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才叫解决方案.doc_第1页
什么才叫解决方案.doc_第2页
什么才叫解决方案.doc_第3页
什么才叫解决方案.doc_第4页
什么才叫解决方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什么叫解决方案?一、什么是解决方案?我们一直在尝试解决问题,但是很少有人真正去想一下:什么是解决方案?没错!大部分人从来就没有想过什么叫做“解决方案”。我去某驾校学习科目二的时候,同车的学员(包括我)并没有向教练期望地那样以迅雷之势学会倒车入库对我们来说,驾驶的动作的确太陌生了,需要一定的训练才能慢慢掌握。教练一定想加速这个学习过程,因此不断地骂:“你们真是太笨了!教了2遍了还不会!”“向左打!向左打!跟你说了多少次了!你怎么这么笨!”“你们啊,就是不开窍!”我觉得教练的沟通方式太无效了,忍不住提醒教练:“吴教练啊,我觉得你这样频繁地骂反而降低了教学效果。这样的语言提高了我们的紧张程度,从而让我们达到唤起状态,这种状态的确对熟练或者简单工作是有利的比如搬砖(这就是为什么体力劳动需要鞭策和口号)。但是对于陌生及复杂的工作比如我们学习驾驶的过程,唤起反而会降低学习效果,提高失误率。相反,相对放松和鼓励的环境更加容易帮助你达到目的提高训练效果。”教练:“你说我唤起了什么?”我不知道教练是否最终接受了这个心理学的理论,反正过后教练对我们尊重了很多。那么问题来了,这个教练的对我们学习太慢的解决方案存在什么问题呢?二、目标不是解决方案!问题就是他把“目标”当成了“解决方案”。他的目标是“减少学习失误”,而他对应的解决方案只不过是把这个目标以辱骂的方式说了一遍“这么笨!失误这么多!”从而导致该解决方案(把目标说一遍)不但没有帮助达成目标,反而损害了目标让我们学习地更慢。这也是无数人难以解决问题,反而让问题越来越糟的原因:错把目标当方案。很多人天真地认为,自己一旦发现某个目标,所需要的解决方案只不过是把这个目标说一遍。这在儿童时代是行得通的。那时候你完全可以把“目标”当“方案”当你的目标是得到某个玩具卡车,你需要做的就是不停地在妈妈面前用语言重复这个目标“我想要那个玩具卡车”但是在长大后的社会可就没那么管用了。三、拿目标当解决方案的惨案场景1:目标领导想要下属提高责任感把目标当方案的思维:不停开会,一再重申要提高责任感!(以为不停地把目标说出来就能达到目标)可能的解决方案思维:找到员工缺乏责任感的原因他们缺乏责任感是不是因为我重申地次数太少了?如果不是因为这个原因,那么更多地重申有什么意义?如果我更加充分授权、权责明确、信任员工,他们责任感会不会更高一些?场景2:目标你想要减少食量把目标当方案的思维:不断告诫自己少吃一点少吃一点。(以为不停地向自己强调该目标就行了)可能的解决方案思维:我吃太多是不是因为我告诫自己的次数不够?如果不是因为这个原因,那么我企图通过增加告诫来减少食量的行为还有什么意义?实际上,与其不断重复地下决心,还不如买一个更小的碗。(研究证明,更小的容器可以起到暗示作用,会减少食量。)场景3:目标某公司的功能饮料,想要让消费者更多地记住其更多的特点把目标当方案的思维:提神醒脑、补血、提高免疫力、补充体力、让肤色更加健康、减少黑眼圈,就喝XXX。(以为把目标说的越多,越有助于达到目标)可能的解决方案思维:消费者记不住我们的功能,是因为我们功能点说的太少了吗?还是因为功能点太多,但是一个都不深入?把1个点重复6遍,消费者可能会最终记住1个点;但是把6个点重复1遍,最终可能记住0个点。如果这样,还不如只说:“加班熬夜,喝XXX!”场景4:目标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目标当方案的思维: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让大家都去背诵。(解决方案就是对目标的强调)可能的解决方案思维:找出每个价值观(比如友善)不够普及的原因,然后按个寻找对策,比如针对友善,可以促进NGO发展、减少以“求帮助”为借口的诈骗等,从而增加社会互助行为。场景5:目标在演讲中让大家记住更多地内容把目标当方案:在每页PPT中都把自己想让别人记住的内容放进去。(但是现实是,如果每页PPT30秒,那么观众30S内根本无法记忆这么多内容,最终可能直接放弃听讲。比如下面的这个PPT)可能的解决方案思维:观众记住的内容少,是因为我呈现的内容太少吗?