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doc_第1页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doc_第2页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doc_第3页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doc_第4页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时间安排第十四周(5月27日5月31日)(教室待定)星期一(27日)下午:集中上课,介绍课程设计任务星期二(28日)上午:计算粗隔栅、集水井、细隔栅下午:计算沉砂池、初沉池星期三(29日)上午:计算推流式曝气池下午:计算曝气装置星期四(30日)上午:计算二沉池、下午:计算浓缩池(合并初沉池与二沉池污泥)星期五(31日)上午:计算污泥脱水、固体物料平衡下午:高程计算、污水厂总体布置第十五周(6月3日6月7日)(教室待订)星期一(3日)编写设计说明书星期二(4日)编写设计说明书星期三(5日)计算机CAD制图(平面布置图)星期四(6日)计算机CAD制图(工艺流程兼高程图)星期五(7日)上午:打印设计说明书和两张图下午:4点半之前交作业(环境工程教研室)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题目某城市日处理水量X万m3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二基本资料1污水水量与水质污水处理水量:X万m3d;污水水质: BOD5X mgL,SS XmgL。 2处理要求 BOD520mgL,SS30mgL。 3处理工艺流程污水拟采用传统活性污泥法工艺处理,具体流程如下:污水集水井污水泵房格栅间计量槽沉砂池初沉池曝气池 二沉池出水 污泥回流泵房 外运 外运 混合污泥泵房污泥浓缩池污泥脱水 外运 上清液回流4气象与水文资料风向: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气温:最冷月(一月)平均为2;最热月(七月)平均为31;极端气温,最高为41.9,最低为-6;水文:降水量多年平均为每年1500mm;蒸发量多年平均为每年800mm;地下水水位,地面下56m。5厂区地形污水厂选址区域海拔标高在10m,平均地面坡度为0 ;厂区征地面积为东西长400m,南北长300m。 三设计内容对工艺构筑物选型作说明;主要处理设施(格栅、沉砂池、初沉池、曝气池、二沉池)的工艺计算;隔栅:除渣量,水头损失;沉砂池:除砂量,尺寸,个数,水头损失;初沉池:污泥量,尺寸,个数,水头损失;曝气池:工艺计算,尺寸,个数,水头损失;二沉池:污泥量,尺寸,个数,水头损失;污泥浓缩池:污泥量,尺寸,个数,水头损失;污泥脱水:污泥量,尺寸,个数,水头损失;整个流程的高程计算;污水处理厂平面和高程布置。 四设计成果设计计分说明书一份;设计图纸:污水平面图和工艺流程兼高程图各一张。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指导书一总体要求在设计过程中,要发挥独立思考独立工作的能力;本课程设计的重点是污水处理主要构筑物的设计计算和总体布置。课程设计不要求对设计方案作比较,处理构筑物选型说明,按其技术特征加以说明。设计计算说明书,应内容完整(包括计算草图),简明扼要,文句通顺,字迹端正。设计图纸应按标准绘制,内容完整,主次分明。 二设计要点1、污水处理设施设计一般规定污水流量总变化系统数取1.2。处理构筑物流量:曝气池之前:各种构筑物按最大日最大时流量设计;污泥量、渣量按平均日平均时流量设计。曝气池之后:(包括曝气池),构筑物按平均日平均时流量设计。处理设备设计流量:各种设备选型计算时,按最大日最大时流量设计。(本设计不选型)管渠设计流量;按最大日、最大时流量设计。(本设计不选管径)各处理构筑物不应小于2组(个或格),且按并联设计。 2、集水井3、格栅除渣量:0.02 m3/ 103 m3污水含水率:80%容重:960 kg/ m3 4、沉砂池型式:平流式。水力停留时间选60s。