: 检查地点: 时间: 年 月 日检查项目检查标准现场情况防尘1、各地区是否按规定安设消防管路,采掘工作面是否使用直径为75mm的防尘管路。工作面水管末端至上安全口距离不大于30m。(卷尺测量)2、各转载点喷雾是否正对煤流并不少于2个喷头,雾化效果是否良好。3、各地区水幕吊挂是否正确,是否离顶300500m使用支架垂直巷道吊挂,雾化效果是否良好。采煤工作面进、回风巷必须安装两道净化水幕,第一道距工作面30m,第二道距工作面80-100m,水幕能够封闭全断面、灵敏可靠。(卷尺或数棚测量)4、各转载点是否备有长度不少于20m的消防水管(软管)。并且是否有连接器具与防尘管路进行连接。5、掘进工作面迎头是否备有长度不少于50m的消防水管(软管)。并且是否有连接器具与防尘管路进行连接。6、采掘工作面巷道及管线上是否有煤尘堆积(厚度超过2mm,长度超过5m)。(卷尺测量)7、采用皮带或溜子运输的巷道中防尘管路是否每隔50m安设一个三通阀门。其它巷道中防尘管路是否每隔100m安设一个三通阀门。阀门手把齐全,是否漏水。(数管路,一节6米)8、防尘管路是否漏水(滴水是否成线),接头螺丝是否齐全,开关是否灵活。9、采煤机是否有内外喷雾,喷雾是否完好,作业时是否正常开启。10、检查综采工作面采煤期间架间喷雾是否正常使用。11、检查煤层注水是否到位,以煤层淋水为准,注水孔打眼是否采用湿式打眼。12、采用爆破作业的采掘工作面是否采用湿式打眼,放炮是否使用水炮泥,及是否冲洗巷帮。放炮前后是否洒水。(距头30米范围)13、检查各地区防尘记录牌板填写是否规范,责任人和瓦检员是否填写。14、检查通风队巷道冲尘记录是否按时填写。填写内容是否规范、是否符合要求。15、工作面放煤口是否安设防尘喷雾,是否有专人洒水。16、辅助隔爆水棚长度不得小于20m,用水量按照巷道断面计算,不得小于200L/m。(数棚对照)17、水棚的排间距应为1.2m3m,水棚应安装在巷道的直线段内,距巷道交叉口、转载点处必须保持5075m,与风门的距离应大于25m。(卷尺测量)18、水棚距离巷道底板的高度不小于1.8m,水棚应保持同一高度,水棚区巷道断面应与其前后各20m长的巷道保持一致。(卷尺测量)19、水袋水量要充足、无杂物,并应采用易脱钩的布置方式。20、顺槽内辅助隔爆水棚不少于2组,距回撤通道50100m设一组,距工作面60200m设一组。在应设辅助隔爆水棚的巷道应设多组水棚,每组距离不大于200m。(数棚对照)21、隔爆设施应实行挂牌管理,每周应至少检查1次。抽放系统1、钻孔施工是否按照措施执行,即角度、开口位置、孔深是否符合与措施相符。2、在抽放管路低洼处是否安设放水器。3、检查管路的漏气及积水情况,在抽放管路低洼处是否安设放水器。4、抽放管路是否离地0.3m水平吊挂,吊挂是否平直。(卷尺测量)5、采煤工作面高位钻场内是否清洁卫生,是否按照措施施工。6、采煤工作面上隅角埋管抽放不少于两根8寸抽放管路。7、单孔是否有牌板,是否按照规定日期进行测量(10天),停抽的钻孔是否有记录及调节记录。8、单孔及支管测量牌板数据是否与记录相符。9、测量牌板填写是否规范。10、检查抽放队测量记录,填写内容是否规范,与现场是否相符。11、封孔方式、长度是否符合规定要求,使用机械封孔,长度不小于13m。 (测量封孔管) 12、打钻处是否有电话、沙箱、灭火器。