如果不是,那么我呈现这么多别人根本无法吸收的内容有什么意义?还不如只讲1点,让别人至少明白1点。场景6:目标追女朋友把目标当方案的思维:直接问对方我喜欢你,你可以当我女朋友吗?(认为直接把目标说出来就是全部的策略)可能的解决方案思维:现在阻碍我们关系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因素是什么?是我还没有表白,还是吸引力不够?如果是后者,那么想办法提高对她的吸引力就比表白重要多了。四、如何找到真正的解决方案很多人觉得自己面临的问题如此简单,已经简单到了直接把目标说出来,这个目标就会自动达成的程度。所以他们直接把目标本身当成了解决方案:让员工提高责任感,只需要告诉他们要提高责任感;想减少食量,只需要告诉自己少吃点;想让别人记住更多信息(无论是营销还是演讲),只需要尽可能地把一切想表达的都告诉他们;想让别人养成某种价值观,只需要把这个价值观告诉他;想追求某个人,只需要把自己想追她的目标告诉她(也就是表白)。而一旦一个人或者公司开始习惯于“把目标当方案”,那么一切的东西就会变成一个空洞的口号,比如“明年业绩再增长20%”、“提高员工道德水平”或者“国安永远争第一”。而所谓的解决方案思维就是:找到最能帮助此目标的方法,而不是直接懒惰地把该目标当做方案本身。但是这种思维方式真是根深蒂固,那么如何改进呢?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从信息接受者的角度考虑问题:当你提供一个信息或者行动时,你应该考虑的并不是“我想说什么”,而是“对方接受的是什么”。很多人觉得这很容易做到,或者自己已经做到了。但是实际上“从别人角度出发”是违反我们直觉的,经常难以被意识到。看看下面3个常见的例子:1,快递公司牌子的命名这是我在武大读本科时拍到的一张照片,是快递点申通快递的告示牌,请问这个牌子有什么问题吗?这个牌子的问题就是:申通快递的人并没有“从信息接受者角度出发”,而是从自己角度出发。对申通的人来说,牌子的区别是:武大分部、华科分部、中南财大分部。所以他们把“武大分部”印刷在了最关键的位置。但是对于放到武大快递点的牌子来说,“武大分部”对取快递的人来说毫无意义,他们关心的信息是“申通”“顺丰”“京东”。所以如果站在信息接受者角度,这个牌子需要重新设计,把“申通快递”放到最主要的位置。2,发邮件的命名很多人在找工作发简历时,用的文件命名是“简历.pdf”而不是“李叫兽.pdf”,这就明显是从出发而不是从别人出发。每个人都想用文件之间的区别来命名,对我来说,如果文件命名叫做“李叫兽.pdf”,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因为我所有的文件都可以这么命名。因此如果从我自身的角度出发,文件的命名应该是“简历.pdf”、“自荐信.doc”以及“28号演讲.ppt”。但是如果从信息接受者的角度来说,公司HR接受的所有文件可能都叫做“简历.pdf”,因此TA更加需要的命名是“李叫兽.pdf”、“张XX.pdf”以及“王XX.pdf”。同样,我们发工作邮件交周报给专门负责的人,第一直觉想到的邮件标题可能是“周报”而不是“李叫兽”。因为从自己的角度出发,信息与信息之间的区别是“周报”、“申请信”或者“邀请函”。但是从对方的角度出发,收周报的人可能更加希望的是用姓名命名TA可能受到的所有邮件都叫“周报”。3,产品的命名苹果的第一代iPod数据线的命名是“Fire Wire”(意为像火一样快的数据线),这是从“信息接受者”角度的命名方式。而我们日常用的数据线叫USB(通用串行总线),则是从生产者自身角度命名的名字。对生产者来说,数据线之间的区别是使用了什么技术,因此如果从自身出发,自然是用USB这样的名字。但是从信息接受者(消费者)角度出发,数据线直接的区别可能是“快慢”,这样“Fire Wire”这样的名字更加容易被理解。五、换位思考不是一句口号虽然我们总是说“换位思考”、“从别人角度出发”,但是却很少有人做到。因为这样的思维是违背我们的第一直觉的(见上面的例子)。在我们的第一直觉中,自然考虑到的先是自己(比如自己的目标提高下属的责任感),而不是对方(下属想要的是什么?他缺乏责任感的原因是什么?他接受信息的过程一般是什么?)但是如果只考虑这一步,就很容易错把目标当方案,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