沉砂量可选0.05L / m3,贮砂时间为2d,重力排砂。含水率:60%容重:1500 kg/ m3砂斗下口,倾角自定。设计参数有效水深:1.2m宽度:每格 0.60.8m坡度:0.02水平流速:最大0.3m/s,最小0.15 m/s5、初沉池型式:中心进水,周边出水幅流式。 设计参数表面负荷:2.0 m3 / (m2.h)沉淀时间:1.52.0 hSS去除率:70BOD5去除率:30池底坡度:0.08直径 / 有效水深 = 612机械刮泥贮泥时间:2 d污泥含水率:95%污泥容重:1000 kg/ m3对出水、进水作整流说明。6、曝气池型式:传统活性污泥法采用推流式鼓风曝气。 设计参数曝气池污泥负荷:0.3kgBOD5 / (kg MLSS.d),再按计算法校核。污泥回流比R:3080SVI值选120150ml / g,污泥浓度:可计算确定,但不宜大于3000mg / L。回流污泥浓度:计算确定,大约8000 mg / L。VSS / SS = 0.8停留时间:35hBOD5去除率:90长宽比:58有效水深:44.5m曝气参数:小气泡扩散器:Ea = 0.10安装深度:距池底0.2m,平铺。水温:20确定风量和风向其余参阅参考资料。7、二沉池型式:中心进水,周边出水,辐流式二沉池。设计参数表面负荷:1.0 m3 / (m2.h)沉淀时间:22.5 h贮泥时间:2 h说明进出水配水设施。 8、污泥浓缩池固体通量:1kg/m2.h;浓缩后污泥含固率:4%;水力负荷:0.4 m3 /m2.h ;有效深度:4m;停留时间:12h;上清液总固体的10%。9、污泥脱水聚丙烯酰胺:用量:0.2%(污泥干重);溶液浓度:0.2%。脱水后污泥含水率:80%;污泥回收率95%;采用带式压滤机。10、固体物料衡算11、高程布置计算高程布置原则见教科书。构筑物水头损失参考教科书。进入集水井:水面高程:7m二沉池出水井:水面高程:9.7 m地面高程:10m各种泵不计算,不选型。高程布置图横向和纵向比例一般不相等,横向比例可选1/1000左右,纵向1/500左右。12、平面布置污水厂厂区主要车行道宽68m,次要车行道34m,一般人行道1.5m,道路两旁应留出绿化带及适当间距。污泥处理部分场地面积预留,可相当于污水处理部分占地面积的30,但不做设计。厂区平面布置时,除处理工艺管道之外,还应有空气管,自来水管与超越管,管道之间及其与构筑物,道路之间应有适当间距。污水厂厂区适当规划设计机房(水泵、风机、剩余污泥、回流污泥、变配电用房)、办公(行政、技术、中控用房)、机修及仓库等辅助建筑。厂区总面积控制在(400300)m2以内,比例1/10001/2000。图面参考给水排水制图标准GBJ 10687,重点表达构(建)筑物外形及其连接管渠,内部构造及管渠不表达。三对设计文件内容和质量的要求设计计算说明书和设计图纸,是反映设计成果的技术文件,课程设计应满足初步设计深度对设计文件的要求。1设计计算说明书要求: a应说明污水厂污水处理的工艺过程,说明选择构筑物型式的理由。b应说明构筑物设计参数,并列出数值。c应计算污水处理构筑物或设施的主要工艺尺寸,应列出所采用全部计算公式和采用的计算数据。应附相应计算草图。d应说明采用的污水泵、鼓风机、剩余污泥和回流污泥泵的型式。e应说明主要处理构筑物的排泥方法。f应结合污水厂总体布置原则与污水处理实际过程需要,说明污水厂平面布置和高程布置的合理性,并附平面和高程布置草图。g设计计算说明书应有封页和目录。h说明书针对计算和说明,应内容完整、条理清楚、简明扼要、文句通顺、字迹端正。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第一章 总论第一节 设计任务和内容第二节 基本资料 第二章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说明第三章 处理构筑物设计第一节 集水井第二节 格栅第三节 沉砂池第四节 初沉池第五节 曝气池第六节 二沉池第七节 浓缩池第八节 污泥脱水第四章 固体物料衡算第五章 高程计算第六章 污水厂总体布置第一节 主要构(建)筑物与附属建筑物第二节 污水厂平面布置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图纸 污水厂总平面布置图包括:主要处理构筑物、处理建筑物、辅助构(建)筑物、附属建筑物、道路、绿化地带及厂区界限等,并用坐标表示其外形尺寸和相互距离。