13、打钻处是否有煤尘堆积、是否实现文明生产。瓦斯检查1、瓦检员持证情况,是否持证上岗。2、瓦检员记录手册是否填写规范、是否有涂改现象、是否有代替签字。3、瓦检员记录手册与现场牌板内容是否一致,检查记录手册是否做到三对口,其内容必须能够反映当日瓦斯情况。4、现场检查瓦检员手指口述、岗位描述及实际操作情况,是否会正确测量瓦斯及二氧化碳浓度。5、现场检查上隅角、下尾巷充填情况,是否充填严实,是否按措施执行。6、上隅角、下尾巷是否吊挂布帘,布帘是否按照要求吊挂。7、上隅角是否存在瓦斯积聚,局部瓦斯浓度在2%或以上。8、上隅角是否进行埋管、插管;埋管是否使用直径200mm的软管;是否在局部瓦斯大的地区进行插管。9、每班检查次数是否符合规定;瓦斯检查员在指定地点交接班,并有记录可查,无空班漏检,假检,无虚报瓦斯,检查地点是否符合设置计划要求。10、光学式瓦斯鉴定器是否定期检查、维修,是否漏气;便携仪误差是否在规定范围内。监测监控1、检查监控巡检工持证、手指口述、岗位描述及实操情况。2、瓦斯传感器是否按期调校,每七天调校一次。3、甲烷传感器上必须粘贴标明有校验日期和有效日期的标签,字迹要清晰。4、监控线吊挂是否整齐,是否在动力电缆上方100mm处。(卷尺测量)5、使用中的传感器应经常擦试,清除外表积尘,保持清洁。采掘工作面的传感器应每班除尘;传感器应保持干燥,避免洒水淋湿;维护传感器应避免摔打碰撞。6、工作面传感器吊挂情况及位置:回采工作面应安装4台甲烷传感器,一台安装在工作面上隅角,距顶板不大于300mm,距巷道上帮不大于800mm,距采空区不大于800mm,并且顶板完好、无淋水的地方;一台安装在工作面上巷,距煤墙5m10m范围内;一台安装在工作面上巷中部;一台安装在工作面上巷距回风口10m15m范围内,且除上隅角外的所有传感器必须离顶板(梁)不大于300mm,巷道帮(壁)不小于200mm,并且顶板完好、无淋水的地方。回采工作面安装一台一氧化碳传感器、一台温度传感器,安装位置位于工作面上巷距回风口10m15m范围内,离顶板(梁)不大于300mm,巷道帮(壁)不小于200mm,并且顶板完好、无淋水的地方。(卷尺测量)7、回风流中的机电设备上风侧应设置瓦斯传感器,瓦斯传感器应设置在机电设备上风侧1015m处。(卷尺测量)8、钻孔回风侧35m范围内,必须悬挂便携式甲烷、一氧化碳报警仪或在钻孔回风侧1015m范围内安设一氧化碳传感器、甲烷传感器。(卷尺测量)测风1、测风站设置位置合理,测风站内吊挂风速传感器。2、测风站5m范围内巷道中无杂物。(卷尺测量)3、测风站前后10m巷道无拐弯,巷道断面一致。(卷尺测量)4、测风记录牌数值填写准确,与实际相符。通风设施风门1、风门墙体用不燃性材料构筑,厚度不小于0.5m,严密不漏风(手触无感觉、耳听无声音)。(卷尺测量)2、风门墙体平整1m内凹凸不大于10mm,无裂缝(雷管角线不能插入)、重缝和空缝。(靠杆测量)3、风门墙体周边掏槽,见硬顶、硬帮,与煤体接实,四周有不小于0.1m的裙边。(卷尺测量)4、风门一组至少两道,能自动关闭,有闭锁装置。5、风门门框包边严口,有衬垫,四周接触严密,门扇平整不漏风,风门水沟要设反水池或挡风布帘,通车风门要设底坎,电缆、管子孔要堵严,要有风门管理牌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