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经验总结.doc_第1页
新农村建设经验总结.doc_第2页
新农村建设经验总结.doc_第3页
新农村建设经验总结.doc_第4页
新农村建设经验总结.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农村建设经验总结中图分类号 D42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6)10-0015-02卫坡村位于孟津县朝阳镇西南部,因卫氏家族聚居而得名。它在连霍高速公路以北,洛阳到孟津快速通道以西,距洛阳市区6公里,北依北魏孝文帝陵,西至卫坡水库,总面积约2800亩。卫坡村是“中国美丽乡村”创建试点村,中国传统村落,河南省历史文化名村,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村内古民居是目前豫西地区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清代官宦建筑群,距今已200多年,具有非常高的历史文化和开发利用价值。人常说,山西的晋商大院,连片成城,气势迫人。徽南的民居,青山绿水间起白墙高屋,古樟曲水,非常的诗意。而卫坡村不显山不露水,低调内敛,将村落与北邙岭的苍然博大化为一体,这样的敛缩深藏,正是我们中原人的性情使然。1 卫坡村的历史渊源宋朝时,卫坡村是宰相魏仁溥的花园,当时叫做“魏氏池馆”,即魏家的后花园。洛阳是千年帝都、牡丹花城,洛阳牡丹虽甲天下,但好中还有好,奇中还有奇,最好最奇的,人称之花王和花后,花王为姚黄,花后为魏紫。有一个成语姚黄魏紫,也作魏紫姚黄,就是用来泛称牡丹的优良品种。魏紫牡丹的发祥地就是卫坡村,它有着美丽的传说,有着极高的观赏培育价值。魏紫也是牡丹四大名品之一。它的花瓣可多达700多片,人称千叶花,欧阳修在他的洛阳牡丹记当中记载:“魏家花者,千叶肉红花,出于魏相(仁溥)家。今姚黄真可为王,而魏花乃后也。”所以,在卫坡村的石刻、木雕上运用了大量的牡丹图案,门楣镶着透雕牡丹,柱头、穿插枋有浮雕牡丹,镂花雕叶牡丹等等,与庭院中种植的牡丹相映生辉。清顺治年间,卫氏先祖迁到此地,“一担两筐,人不过十口”,经过数代努力,终成中州望族,开始精心营建私宅。如今的卫坡村古民居尚存16座248余间(加上其他建筑近300间),均建于清代卫氏家族兴盛时期。令人奇怪的一点是,在卫氏家谱及古碑、匾额中,所涉人名多是北魏的“魏”而非保卫的“卫”,这是怎幺回事?魏、卫不分,由来已久,除了主动改姓以求安全外。还有一个传说,到卫家先祖的孙辈时,卫家开始发达。当时,洛阳知县魏襄与卫家书信往来时,误将保卫的卫写作北魏的魏。由于魏、卫同音,卫家坡又在北魏孝文帝陵墓附近,且是魏紫牡丹发祥地,卫氏族人便未加更正。后来,无论官场往来还是朝廷诰封等,便都用了北魏的“魏”。但魏、卫仍混用。村里路北路南也分别建了两座不同的卫氏祠堂,同时供奉,成为一种奇特的现象。一直到20世纪末,村名终于确定为现在的卫坡村,人们身份证上的北魏的“魏”也统一改成了保卫的“卫”。不过,村边那座2006年立的河南省文物保护标志碑上,仍是“魏家坡古民居”。有人说,古建筑是立体的史诗,是活着的历史,活着的文化。卫坡村的清代古民居以一种“立体”的形态展示了清朝时期的文化、历史、建筑风格,也沉淀着它厚重的内涵。“祝三多”、“门当”和“户对”、“祸起萧墙”中的“萧墙”、 雕梁画柱这些疑问,都会在卫坡这样一个古村落里找到。在卫坡,可以见到真正的“门当户对”,所谓“门当”,就是指大宅门前的一对石鼓,因鼓声宏阔威严,厉如雷霆,百姓信其能避邪,故民间广泛用石鼓代“门当”。而“户对”就是置于门楣上或门楣双侧的砖雕、木雕。有的两个一对,有的四个两对,故名“户对”。门当、户对有避邪驱鬼的寓意,是大户人家才有的,成语门当户对就是这幺来的, 有“户对”的宅院,必须有“门当”,这是建筑学上的和谐美学原理。因此,“门当”、“户对”常常同呼并称。后成了社会观念中男女婚嫁衡量条件的常用语。又比如雕梁画柱,这些老宅子的房梁和房柱下方的石柱都刻画精美,而且,房柱都用桐油漆过。“祝三多”:祝即是祝福;三多指:多子、多福、多寿。常用在大户人家。还有“福禄寿”,它比“祝三多”更好。“禄”在命局上比“祝三多”更加吉利,只有做官的人家才能使用,有庇荫子孙,希望后代衣食无忧,永食国家俸禄之意。卫坡村有一处文官宅院栽有大棵的牡丹,牡丹正前面的影壁墙上也刻着牡丹,寓意吉祥富贵。影壁也称萧墙,是面对大门起屏障作用的矮墙,用于遮挡视线,防止外人向大门内窥视。古语“祸起萧墙”说的就是它。2 卫坡村“古民居保护”与“美丽乡村”建设近年来,卫坡村依托文化和生态优势,积极探索古民居保护和美丽乡村建设融合的新模式。已开工建设的卫坡村“中国传统村落暨美丽乡村”文化旅游项目,占地1300亩,总投资约15亿元,一期占地475亩,投资5.7亿元。其中,村民安置房规划在卫坡村东南部,连体住宅318套,每户320平方米,上下两层半,总面积约13万平方米。它还有仿古式单元房200套,约3万平方米,用以解决村里年轻人的结婚用房。两个小区连为一体,是一个功能齐全、环境优美、高标准的美丽乡村,使村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显着提高。卫坡村的做法主要有三点:固态保护、活态传承、业态发展。2.1 固态保护固态保护就是修旧如旧。保留原址、原状、原物。“修旧如旧”就是尽可能地保护古建筑的历史特色和原来的结构风貌。例如天井窑院的修复,部分损毁严重的古屋也全部都是在以前的地基上重新建造的。在修建之前,设计人员查阅了大量的历史记录,不厌其烦地走访原屋主人,尽量保证修复古屋的用料、装饰等原汁原味。走近些细看这些建筑的细节,寓意美好的石雕、木雕;屋檐、墙体上的砖雕,祠堂、牌坊上的匾额,卧室内的雕花木床,都仍然安存于百年来所在的位置上。往村西走,有一所三进院临街房内的装饰别有特色,它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留下来的。走进屋内,墙上写有毛主席语录,绘有毛主席画像,以及红色标语口号,这间房是当时生产队的文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