绘出各种连接管渠,管道以单线条表示,并标明管径。图中应附构(建)筑物一览表,说明各构(建)筑物的名称、数量及主要外形尺寸。图中应附图例及必要的文字说明。图中应附比例、风玫瑰图。 工艺流程兼高程图包括:主要处理构筑物和设施的构造简图,应绘出各构筑物之间的连接管渠。图上应标出各处理构筑物的顶、底及水面标高,应标出主要管渠、设备机组和地面标高。图上应附处理构筑物、设备名称。图上应附图例、比例。 图中文字一律用仿宋体书写。图例的表示方法应符合一般规定和制图标准。图纸应注明图标栏及图名。图纸应清洁美观,主次分明,线条粗细有别。图幅宜采用2号图。 课程设计的主要参考资料 排水工程(下),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年6月(第3、4、7、8、9章)排水工程(上),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年6月给水排水设计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年12月(第5、11册)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 1487教材污水处理厂设计与运行,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年8月三废处理工程技术手册,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年4月水处理工程师手册,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年4月设计计算一、集水井取水力停留时间取1 h。有效水深取5m,方形井,超高2米,集水井上部1500 mm处设事故口。1、有效容积(V)V= T=0.2416060=864 m式中:最大污水流量,;T污水停留时间,h。2、池底面积(A)A=V/H=864/5=172.8 m23、集水井的尺寸集水井用正方形:取长为13.1 m,宽为13.1 m。4、注意事项(1)集水井采用完全地埋式,钢筋混凝土半封闭结构,壁厚为500mm。(2)集水井距井顶1.5米处设事故排口排水管,管径为DN700mm,当后面的构筑物发生故障时,可将水直接排到出水井。(3)平台到池底设供上下用的扶梯,台上有梁勾、滑车、葫芦吊等,以供安装维修使用。(4)集水井上加网格盖,在集水井入口出安装粗格栅。二、格栅1、栅条的间隙数(N)7设栅前水深h=1.2m,过栅流速v=0.8m/s,栅条间隙宽度b=0.005m,格栅倾角为60则 取56个。 则栅条的数目为55。 式中:最大设计流量,m3/s;格栅倾角,度;b栅条间隙,m;h栅前水深,m;v污水的过栅流速,m/s。2、栅条建筑宽度(B)7设栅条宽度S=0.01 m B=S(n-1)+bn=0.01(56-1)+0.00556=0.83 m3、水头损失7e=c=2.42(0.01/0.02)4/3=0.96= esinak=0.96(0.8/19.6)0.873=0.1 m式中:e阻力系数;c栅条的形状系数;g重力加速度;k考虑到由于格栅受污染物堵塞后,栅条阻力的增大系数;阻力损失。4、栅后槽的总高度H7 H=h+h1+h2 =1.0+0.3+0.1 =1.4 m式中:栅前渠道超高,m。5、格栅的总建筑物的长度L=(0.26-0.2)/(2tg20)=0.08mL= L1/2=0.04mH1=h+h2=3.0+0.3=3.3mL=L+L+1.0+0.5+=2.7m6、每日栅渣量(W)7在格栅间隙10 mm的情况下,设栅渣量为每1000 m3污水产渣0.1 。 =(0.240.186400)/1000 =2.08 因,所以宜采用机械清渣。式中:每1000 m3污水产渣量,取0.1。三、平流式沉砂池1平流式沉砂池的设计参数(1)最大流速 0.3 m/s,最小流速 0.15 m/s;(2)最大流量时,停留时间不小于 30 s,一般为 3060 s 。(3)有效水深不大于 1.2 m,一般 0.251.0 m 。池宽不小于 0.6 m 。(4)池底坡度 0.010.02 ,用机械除砂时按设备要求考虑池底形状。2平流式沉砂池的计算公式当无颗粒沉降资料时:(1)长度LL = vt V :最大设计流量时的流速,m/s ; t :最大设计流量时的停留时间,s 。(2)水流断面面积AA = qvmax /vqvmax :最大设计流量,m3/s 。(3)总宽bb = A /h2h2 :设计有效水深,m 。(4)贮砂斗所需容积VV = 86400 qvmax XT/ KZ106 X :城市污水沉砂量;T :排砂时间间隔,d ;KZ :生活污水总变化系数。(5)贮砂斗各部分尺寸计算设斗底(下口)宽 b1 = 0.5 m斗壁倾角 60斗上口宽 b2 = b1 + 2 h3/tg60容积:V1 =(S1 + S2 + (S1 S2)0.5)h3/3 = (b12 + b22+ (b1 b2)0.5)h3/3h3:贮砂斗高度, m ;S1,S2:上口和下口的面积 ,m2 。(6)贮砂室高度 h3重力排砂,池底坡度 i = 6%h3 = h3+ 0.06L2 = h3+ 0.06(L - 2 b2- b)/2(7)池总高 hh = h1+ h2 + h3 h1 :超高, m ;h2:有效水深,m ;h3:贮砂斗高度 ,m 。(8)核算最小流速vminvmin = qvmin / n1 Amin qvmin :设计最小流量 ,m3/s ;n1 :沉砂池数目(最小流量时);Amin :最小流量时沉砂池中水流断面面积,m2 。(9)进水口应设置整流装置。四、初沉池设计进水量:Q=10000 m3/d (每组10000 m3/d,共4组) 表面负荷:qb范围为1.01.5 m3/ m2.h ,取q=1.0 m3/ m2.h 固体负荷:qs =140 kg/ m2.d 水力停留时间(沉淀时间):T=2.5 h 堰负荷:取值范围为1.52.9L/s.m,取2.0 L/(s.m)3.设计计算(1)沉淀池面积:按表面负荷算: m2(2)沉淀池直径: (3)沉淀部分有效水深:h2=qbT=1.02.5=2.5m104.3 m3 r1:泥斗上口半径, m,取r1=6mr2:泥斗下口半径, m,取r2=3mh5:泥斗高度, m, 取2m (7)污泥部分圆锥体(棱台)部分容积V2圆锥:V2 = h4 (R2 + Rr + r2)/3h4:圆锥高度,R,r :圆锥上、下部半径,其中h4=i(D-d)/2 式中i:池底坡度,i取0.06H4=0.06(23-12)/2=0.33m V2 =3.140.33(11.511.5+11.56+66)/3=81.9 m3(8)总高度: H = h1 + h2 + h3+ h4 =0.3+2.5+0.3+0.33 =3.43m h1:超高,m,取0.3m h2:缓冲层高度,m,取0.3m说明:污水经初沉池处理,去除BOD5为30%,SS去除70% 故,流出初沉池后,BOD5=(1-30%)190mg/L=133mg/L SS=(1-70%)223mg/L=66.9mg/L五、曝气池曝气池污泥负荷:0.3kgBOD5 / (kg MLSS.d),再按计算法校核。污泥回流比R:一般3080SVI值选120150ml / g,污泥浓度:可计算确定,但不宜大于3000mg / L。回流污泥浓度: SS=106/ SVI计算确定,大约8000 mg / L。VSS / SS = 0.8停留时间:35hBOD5去除率:90长宽比:58有效水深:44.5m曝气参数:a= 0.53kgO2/kgBOD5 b= 0.11 53kgO2/kgVSS.d O2 = aqv(S0 - S)+ bVX ( kg / d )小气泡扩散器:Ea = 0.10安装深度:距池底0.2m,平铺。水温:202、设计计算: (1)处理效率: E=(La-Lt)/La100%=Lr/La100% =(133-20)/133100% = 85% La: 进水的BOD5浓度,mg/L,取133mg/L Lt: 出水的BOD5浓度,mg/L,取20mg/L Lr: 去除的BOD5浓度,mg/L (2)曝气池容积:V = qvmaxLr/(FwNw)= qvmax Lr/Fr = 40000(133-20)/(0.32000)=7533 m3 Fw: 污泥负荷,kgBOD5/(kgMLSS.d) Fr: 容积负荷,kgBOD5/( m3.d) Nw: MLSS浓度,mg/L, 取2000mg/L 取h=5m;A=V/h=7533/4=942 m2 取长a=66m,则宽b=14.3m 取三廊道,则每个池长 a1=22m(3)名义水力停留时间和实际水力停留时间 =V/ qvmax =V/(1+R)qvmax (式中R:污泥回流比,取0.5) = 3767/1667=2.26h = 3767/(1+0.5)1667=1.51h(4)污泥龄tw tw =1/(aFw-b) a: 污泥增殖系数,一般为0.5-0.7,取0.6 b: 污泥自身氧化率,一般为0.04-0.1,取0.07 tw = 1/(0.60.3-0.07)=9.09(5)剩余污泥产量Y: Y=a qvmax Lr/(1+btw) Y=0.60.2041667/(1+0.079.09)=124.67kg/h(6)计算曝气池中悬浮物浓度: 设SVI=125ml/g SS=106/SVI=106/125=8000mg/L 又VSS/SS=0.8 故 VSS=0.88000=6400mg/L (7)曝气池需氧量O2: O2 = aqv(S0-S)+ bVX( kg/d) a: 氧化每BOD所需氧的质量(kg),一般取数值为0.420.53,取0.53kg O2 /kgBOD b: 污泥自身氧化的需氧率,一般为0.180.11,取 0.1153 kg O2 /kgVSS.d X: 曝气池的污泥浓度,mg/L,取6400/3=2133 mg/L S0: 曝气池进水的平均BOD值, mg/L,取 224 mg/L S: 曝气池出水的平均BOD值, mg/L,取20 mg/L O2=0.5340000(133-20)/1000+0.115351002133/1000=3649.87kg/d 在计算空气量时,要考虑氧的利用率以及安全因素。本设计中曝气扩散器利用率Ea=0.1,安全因素采用1.3。 设空气密度为1.201kg/ m3,空气中氧含量为23.2%,则所需的理论空气量为3649.87/(1.20123.2%)=13099.25m3/d,实际需要空气量为13099.25/(0.12460)=90.97 m3/min,设计所需空气量为1.390.97=118.26 m3/min 所以两个池子共需要空气量为118.262=236.52 m3/min六、二沉池设计参数:表面负荷:1.0 m3 / (m2.h);沉淀时间:22.5 h;贮泥时间:2 d;污泥含水率:99%;比重:1015 kg/ m3。3、设计计算 (1)沉淀池部分水面面积: A = qvmax /nq = 0.4633600/2=834m2n :沉淀池个数。q :表面负荷,1.53.0 m3/m2.h(2)池径:D =(4A/)0.5=(4834/)0.5=32.6 m3,取D=33m(3)实际水面面积:F = D2/4 = 3.14332/4 = 854.87m2(4)实际表面负荷:q= qvmax /nF = 1667/(2854.87)= 0.975m3/m2.h (5)堰口负荷:q1=qvmax /(D)=1667 / (3.633)=4.47 L/m.s(6)校核固体(污泥)负荷: q2= 24(1+R)qvmax X/A =24(1+0.5)16670.0873/834 =6.28 kg / m2.d R:污泥回流比 X: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取0.0873 mg/L (7)澄清区高度h2:h2= qvmax t /A =,满足D/ h2=6-12 t: 沉淀时间,通常取1-2h,此处取2h (8)污泥区容积:V = qvmax(C0C1)8640000T/(KZ(100-)n) = :污泥含水率 97%:污泥容重 1000 kg / m3 T: 两次排泥的时间间隔,dC0:进水SS浓度, mg/LC1:出水SS浓度, mg/LKZ:污水流量总变化系数(9)污泥斗容积: V1 =(r1 + r2 + r1 r2)h5/3 = r1:泥斗上口半径, m,取r1=9mr2:泥斗下口半径, m,取r2=6mh5:泥斗高度,m,取2m(10)边坡到中心的落差:其中h4=i(D-d)/2式中i:池底坡度,i取0.08(11)总高度: H = h1 + h2 + h3+ h4+ h5+ h6 h1:超高,m,取0.3m h3:缓冲层高度,m,取0.5m 污泥区高度h6:m,取1m (12) 剩余活性污泥量:Px = Yqv(S0 - S)- KdVX ( kgVSS/d ) =Y:产率系数,kgVSS/kgBOD5, 取0.6 kgVSS/kgBOD5 Kd:内源代谢系数,kgVSS/kgVSS.d ,取0.08 kgVSS/kgVSS.d S0:曝气池入流BOD值,kg/ m3,取0.224 kg/ m3 S:曝气池出流BOD值,kg/ m3,取0.02 kg/ m3 qv:曝气池设计流量,m3/d V:曝气池容积,m3 X:曝气池中的平均VSS浓度,kg/ m3,取2.133 kg/ m3七、污泥浓缩池污泥总量初沉池和二沉池两部分污泥量之和。Q=1967.5m3/d 含水率99.6%,(即固体浓度=4kg/)浓缩后含水率97%,(固体浓度=30kg/)式中:WS每日剩余活性污泥体积,m3/d,WS=7870 m3/d;P1浓缩前污泥的含水率,P1=99.6%;P2 浓缩后污泥的含水率,P2 =97%。Q=V1XR=10493.5=3671.5Kg/d其中5%污泥随上清液回流到污水提升泵中:95%进入污泥脱水间:则1、 浓缩池面积A 根据表选用污泥固体通量G=30kg/(m2d)A=262.3m22、 浓缩池直径D 设计采用n=2个圆形辐流式单池面积=131.2(m2)浓缩池直径D=12.9m,取13m3、浓缩池深度H浓缩池工作部分有效水深=式中,T为浓缩时间,h,取T=13h=2.6m超高=0.3m,缓冲层高度=0.3m,浓缩池为机械刮泥,池底坡度i=0.05,污泥斗下底直径=1.4m,上底直径=1.93m池底坡度造成的深度=()i=()0.05=0.20m污泥斗高度=()=()=0.38m浓缩池总高度H=0.3+2.6+0.3+0.20+0.38=3.78m设计污泥池有效容积为400m3,尺寸:DH=10.0。4.5m,分为2座,交替使用。钢砼结构,地下池。主要设备:(1)污泥泵选用偏心单螺杆泵4台,2用2备,流量Q=25m3/h,N=5.5Kw;(2)中心传动浓缩机1台, N=2.2Kw。八、污泥脱水经过浓缩污泥产量为WS1=7476.5m3/d。根据所处理的污泥量采用带式压滤机。产生的干污泥量:设泥饼含水率为80%,则:其中5%污泥随上清液回流到污水提升泵中:95%外运聚丙酰胺投加量:22稀释罐的容量:式中:每天稀释总量,;稀释比例,取0.2-1%。设二个储罐,使用一个,备用一个,每隔8小时换一次稀释罐,则一天换3次。每个稀释罐的容积是20九、固体物料衡算将隔栅、沉砂池、初沉池、二沉池、浓缩池、污泥脱水的固体物料计算列出。6.1格栅(3个)W=(m)W总=3W=4.5m3/dM总=3M=4320Kg/d外运6.2沉砂池(2个)W总=2Q砂=3.51m3/dM总=2M=5265Kg/d外运6.3 A2/O池剩余非生物污泥计算公式:=(0.4-0.02)50%=5700 kg/d剩余污泥总量:=2170+5700=7870 kg/d含水率99.6%Qs=5700/(0.0041000)=1425m3/dQ=7870/(0.0041000)=1967.5m3/d=82.0 m3/h6.4二沉池 M总=3=8116Kg/d,含水率99.6% 6.5浓缩池污泥总量Q=1967.5m3/d 含水率99.6%,(即固体浓度=4kg/)浓缩后含水率97%,(固体浓度=30kg/)式中:WS每日剩余活性污泥体积,m3/d,WS=7870 m3/d;P1浓缩前污泥的含水率,P1=99.6%;P2 浓缩后污泥的含水率,P2 =97%。Q=V1XR=10493.5=3671.5Kg/d其中5%污泥随上清液回流到污水提升泵中:95%进入污泥脱水间:则十、高程计算一、格栅到沉砂池(1)沿程阻力Q=451.4L/s,v=0.9m/s,1段,L=15.0m查附录2-11得:i=0.001,D=900mm,n=0.014,h/D=0.75取璧厚为10mm,此时k=1(以下均同).(2)局部阻力取1个阀门,二个弯头,进口,出口,。=0.1653m则h=0.015+0.1653=0.1803 m。实际设计时取0.4m。二、沉砂池到A2/O池(1)沿程阻力Q=451.4L/s,v=0.9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